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造價管理
工程造價管理的本質含義為:在工程建設管理模式中,運用科學的管理理念、恰當的使用方法工具,為完成既定的管理目標,相關人員協同一致,為了保障建筑工程建設項目達到理想的收益,從而進行的一種綜合性的工程造價工作。該工作應當是客觀的、科學的、可操作的,并且體現出經濟性的原理。
通過查詢相關記載可知,我國工程造價雛形誕生在距離現在一千多年前,早期的工程造價一直發展緩慢,不具備廣泛實用性及成熟體系。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工程造價管理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步,但是其還沒有形成一門完整的學科,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國開始執行改革開放政策,隨著工程造價委員會建立起來,工程造價的基本概念得以明確,并建立了工程造價管理協會。

2.工程造價管理內容
(1)工程造價管理標準
指成本在事先預定中與實際發生中增加或減少的尺度。也是指生產消耗的定額,限額以及計劃的、預算等。要想控制成本,成本管理對業務一定要熟練,更重要的是要有企業自己的定額。把每一項都細化下去才能在成本形成的過程中實現控制。
(2)對成本差異進行分析
成本差異分析就是重點關注成本核算數據和目標成本的差異對比。成本差異分析能讓我們剝離出項目成本在實際和計劃產生的差異產生差異的原因,清楚責任歸屬,并知道哪些因素有利,哪些因素有害,能讓我們在接下來的成本控制中趨利避害節約成本。
(3)責任工程造價管理
責任成本就是以企業內部責任單位作為主體,把目標預測、目標計劃、過程核算、分析、評價都分解到相應責任人,總的圍繞項目總成本目標,然后一級一級分下去分階為相應的部門來交叉控制,最終實現項目成本降低。各成本控制中心嚴格按照分解目標進行有效控制,使成本有效控制達到預定的成本目標。
(4)實行業績考評
定期評比考核各成本責任中心并伴隨著獎罰措施是責任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方面。工程項目在質量和進度的前提下,降低各項成本指標的,以其降低的程度對不同成本責任中心給與不同的獎勵,反之給與不同程度的懲罰。
3.工程造價管理特點
工程造價管理的特點有:
(1)動態性。市場的變化,材料的價格,政府的政策以及自然條件等都是工程造價管理所應該考慮的因素。
(2)系統性。工程造價管理與各個階段都相關聯,形成一個系統。
(3)階段性。工程造價管理貫穿于工程項目的各個階段。
(4)多主體性。工程造價管理的主體包括企業法人、監理單位、承包商、政府、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等。
以上梳理了工程造價管理的定義、內容及特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工程造價?包括哪些費用?計價特點一覽
什么是工程造價指數?怎么算的?分類有哪些?
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中心:2021全球工程前沿報告(239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