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文化建設在經濟發展中的驅動作用,文化及其相關產業在創意時代下的價值日益凸顯,其所帶來的高文化滲透性及高附加價值是其他產品無法比擬的,文化創意產業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日漸繁榮。那么,我們常說的文化創意產業具體指什么?它有哪些特點?與文化產業有什么聯系?本文將具體介紹。

1.文化創意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是創意產業的衍生物,當前關于文化創意產業的理解總體可分為三種:以美國為代表的“版權型”,以英國為代表的“創意性”,以中、韓為代表的“文化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文化創意產業是指依靠創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賦,借助于高科技對文化資源進行創造與提升,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產生出高附加值產品,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包含文化產品、文化服務與智能產權三項內容。
中國學者金元浦教授認為,文化創意產業是全球化條件下,以消費時代人們的精神文化娛樂需求為基礎,以高科技技術手段為支撐,以網絡等新傳播方式為主導的,以文化藝術與經濟的全面結合為自身特征的跨國跨行業跨部門跨領域重組或創建的新型產業集群。它是以創意為核心,向大眾提供文化、藝術、精神、心理、娛樂產品的新興產業。
2.文化創意產業的特點
(1)1.創新性
創新性是文化創意產業最本質最核心的特點,并在文化創意產業徹始終。具有創新性的產品才具有不可替代性,成為一個產品最有力的競爭。
(2)科技性
文化創意產業是植根于現代高科技發展的經濟背景之下,充分利用了現代信息技術呈現出智能化、個性化、數字化的特點,同時信息科技技術也進一步刺激了新的創意需求,使創意產品更加個性化、多樣化,為文化創意產業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和發展平臺。
(3)文化性與輻射性
文化創意產業突出結合了文化資源,以文化資源為強大的創新根源,并以文化的多樣性提升了產業的競爭力。輻射性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另一重要特點,并且這一特點主要是由于文化本身具有很強傳播力和影響力,世界各國更是以文化為紐帶而日益緊密地聯系在--起,正是因為文化這種強大的輻射性而賦予了文化創意產業的輻射性特點。
(4)產業滲透性與集群性
文化創意產業幾乎滲透于每個經濟行業之中,這在各國的文化創意產業分類中也可以得出。同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比之其他產業更需要資源的互補、信息的交流、科技的支持,因此文化創意產業更傾向于集群化、網絡化的發展。
(5)文化多樣性
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大特點是文化性,其自身的發展需要文化的支持,一個地區的文化越是多樣性越能為文化創意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和動力。并且,不同地區有著各具特色的文化,這就使文化創意產業在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鮮明個性,如美國的電影文化、日本的動漫文化等,這種風格迥然的文化創意產業才能在當今文化同化的危機中立足并提升地區的文化軟實力、維護地區的文化安全。
(6)社會寬容性
文化創意產業與其他產業相比的一大突出特點是它的發展對外界要求一個較高的社會寬容度,這也是文化創意產業最具特色的一點。寬容度高的地區一方面是能夠滋生更具多樣化的文化以及創新的萌芽,另一方面才能吸引富有個性化的創意人才,而這些都是文化創意產業良好發展的關鍵所在。
(6)政府扶持性
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國家,都得到當地政府在政策、資金等各方面的積極引導和扶持,也正是由于當地政府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強大后盾,使文化創意產業站在一個政治戰略決策的高度。
3.文化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聯系與區別
文化產業發生發展于工業經濟時期,更多體現了工業標準化生產特征,而文化創意產業則產生發展于知識經濟時期,產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知識、技能及無形資產等因素。其次,文化產業的內驅動力是資本等傳統發展要素,而文化創意產業除了傳統的發展要素外,其核心的動力是“創意”,這也是區別兩者最主要的因素。最后,文化產業采取工業標準化生產模式,其滿足的是大眾消費,如迪斯尼,雖然其公司遍布全球,但其產業結構、內容、經營方式大致相同,而文化創意產業則是分眾消費,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生產創意產品,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總體來說,文化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的關系十分密切,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文化創意產業是文化產業在知識經濟背景下的新業態,是對文化產業的一種創新發展,是文化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文化產業中的高端核心組成部分。
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文化產業?文化產業類型有哪些?
實體經濟包括第三產業嗎?第三產業和實體經濟的關系是怎樣的?
什么是高新技術產業?有哪些?特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