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成生物學法生產(-)-α-紅沒藥醇已實現高產。2019 年江南大學的公開專利顯示其在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中構建(-)-α-紅沒藥醇合成途徑,實現搖瓶階段最高發酵產率分別達到3.37g/L、4.15g/L,至 2023 年,銳康生物公開專利顯示其在大腸桿菌中對合成路徑進行重構,提高工程菌發酵效率,可實現發酵 50h 搖瓶階段有機相中產量可達 8.1g/L,再經傳代培養,產量進一步提升至 14.5g/L,此外,其還在一種重組酵母菌中實現(-)-α-紅沒藥醇在生產過程的搖瓶階段產量超過 2g/L,補料分批發酵階段產量超過 30g/L。根據川寧公告,公司合成生物學法生產的(-)-α-紅沒藥醇為單一手性,與植物提取產物絕對構型一致,具有 100%天然度,純度大于 98%(天然度及純度是天然產物異源合成的重要參考指標),發酵工程菌及生產工藝均達到業內最高發酵水平(有機相大于 120g/L 發酵濃度和較高的糖轉化率),目前川寧的合成生物法(-)-α-紅沒藥醇產品已順利實現上市銷售。未來通過擴大發酵規模,持續優化工藝降本增效,川寧有望在紅沒藥醇行業占有重要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