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

目錄

數字經濟是什么

數字經濟的概念最早追溯至 《數字經濟:網絡智能時代的承諾與危險》(Don Tapscott,1996)中對“數字經濟”的描述,將數字經濟劃分為四個部分:“高度數字化的商品和服務、混合數字商品和服務、信息技術密集型服務產品生產”和信息技術產業。

OECD(2014)將數字經濟視為一種廣義的數字技術集群,從生態系統視角對數字經濟的范圍進行了界定——數字經濟是一個由數字技術驅動的、在經濟社會領域發生持續數字化轉型的生態系統,該生態系統至少包括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區塊鏈。

美國經濟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BEA,2016)從商業化運作層面解讀數字經濟,認為數字經濟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一是與計算機網絡運行相關的數字化基礎設施,二是基于網絡實現商業往來的電子商務業務,三是由數字經濟使用者所創造和使用的數字媒體。BEA主要從互聯網和相關信息通信技術(ICT)的角度來定義數字經濟。

G20 杭州峰會發布了《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2016),其中將數字經濟定義為: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

曼徹斯特發展信息中心的Bukht 和 Heeks(2017)撰文通過三個逐級遞進的層次來定義數字經濟。第一,數字經濟的核心是生產基礎數字產品和服務的 IT/ICT部門,包含軟件制造業、信息服務業、數字內容產業等;第二,狹義的數字經濟可以定義為經濟產出當中完全或主要來源于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的數字商品或服務;第三,廣義的數字經濟可以定義為信息通信技術在所有經濟領域的使用,稱為“數字化經濟”。

英國研究委員會認為,數字經濟是通過人、過程和技術發生復雜關系而創造社會經濟效益。在數字經濟中,數字網絡和通信基礎設施提供一種全球化的平臺,促進個人和組織的相互交往、通信、合作和信息分享。

《澳大利亞的數字經濟:未來的方向》中認為,數字經濟是通過互聯網、移動電話和傳感器網絡等信息和通訊技術,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全球性網絡化。

中國信息化百人會發布的《2017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指出,數字經濟是全社會信息活動的經濟總和。具體而言,數字經濟是以數字化信息為關鍵資源,以信息網絡為依托,通過信息通信技術與其他領域緊密融合,形成了基礎型、融合型、效率型、新生型、福利型五個類型的數字經濟。

前瞻產業研究院在《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1]指出,數字經濟是以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數字技術為核心驅動力量,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通過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提高經濟社會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構經濟發展與治理模式的新型經濟形態。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是我國長期跟蹤數字經濟領域的研究機構之一,其在《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2]當中對數字經濟的最新定義是:“以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數字技術為核心驅動力,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通過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提高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構經濟發展與治理模式的新型經濟形態”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指出數字經濟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公平與效率更加統一的新經濟形態??梢?,數字經濟建立在 3 個數字要素之上——即①數據資源;②現代信息網絡;③信息通信技術融合、全要素數字化轉型。

數字經濟框架

OECD四層次框架——“核心-狹義-廣義-數字社會”

OECD 對數字經濟的概念定義是市場研究引用最多的框架之一,其分“核心-狹義-廣義-數字社會”四個層次定義了數字經濟的框架。其中,核心定義是指數字內容、ICT商品、數字服務相關的經濟活動,主要包含電子信息制造業、信息通信業、互聯網行業、軟件服務業等 ICT產業相關的經濟活動規模。狹義定義是指依賴于數字投入的經濟活動,主要包含數字媒體、電子商務、平臺經濟、共享經濟、電子政務等利用數字化工具的數字部門的經濟活動規模。廣義定義則是指對數字投入有明顯作用的、GDP 生產邊界內的經濟活動,主要包含數字化農業、數字化工業、數字化服務業等數字化產業的經濟活動規模。數字社會除包含前述范圍外,還包含未被統計在 GDP 以內的其他數字化交易和活動,如免費的數字服務等。

數字經濟“四化”——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數據價值化

中國信通院在《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2]指出數字經濟四化內涵:

一是數字產業化。數字產業化即信息通信產業,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先導產業,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技術、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等。具體包括電子信息制造業、電信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行業等。數字產業化包括但不限于5G、集成電路、軟件、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產品及服務。

二是產業數字化。產業數字化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陣地,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廣闊空間。產業數字化是指傳統產業應用數字技術所帶來的生產數量和效率提升,其新增產出構成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經濟,不是數字的經濟,是融合的經濟,實體經濟是落腳點,高質量發展是總要求。產業數字化包括但不限于工業互聯網、兩化融合、智能制造、車聯網、平臺經濟等融合型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

三是數字化治理。數字化治理是數字經濟創新快速健康發展的保障。數字化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是運用數字技術,建立健全行政管理的制度體系,創新服務監管方式,實現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組織、行政監督等體制更加優化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數字化治理包括治理模式創新,利用數字技術完善治理體系,提升綜合治理能力等。數字化治理包括但不限于以多主體參與為典型特征的多元治理,以“數字技術+治理”為典型特征的技管結合,以及數字化公共服務等。

四是數據價值化。價值化的數據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加快推進數據價值化進程是發展數字經濟的本質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明確數據可作為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數據可存儲、可重用,呈現爆發增長、海量集聚的特點,是實體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基礎性戰略資源。數據價值化包括但不限于數據采集、數據標準、數據確權、數據標注、數據定價、數據交易、數據流轉、數據保護等。

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發展歷程

廣義上的數字經濟發展最早可上溯到 20 世紀 40-60 年代,以美國研制出第一臺通用計算機埃尼阿克為開端。盡管目前各方研究在時間劃分上存在一些差異,但大體都經歷了如下幾個階段:

(1)電子計算機誕生(20世紀 40-60年代)。電子計算機的誕生標志著數字經濟時代正式開始。早期計算機的硬件經歷了從電子管到晶體管再到集成電路的演進,軟件也經歷了從機器、匯編語言到標準化程序設計語言和人機會話式的 BASIC語言的發展??傮w上,電子計算機在這個階段完成了體積縮小、價格下降、計算速度提高等進化。

(2)個人電腦時代(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90 年代中期)。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出現進一步縮小了電子計算機的體積,個人電腦(PC)的出現使得計算機開始進入中小企業和居民生活當中,并在商業領域廣泛運用。這一階段,個人電腦硬件向著便攜式演進,半導體芯片領域快速發展,而軟件則在編程語言、操作系統、數據庫等方面有諸多創新。

(3)PC 互聯網時代(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21 世紀初)。伴隨著個人電腦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經濟開始騰飛。從美國國防部 1969 年建立的阿帕網,到之后逐漸形成了 NSFnet、萬維網等主干網。直到 1993年美國克林頓政府執政后推出“信息高速公路”戰略,標志著計算機網絡進入信息高速公路發展階段。以此為開端,網絡瀏覽器的開發、搜索服務、電子商務、網絡硬件等領域都出現了突破性的創新,當下的諸多互聯網巨頭也是從此時開始起步。但是,由于個人計算機速度、存儲規模和網速等客觀限制,很多商業模式在彼時得不到有效支撐,最終導致了 2000 年科網泡沫的破滅。

(4)移動互聯網時代(21世紀初-2015年左右)。移動通信技術的進步與智能手機的出現,使得網絡經濟以移動互聯網的形式再度復興。從 3G 到 4G 的移動通信技術快速升級,以 iphone為代表的智能手機取代傳統手機,互聯網企業平臺化趨勢愈發明顯,共享經濟模式受到廣泛關注,云計算于 2006年最早提出,并開始引領 IT技術的發展趨勢。

(5)全面數字經濟時代(2016 年之后)。隨著信息技術的關鍵基礎——以集成電路為核心的微電子技術,在制造工藝上不斷逼近物理極限。傳統的摩爾定律即將走到盡頭,數字經濟開始向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向發展:2005 年國際電信聯盟提出物聯網概念;2016 年云計算進入全面爆發階段,全球云服務市場規模迅速膨脹;2008年大數據被正式提出,目前已在政府決策、交通、物流、金融、電商、廣告等領域廣泛運用;人工智能近年來得到迅速發展,覆蓋了從手機、平板、電腦,到機器人、VR、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諸多領域。此外、區塊鏈、平臺經濟等新業態紛紛涌現

數字經濟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重點任務

(1)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建設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推進云網協同和算網融合發展,有序推進基礎設施智能升級。

(2)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強化高質量數據要素供給,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化流通,創新數據要素開發利用機制。

(3)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引導企業增強數字化思維,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全面深化重點行業、產業園區和集群數字化轉型,培育轉型支撐服務生態。

(4)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加大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強化關鍵產品自給保障能力,大力推廣協同辦公、遠程醫療等在線服務模式,深化共享經濟應用,引導發展智能經濟和新個體經濟,加強資源共享和數據開放。

(5)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提高“互聯網+政務服務”效能,提升社會服務數字化普惠水平,推動數字城鄉融合發展。

(6)健全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強化協同治理和監管機制,增強政府數字化治理能力,完善多元共治新格局。

(7)著力強化數字經濟安全體系:增強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提升數據安全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各類風險。

(8)有效拓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加快貿易數字化發展,推動";數字絲綢之路";深入發展,構建良好國際合作環境。

數字經濟重點產業

“十四五”規劃提出了七大個數字經濟重點產業,包括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

云計算:加快云操作系統迭代升級,推動超大規模分布式存儲、彈性計算、數據虛擬隔離等技術創新,提高云安全水平。以混合云為重點培育行業解決方案、系統集成、運維管理等云服務產業。

大數據:推動大數據采集、清洗、存儲、挖掘、分析、可視化算法等技術創新,培育數據采集、標注、存儲、傳輸、管理、應用等全生命周期產業體系,完善大數據標準體系。

物聯網:推動傳感器、網絡切片、高精度定位等技術創新,協同發展云服務與邊緣計算服務,培育車聯網、醫療物聯網、家居物聯網產業。

工業互聯網:打造自主可控的標識解析體系、標準體系、安全管理體系,加強工業軟件研發應用,培育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推進“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產業生態建設。

區塊鏈:推動智能合約、共識算法、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統等區塊錐技術創新。以聯盟鏈為重點發展區塊鏈服務平臺和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政務服務等領域應用方案,完善監管機制。

人工智能:建設重點行業人工智能數據集,發展算法推理訓練場景,推進智能醫療裝備、智能運載工具、智能識別系統等智能產品設計與制造,推動通用化和行業性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建設。

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推動三維圖形生成、動態環境建模、實時動作捕捉、快速渲染處理等技術創新。發展虛擬現實整機、感知交互、內容采集制作等設備和開發工具軟件、行業解決方案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分類

2021年5月《數字經濟及其核心產業統計分類(2021)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字經濟產業統計分類,從統計上確定了數字經濟產業的范圍和概念。

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的發展方向

(1)數字產業化??蛇M一步分為四個領域,一是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以及相關的通信設備、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軟件等產業;二是 5G的建設和應用,試點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三是第三方大數據服務產業,尤其是政府將在“十四五”期間推動部分公共數據向社會開放,鼓勵第三方深化對公共數據的挖掘利用;四是共享經濟和平臺經濟。

(2)產業數字化。一是工業方面,主要是通過工業互聯網和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的建設,推動工業各環節的數字化應用,尤其是個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二是服務業方面,培育眾包設計、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長點。三是農業方面,發展智慧農業,推進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服務數字化改造。

(3)信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要求加快 5G 網絡規?;渴?,推廣升級千兆光纖網絡,前瞻布局 6G 網絡技術儲備,加快數據中心的布局。

數字經濟部分政策

數字經濟在發展過程中有許多政策支持,其中主要有《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國制造2025》、《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G20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十九大報告、中公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穆定并擴大就業的指導意見》、《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獎施方案》、《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貲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

數字經濟

除此之外,眾多國家也發布了數字經濟戰略。在這場以 ICT 為基礎的數字化浪潮中,全球不斷加碼相關政策,推進 ICT 基礎設施持續升級。日本發布《ICT 基礎設施區域擴展總體規劃 2.0》,歐盟制定了到 2030 年實現歐洲數字化的路線,其中德國還提出《德國工業戰略 2030》,美國積極推進先進制造等。

數字經濟

參考資料

[1]前瞻產業研究院: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55頁).pdf

[2]中國信通院: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78頁).pdf

相關報告

阿里云&;鯨準研究院:數字生態產業助推共同富裕發展白皮書(30頁).pdf

賽迪:2020中國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41頁).pdf

數字島:2019-2020中國城市數字經濟發展報告(74頁).pdf

騰訊研究院: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50頁).pdf

貿發會議:2021年數字經濟報告(英文版)(236頁).pdf

中國信通院: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發展、路徑與思考(91頁).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上一篇:AR(增強現實)
下一篇:數字孿生城市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