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是綜合運用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創造出的虛擬空間,其本質是對現實世界生活的映射,元宇宙概念一誕生便在世界范圍內掀起研究、投資熱潮,各國紛紛布局元宇宙,搶占元宇宙賽道。那么,什么是元宇宙呢?元宇宙的商業模式有哪些?本文將具體介紹。

1.元宇宙
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最初來源于1992年科幻作家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的《雪崩》一書。當前,學術界對元宇宙并未有統一的界定,不同人員對元宇宙的定義有著不同的理解:
未來學家盧克·沙布羅(Luke
Shabro)認為,元宇宙是一個模糊的、數字混合的現實,具有不可替代和無限的項目和角色,不受傳統物理的限制和約束(Hackl,2021)。
羅布樂思公司首席執行官大衛·巴斯祖奇(Dave
Baszucki)認為,元宇宙是一個將所有人相互關聯起來的3D虛擬世界,人們在元宇宙中擁有自己的數字身份,可以在這個世界里盡情互動,并創造任何他們想要的東西。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沈陽教授認為,元宇宙是概念和技術的關系,是一個探索性的概念,其核心內涵包括虛實融合、以用戶生產為主體、具身互動、統一身份、經濟系統五個部分,是整合了多種新技術的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
2.元宇宙商業模式
(1)元宇宙建造服務
元宇宙是個新的虛擬世界,在虛擬空間里有很多地塊也需要進行建筑、設計、裝修等。由于個人、企業、機構等建設地塊的時間和精力有限,這就會產生元宇宙建造的第三方建筑服務商,幫助用戶打造完成自己心中的建筑或是場所,像Cryptovoxels平臺是一個虛擬世界/元宇宙,由以太坊區塊鏈提供支持。
(2)元宇宙虛擬辦公
受到特殊事件的影響,讓人們對于線上辦公的需求猛增,隨之也進一步帶動了例如Zoom等線上會議的相關軟件的發展。據說,Meta公司的HorizonWorld平臺可以改變以往二維、生硬的開會形式,能夠為現有線上開會模式添加許多的趣味性。
(3)元宇宙建設硬件、軟件
元宇宙和現實世界之間連接需要軟硬件,如芯片、算力以及VR/AR、MR、XR產品等。元宇宙帶動其相關產業的廣闊市場空間,同時也帶動VR/AR以及有關行業迅速的升級發展。諸如海信視像、中青寶、中科創達、中天科技、凱撒文化......這些都是元宇宙設備行業里的重要公司。
(4)元宇宙數據服務。萬物離不開大數據,元宇宙也是。項目方想知道元宇宙地塊的人流量、消費能力、購物偏好等數據,買家想及時獲知在售地塊成交記錄、土地價值等信息,賣家想了解市場的出售價等等,這一切都離不開大數據服務的支持。
(5)沉浸式體驗、娛樂。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升,愈來愈多人對沉浸式體驗、娛樂消費快速增長。元宇宙能夠滿足人們專注在當前氛圍下而忘記真實世界的沉浸式體驗,讓人們獲取真實世界中無法體會的體驗,像在月球漫步、在空中翱翔、進入魔法城堡/侏羅紀世界、迪士尼樂園以及開辦元宇宙音樂會/演唱會、在元宇宙的KTV中盡情歡唱。
(6)元宇宙游戲項目
隨著2022年4月游戲版號恢復發放,游戲市場逐漸回暖。但是出海熱潮和元宇宙風暴的席卷又如一針強心劑,給予市場信心,不少游戲企業紛紛入局元宇宙,試圖找到新的業績增長點。無疑游戲項目由于本身的虛擬屬性,更容易植入元宇宙空間。不過,元宇宙在短期內難以為企業帶來很大的收入貢獻,但對于游戲公司而言,仍是一個長期方向。
(7)數字資產銷售。在虛擬世界也會有藝術品的創作,國外叫作NFT(是用于表示數字資產,有jpg和視頻剪輯形式的唯一加密貨幣令牌,可以買賣),國內則是數字藏品。
在元宇宙中的資產都需是以數字資產形式呈現。NFT讓數位價值化,把實體物轉化成虛擬物品,也將虛擬物品轉化成可交易的實體,讓虛擬物品資產化,也讓更多實體世界的資產融入虛擬世界。元宇宙的興起也會促使數字收藏品的銷量大增。未來隨著數字收藏品領域的興起,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市場/平臺興起,進一步帶動數字收藏品整體的發展。
以上梳理了元宇宙的定義及商業模式,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2022年元宇宙政策匯總一覽
2022元宇宙概念股龍頭,元宇宙十大龍頭股一覽
多元宇宙是什么?多元宇宙概念及基石一覽
布局元宇宙的公司有哪些?哪些公司在布局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