《水利部:2023年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4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水利部:2023年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49頁).pdf(4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編委會主 任:祖雷鳴副主任:周海燕 何興照 朱小勇 郜國明委 員:劉正杰 秦向陽 喻權剛 杜亞娟 劉志剛 馬紅斌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編輯部主編:朱小勇副主編:劉正杰 秦向陽 喻權剛 杜亞娟 劉志剛 馬紅斌成員(以姓氏筆畫為序):馬樂群 王 艷 王 峰 王 強 王志軍 王靖淑左 強 孫 浩 蘇鵬飛 李長保 李晶晶 張 雨張 棟 張瀚洋 武 鵬 姚 洋 黨恬敏 殷寶庫高云飛 高亞軍 郭可馨 曹夏雨 曹雪峰 常斐楊蔣 潔 靳春香 雷文壇 潘嘉培 魏小燕前言為反映黃河流域水土流失現狀、水土保持成效,科學指導流域水土資源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增強全社會的水土保持意識,促進流域生態保護和
2、高質量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按照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管理辦法(試行)和有關規定,黃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黃委”)編制了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公報中現狀數據均截至 2023 年底。其中:水土流失和植被覆蓋度數據源于 2023 年全國水土流失動態監測成果,水土保持率數據依據監測成果獲得。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數據源于 2023 年中央投資下達及省級分解文件,結合各?。▍^)水行政主管部門 2023 年統計資料確定。部批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數據源于黃委 2023 年統計資料,地方項目水土保持監督數據源于各?。▍^)2023 年統計資料。目錄前 言
3、 一、水土流失狀況.1(一)黃河流域.1(二)黃河流域重點區域.6(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16二、水土流失治理.17(一)水土保持率.17(二)植被覆蓋度.18三、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31(一)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31(二)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33(三)淤地壩工程.34(四)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攔沙工程.35(五)病險淤地壩除險加固工程.36四、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管理.37(一)水土保持方案審批.37(二)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備.38(三)水土保持遙感監管.38(四)水土保持日常監管.38五、重要水土保持事件.43(一)重要會議.43(二)法規制度.43(三
4、)重要工作.44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一、水土流失狀況(一)黃河流域黃河流域西起巴顏喀拉山,東臨渤海,北抵陰山,南靠秦嶺;東西長約1900 千米,南北約 1100 千米,流域涉及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等 9 ?。▍^),總面積為 79.47 萬平方千米(包括內流區 4.20萬平方千米)。2023 年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為 25.11 萬平方千米,其中,水力侵蝕面積18.12萬平方千米,風力侵蝕面積6.99萬平方千米。根據 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190-2007),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侵蝕面積分別為 16.97 萬平方千米、5.33 萬平
5、方千米、1.77 萬平方千米、0.84 萬平方千米、0.20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流域水土流失總面積的 67.58%、21.23%、7.05%、3.34%、0.80%,見表 1-1 和圖 1-1。表 1-1 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及強度(單位:萬平方千米)侵蝕類型合計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水土流失面積25.1116.97 5.33 1.77 0.84 0.20 占比(%)10067.5821.237.053.340.80水力侵蝕面積18.1211.074.551.580.770.15占比(%)10061.0925.118.724.250.83風力侵蝕面積6.995.900.780.190.070.
6、05占比(%)10084.4111.162.720.990.721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圖 1-1 黃河流域土壤侵蝕強度分布圖2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黃河流域分?。▍^)水力侵蝕、風力侵蝕和水土流失面積如表 1-2、表 1-3、表1-4和圖1-2所示,水土流失面積主要集中于內蒙古自治區、陜西省和甘肅省,分別占流域水土流失總面積的 25.69%、18.32%、17.80%。水力侵蝕主要集中于陜西省、甘肅省和山西省,分別占流域水力侵蝕總面積的 24.39%、24.39%、19.43%。風力侵蝕主要集中于內蒙古自治區、青海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分別占流域風力侵蝕總面積的 66
7、.09%、19.74%、6.72%。表 1-2 黃河流域分?。▍^)水土流失面積及強度(單位:萬平方千米)?。▍^)流域內面積水土流失面積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青 海14.43 3.302.630.410.150.080.03四 川1.71 0.310.310000甘 肅14.56 4.472.631.120.440.230.05寧 夏6.28 1.491.030.310.090.050.01內蒙古14.91 6.454.931.090.290.100.04陜 西13.23 4.602.651.250.410.240.05山 西9.59 3.522.021.000.350.130.02河 南3.4
8、8 0.730.560.130.030.010山 東1.28 0.240.210.020.0100合 計79.4725.1116.975.331.770.840.203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表 1-3 黃河流域分?。▍^)水力侵蝕面積及強度(單位:萬平方千米)?。▍^)水力侵蝕面積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青 海1.921.330.390.130.060.01四 川0.030.030000甘 肅4.422.591.110.440.230.05寧 夏1.020.600.290.080.040.01內蒙古1.831.250.380.130.060.01陜 西4.422.491.230.410
9、.240.05山 西3.522.021.000.350.130.02河 南0.720.550.130.030.010山 東0.240.210.020.0100合 計18.1211.074.551.580.770.15表 1-4 黃河流域分?。▍^)風力侵蝕面積及強度(單位:萬平方千米)?。▍^)風力侵蝕面積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青 海1.381.300.020.020.020.02四 川0.280.280000甘 肅0.050.040.01000寧 夏0.470.430.020.010.010內蒙古4.623.680.710.160.040.03陜 西0.180.160.02000山 西00000
10、0河 南0.010.010000山 東000000合 計6.995.900.780.190.070.054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01234567內蒙古陜西甘肅山西青海寧夏河南四川山東水土流失面積(萬平方千米)圖 1-2 黃河流域分?。▍^)水土流失面積5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二)黃河流域重點區域1.黃河源區黃河源區是指黃河流域龍羊峽以上涉及的流域范圍,是黃河水量的主要來源地和黃河流域重要水源涵養區,涉及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的 19 個縣,面積為 13.14 萬平
11、方千米,占黃河流域面積的 16.53%。2023 年黃河源區水土流失面積為 2.49 萬平方千米,其中,水力侵蝕面積0.85 萬平方千米,風力侵蝕面積 1.64 萬平方千米。按侵蝕強度分,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侵蝕面積分別為 2.35 萬平方千米、0.07 萬平方千米、0.03萬平方千米、0.02 萬平方千米、0.02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水土流失總面積的 94.38%、2.81%、1.21%、0.80%、0.80%,見表 1-5 和圖 1-3。表 1-5 黃河源區水土流失面積及強度(單位:萬平方千米)侵蝕類型合計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水土流失面積2.492.350.070.030.
12、020.02占比(%)10094.382.811.210.800.80水力侵蝕面積0.850.790.050.0100占比(%)10092.945.881.1800風力侵蝕面積1.641.560.020.020.020.02占比(%)10095.121.221.221.221.226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圖 1-3 黃河源區土壤侵蝕強度分布圖7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2.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是指黃河流域龍羊峽至桃花峪區間流域范圍,涉及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等 7 ?。▍^),面積為 64.06萬平方千米,占黃河流域面積的 80.6
13、1%。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是黃河流域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區域,2023 年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面積為 22.36 萬平方千米,其中,水力侵蝕面積 17.02萬平方千米,風力侵蝕面積 5.34 萬平方千米。按侵蝕強度分,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侵蝕面積分別為 14.39 萬平方千米、5.24 萬平方千米、1.74萬平方千米、0.81 萬平方千米、0.18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水土流失總面積的 64.36%、23.43%、7.78%、3.62%、0.81%,見表 1-6 和圖 1-4。表 1-6 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面積及強度(單位:萬平方千米)侵蝕類型合計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
14、烈水土流失面積22.36 14.39 5.24 1.74 0.81 0.18 占比(%)10064.3623.437.783.620.81水力侵蝕面積17.0210.06 4.48 1.56 0.77 0.15 占比(%)10059.1126.329.174.520.88風力侵蝕面積5.34 4.33 0.760.180.040.03占比(%)10081.0914.233.370.750.568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圖 1-4 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土壤侵蝕強度分布圖9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3.黃河中游多沙區黃河中游多沙區是指土壤侵蝕模數大于 5000 噸/平方千米年
15、的區域,主要分布在河口鎮至龍門區間和涇河、洛河、渭河的上游以及湟水、祖厲河、清水河、伊洛河等 6 條支流,涉及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等 7個?。▍^),面積為 21.20 萬平方千米,占黃河流域面積的 26.68%。2023 年黃河中游多沙區水土流失面積為 8.72 萬平方千米,其中,水力侵蝕面積 8.17 萬平方千米,風力侵蝕面積 0.55 萬平方千米。按侵蝕強度分,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侵蝕面積分別為 4.51 萬平方千米、2.58 萬平方千米、0.99 萬平方千米、0.54 萬平方千米、0.10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水土流失總面積的 51.72%、29.59%
16、、11.35%、6.19%、1.15%,見表 1-7 和圖 1-5。注:區域范圍根據 1997 年水利部審查通過的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建設規劃確定。表 1-7 黃河中游多沙區水土流失面積及強度(單位:萬平方千米)侵蝕類型合計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水土流失面積8.72 4.51 2.58 0.99 0.54 0.10 占比(%)10051.7229.5911.356.191.15水力侵蝕面積8.17 4.022.550.980.520.10占比(%)10049.2131.2112.006.361.22風力侵蝕面積0.55 0.49 0.030.010.020占比(%)10089.095.
17、451.823.64010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圖 1-5 黃河中游多沙區土壤侵蝕強度分布圖11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4.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是指土壤侵蝕模數大于 5000 噸/平方千米 年、粒徑大于 0.05 毫米的粗泥沙輸沙模數在 1300 噸/平方千米 年以上的區域,主要分布在黃河河口鎮至龍門區間的窟野河、黃甫川、無定河以及涇河與北洛河上游等 26 條支流,涉及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等 5 個?。▍^)的 9 個市 45 個縣(市、區、旗),面積為 7.86 萬平方千米,占黃河流域面積的 9.89%。2023 年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水土流失
18、面積為 4.05 萬平方千米,其中,水力侵蝕面積4.00萬平方千米,風力侵蝕面積0.05萬平方千米。按侵蝕強度分,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侵蝕面積分別為 1.72 萬平方千米、1.38 萬平方千米、0.58 萬平方千米、0.32 萬平方千米、0.05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水土流失總面積的 42.47%、34.07%、14.32%、7.90%、1.24%,見表 1-8 和圖 1-6。注:區域范圍根據2013年國務院批復的 黃河流域綜合規劃(2012-2030年)確定。表 1-8 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水土流失面積及強度(單位:萬平方千米)侵蝕類型合計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水土流失面積4.05
19、1.721.380.580.320.05占比(%)10042.4734.0714.327.901.24水力侵蝕面積4.001.671.380.580.320.05占比(%)10041.7534.5014.508.001.25風力侵蝕面積0.050.050000占比(%)100100000012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圖 1-6 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土壤侵蝕強度分布圖13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5.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是指土壤侵蝕模數大于 5000 噸/平方千米 年、粒徑大于 0.10 毫米的粗泥沙輸沙模數在 1400 噸/平方千米 年以上的區域
20、,主要分布于黃河河口鎮至龍門區間的窟野河、黃甫川、無定河等 11 條支流,涉及陜西、內蒙古 2 ?。▍^)3 個市的 15 個縣(市、區、旗),呈“品”字形分布。面積為 1.88 萬平方千米,占黃河流域面積的 2.37%。2023年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水土流失面積為0.93萬平方千米,其中,水力侵蝕面積0.92萬平方千米,風力侵蝕面積0.01萬平方千米。按侵蝕強度分,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侵蝕面積分別為 0.38 萬平方千米、0.30 萬平方千米、0.15 萬平方千米、0.08 萬平方千米、0.02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水土流失總面積的 40.86%、32.26%、16.13%、8
21、.60%、2.15%,見表 1-9 和圖 1-7。注:區域范圍根據2013年國務院批復的 黃河流域綜合規劃(2012-2030年)確定。表 1-9 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水土流失面積及強度(單位:萬平方千米)侵蝕類型合計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水土流失面積0.930.380.300.150.080.02占比(%)10040.8632.2616.138.602.15水力侵蝕面積0.920.370.300.150.080.02占比(%)10040.2232.6116.308.70 2.17風力侵蝕面積0.010.010000占比(%)100100000014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圖
22、1-7 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土壤侵蝕強度分布圖15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規劃范圍為黃河干支流流經的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 9 ?。▍^)所涉及的相關縣級行政區,面積為 133.41 萬平方千米。2023 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水土流失面積為 43.78 萬平方千米,占其土地總面積的 32.82%。其中,水力侵蝕面積 22.61 萬平方千米,風力侵蝕面積 21.17 萬平方千米。按侵蝕強度分,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侵蝕面積分別為 30.81 萬平方千米、
23、7.48 萬平方千米、3.71 萬平方千米、1.31 萬平方千米、0.47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水土流失總面積的70.37%、17.09%、8.48%、2.99%、1.07%,見表 1-10。注:區域范圍根據 2021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確定。表 1-10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水土流失面積及強度(單位:萬平方千米)侵蝕類型合計輕度中度強烈極強烈劇烈水土流失面積43.7830.817.483.711.310.47占比(%)10070.3717.098.482.991.07水力侵蝕面積22.6114.944.961.730.830.15占比(
24、%)10066.0821.947.653.670.66風力侵蝕面積21.1715.872.521.980.480.32占比(%)10074.9711.909.352.271.5116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二、水土流失治理(一)水土保持率水土保持率指區域內水土保持狀況良好的面積(非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例,是反映水土保持總體狀況的宏觀管理指標,是水土流失預防治理成效和自然稟賦水土保持功能在空間尺度的綜合體現。黃河流域及其重點區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 2023 年水土保持率,見表 2-1。表 2-1 各區域水土保持率區域水土保持率(%)黃河流域68.40黃河源區
25、81.05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65.10黃河中游多沙區58.87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48.47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50.53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67.1817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二)植被覆蓋度1.黃河流域黃河流域植被面積為 54.13 萬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積 21.16 萬平方千米,草地面積 31.58 萬平方千米,園地面積 1.39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流域植被面積的 39.09%、58.34%、2.57%。根據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190-2007)中植被覆蓋度分級標準,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22.71 萬平方千米,中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7.46 萬平方千米
26、,中覆蓋度植被面積 7.79 萬平方千米,中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8.08 萬平方千米,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8.09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及以上等級植被面積為 37.96 萬平方千米,占植被總面積的 70.13%。見表 2-2 和圖 2-1。表 2-2 黃河流域植被覆蓋度等級統計表植被覆蓋度等級面積(萬平方千米)比例(%)高覆蓋22.7141.95中高覆蓋7.4613.78中覆蓋7.7914.39中低覆蓋8.0814.93低覆蓋8.0914.95合 計54.1310018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圖 2-1 黃河流域植被覆蓋圖19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2.黃河流域重點區域2.
27、1 黃河源區黃河源區植被面積為 11.67 萬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積 0.69 萬平方千米,草地面積 10.98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植被總面積的 5.91%、94.09%。按照植被覆蓋度等級分,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6.31 萬平方千米,中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2.08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植被面積 1.80 萬平方千米,中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0.97 萬平方千米,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0.51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及以上植被面積為 10.19 萬平方千米,占植被總面積的 87.32%。見表 2-3 和圖 2-2。表 2-3 黃河源區植被覆蓋等級統計表植被覆蓋度等級面積(萬平方千米)比例(%)高覆蓋6.
28、3154.07中高覆蓋2.0817.82中覆蓋1.8015.43中低覆蓋0.978.31低覆蓋0.514.37合 計11.6710020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圖 2-2 黃河源區植被覆蓋圖21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2.2 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植被面積為 42.25 萬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積 20.20萬平方千米,草地面積 20.65 萬平方千米,園地面積 1.40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植被總面積的 47.81%、48.88%、3.31%。按照植被覆蓋度等級分,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16.16 萬平方千米,中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5.31 萬平方千米,中
29、覆蓋度植被面積 5.98 萬平方千米,中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7.13 萬平方千米,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7.67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及以上植被面積為27.45萬平方千米,占植被總面積的64.97%。見表2-4和圖2-3。表 2-4 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植被覆蓋等級統計表植被覆蓋度等級面積(萬平方千米)比例(%)高覆蓋16.1638.25中高覆蓋5.3112.57中覆蓋5.9814.15中低覆蓋7.1316.88低覆蓋7.6718.15合 計42.2510022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圖 2-3 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植被覆蓋圖23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2.3 黃河中游多沙區
30、黃河中游多沙區植被面積為 13.90 萬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積 8.22 萬平方千米,草地面積 5.41 萬平方千米,園地面積 0.27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植被總面積的 59.14%、38.92%、1.94%。按照植被覆蓋度等級分,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3.21 萬平方千米,中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2.99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植被面積 4.12 萬平方千米,中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2.79 萬平方千米,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0.79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及以上植被面積 10.32 萬平方千米,占植被總面積的 74.25%。見表 2-5 和圖 2-4。表 2-5 黃河中游多沙區植被覆蓋等級統計表植被覆蓋度
31、等級面積(萬平方千米)比例(%)高覆蓋3.2123.10中高覆蓋2.9921.51中覆蓋4.1229.64中低覆蓋2.7920.07低覆蓋0.795.68合 計13.9010024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圖 2-4 黃河中游多沙區植被覆蓋圖25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2.4 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植被面積為 5.92 萬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積 3.25 萬平方千米,草地面積 2.50 萬平方千米,園地面積 0.17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植被總面積的 54.90%、42.23%、2.87%。按照植被覆蓋度等級分,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0.46 萬平方千米,中高
32、覆蓋度植被面積 1.45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植被面積 2.64 萬平方千米,中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1.17 萬平方千米,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0.20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及以上植被面積為 4.55 萬平方千米,占植被總面積的 76.85%。見表 2-6 和圖 2-5。表 2-6 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植被覆蓋等級統計表植被覆蓋度等級面積(萬平方千米)比例(%)高覆蓋0.467.77中高覆蓋1.4524.49中覆蓋2.6444.59中低覆蓋1.1719.76低覆蓋0.203.39合 計5.9210026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圖 2-5 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植被覆蓋圖27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
33、(2023 年)2.5 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植被面積為 1.49 萬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積0.93 萬平方千米,草地面積 0.52 萬平方千米,園地面積 0.04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植被總面積的 62.42%、34.90%、2.68%。按照植被覆蓋度等級分,中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0.24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植被面積 0.88 萬平方千米,中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0.36 萬平方千米,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0.01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及以上植被面積為 1.12 萬平方千米,占植被總面積的 75.17%。見表 2-7 和圖 2-6表 2-7 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植被覆
34、蓋等級統計表植被覆蓋度等級面積(萬平方千米)比例(%)高覆蓋00中高覆蓋0.2416.11中覆蓋0.8859.06中低覆蓋0.3624.16低覆蓋0.010.67合計1.4910028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圖 2-6 黃河中游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植被覆蓋圖29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3.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植被面積為 91.67 萬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積 30.23 萬平方千米,草地面積 59.75 萬平方千米,園地面積 1.69 萬平方千米,分別占區域植被總面積的 32.98%、65.18%、1.84%。按照植被覆蓋度等級
35、分,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32.76 萬平方千米,中高覆蓋度植被面積 12.59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植被面積 11.53 萬平方千米,中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19.66 萬平方千米,低覆蓋度植被面積 15.13 萬平方千米。中覆蓋度及以上植被面積為 56.88 萬平方千米,占植被總面積的 62.05%。見表 2-8。表 2-8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區植被覆蓋等級統計表植被覆蓋度等級面積(萬平方千米)比例(%)高覆蓋32.7635.74中高覆蓋12.5913.73中覆蓋11.5312.58中低覆蓋19.6621.45低覆蓋15.1316.50合計91.6710030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
36、023 年)三、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2023 年,黃河流域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安排中央資金 42.11 億元,下達水土流失治理任務 4611.72 平方千米。黃河流域內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包括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淤地壩工程、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攔沙工程、病險淤地壩除險加固工程。(一)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工程建設范圍涉及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等 9 個?。▍^)。安排中央資金 14.88 億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 4038.24平方千米。圖 3-1 青海省大通縣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31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圖 3-3
37、陜西省綏德縣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圖3-2 甘肅省會寧縣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32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圖 3-5 山東省肥城市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圖 3-4 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二)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工程建設范圍涉及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等 8 個?。▍^)。安排中央資金 12.89 億元,綜合整治坡耕地 82.43 萬畝。33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圖 3-6 甘肅省通渭縣淤地壩工程圖 3-7 河南省新安縣淤地壩工程(三)淤地壩工程工程建設范圍涉及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等 6 個?。▍^)。安排
38、中央資金 7.11 億元,新建淤地壩 284 座。34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圖 3-9 陜西省神木市攔沙工程圖 3-8 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攔沙工程(四)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攔沙工程工程建設范圍涉及內蒙古、陜西 2 個?。▍^)。安排中央資金 4.22 億元,新建攔沙壩 317 座。35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圖 3-10 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淤地壩除險加固工程圖 3-11 山西省鄉寧縣淤地壩除險加固工程(五)病險淤地壩除險加固工程工程建設范圍涉及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等 4 個?。▍^)。安排中央資金 3 億元,除險加固病險淤地壩 432 座。36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
39、2023 年)四、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管理(一)水土保持方案審批2023 年,黃河流域共審批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 10365 個,涉及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 0.29 萬平方千米。其中水利部審批 19 個,涉及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 80.50 平方千米。流域 9 ?。▍^)審批 10346 個,涉及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 0.28 萬平方千米。表 4-1 2023 年流域各?。▍^)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情況?。▍^)審批數量(個)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平方千米)合計省級市級縣級合 計10346326164283782812.05青 海87963362454480.00四 川59125626.35甘
40、肅1510321981280495.60寧 夏1581352941252363.54內蒙古1339371031199520.00陜 西2663583692236459.78山 西1361742131074293.25河 南62598053680.63山 東329172129192.9037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二)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備2023 年,黃河流域共有 5253 個生產建設項目完成水土保持設施自主驗收報備。其中,部批項目 20 個,地方項目 5233 個。驗收核查項目 2185 個,其中,部批項目 12 個,地方項目 2173 個。表 4-2 2023 年流域各?。▍^)
41、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備情況(單位:個)?。▍^)合計省級市級縣級合 計523334613133574青 海33637149150四 川8008甘 肅65334186433寧 夏79539225531內蒙古84981242526陜 西125152238961山 西53468126340河 南45427106321山 東353841304(三)水土保持遙感監管2023 年,水利部組織開展了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遙感監管工作,通過衛星遙感解譯和現場核查,黃河流域共認定并查處“未批先建”“未批先棄”“超出防治責任范圍”等違法違規項目和活動 3339 個。(四)水土保持日常監管2023 年,黃委和地方各級水行
42、政主管部門采用現場檢查、遙感監管、“互聯網+監管”等多種方式,共對 15924 個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作開展監督38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檢查。其中,黃委對 55 個在建部批水土保持方案生產建設項目開展了監督檢查,地方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對 15869 個生產建設項目開展了監督檢查,并對存在的問題下達了整改意見。表 4-3 2023 年流域各?。▍^)水土保持監督檢查情況(單位:個)?。▍^)合計省級市級縣級合 計15869476260912784青 海15951473741074四 川321427甘 肅2326163591951寧 夏1353402371076內蒙古22657454
43、91642陜 西52401336494458山 西1439501651224河 南1279122421025山 東34033030739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圖 4-2 鄂爾多斯盆地長北區塊天然氣補充開發項目地面工程井場區砂礫石壓蓋和植物措施圖 4-1 黃河下游引黃涵閘改建工程(山東段)水土保持臨時措施40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圖 4-3 黃河下游防洪工程(山東段)植被恢復圖 4-4 引漢濟渭二期工程南干線黃池溝配水樞紐堆渣臨時防護41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圖 4-5 新建西成鐵路西寧至黃勝關段利仁隧道出口拱形骨架護坡防護圖 4-6 新建中衛至蘭州鐵路
44、(甘肅正線段)棄渣場綜合治理42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五、重要水土保持事件(一)重要會議(1)2023 年 5 月 11 日,黃委召開黃河流域(片)水土保持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暨啟動視頻會。會議啟動了水土保持規劃編制工作,成立了黃河流域(片)水土保持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流域(片)規劃編制工作要求和工作重點,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新疆等黃河流域(片)10 ?。▍^)水利廳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水利局代表交流發言。(2)2023 年 7 月 26 日,水利部召開國家水土保持監測站點優化布局工程啟動會。本次優化布局共納入國家水土保持監測站點
45、198個,其中,黃河流域(片)國家水土保持監測站點 62 個,黃委直屬國家監測站點 4 個。(二)法規制度(1)2023 年 4 月 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開始施行。(2)2023 年 4 月 27 日,黃委印發淤地壩信息入庫數據指南淤地壩監測設施設備指南 淤地壩安全預警標準及管理指南(黃水保函 2023 41號)。(3)2023 年 11 月 30 日,黃委印發黃委關于全面加強部批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工作的通知(黃水保2023316 號)。(4)2023 年 12 月 26 日,黃委印發黃河流域(片)水土流失聯防聯控聯治工作機制(黃水保函2023218 號)。43黃
46、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3 年)(三)重要工作(1)頂層設計不斷完善黃委印發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實施方案,細化措施 118 條,推動落實。編制黃河流域(片)水土保持規劃,通過委內審查和部水規總院咨詢。編制病險淤地壩除險加固和老舊壩提升改造實施方案,水利部以(辦水保2023231 號)印發。指導 8 省區完成淤地壩建設和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十四五”實施方案中期評估。推動建立空間管控制度,完成 7 個重點區域 13 個典型縣指標測算。(2)淤地壩安全運用持續加強黃委起草切實做好淤地壩安全度汛有關工作通知,水利部以(辦防2023116 號)印發,推動將淤地壩工程防汛納入地方防汛
47、責任體系。組織黃土高原地區 7 省區首次實現下游有人的 1364 座壩檢查全覆蓋。扎實開展建設質量專項行動,檢查 424 座壩。強化淤地壩安全運用督導,完成 125 座壩汛前檢查和 420座壩暗訪督查。完成 45 座直管壩抽查和害堤動物隱患排查。(3)監管效能穩固提升強化生產建設項目監管,完成 6 省區履職督查和 67 個部批生產建設項目檢查核查。完成 20 個部批項目方案審核,對2項提出“不同意”意見。建立聯防聯控聯治機制,協調內蒙古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檢察機關,對1個項目未落實水土保持措施進行立案調查。開展河湖安全保護專項執法行動,督導黑河黃藏寺水利樞紐工程等直管工程做好水保工作。強化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監管,跟蹤監管省區計劃執行情況,保證中央投資執行率達 90%以上,完成 37 個國家水保重點工程督查,印發“一省一單”。(4)能力水平不斷夯實扎實開展水土流失動態監測,連續 6 年實現黃河流域水土流失監測全覆蓋,發布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2022 年)。優化淤地壩管理信息系統,開展1000 余人實操培訓,推送 21 期 550 壩次強降雨預警提醒信息。舉辦全國水保職業技能競賽,被授予優秀組織獎,黃委選手包攬前 5 名。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