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第三空間/第三空間理論?
據相關文獻,以人的日常生活需求為分類的標準,城市的空間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1、滿足居住要求的“第一空間”;
2、滿足工作需求的“第二空間”;
3、滿足休閑需求的“第三空間”;
人的生活質量的提高與改善體現在以上三個生活空間的價值實現上。
世界城市發展表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城市的第一、第二生活空間的占有時間有減少的趨勢,而在“第三空間”內的逗留時間卻在相對的延長。它就像經濟學中的恩格爾系數一樣,衡量著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國家生活水平的高低。中國各城市的圖書館的面積不斷增長也表明,現在社會人們對“第三空間”的需求不斷呈上升趨勢,也從側面說明了現代生活質量的提高。所以說,對城市“第三空間”的建設和營造也就成了改善人們生活質量的著力點。

“第三空間”(The third
place)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國的社會學家歐登伯格提出,他在《絕好的地方》一書中這樣寫道:家庭居住空間為第一空間,職場為第二空間,而城市的酒吧、咖啡店、博物館、圖書館、公園等不受功利關系限制的公共空間為“第三空間”。
這個時候雖沒有對“第三空間”進行詳細的定義,但是這一概念的提出,足以影響整個歐洲。
根據歐登伯格的描述,我們可以將城市中公共的,具有多元功能的空間綜合體看作是“第三空間”的代表。綜合這些空間的特性和本質,則可以整合歸納出人們所需要的“第三空間”的概念。
(1)“第三空間”是不同思想的相互碰撞的集合點,是包容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場所
無論你來自何方,有著什么樣的信仰,“第三空間”都能為你提供一處屬于你的區域,換句話說,這也是要求“第三空間”必須保持中性客觀的立場。只有保持公共性才能為人們提供一種公平的、輕松的、沒有壓力的中型地帶。人們在釋放自我的過程中,會吸引興趣相投的人投入其中,并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產生新的物質。例如:證券公司、銀行和保險公司就誕生于咖啡館中。那時的咖啡館還不能真正被定義為“第三空間”,但是已經具備了一定雛形。
“第三空間”作為城市公民的聚集地,在滿足公眾使用需求的同時,也成為匯集著公眾帶來的各類信息和思想意識的場所。在那些空間里,人們可以搜集與交換得到各種各樣的信息,也可以在咖啡的陪伴下與他人盡情溝通交流。社會學認為,“第三空間”只有保持公共性,才能得到更真實的社會數據。政府也將以此了解本地居民的發展狀況和發展水平以及遇到的社會問題,并以此提出相應解決措施,從而推動社會的和諧和全面發展,進一步提升國民的創新意識和水平。
(2)“第三空間”也具有“校平機”這一屬性
“校平機”是克倫威爾統治時期對極端的左翼政黨的稱呼,該政黨的目標是消除人們在社會中階級以及職位的不同,后在英國得到更廣泛應用。用來形容“使人人平等”的事物。不管你擁有多少財富和權力,在“第三空間”中都不會得到特殊待遇,人們以一種平等的關系相互對待,只要你有才華和個人魅力就能得到人們的真正認可或者崇拜。
“第三空間”打破了原有工作中上下級性質的束縛,以一種“大?!钡臍馄呛托螒B容納著來自不同地域、文化、民族的個人和群體。無論你是路邊的乞討者還是拓荒者,只要你需要,這里都可以成為你的一個避難所和歸屬地,并且在這里你會享受到與其他人同等的待遇。如若你想了解同事的喜好或者是上司的思維方式,以便緩和人際關系和更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務,“校平機”可以給你提供這樣一個平等交流的空間。
(3)“第三空間”是一個通過交流匯聚思想的地方
沒有交流的空間是不具有活力的,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是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也可以是通過書籍與古人的對話。一個思想共鳴的地方,需要人的參與和交流。人們的思想不斷匯聚在“第三空間”這個大熔爐里,產生了許多新的物質。
例如:現在的證券公司、股票交易所等。第三空間作為一個公共場所,這就要求我們在與人交流中就應該懂得一些規則,就像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習俗,“入鄉隨俗”既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例如:在別人跟你說話的時候耐心傾聽;說出自己想法的時候學會換位思考,考慮別人的感受;用平和的話語請求幫助;尋找公共感興趣的話題等等。
如果將概念再延展一些,“第三空間”可以不僅僅指一個地方,也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
“第三空間”除了物理上的涵義之外,它還是人們心靈、精神上的棲息地?!暗谌臻g”里,承載著我們的心境、思想、精神乃至靈魂?!暗谌臻g”可以很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精神與物質上的需求,尤其精神上?!暗谌臻g”就像是生活的一種度量衡,而花費在“第三空間”上的時間長短,可以衡量一個人的生活品質。這不僅體現出一個國家現代社會的發展水平,也體現了一個城市的人文關懷。因此,“第三空間”未必是一個指定的物理空間,也可以是一種狀態。我很喜歡這個說法,讓人釋然,不要去糾結于某個場所,“第三空間”隨時在心間。
關于什么是第三空間你都有所了解了嗎?更多相關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了解。
推薦閱讀
資訊
奶嘴樂理論的內容是什么?如何提出的?
什么是大樹理論?給人們哪些啟示?
百科
工業4.0
植物基
顏值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