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智慧林業

智慧林業

目錄

智慧林業是什么

《中國智慧林業發展指導意見》指出,智慧林業是將傳統“數字林業”的3S技術、計算機技術、數字化技術、網絡技術、智能技術和可視化技術等與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相融合,通過感知化、物聯化和智能化的手段,形成林業立體感知、管理協同高效、生態價值凸顯、服務內外一體的林業發展新模式。

可見,智慧林業是基于數字林業,應用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起來的。在數字林業的基礎上,智慧林業具有感知化、一體化、協同化、生態化、最優化的本質特征。智慧林業把林業看成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運用感知技術、互聯互通技術和智能化技術使得這個整體運轉得更加聰明、高效,從而進一步提高林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林業資源發展的持續性以及林業能源利用的有效性。

智慧林業

智慧林業的原則

智慧林業推進了林業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使林業更加注重各個環節的協調、各種資源的整合與共享。智慧林業的核心和關鍵是抓好“五個統一”,即“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制式、統一平臺、統一管理”,這就是智慧林業的基本原則。智慧林業要加大融合創新力度,面向林業各部門和林農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提供及時、低廉的信息與應用服務。智慧林業要形成一個完善、規范、可控、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統,便于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及應用系統順暢有效銜接,以不斷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和效率[1]。

智慧林業發展現狀

國外林業的信息化發展已經進入了系統階段。他們以基礎數據為依托,將數據處理、信息管理、信息分析與信息決策系統進行了相互的融合,其中尤其是將地理信息系統作為最強大和有效的應用,其中典型的是加拿大是目前該領域的佼佼者,該國研究學者高效利用了地理信息技術,依靠遙感和GPS系統數據,依托強大的分析工具Arc/Info系統在圖表等平面數據中獲取空間悉尼,建立了加拿大森林資源數據庫。

我國仍處于“智慧林業”的起始與發展階段。2013年,國家林業局制定了《中國智慧林業發展規劃》,該規劃認為智慧林業作為一個一體化、協同化、智慧化的系統工程,在未來發展過程中仍將面臨著較大的挑戰。同時該規劃指明,智慧林業的核心是利用通過體制、機制等創新,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依托,開啟可持續化發展之門,實現林業行業保質、保量、高效、長足的發展模式。

國家林業局信息辦李世東提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力爭通過智慧林業的建設,形成地、天、人、林一體化的感知體系,實現森林火災、亂砍濫伐等的全面、實時監控。目前,清華大學首先將九寨溝打造成了智慧林業的典范,但尚處于智慧林業的建設階段。2013年,我國首片利用智慧化實現的“信息林”在北京園博園圓滿落戶,標志著我國的“智慧森林”正式建立[2]。

智慧林業與林業現代化

智慧林業是林業發展的自身需求,是我國生態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球化視角下地球村互相融合、人類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

智慧林業是智慧地球的子系統。伴隨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世界正在變得更小、更扁平、更智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越來越像一個有“智慧”的生命系統,由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多的組織機構和自然系統相互連接而成,人類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來構建、匯集、整合和連接存在于任何地方的各類資源。因此,再也沒有人或單位能夠獨立尋求到更好的發展。有學者認為,預計到2014年,全世界62%的工作將基于云計算來完成

森林、濕地資源是地球不可缺少的兩大重要生態系統,參與并影響著地球70%以上的化學循環過程,是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物質交換和能量流動的主要角色,對于陸地生態系統功能的保持、全球生態平衡的維護以及經濟與生態的協調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中樞杠桿作用。發展智慧林業,可促使林業系統中的森林、濕地沙地、野生動植物等資源通過各種傳感設備和智能終端被相互感知,隨時提供能夠被獲取的數據和信息,改變以往“人為主體、林業資源為客體”的局面,實現林業客體主體化??梢哉f,智慧林業是“智慧地球”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子系統,它將林業資源高度整合和高效利用,使林業生產力得到極大提升,同時讓林業與其他相關行業之間信息的互融互通成為可能,并將為更有效保護地球生態系統發揮巨大作用。

就林業發展來看,智慧林業是其自身轉型升級的內在需求。林業正在發生由以木材生產等為主向生態建設為主的歷史性轉變。國際社會對林業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聯合國強調“沒有任何問題比人類賴以生存的森林生態系統更重要了,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應賦予林業首要地位”。我國已確立了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把發展林業作為建設生態文明的首要任務,這意味著我國林業必須承擔起生態建設的主要責任,打造生態林業、民生林業成為目前我國林業的主體目標與任務。利用智慧林業,我們可以摸清生態環境狀況,對生態危機作出快速反應,共建綠色家園;更智能地監測預警事件,支撐生態行動,預防生態災害。同時,發展智慧林業,建立相應的一體化、主動化管理服務體系和生態價值考量體系,可使林業的民生服務能力得以加強,生態文明的理念得以深入社會各領域與各階層,符合林業自身發展的客觀需求。

智慧林業相關政策

2012年-黨的十八大,“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2013年-國家林業局印發《中國智慧林業發展指導意見》

2016年-國家林業局印發《“互聯網+“林業行動計劃》、《關于推進中國林業物聯網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快中國林業大數據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7年-黨的十九大,把“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正式寫入黨章;國家林業局正式發布《關于促進中國林業云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8年-十三屆全國“兩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將“美麗中國“和“生態文明“建設寫入憲法

智慧林業建設重點工程

(1)中國林業云創新工程

智慧林業作為林業協同發展的新模式,需要用物聯網實現全面的感知,實時、準確的獲取所需要的各類信息,并通過云計算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價值挖掘、安全運營等。

云平臺是實現智慧林業的關鍵,需要通過統一規劃、集中部署,加快中國林業云示范推廣及建設布局步伐,早日建成全面統一的林業云平臺。

中國林業云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林業云計算數據中心、云數據交換與共享平臺、虛擬資源池平臺(虛擬主機、虛擬桌面)等。林業云計算數據中心采用先進的云計算技術,借助彈性的云存儲技術和統一云監控管理等軟件,結合全國林業部門各業務系統接口特點,開發適合林業系統架構的云數據資源中心,實現數據的高效交換、集中保存、及時更新、協同共享等功能,并為擴展容災、備份、數據挖掘分析等功能做必要準備。

(2)中國林業網站群建設工程

依據智慧林業建設目標,充分利用云計算、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全面整合各領域、各渠道的服務資源,進一步擴充功能,進一步完善系統,構建智能化、一體化的智慧林業網站群。

構建國家林業系統從上至下的門戶網站群平臺,把全國林業系統政府網站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規劃和管理,實現數據集中存儲和智能化調用,系統的統一維護和容災備份,實現林業系統間資源整合、集成、共享、統一與協同,降低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提高效率,方便用戶的使用,提高用戶滿意度[3]。

參考資料:

[1]梅路俊.林業管理由“數字林業”向“智慧林業”發展的思考[J].華東森林理,2019,33(04):34-35+47.

[2]趙怡康.智慧林業[D].山東大學,2014.

[3]周坤.智慧林業建設重點工程(三)

相關報告:

【精選】2021年林業碳匯經濟價值與未來前景分析報告(42頁).pdf

國家林業局:全國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建設規劃 (2017-2025年)(39頁).pdf

2021年林業碳匯行業發展趨勢與全國碳交易市場規模分析報告(31頁).pdf

廣東省林業碳匯碳普惠方法學(2020年修訂版)(25頁).pdf

園林行業深度報告(三):生物多樣性履約責任、林業碳匯等多因素加速行業蛻變-211216(26頁).pdf

【研報】輕工行業碳中和系列專題(2):林業碳匯價值剖析五問五答-210531(52頁).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