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報告(5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德勤: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報告(59頁).pdf(5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革新協作 共創未來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2概述與展望 3不斷調整的投資組合和價值創造 5研發 10供應鏈再次提上CEO議程 17定價和報銷 24以患者為中心 29數字化轉型 35促進醫療公平 42聯系我們 50了解更多 51尾注 52目錄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3生命科學領域(制藥、生物科技和醫療科技)的潛在增長勢頭強勁,總體規模達2.83萬億美元。1,2,3得益于需求增加以及疫情期間的防控應對措施(尤其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的接種),生命科學企業近期依然保持強勢增長,但我們也看到,該領域企業正在調整其投資組合戰略,以期通過非核心資產的收購與剝離,研
2、發投資和數字科技的加速采納,以及數據技術的大規模應用等舉措,延續這一增長趨勢。然而,企業仍然面臨重大挑戰,比如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不斷變化發展的監管環境、持續增加的定價和報銷壓力,以及在管理健康福祉的過程中,患者和醫療服務提供方對更有效的藥物和體驗日益增長的需求。與此同時,地緣政治和經濟大環境也充斥著更多不確定性。為了保持其歷史和預期增長勢頭,生命科學企業開始專注創新與協作,以實現價值創造,包括投資建設和擴展基因和細胞療法等平臺、mRNA(信使核糖核酸)等新平臺、擴大現有和已知生物制劑平臺的適應證、開發抗體藥物偶聯物(ADC)等新型藥物,以及開發提高現有藥物治療效果的新方法(如改善診斷方法或探
3、索不同的給藥途徑)。同時,企業日益意識到孤軍奮戰不可行,因而更愿意和醫療生態系統中的其他利益攸關方開展協作,共享知識、專長與資源。我們預期,人工智能(AI)、自動化和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將擴大規模,創造效益,從而降低開發和制造成本,加快藥物研發工作的步伐。與此同時,全球各地的國家和地方政府紛紛加強監管,提升藥物審查、批準、定價和報銷的透明度。除了制藥廠商和生物科技廠商,其他利益攸關方,比如美國的藥品福利管理組織(Pharmacy Benefit Manager,簡稱PBM),也面臨日益增長的壓力。生命科學企業正設法在滿足患者需求和實現股東收益的同時遵守相關法規,這有賴于其對監管環境有深刻的理解,致
4、力提升透明度,堅守道德行為。隨著疫情波動和地緣政治沖突對航運和物流造成影響,生物科技、制藥和醫療器械領域的企業認識到提高靈活性、簡化制造流程并加強實時跟蹤的必要性。因此,企業開始放棄一板一眼的準確性規劃,轉而設計敏捷供應鏈,這種供應鏈可靈活變通、快速適應多變的環境和多樣的場景。因此,我們預期該行業將進一步采用和推廣數字技術,提高藥品供應鏈的靈活性。另一方面,患者和醫療服務提供方要求開發更加創新且有效的治療方法。越來越多患者希望獲得滿足其個性化需求的定制醫療服務,便于其根據自身的日程安排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獲取信息和服務。滿足這類需求不僅需要開發新技術和新方法,也需要更加注重以患者為中心并推進基于
5、價值的醫療服務。在今年的展望中,我們更深入地探討了生命科學行業為創造變革而投資的七大關鍵領域,包括不斷調整的投資組合和價值創造、研究與開發、供應鏈、定價和報銷、以患者為中心、數字化轉型以及醫療公平。在其中部分領域,我們已經看到并預期未來將繼續迎來真正的進步,比如在核心業務和貫穿價值鏈的運營活動中更大規模地采用數字技術,或者在醫療服務中進一步推進與整合診斷技術。同時,我們承認并預期其它領域的變革或將與疫情防控的“新常態”相磨合。概述與展望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4不斷調整的投資組合 和價值創造研究與開發(研發)供應鏈再次提上CEO議程定價和報銷以患者為中心數字化轉型促進醫療公平2023年全
6、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不斷調整的投資組合和價值創造5不斷調整的投資組合和價值創造在生命科學領域,企業如今正在考慮的投資組合關鍵決策產生于資金實力懸殊的時期。大型制藥公司手握充?,F金,足以收購數百家中小市值規模的生物科技公司。1與此同時,生物科技公司的資金來源日益緊縮。在并購市場相對活躍的2010年代,大規模企業合并案例迅速增長,然而到了2020年代初卻顯著放緩。直至近期才完成了幾筆規??捎^的收購交易,表明2023年并購價值或將上升。2在這一競爭不斷發展演變的時期,生命科學企業正在尋找新的具有吸引力的價值源泉。多種模式和投資組合選擇涌現,包括開發潛在“重磅”藥物、尋求
7、新一代療法以及關注多元化布局。企業設法通過并購將其資本投入運作,繼而推動了上述選擇。已被批準用于多種用途的多適應證藥品,是值得關注的收購目標之一。更有跡象表明,疫苗、對mRNA技術的期待以及細胞和基因療法等新一代療法將為生命科學企業帶來增加收入來源的機會。此外,在這一復雜形勢下,隨著利率上升和估值下降,醫療科技企業正通過剝離低增長和低利潤的資產,減少行業內的不確定性。如此一來,醫療科技企業可以釋放資本,改善其財務狀況,以期增強對戰略收購者的吸引力。3對并購復蘇的預期傳統上,生命科學企業依靠并購實現增長或新技術和新能力的多樣化。從防守的角度來講,并購歷來有助于建立韌性。而作為一種進攻性策略,并購
8、則有助于促進業務轉型、生態系統價值創造和行業顛覆。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不斷調整的投資組合和價值創造6盡管如此,掌握大量資金的制藥公司似乎已做好準備釋放被抑制的需求。2022年6月,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以全現金交易方式收購Turning Point Therapeutics,專注于實驗性肺癌候選藥物瑞波替尼。5同年10月,輝瑞(Pfizer)收購了Biohaven Pharmaceuticals,將兩種新的偏頭痛治療藥物納入其投資組合,交易價值約116億美元。6次月,強生公司(Johnson&Johnson)以166億美元的現金交易收購了心臟泵制造
9、商Abiomed。一個月后,安進公司(Amgen)以278億美元收購了罕見病專業公司Horizon Therapeutics。7收購者的潛在興趣領域之一是具有跨治療領域潛在應用的多適應證藥品。這類藥物能夠治療多種疾病,如跨越免疫、腫瘤和代謝性疾病,即便與類似的病因有關,這表明針對特定疾病開發的一種療法最終能夠緩解另一種疾病。8 2022年,一項在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蘇格蘭開展的關于多適應證藥物定價和價值的研究強調,在過去20年間,這類藥物在癌癥治療方面變得特別有效,截至2018年,75%的腫瘤藥物已被批準用于多種適應證。通過一個周期的研究和測試,這類藥物便可提高效率。9
10、更重要的是,投資者重視多適應證治療藥物,因為與單一適應證藥物相比,它們有可能帶來更高的回報。10然而,潛在收購者需要為這種藥物的多功能性支付溢價。一項針對2005年至2020年涉及開發處方藥的美國和歐盟生物制藥公司的311起收購的研究表明,收購方為生物制劑和基因療法公司支付的費用比小分子藥物高出37%,為多適應證產品支付的費用高出12%。11在2022年,即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三年,大部分并購交易活動放緩,規模超10億美元的生命科學企業并購交易比2021年減少了60%(圖1)。2021年共有406筆并購交易,收入總額達3,050億美元,而2022年,這一數字下降到198筆,收入總額為1,350億美
11、元。4數據來源:生命科學行業的并購趨勢:2022年交易,德勤,2022年圖1生命科學行業的并購和風險投資活動(2021年和2022年)4061983,050億美元202120221,350億美元7.5億美元平均交易價值交易價值交易量6.8億美元并購交易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不斷調整的投資組合和價值創造7研究創收新途徑在投資組合增長方面,德勤調查的生命科學企業高管們似乎正在積極為未來動蕩而又充滿希望的一年做好準備。德勤美國健康解決方案中心針對來自生命科學企業的60名高管開展了一項調查,9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計劃專注于創新產品的開發;91%表示計劃投資研發創新;8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計
12、劃投資于數字創新,并強調他們正在努力調整投資組合和運營,以應對外部干擾。12推動制藥投資組合調整的一系列進展涉及到mRNA技術的出現。與使用弱化或滅活的病毒引發免疫反應的傳統疫苗不同,mRNA疫苗使用基因工程分子,引導細胞生成一種無害的蛋白質,繼而觸發抗體產生,攻擊和破壞這種蛋白質。更重要的是,mRNA技術可以根據需要快速設計和擴展。許多科學家認為mRNA技術是醫學的未來。美國2021-2025年疫苗國家戰略計劃將促進疫苗開發和相關技術的創新列為其主要目標。2022年,美國制藥和生物科技公司輝瑞宣布,在一項涉及25,000多名美國成年人的研究中,首批志愿者接種了其mRNA流感疫苗。與此同時,M
13、oderna公布了一項mRNA流感疫苗的后期試驗。如果兩項試驗取得成功,它們都將申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142021年,共有49項涉及mRNA企業或資產的協議簽署,總潛在價值為53.7億美元(圖2)。其中一項交易是賽諾菲承諾每年投資4億歐元(約合4.76億美元),用于開發針對多種傳染病的mRNA疫苗。該公司的mRNA疫苗卓越中心將涵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和法國里昂的400名員工,這些團隊由研發、數字、化學、制造和管理方面的專業人員組成,目標是到2025年至少有6種候選疫苗進入臨床。15圖2自2017年以來,RNA研發管線的增長翻了一番數據來源:英國Pharma Intellige
14、nce 注:圖表包括從臨床前到注冊前的候選藥物。年度簡報在每年5月進行。201720182019202020212022381449466548674852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開發中的RNA藥物數量RNA干擾反義療法mRNA寡核苷酸、非反義療法、非RNA干擾核酸適配體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不斷調整的投資組合和價值創造8在新冠疫苗中使用mRNA技術的輝瑞公司同意向基因編輯公司Beam支付高達13億美元的費用,用于推進針對一系列罕見病的新型活體內堿基編輯項目。該批項目將使用mRNA和LNP(脂質納米顆粒)將堿基編輯器遞送到目標器官。這一為期四年的研究聯
15、盟將聚焦于肝臟、肌肉和中樞神經系統的罕見遺傳病。16mRNA疫苗的前景包括研究開發目前處于人體試驗階段的艾滋病毒、寨卡病毒和狂犬病疫苗。17其中許多進展和治療方法主要流向發達國家,凸顯了公共醫療領域長期存在的不公平。為助力消除南半球國家在此方面的差距,一個由高等院校和制藥公司組成的疫苗技術轉讓中心在南非成立,目前正在合作生產一種針對新冠病毒的有效mRNA疫苗,并計劃將其擴展到麻疹等其他疾病。18探索治療創新在尋求擴大其傳統藥物投資組合的過程中,對新一代療法(包括基因編輯)的研究是生命科學企業投資組合擴張的另一個領域。截至2021年,已有超過6,500個活性細胞和核酸治療研發項目,同比增長20%
16、。19開創性的發現包括世界上第一個用于治療數十年開放性傷口的局部基因療法的三期試驗。20自CRISPR/Cas9的發現以來,這些科學進步取得了重大飛躍,消除遺傳性疾病或將成為現實。2020年,再生元制藥公司(Regeneron)和Intellia擴大合作,開發基于CRISPR/CAS9的治療方法。到2025年,再生醫學市場的價值預計將達到220億美元,十年間增長了兩倍。21近期一些關鍵藥物獲批,為新的診斷和治療技術帶來了希望。美國FDA于2021年批準了百時美施貴寶的BCMA CAR-T細胞免疫療法Abecma,這是首個獲批用于多發性骨髓瘤的細胞療法。22圖3典型的CGT價值鏈從供應鏈模式轉變
17、為CGT價值鏈模式供應鏈是戰略采購、日常采購、轉換和物流過程中涉及的所有活動的整合。另一方面,價值鏈是企業為提升顧客價值而向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增加效用的一系列商業運作。我們對客戶的定義包括醫療機構、患者和其他利益攸關方。圖3呈現了典型的定制細胞和基因治療(cell and gene therapies,簡稱CGT)價值鏈。然而,重大挑戰仍然存在,特別是開發CGT的前期成本過高,制造流程需要定制,更不用說還有令人咋舌的價格,這可能導致支付方對采用實驗性療法猶豫不決。隨著基因療法的應用從極其罕見的疾病轉移至其它更為常見的疾病領域,制造流程也需要實現規?;?。事實證明,這是一項不小的挑戰,因為制造空間
18、和孵化器等設備的缺乏限制了產能(圖3)。此外,由于疫情的持續影響,CGT企業仍然面臨原材料短缺的問題。23因此,我們看到制藥公司以及合同開發和制造組織(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s,簡稱CDMO)為滿足需求加大投資,如法國CDMO組織Yposkesi宣布計劃投資7,100萬美元建造一間CGT工廠,以提高用于基因治療生物制造的病毒載體的產量。24數據來源:細胞和基因治療:實現科學創新離不開運營模式創新,德勤洞察(Deloitte Insights),2020年4月17日醫療機構選擇和引導患者轉診患者招募與同意下單和單采血
19、液成分法/組織收集/診斷制造和支持性護理治療的采用治療后護理長期隨訪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不斷調整的投資組合和價值創造9生命科學企業可能需要考慮其它籌資和支付模式,以加速其CGT的廣泛采用。例如,諾華(Novartis)的基因療法Zolgensma用于脊髓性肌萎縮患兒的一次性治療,其價格超過200萬美元,為加速采用并降低準入門檻,諾華正在與支付方合作,開發以結果為導向的付款協議和分期付款選項。剝離非核心資產在當前的環境下,企業正對其基礎資產進行合理化,即剝離不符合整體投資組合的資產,或重組和調整投資組合。例如,在2021年敲定的一項交易中,默沙東剝離了一項包括女性保健品和生物類似藥的
20、65億美元業務,創建了新制藥公司Organon。通過此次資產剝離,默沙東不僅得以移除生產和銷售職責,降低成本,還可以專注于癌癥藥物和疫苗等增長領域。252022年,諾華宣布將旗下仿制藥和生物類似藥部門山德士(Sandoz)剝離,成立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同樣地,在2022年,奧地利生物科技公司APEIRON Biologics宣布將拆分其臨床前和臨床開發業務,成立完全獨立的新控股公司invIOs。新公司將繼續專注于開發針對難治性癌癥的新型腫瘤免疫治療方法,從而向投資者籌集資金,建立其腫瘤免疫治療研發管線。27也是在2022年,全球科技公司丹納赫公司(Danaher Corporation)剝離其
21、環境與應用解決方案板塊,創建了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此前,得益于疫情的推動,該公司的診斷和生命科學板塊出現了顯著增長,而環境與應用解決方案一直是該公司最薄弱的環節。28經濟狀況不利使許多交易變得更具吸引力。雖然由于利率上升,債務變得更加昂貴,但在2022年前三季度,企業估值有所下滑。此外,11款年銷售額在50億美元以上的“超級重磅炸彈級”藥物將在未來十年失去全球專利保護,其仿制藥的制造將引發激烈競爭。29雅培(Abbott)心力衰竭部門總裁Keith Boettiger表示:“你要移除投資組合中毫無意義的部分,要觀察整體局面,看看它是否符合你的長期戰略,最終做出艱難的決定?!鄙茖W企業在價值創
22、造方面的考慮因素 企業是如何填補增長差距的?企業可以從何處尋找鄰接技術,從而關聯至目前不具備的技術?企業是如何在提高投資組合開發的多樣性和專注于特定平臺或治療領域之間取得平衡的,并避免過于分散或過于集中?多適應證產品如何強化企業的產品投資組合?新一代療法如何融入企業現有的投資組合?在一篇新聞稿中,諾華公司董事會主席 Joerg Reinhardt表示:“此次資產剝離實現了山德士的獨立運作,使諾華更加專注,兩者未來可能取得的成就將使我們的股東受益;同時也將為各項業務提供差異化和清晰的投資主張?!?6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研發10研發盡管定價壓力、不斷增長的仿制藥市場份額以及即將到期的專
23、利給全球生命科學行業持續帶來巨大挑戰,但創新對于該領域而言仍然至關重要。未來一年,生命科學企業將繼續在研發領域取得進展,如轉化醫學、大數據分析和數字創新。此外,更多先進技術也將興起,以提升研發效率,提高長期回報,并改善患者治療成效和體驗。德勤針對60名來自年營收超5億美元的生物制藥和醫療設備制造商的生命科學部門高管開展調查,結果發現,研發創新是91%的生命科學企業計劃在2023年加大投資的首要行動之一。1在同一項調查中,近半數(48%)的高管表示,他們對未來一年的行業前景持審慎樂觀態度。成分、藥物研發管線、臨床試驗和新資產監管審批過程的研發投資將發揮關鍵作用,促成該行業的成功,但在獲取回報方面
24、,他們也面臨著重大的財務挑戰。德勤針對排名前20的制藥企業的分析發現:后期資產的內部收益率從一年前的6.8%下滑至1.2%。事實上,內部收益率再次呈現始于2014年的下降趨勢,低于2019年的1.5%。(圖1)排名前20制藥企業的研發支出從2021年的1,410億美元降至2022年的1,390億美元(但仍高于2020年水平)。2022年平均資產開發成本同比增加2.98億美元,達到22.8億美元。這一增長主要是由于臨床周期延長所致,而在疫情期間,臨床周期被壓縮了。高價值資產成功商業化后,平均每條管線資產的預測銷售額峰值從2021年的5億美元降至3.89億美元。2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研
25、發11鑒于市場、監管和報銷實際操作的變化,生命科學研發機構在產生可持續的投資回報方面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雖然該行業最近實現了mRNA疫苗和平臺技術等突破性創新,具有真正改變全球健康局面的潛力,但擴大其影響需要重塑和調整傳統的研發模式。真實世界證據(Real-world evidence,簡稱RWE)、臨床試驗和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的新方法以及人工智能(AI)或將改變從新藥發現和開發到監管批準的整個藥物研發過程。RWE不斷增長的效益RWE指的是基于對患者健康狀況或醫療服務等數據的分析,關于醫療產品的使用和潛在益處或風險的臨床發現。RWE有助于生命科學企業更好地了解疾病進展,監測患者安全,并評估臨床和
26、成本效益。RWE還能幫助企業調整藥物的使用、給藥或標簽說明。3疫情期間,RWE促使整個行業得以通過了解新冠病毒及其變異株的發病率和嚴重程度,用于疫苗和藥物開發,從而實現了更快速的創新。RWE幫助疫苗開發人員預測全球熱點,從不同種族和民族群體收集更好的數據,并了解疫苗對不同年齡、性別、種族和民族的效果,以確定是否需要加強針。RWE在研發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幫助生命科學企業設計臨床試驗,了解治療效果的異質性,并為價格和預測假設提供信息。雖然生命科學企業在采納RWE方面落后于其它行業,但RWE如今已是其決策過程中日益重要的一部分。企業收集和分析RWE的速度越來越快。在德勤美國健康解決方案中心調
27、查的生物制藥公司高管中,90%的受訪者表示,其所在企業正在利用RWE加快產品生命周期,并設計合成對照組和適應性試驗。在未來兩到三年內,這些方法有望增加。4圖12013-2022年后期管線資產的內部收益率數據來源:德勤分析,2022年。請注意:2013-2019年數據包括合并隊列的15家企業;2020-2022年數據包括到2019年研發支出前20企業的結果。各隊列數據詳見附錄1。與去年的報告相比,2020年和2021年的數據重新納入了截至2020年的研究開發支出前20名企業。302520151050-5-10-15-20-256.57.26.15.55.43.61.52.36.81.2最高最低平
28、均值中位數第一四分位數第三四分位數201320142015201620172018靜態內部收益率(%)2019202020212022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研發12監管機構也逐漸接受在申請文件中使用RWE。過去兩年里,FDA發布了在申請文件中將RWE用于申報要求、電子健康檔案和注冊信息的指南。5作為其RWE戰略的一部分,FDA正在研究探討RWE在監管決策中可能發揮的作用。6例如,禮來公司(Eli Lilly)攜手Flatiron Health,填補了其向FDA提交的用于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簡稱CRC)的西妥昔單抗(Cetuxi
29、mab)新給藥方案的證據空白。針對Flatiron Health數據庫的真實世界數據的分析發現,接受每周或每兩周一次劑量的西妥昔單抗治療的CRC患者的生存率并無顯著差異。這些發現對于FDA批準西妥昔單抗雙周給藥至關重要,如今,輸液可與其它雙周給藥安排在一起,從而減少患者前往輸液治療中心就診的次數。7歐洲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簡稱EMA)和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也在嘗試擴大RWE的使用范圍,以加快患者獲得創新療法的速度。8通過真實世界數據的新監管途徑、先進的信息管理和分析,技術能夠幫助研發機構獲取和分析RWE,并采取有意義的行動,以推進藥物發現。重塑臨床
30、試驗臨床試驗對生命科學行業的研發仍然至關重要,但隨機對照試驗中涉及相互離散且固定不變的研究階段,這一漫長過程近數十年來幾乎沒有變化,且主要是為測試大眾市場藥物而設計的(圖2)。圖2傳統的臨床開發方法過程漫長,成功率僅10%數據來源:德勤分析。研究和發現臨床開發 制造和供應鏈上市和商業化上市后監測和患者支持可選的首次人體試驗給少量受試者(10-15人)使用單次亞治療劑量的研究藥物,以測試身體的反應。相對更大規模(100-300人)試驗,旨在確定療效,并進一步評估安全性通常與安慰劑對照。持續1-2年。大約33%的受試者進入下一階段。更大規模(1,000-3,000人)試驗,旨在確認療效、評估有效性
31、、監測副作用、對比其它治療方法并評估安全性。持續1-4年。大約25-30%的受試者進入下一階段。上市后研究,描述風險、益處和最佳使用方式。在整個藥物的積極醫療使用期間持續進行(數千名患者)。持續1年以上,成功率約為70-90%。通常為首次面對面試驗。小規模(20-80人)試驗,旨在評估安全性,確定安全劑量并確定潛在副作用。持續3-6個月。大約70%的受試者進入下一階段。0期I期II期III期IV期在進入臨床試驗的候選藥物中,僅10%最終能夠獲得監管機構批準。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研發13截至2022年9月,共有16,000多項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截至8月開始的非新冠病毒研究預估超過5
32、,500項,比2021年的4,700項增加了17%。9然而,對大量研究的需求受到兩方面的阻礙,包括招募受試者的困難以及完成研究所需的時間:2022年3期試驗的平均試驗時間為3.5年,略高于2021年的3.4年。10疫情使整個行業認識到,我們可以利用技術更快地收集和監測患者數據??偛课挥诙及亓值腎CON公司在阿根廷開展了一項涉及5,000名受試者的新冠病毒試驗。因現場監控數據太耗時,該公司從日本監控試驗數據,以確保數據的正確收集。其首席執行官(CEO)Steve Cutler稱:“這種技術如今可以成為未來試驗的一部分?!?1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試驗過程的變化緩慢,但疫情加速了虛擬試驗、可穿戴
33、設備和RWE的使用,我們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使應用變得更加廣泛。數字臨床試驗試驗地點選在對患者更方便的場所,而非集中的檢測機構。數據通過可穿戴設備、移動互動應用程序和藥物管理進行遠程收集。例如,美國臨床研究公司Curebase開展去中心化臨床試驗,不設立傳統的測試中心,并通過可穿戴設備、家訪、遠程醫療和應用程序發送的提醒收集數據。12與此同時,Novotech和Obviohealth等公司正致力于在亞太地區開展去中心化臨床試驗。亞太地區人口占全球人口的60%以上,是醫藥銷售增長最快的市場。13此類遠程檢測功能不僅增加了收集的數據量,還可通過識別風險幫助制造商更深刻地了解如何保障患者安全。雖
34、然數據收集、分析和協作需要制定相應的標準,但收集到的數據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疾病,更全面地了解給藥前、給藥期間和給藥后的患者體驗。14臨床試驗模擬借助數字技術,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模擬臨床試驗,并使用分析法驗證試驗的可行性。此類數字研究可以模擬器官對藥物的反應,利用AI優化劑量,并預測疾病進展。例如,總部位于巴黎的Ariana Pharma利用AI設計和執行精準醫學臨床試驗。該公司整合了臨床前、臨床和RWE數據,接著利用這些信息選擇患者進行試驗,確定最佳劑量,甚至提出替代的臨床適應證。15在開展人體試驗之前,臨床試驗模擬可以幫助我們更快確定發現或開發階段的臨床結果。生命科學企業正在采用建模和模擬的方
35、式去理解人體生理的復雜性,并預測人體對治療的反應。其中一個關鍵增長領域是解決癌癥、結核病和其它細菌感染等疾病因耐藥性引起的復發問題。16因此,生物模擬市場在2021年的規模達到31.7億美元,并預計將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于2026年達到61.3億美元。17零售診所約80%的臨床試驗因患者招募問題而推遲,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試驗完成前退出。大多數臨床試驗在醫學科研中心進行,患者單程就可能需要耗費兩個小時。解決方案之一是在距離患者更近的地點開展試驗,大多數患者居住的地點附近10-15分鐘路程內就有一家藥店或帶有診所的雜貨店,店內的診所通常在夜晚或周末也開放。零售店并不適用于所有類型的臨床試驗,但
36、非常適合治療皮膚癌、糖尿病、哮喘或高血壓的藥物。使用零售場所(如藥店、雜貨店或急診診所)可以擴大試驗點的數量,提高患者的就診率,還能吸引不同人種、群體和經濟水平的參與者,從而解決醫療公平問題。18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研發14例如,美國雜貨連鎖店克羅格(Kroger)的健康部門與制藥公司、研究機構和醫療系統合作,開設了一個臨床試驗點。2023年初,他們在俄亥俄州托萊多市一家克羅格旗下藥店開展了第一項試驗,首個隊列招募了55名參與者,旨在研究識別提示結直腸癌的基于微生物群的生物標志物。19智能臨床試驗借助真實世界數據,預測性AI算法可以加速對疾病的理解,識別合適的患者,協助選擇研究地點
37、,并支持新穎的研究設計。該算法不僅能從更多的輸入信息中更快速地收集和分析臨床數據,同時還能減少人為錯誤的可能性。AI還能改進患者的監測、服藥依從性和保留率。AI模擬和計算機建模推進了新藥的開發和監管評估,同時減少了臨床試驗周期的時間和成本,并改善了患者安全。20AI在藥物開發中日益重要的作用通過從數據中提取概念和關系,AI有望改變藥物發現。它還能將已發表的科學文獻和其它信息源(如臨床試驗信息、會議摘要、公共數據和未發表的數據集)進行交叉對照。通過挖掘此類信息,AI在藥物發現方面的應用已經帶來了新的候選藥物,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僅需數月時間,而不是數年。21美國初創公司Whiz.AI利用AI技術,從
38、患者病史、遠程患者監測和既往試驗結果中獲取數據見解。生命科學企業可以借助這些信息加快藥物研發和上市時間,同時還能更準確地預測開發成本。22AI能夠處理大量數據,從而快速識別可制成藥物的藥物靶點,如與特定疾病相關的分子和蛋白質。Exscientia、Evotec和Insilico Medicine等生物科技公司宣布,其利用AI開發的藥物將進入臨床試驗,而美國生物科技公司Verge Genomics近期也開始對其使用AI分析腦組織數據庫開發的肌萎縮側索硬化(ALS)新療法進行臨床試驗。23總部位于巴黎的賽諾菲(Sanofi)全球研究主管兼首席科學官Frank Nestle指出:“如今,數據科學縮小
39、了化學、生物和物理領域的差距,并真正推動了制藥行業的創新。預測模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AI,將為我們帶來新的假設,而這些新的假設將加快藥物發現,使其更實惠、更便宜,并提高藥物的質量?!?4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研發15隨著AI識別出的化合物數量的增加,可治療特定病理的藥物將會出現。到2030年,生命科學行業將與學術界合作,借助AI控制模擬,開展更多的藥物研發。從篩選到臨床前試驗的時間將縮短至數月,新的潛在候選藥物將以越來越低的成本被發現。25合作和共享服務新冠疫情之前,在不到10年的時間內開發、測試和發布新疫苗、療法或醫療設備幾乎是聞所未聞的。如今,企業、股東和消費者都希望縮短周期,但
40、無法憑一己之力做到。藥物和醫療器械開發時間過長,將給研發工作增加大量的人力、健康和經濟成本。監管機構可以通過國際機構間的合作,協力縮短開發時間,幫助降低這些成本。過去兩年里,全球監管機構的合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緊密程度。雖然早在疫情前,許多監管機構就參與了工作組的工作,但疫情加速了合作關系的建立和發展,而這些合作在未來幾年很可能將繼續存在。監管機構還加強了與私營企業的信息共享,主要合作形式包括成立技術專家小組、共享研究成果、利用檢驗報告和傳播信息。同時,監管機構還表示愿意放寬特定要求,降低準入門檻,加快新產品的審批程序,以促進公共和私營部門作出更快、更全面的反應。26這種新萌生的合作意識在歐洲尤
41、為重要,因為當地的生物制藥產品必須獲得EMA和英國醫藥和健康產品管理局(Medicines and Healthcare Products Regulatory Agency,簡稱MHRA)的監管批準。例如,歐盟最近變更了臨床試驗和醫療設備的相關規定,跨境合作仍然具有挑戰性。27行業內的合作也在增加。生物制藥公司和醫療科技制造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共享信息。2020年3月,在世衛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為全球性流行病后,禮來、諾華、吉利德(Gilead)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等公司共同成立了研究小組,共享知識和資源,以加快疫苗和治療方法的開發。28生命科學企業正在向外部供應商尋求服務,如
42、機器人云實驗室或實驗室即服務(Lab-as-a-service,簡稱LaaS)。企業向實驗室提供專有的硬件、單一平臺軟件和服務,以實現遠程自動化研究。研究人員可登錄至控制面板,指定其想要運行的實驗,即可遠程配置設備。此類實驗室可24小時運行,大大減少了開發新藥物所需的時間。29,30越來越多的生命科學企業試圖通過合作和建立科學伙伴關系擴大其藥物開發管線。德勤一項針對15家生命科學企業的調查發現,這些企業超過50%的后期收入依賴于外部創新來源。31益普生(Ipsen)首席執行官David Loew表示,其法國生物制藥公司幾乎停止了內部研究。他說:“我們僅剩少量內部研究,我們現在與生物科技公司或大
43、學合作,主要聚焦于進入人體實驗之前的三年時間?!?2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研發16疫情后展望新冠肺炎疫情的應對措施為生命科學行業的創新帶來了新的機會(圖3)。未來幾年,該行業應當繼續探索和擁抱這些新方法,比如確定具有高成功率的項目,并確保它們從一個發展階段順暢進展到下一個發展階段。圖3將針對新冠病毒采取的研發方法的經驗教訓納入常規臨床開發疫情應對措施帶來的其它益處包括擴大與監管機構的對話,以加快開發急需的療法,簡化試驗方案以避免偏離,加快開發進度,并設法提高臨床試驗的多樣性,以確保受試者與不同人種和群體的疾病患病率相匹配。33新冠病毒凸顯了以地點為中心的傳統臨床試驗系統對研發的不利影
44、響。德勤對大小型生物制藥公司的研發和商業部門負責人開展了調查,大多數受訪者預期,向以患者為中心的去中心化試驗的轉變趨勢將長期持續,他們還預計未來將更多地依賴于創新以及實時和遠程監測工具和診斷工具。各企業還可能開發大規模數據和智能工作流程,以支持改進后的決策。34在疫情前或疫情期間,不少企業通過加速數字化轉型計劃、戰略轉變和商業重組獲得了發展動力,如果能夠繼續利用這股勢頭,企業將在2023年處于有利地位,在更靈活敏捷的疫情后市場中獲益。生命科學企業在研發方面的考慮因素為了推動更富有成效的未來研發發展,使人們更公平、更快速地獲得新療法,生命科學領域的領導者們應當思考以下關鍵問題:企業的研發資金配置
45、是否足夠平衡,足以促進可持續的研發管線流程?企業是否在新的能力和工作方式上投入足夠資金,以改善管線執行能力?鑒于不斷變化的科研、商業和報銷形勢,企業是否做出了最明智的項目投資決策?企業能否充分發揮數據共享的力量?如何運用新知識,減少重復研究工作,并在云端管理數據,方便企業相關組織和合作伙伴獲取數據?企業能否創建數字人才庫,擴大數據驅動方法的應用?如何重新思考人才戰略,借助聯盟獲取人才?如何以最好的方式投資于對現有人才庫的再培訓?能否融合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改善醫療公平,并開展更全面的臨床試驗,以更好地評估企業的產品對不同人種和群體患者的作用?企業如何滿足社會對公平獲取實驗性和已獲批準的治療方法
46、的期望?數據來源:德勤分析。為高優先級的項目啟動風險開發擴大與監管機構的合作對話專注于簡化的試驗方案設計有選擇地采取變革性開發方法擴大數字技術的運用設法提高臨床試驗的多樣性計劃 設計執行17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供應鏈再次提上CEO議程供應鏈再次提上CEO議程全球生命科學公司正在嘗試以新的方法應對供應鏈中的潛在風險。長期以來,供應鏈管理一直依賴于靜態假設。在這一決定論觀點下,企業使用歷史數據創建預測結果,根據熟悉的情況設計可能產生的特定場景。對于在某一產品的生產中使用了多家供應商的企業而言,決定論觀點認為,如果其中一家供應商突然停止生產,企業可以承受這一沖擊,因為另一家供應商可以填補
47、空缺。當發生意想不到的緊急情況(如供應和分銷渠道的大規模中斷)時,即便擁有多家供應商可能也不足以克服這一擾亂。在疫情反復、地緣政治動蕩影響航運和物流以及通貨膨脹率達到40年來最高水平的背景下,對供應鏈的另一種看法開始在全球生命科學行業興起。這一模式被稱為概率論方法,旨在提高靈活性,簡化制造流程,并加強實時跟蹤。在這一框架下,生物科技公司和制藥公司開始放棄一板一眼的準確性規劃,轉而設計敏捷供應鏈,這種供應鏈可靈活變通、快速適應多變的環境和多樣的場景。這一復雜的局面還包括新一代療法(如個性化細胞和基因療法)投資組合的快速多樣化,這類療法需要專門的制造設施、超低溫環境以及面向治療中心和患者的最后一英
48、里配送。為了適應這些變化,生命科學企業的領導者在生產系統中優先采用了先進的數字化流程,如人工智能技術。因此,供應鏈問題已被提上CEO議程的首位:財富 雜志(Fortune)和德勤的一項聯合調查顯示,大多數生命科學和醫療企業的首席執行官表示,供應鏈中斷提高了經營成本,降低了利潤率。88%的受訪者將生產或物流問題以及物流能力下降列為主要挑戰。此外,CEO們預測,未來12個月內,持續的挑戰將擾亂商業戰略(圖1)。118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供應鏈再次提上CEO議程為了更好地了解供應鏈中的漏洞,生命科學企業正在探索一系列實踐,以實現前瞻性場景規劃和風險緩解。這其中的新興和變革性趨勢包括加速數
49、字投資,部署以人為中心、以AI為支持的數字自動化,以及建立對商業環境中不斷變化的刺激因素反應敏捷、基于信任的供應鏈系統,將可持續性嵌入供應鏈,以及擴大連接網絡,以加強全系統供應鏈的凝聚力。圖1在過去的12個月里,貴司的整體供應鏈是否經歷過以下擾亂因素?數據來源:“半導體芯片存儲沖擊醫療科技:建立彈性供應鏈的戰略”,美國先進醫療技術協會&德勤,2021年保持供應線暢通的 預期運費 供應短缺/限制 造成的收入損失對營運資金的負面影響 供應問題(如質量、員工、資源短缺)導致的品牌受損影響供應連續性的IP/網絡攻擊違反合同規定導致被處罰0%10%20%30%40%50%60%70%80%90%關鍵人才
50、流失現有供應商破產或受到嚴重阻礙缺乏現場運作所致的監管弱化/失察現有供應商無法滿足 新的運營/虛擬需求19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供應鏈再次提上CEO議程實現端到端可見性增強供應商可見性,加大對數字傳感能力的投資,有助于生命科學企業避免代價高昂的失誤。今天的供應鏈專家有可能接觸到成千上萬的二級供應商,而每一個二級供應商都擁有自己的供應鏈、相應的數字平臺和風險管理方法。在采用高度連接的敏捷供應網絡的過程中,生命科學企業面臨的障礙之一,就是對一級供應商以外的參與者缺乏了解。有些情況可能是有意為之,由于合同限制,供應商可能隱瞞了下級供應商的信息。2生命科學企業也面臨著受制于單一供應商的風險。
51、例如,一家大型全球生物科技公司具明確指出,由唯一供應商提供用于臨床試驗的產品可能造成風險。假如該供應商被關停,將危及生物制藥公司的創新活動。為避免此類延誤,生命科學企業的應對方式之一就是優先采用數字治理。例如,智能傳感器可以提供及時的運營反饋,幫助企業應對供應鏈瓶頸和中斷。此類設備搭載了微處理器、診斷工具和連接工具等技術。3這類傳感器可通過軟件即服務(Software-as-a-service,簡稱SaaS)模式租賃給企業,如全球醫療科技公司,幫助其迅速標記出影響及時生產和配送的故障事件。借助傳感技術發出的警報,企業可以提前采購物資,并趕在生產延遲發生之前采取行動,節省價格成本。法國制藥和醫療
52、保健公司賽諾菲啟動了供應鏈和相關流程的數字化項目,并命名為“數字加速器”(Digital Accelerator),利用數字、數據和AI開發產品,進一步證明了生命科學企業正在加速推進數據管理戰略,以整合、統一并對不同來源的數據進行標準化。4另一家生物制藥公司安進則將數據智能轉化為可執行的建議,利用技術加強供應商之間的合作。該公司共享需求信號,提高可見性,增加生產情況信息,建立內部供應鏈信息聚合器,以增進對整個價值鏈風險的了解。具體而言,安進使用了高級產品條形碼編印和跟蹤裝置,加強對整個冷鏈過程的監測,從而實現了生物類似藥(即專利過期的生物藥物的復制品)的運輸。6而供應鏈面臨的其它挑戰,如不斷增
53、加的成本壓力、對先進療法不斷變化的需求以及臨床開發過程中對外部合作伙伴的日益依賴,則是生命科學企業的潛在創新領域,可運用數字孿生加以攻克。7 數字孿生是物理過程的虛擬模型,可幫助企業模擬條件,設想假定場景,并創建指令操控物理世界。8在生物制藥公司中,數字孿生的潛在用途是模擬臨床試驗,包括預算制定、患者選擇和成功概率估算。9數字孿生可以構成強大數字核心的一部分,保存相關數據,幫助生命科學企業創建供應鏈,有效評估當前狀態,并在臨床試驗執行期間做出明智的決策。10盡管如此,該技術在生命科學企業的計劃投資項目中排名仍然相對較低,這表明在制造業生態系統內的連接方面,許多公司仍處于試點階段(圖2)。11輝
54、瑞全球技術和工程高級副總裁Roberto Silveira認為:“我們產生了大量數據,還得有能力將這些數據轉化成實用的東西。未來的發展不在于預測,而在于適應。我們必須改造數據,利用AI和機器學習,讓數據控制過程。這是我們的終極愿景?!?20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供應鏈再次提上CEO議程圖2制造領域:當前和計劃中的數字技術投資受訪者被要求對其職能部門當前正在投資和未來5年計劃投資的最具創新性的技術進行排名。注:百分比表示被受訪者排在前3位的選項。數據來源:德勤2021年生物制藥數字創新調查。物聯網人工智能數據湖/數據中心云計算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數字孿生可穿戴設備區塊鏈量
55、子計算當前投資重點 未來5年的投資重點75%67%50%75%50%42%42%33%33%25%17%0%8%42%8%8%25%0%21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供應鏈再次提上CEO議程以人為本的設計:促進生產成功專注對員工進行高價值、關系驅動型投資的生命科學企業能夠創造更具韌性的供應鏈。即使加快了對數字能力的投資,管理供應鏈仍然是以人為核心驅動。德勤對包括生命科學企業、學術機構和科技公司在內的50多位供應鏈領導者進行了采訪,絕大多數受訪者認為,提高供應鏈韌性的關鍵因素不是數字投資,而在于員工接受并采用新的工作方式。12供應鏈韌性的主要威脅因素之一是人才留存困難,這一問題早在疫情之前
56、便存在:2018年,針對供應鏈行業,全球快遞運輸公司DHL開展了一項調查13,其中70%的受訪者表示,該行業缺乏地位和職業發展機會。2022年,招聘集團瀚納仕(Hays)一項研究顯示,59%的英國供應鏈和物流專業人士表示計劃在一年內換工作,而77%的美國受訪者表示計劃辭職。14由于這些不利因素,對生命科學企業而言,提升價值主張,吸引現有員工和潛在員工,變得至關重要。作為數字投資的補充,部分生命科學企業著力推行更加以人為中心的運營方式,增強實時決策能力,并提升價值鏈效率。為了實現這些目標,生物制藥和生物科技公司開始強調以人為本的設計。為了把控質量,生命科學企業長期實施持續改進計劃,以提高效率。但
57、以人為本設計的新維度能夠幫助企業重新思考如何完成工作,從決定如何將流程或單元操作中的某一步數字化,到確定供應鏈中某一步的精確輸出或結果??朔媱澩獾钠钣兄趯崿F以上目標,同時增加對供應鏈的信任。企業采用這種方法,試圖標記常見的人為錯誤,或者識別在多個地點孤立發生的類似錯誤。通過對標準生產程序的偏差進行審查,旨在發現偏差,確定偏差發生的原因,并制定措施防止任何地點再次發生偏差。同樣地,生命科學企業也在將較小的成果規?;?。某領先生物制藥企業舉辦了數字沉浸式會議,評估其現有能力,并量化了將兩個試點項目擴展為覆蓋全公司的智能工廠方法的益處。以7億美元為基線金額,該公司預計每年將減少約5,000萬美元
58、的運營費用。美國制藥公司禮來負責生產策略的助理副總裁John Neal表示,該公司有5個正在建設中的制造工廠,配備了高度自動化的系統,能夠在整個生產過程中進行學習和自我調整,為技術支持團隊自動發送提醒通知。2022年,該公司招聘了1,800名員工從事制造業務,整個招聘過程以“數字第一”為核心指導原則。Neal表示,智能工廠方法展示了生命科學企業如何采取端到端方法,在供應鏈的不同環節嵌入新一代技術。Neal稱:“在整個供應鏈中運用最新的制造技術使禮來得以快速造福更多的患者。我們在員工的招募、錄用和教育中貫穿這種理念,確保能夠滿足依賴我們藥物的患者的需求?!?522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
59、供應鏈再次提上CEO議程可持續性:長遠觀點循環性漸漸成為生命科學企業供應鏈設計的先決條件。生命科學企業的全球供應鏈網絡包括研發設施、制造工廠和最終將產品送到患者和消費者手中的運輸渠道。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龐大的網絡,試想一下,藥物輸送市場預計將從2022年的1.17萬億美元增長至2028年的1.45萬億美元,預測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6%。16生命科學企業的領導者們正在積極探討如何在長期保持供應鏈可持續性的同時,運送越來越多的貨物。通過科學碳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簡稱SBTi)可以看出,在這個問題上存在廣泛的行業共識??茖W碳目標倡議旨在通
60、過企業承諾改善全球變暖問題。截至2023年2月,已有88家制藥、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學企業提交了目標。17為了履行這些承諾,生命科學企業將可持續性納入供應鏈,作為其優勢。他們開始關注范圍3碳排放,即非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活動或資產產生的排放,如廢棄物、生命周期結束的售出產品處理或員工差旅。18運輸和分銷也屬于范圍3排放,因此,不少生命科學企業開始考慮從航空貨運轉向海洋運輸。麻省理工學院一項研究發現,基于運輸一噸貨物每英里產生的排放,長途航空貨運每英里產生的排放是海運的47倍。19此外,生命科學企業正在開發過程的早期階段建立可持續的供應鏈材料、網絡和制造選擇,以便衡量研發管線到達商業制造和分銷階段所產
61、生的影響。全球制藥公司默克正試圖將90%的醫療保健貨物從航空運輸轉為海運,以減少碳排放。2019年至2020年期間,從空運轉為海運幫助該公司減少了5,00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20阿斯利康還將可持續性作為其供應鏈的關鍵組成部分。該公司正在利用循環經濟方法,實施精益生產技術,從而減少其水足跡和廢物總量,如盡可能將用于藥物開發的淡水來源限制在站點邊界內。21作為阿斯利康可持續發展合作伙伴指南和框架的一部分,公司為滿足特定門檻(如在全球業務中使用生物質、太陽能或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供應商分配可持續發展評估分數。22阿斯利康全球供應鏈規劃部門的Arun Krishnan表示:“我們正在采取大膽行動,應對
62、氣候變化,因為地球的健康和人類的健康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3整個行業也在努力提高供應鏈的透明度。全球制藥工業供應鏈協會(Pharmaceutical Supply Chain Initiative,簡稱PSCI)是一個由超過45家制藥和醫療保健公司組成的全球聯盟,專注于整個供應鏈的安全、環境和社會效益。與此同時,全球制藥公司的Energize合作計劃旨在推動數百家制藥供應商獲得可再生能源,為這些公司提供專業知識和資源,以爭取電力采購協議。24推動可持續性的行動也促使生命科學企業在可用供應與需求不匹配時避免庫存失衡。有些庫存管理應用程序依賴于“最低庫存法”策略,當特定產品庫存不足時,將觸發訂單
63、,如果訂單處理后該產品需求下降,就可能導致庫存過量。25當需求不確定時,企業可以考慮采用如下補貨模式,即根據庫存生產產品,制造商持續檢查成品的庫存水平,安排生產以防止短缺,并根據需要保留原材料。26通過這種戰略性庫存方法,生命科學企業能夠確保其重要藥物的供應,同時也避免了庫存過剩。2723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供應鏈再次提上CEO議程地緣政治安全面對地緣政治沖突,全球生命科學企業必須具備強大的新安全保障能力。在復雜動蕩的全球局勢下提升供應鏈韌性,其難度更甚于解決經濟或物流問題。貿易戰、網絡風險和通脹等地緣政治威脅的存在使得供應鏈更加相互依賴,且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28為此,不少生命科
64、學企業開始使用區塊鏈(一種去中心化的數字分布式公共記賬系統)進行防偽、基因組和臨床數據共享、收益管理和物料輸送。例如,諾華和默沙東正在探索區塊鏈技術,通過用數字賬本取代紙質插頁,確?;颊攉@得更準確的最新信息,從而改善供應鏈安全,提升溝通效率。29生命科學企業的另一個關鍵目標是改善全國和區域市場的供應鏈可見性、行業伙伴關系和分銷敏捷性。比如說,某種藥物在某一個市場獲得了批準,到了另一個市場卻可能遭遇監管難題。預計到2025年,多個國家將逐步實施對藥物條形碼編印、序列化和報告的要求。30長期而言,通過將這些新要求嵌入到當前的供應鏈中,生命科學企業就可以提升其合規性和效率。生命科學企業在供應鏈方面的
65、考慮因素 企業是如何在整個供應鏈中體現需求、交付和消費的變化情況的?企業可以在短期內進行何種升級,以實現即時價值?企業是如何將信任原則融入供應鏈系統的?企業是如何平衡數字供應鏈系統中的人力和機器投入的?阻礙企業團隊發展的主要培訓缺口是什么?企業如何從產品開發階段開始,在供應鏈中建立更多的循環實踐?企業是否部署了有效策略,以整合、統一并將不同來源的數據標準化?企業的人才戰略是否足夠靈活,能夠跟上快速變化的需求?企業可以從何處著手,輕松擴展供應鏈創新,從而影響整個系統?如何評價企業自身的供應鏈治理戰略?24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定價和報銷定價和報銷全球藥品定價和報銷政策迎來歷史性轉變,與
66、此同時,在創新療法的研發競爭中,為了提高市場準入,企業競爭日益加劇。為應對這些商業壓力,生命科學企業采用動態定價法,即價格隨顧客需求等實時數據波動;對市場數據進行穩健數據分析,以把握與報銷和保險覆蓋范圍決策相關的趨勢;同時針對一系列疾病日益增加的專門療法采取投資組合管理方法。12022年,美國簽署 通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簡稱IRA),其中包含旨在降低患者自付費用的條款,為應對這一法案對價格造成的沖擊,生命科學領域的領軍企業正在開發新的商業策略。這些策略之所以出現,是因為美國的藥品福利管理組織預計將有大量生物類似藥進入市場,為2024年乃至之后降低藥品價格
67、提供了機會。2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制藥公司開始重新配置商業團隊,通過對患者人群進行超級精準定位(Hyper-targeting),以更好地了解遺傳性疾病等罕見病。這一系列新進展改變了生命科學領域的策略,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企業逐漸調整其定價策略。放眼美國以外的市場,在定價和公平獲取治療方面,壓力同樣日漸凸顯。歐洲非營利組織藥品可及性基金會(Access to Medicines Foundation)監測100多個中低等收入國家的制藥行業在解決醫療衛生保障問題上的進展。目前,該基金會正在跟蹤全球日益增長的對解決醫療衛生不公平問題的認識和需求,比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需要加強監管協調。藥品
68、可及性基金會首席執行官Jayasree K.Iyer表示:“不同利益攸關方對全球不公平問題的認識肯定是有所提高的。產品是有的,但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中,真正需要它們的人卻無法獲取。毫無疑問,行業、投資者和政府已經意識到必須要求企業發揮更好的領導作用?!?5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定價和報銷應對價格不確定性最重要的定價變化之一來自于美國 通脹削減法案(IRA),它首次授權美國國家醫療保險計劃Medicare談判藥品價格,并迫使藥品生產商支付通貨膨脹回扣。即便Medicare可以協商的藥品數量是有限的,但影響可能是巨大的,因為IRA允許它就價格最為高昂的藥品進行談判。IRA還將Medicare
69、參?;颊叩淖愿顿M用限制在每年約2,000美元。這是自2003年 醫療保險現代化法案(Medicare Modernization Act)(該法案確立了最初的藥品福利)通過以來最重要的藥品費用相關立法。5如前所述,IRA將在2025年前將Medicare D部分受益人的自付藥費限制在2,000美元以內。生命科學企業可在2030年之前談判藥品價格,但該法律將對高價藥品產生具體影響。藥品生產商需要評估其可能遭受的財務影響,與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US 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簡稱CMS)進行談判,并調整與客戶的協議。根據目前的
70、變更,法律授權Medicare在2026年就10種藥物的價格進行談判,到2029年可能將增加到60種。我們預期,該行業可能質疑政府的行為超出了其法定權限,或者聲稱IRA違反了美國憲法第八條修正案,該修正案保護公民免于過重的罰金。IRA其中一項規定允許政府對不遵守價格談判的制藥公司征收高達95%的消費稅。6目前,隨著藥品定價規定在2023年生效,Medicare參?;颊叩奶幏劫M用降低。7可能受到影響的藥品包括百時美施貴寶和輝瑞生產的抗凝劑Eliquis,禮來公司的糖尿病藥物Trulicity和Jardiance,以及艾伯維(AbbVie)和強生生產的抗癌藥物Imbruvica。8 2020年,M
71、edicare醫療保險在這四種藥物上的支出總計186億美元,惠及370多萬名參?;颊?。9無單一來源的藥品和已獲批準并上市的同類競品將不符合談判條件。小分子藥物和生物藥上市時間分別達到9年和13年可以豁免談判,這可能減少該法律對藥品銷售的漸進式影響。10在仿制藥和生物類似藥出現之前,這些藥品將被排除在談判之外。瑞士制藥公司山德士首席執行官Richard Saynor認為:“真正的創新是讓人們以公平和透明的方式獲得高質量的仿制藥和生物類似藥?!蓖茝V靈活定價方式由于IRA藥品定價條款的發布,Medicare或將擴大其對價值基礎定價法的接受程度,部分醫療服務提供方目前已采用這種定價法。例如,責任醫療組
72、織(Accountable Care Organizations,簡稱ACOs)是為Medicare參?;颊咛峁﹨f調優質醫療服務的醫生、醫院和其他提供方團體,面向近20%的Medicare Advantage優勢計劃參?;颊吆图s三分之一的傳統Medicare參?;颊?。12然而,如果要針對處方藥采取類似定價法,就不能沿用當前的模式,根據生產商的標價確定支付金額,而是需要對其臨床價值進行獨立評估,從而確定支付金額。13,14許多企業稱IRA改革是對創新的攻擊。阿斯利康首席執行官Pascal Soriot告誡說,談判要求可能會抑制專利保護,而憑借專利保護,制藥公司可以在10年內收回藥物開發投資。他還
73、稱這項法律是“強加限價”,而不是談判。15禮來公司宣布將停止開發一種價值4,000萬美元的抗癌藥物,而這一決定也要歸咎于IRA。16盡管存在以上擔憂,瑞士制藥公司諾華等企業表示,它們將繼續投資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制藥市場。17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定價和報銷26根據區域市場調整定價和報銷策略藥品定價和報銷政策的制定取決于健康檔案、競爭情況和利潤率等因素。18,19例如,一項對近60名荷蘭醫療保健領域決策者的研究發現,他們不太可能報銷利潤率較高的產品,61%的受訪者表示,報銷決策應當考慮到利潤率。20為了更準確地評估醫療保健成本和效益,歐盟、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市場采用了衛生技術評估(hea
74、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簡稱HTA)。此類工具提供關于藥物和其它衛生技術的建議,可由其成員資助或報銷。HTA在確定藥物價值時,會考慮藥物的初始價格、目標人群和臨床療效。21歐盟規定,從2025年開始,制藥企業的臨床開發計劃必須與HTA的要求保持一致,以提高臨床價值,改善定價和報銷。22近期,歐盟委員會正在積極討論,計劃從排他性協議中刪減兩年,從而將藥品普及到歐盟醫療服務不足的地區。歐盟立法規定,如果制藥公司同意在歐盟所有地區推出某種藥物,他們將能收回一年或兩年的專利保護,而對于希望推遲仿制藥競品上市的企業來說,此舉將對價格談判產生重大影響。23為了做好準備,迎接新的
75、定價規則,生命科學企業忙于將定價和市場準入決策更早地納入產品開發過程,并確保其一致性(圖1)。在藥品獲得上市批準之前,FDA為制造商提供了關于經濟信息的溝通指引24。這一過程為新療法帶來了更全面的規劃和預算編制。研究中出現了四種公司典型:圖1關于制藥公司對定價趨勢的了解程度和執行能力的研究數據來源:德勤分析思考者對定價趨勢有清晰的了解,但在針對已識別趨勢采取行動并將所獲信息融入其價格戰略和政策方面能力有限。領導者十分了解預期將影響定價的主要趨勢,且在將已識別趨勢融入其價格戰略和政策方面具備強大能力。1個點=1家公司對定價趨勢了解程度執行能力低高低高有志者表示目前正投資這兩個領域,以提高其成熟度
76、。實干者在識別和監測主要定價趨勢方面并非最強者。然而,一旦確定了首要趨勢,他們就表現出高超的執行能力。27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定價和報銷應對藥品定價變化的措施之一在于平衡國家的支付能力與患者的個人需求。有些制藥公司正在使用數據分析預測當地市場對特定產品的反應。例如,生物制藥公司安進攜手當地的醫療系統,利用數字化能力和先進的顧客數據分析去預測顧客反應。這種方法也使該公司得以建立更接近監管審批要求的信息獲取渠道。25阿斯利康依賴于量身定制的支付模式,如基于國民總收入的分級定價(Tiered Pricing)。該公司還優先采納了基于價值的定價協議,以使成本與經濟繁榮程度、臨床效益和其它先
77、決條件保持一致。在考慮政府的支付能力時,阿斯利康還斟酌了國家預算、健康經濟數據和國內生產總值(GDP)等因素。26阿斯利康生物制藥全球定價主管Ana Plata表示:“這些協議使我們能夠確保在合適的環境、合適的時間為合適的患者提供合適的藥物。探討我們的藥物對醫療保健系統帶來的影響,并確?;颊吣軌蛘嬲皶r地獲取我們提供的藥物,這種趨勢已經越來越普遍?!?7中國的醫療改革提高了患者獲得優質藥物的機會,生命科學企業正在調整其報銷策略,以求納入 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以下簡稱“國家醫保目錄”)。中國最新一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于2023年3月生效,涵蓋2,900多種藥物,其中1,5
78、00多種從西方引進,其余來自中國專利。所有藥物的平均談判價格降幅為61.7%。28中國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優先考慮國產藥物,但由于缺乏國產替代藥物,國外的罕見病治療藥物生產商更有可能被納入目錄。29最近,輝瑞、阿斯利康和渤?。˙iogen)等跨國公司將藥品價格下調50%以上,以確保在中國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中占據一席之地。盡管價格有所降低,但企業可以利用中國人口眾多的優勢,抵消利潤率下降的影響。阿斯利康預計,通過這一戰略,到2024年,新療法將貢獻其在中國市場約60%的收入。30將新一代專業療法推向市場罕見病的治療費用相對較高,這是罕見病藥物定價的主要挑戰之一。參考罕見病藥物(在美國指的是用于治療、預
79、防或診斷一種影響人數不到20萬人的疾病的藥物)的年均費用,31根據2022年的一項文獻綜述以及對醫療計劃和制藥商的采訪,這一數字為每名患者3.2萬美元,其中39%的藥物年均費用超過10萬美元。32因此,要實現新一代專業療法的增長,就需要在定價和報銷方面制定其特有的商業化策略。比如說,企業的商業團隊必須熟悉罕見病領域,以便吸引合適的利益攸關方參與進來。有些企業引入了健康經濟學和成果研究(health economics and outcomes research,簡稱HEOR)專業人員,將商業和定價策略與臨床知識相結合,為商業團隊提供支持。33諾華和日本武田制藥(Takeda)選擇聘用第三方HE
80、OR專業人士,其它公司則致力于提升現有銷售團隊的技能,或聘請外部HEOR顧問。342021年,歐盟委員會啟動公眾咨詢,探討是否修訂關于兒科藥物和罕見病治療的立法。此前的一項評估顯示,盡管法規推動了研究和開發,但在需求未被滿足的領域,缺陷仍然存在,而且并非所有歐盟患者都能獲得治療。35企業針對罕見病研發專業和根治性治療,通常需要在規模相對較小的患者人群上花費大量時間。然而,支付模式通常取決于能否在10至15年內達到治療成效。因此,不少企業或接受延遲付款,或在患者病情緩解或死亡時給予回扣。因此,企業很難確定他們在任何特定周期內可能賺到多少錢。例如,假設一家公司在血友病因子療法上每年花費50萬美元,
81、持續50年,和在根治性的基因療法上一次花費300萬美元對比,這兩種方法需要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投資根治性治療需要預付款,與長期的慢性治療不同。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定價和報銷28革命性療法的興起不僅將治療轉變為根治,更是從根本上改變了定價機理,當新療法占據中心地位,創造性的商業化策略需求也隨之產生。管理定價趨勢和透明度可能產生的影響為了提高藥品的可及性,生命科學企業面臨著潛在的法律障礙和聲譽風險。自佛蒙特州成為美國首個通過藥品價格透明法的州以來,這十年間,20多個州也采取了類似的行動,通過了價格上漲通知、價格報告或預算控制的相關條款。制藥公司必須遵守各種規定,否則可能面臨巨額罰款:2
82、019年,內華達州對不合規企業開出了1,700多萬美元的罰單,同年,加州對報告違規的企業開出了2,800多萬美元的罰單。36藥品可及性基金會在其關于公平獲取和定價透明度的年度審查中聲稱,在未來的疫情中,政府應與企業合作,制定具有公平定價和全球可及性的透明采購協議。該基金會的藥品可及性指數(Access to Medicine Index)也強調了共享知識對于縮小藥物獲取差距的重要性(圖2)。37生命科學企業在定價和報銷方面的考慮因素 企業是如何將藥品定價和獲取趨勢整合至早期臨床開發決策和數據策略中的?企業如何在強調真實世界證據的同時傳達價格更新?企業如何確??焖佾@取市場數據,從而迅速識別與保險
83、覆蓋范圍決策相關的趨勢?企業如何確保定價透明度,并更有效地管理我們在定價方面的聲譽風險?英國制藥行業協會(Association of the British Pharmaceutical Industry)首席執行官Richard Torbett表示:“我們在全球背景下看到了很多圍繞研發、成本和透明度的爭論,一想到價值基礎定價法,我便深知我們僅僅處于初級階段。我們才剛剛開始看到這項技術在醫療系統中發揮作用,實現數據采集和藥品獲取,推動真正基于價值的方法。未來令人期待?!?8圖2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提高其藥品可及性活動的透明度數據來源:2022年藥品可及性指數集中、全面、高質量的成果報告2023
84、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以患者為中心29以患者為中心過去一年里,我們的習慣、能力和數據都發生了顯著改變。如今,世界上四分之三的人都有過全球性病毒居家自測的經驗,企業獲取、解讀并根據數十億患者數據點采取行動的能力也在日益提升?;颊叩钠谕氨磉_期望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實現真正(或更加)以患者為中心的條件已然成熟了。如今,患者積極參與自己的醫療計劃、治療和疾病研究,跨越患者旅程的數百萬個接觸點。全球共有超過43.5萬項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以及200多萬種不同類型的設備,涵蓋7,000多組醫療器械、機器和軟件。1,2為了捕獲這些輸入來源產生的海量數據,健身追蹤器等設備提供了24小時監測功能(圖1)。這些
85、洞見共同推動生命科學企業走向以患者為中心的新前沿陣地:部署去中心化診斷工具和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渠道和解決方案,從可穿戴設備和傳感器收集真實世界信息,以及創建新的數字聯盟,實現最佳的患者治療成效。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以患者為中心30通過互聯醫療生態系統,生命科學企業可以將其以患者為中心的宏大目標擴展至藥物和醫療設備生產之外。越來越多的制藥公司和醫療技術開發人員與第三方合作,創建更多的數字互操作系統,從而更全面地了解患者,并完善其體驗。關注患者體驗的改善還有助于確定可能未被診斷或被誤診的患者人群,使人們能夠與醫生就治療進行更好的對話。在制定策略以增進對患者了解的過程中,企業對技術進行針對
86、性投資,在了解患者體驗和未來需求的同時,這類技術能夠幫助他們為患者量身定制產品,駕馭復雜的使用規則(圖2)。數據來源:德勤2021年生物制藥數字創新調查。圖1使用健康和健身追蹤器計算步數、卡路里等您使用智能手表/健康和健身追蹤器測量下列哪項?受訪者選擇了所有適用項。每日步數訓練/運動表現心臟健康睡眠質量和時間卡路里壓力水平:17%可能的新冠癥狀:11%慢性?。?%其它:2%其它回答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以患者為中心31去中心化的診斷方式得益于虛擬健康檢查和智能手機支持的診斷工具,以及疫情期間養成的習慣如今日益根深蒂固,前往集中式醫療機構就診的患者越來越少。相反,患者待在舒適的家中,生
87、命科學公司就可以通過個人設備收集其數據。在中國,95%的人口享受社會醫療保險,而2015年引入的商業補充保險正在興起,有助于減輕癌癥等重疾導致的經濟負擔。3截至2019年,中國大陸31個省市幾乎全部建立了區域遠程醫療中心,旨在解決醫療資源配置不平等的問題。4隨著“無墻醫院(hospitals without walls)”在醫療保健領域日益普遍,生命科學企業可利用這一創新收集實時診斷信息。美國醫療設備公司瑞思邁(ResMed)為其數字連接睡眠呼吸暫停機制定了一項基于成效的報銷策略。該策略旨在提高依從性并改善患者治療成效;使用云連接設備進行遠程和自我監測的患者依從性達到87%,而在使用未連接設備
88、的患者身上,這一比例為50%-60%。5隨著生命科學企業推進以患者為中心,許多企業正在探索“真正”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渠道,使患者能夠隨時隨地直接參與其中。美國醫療科技公司Becton,Dickinson and Company(簡稱BD)收購了私人控股的Scanwell Health Inc.,該公司生產使用智能手機進行的家用醫療測試,并希望普及一系列傳染病的診斷測試。BD生命科學總裁Dave Hickey在宣布該交易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向新型醫療機構的轉變,BD準備提供一個智能、互聯的家庭診斷生態系統,以支持傳統和遠程醫療的提供商和消費者?!?圖2為了在以顧客為中心的新數字生態系統中運
89、營,制藥公司如今需要制定以患者為中心的戰略。數據來源:德勤分析包容性共享以患者和家庭為導向的目標制藥領域以患者為中心的不同維度合作伙伴關系懷著尊重、同理心和開放心態工作幫助患者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以患者為中心32藥物發現與開發為了拓寬臨床試驗的渠道,并以對患者更友好的方式獲取更多實時數據,可穿戴設備是生命科學企業積極探索和投資的另一個領域。公司可以通過使用生物傳感器和可穿戴設備收集數據,生成和追蹤數字生物標志物。圖3臨床試驗中的成本動因數據來源:德勤分析武田制藥神經科學藥物研發部門負責人Ceri Davies在一份關于研究預期結果的聲明中說道:“個人生活方式數據的
90、數字化和可視化將大大加快以患者為中心的藥物研發。結合這一點,我們希望開發利用大數據的新方法,這不僅將帶來高精度藥物的開發,更有助于為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醫療服務?!?強生公司的楊森(Janssen)制藥部門將開展為期多年的合作,授權physIQ的accelerateIQTM平臺使用可穿戴生物傳感器收集臨床研究數據。此番合作使兩家公司得以跨越離散的傳感器、數據類型和算法進行連續的生物傳感器數據收集、處理和分析,從而增加了為患者發現真實世界見解的機會。8在日本東北大學的東北醫學巨庫組織(Tohoku Medical Megabank Organization),醫藥公司第一三共株式會社(Daiich
91、i Sankyo)和武田制藥以及醫療IT公司MICIN正在使用一種可穿戴設備,追蹤2,000名受試者到2025年的長期生活習慣,并利用追蹤結果開發新藥。該設備可捕捉記錄通過自我報告難以準確判定的睡眠狀態、心率和其它活動水平。92022年,阿斯利康使用醫療軟件設備公司Impedimed旗下SOZO系統的醫學軟件跟蹤了慢性腎臟病患者臨床試驗中的液體量。該平臺的設計以患者為中心,可在不到30秒內測量液體狀態,有助于早期發現繼發性淋巴水腫,提示心力衰竭患者的液體狀態,并即時處理結果,便于在線獲取數據并在整個醫療保健系統中進行共享。10自2010年以來,臨床試驗數量增長了400%以上。11然而,患者招募
92、仍然是發現性研究面臨的挑戰之一(圖3)。一項關于虛擬隨機臨床試驗益處的研究表明,超過80%的面對面研究因患者招募不足而延遲,80%的研究中心未能達到招募目標。該項研究發現,可及性是參與試驗的主要障礙之一,因為70%的患者的居住地距離研究機構超過兩小時的路程,30%的參與者在臨床試驗結束前退出。12患者招募外包成本試驗基地甄選臨床試驗管理試驗基地保留數據管理和驗證患者保留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以患者為中心33目前,制藥公司正在通過遠程和虛擬參與試驗等方法,提升成本效益,解決傳統試驗設計中患者面臨的障礙。2021年,瑞士跨國醫療公司羅氏(Roche)開發了首個虛擬罕見病臨床試驗。該公司希
93、望測試一種新的分子,用于在一系列腫瘤類型中檢測具有特異性基因組改變的癌癥,而這種癌癥在所有癌癥中僅發現約0.2%。獲取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樣本意味著要在10年期間篩選25,000例患者,以納入50例患者進行面對面試驗。相反,該公司使用了一種虛擬方法消除地理障礙,即依賴首席研究員和當地醫療團隊之間的虛擬合作,并通過家訪進行監測。13為了減少這類障礙,今年法國跨國制藥和醫療保健公司賽諾菲宣布與美國咨詢和技術供應商THREAD建立合作關系,后者將成為統一去中心化臨床試驗的唯一供應商。其目標是通過為患者、研究者和試驗中心提供統一的體驗,改善定制臨床試驗的可及性。14在部分國家或地區,隱私法律和社會規范的限
94、制導致其中一些方法不可行,生命科學企業或許需要調整方法。例如,2021年,一項歐盟新法規生效,拓展了“醫療設備”的定義,要求產品或服務必須獲得相關監管機構的認證。隨后,一項于2022年出臺的歐盟法規針對設備上市前實施更嚴格的管控,突顯了生命科學企業在設計以患者為中心的產品和服務時應考慮的步驟。15同樣在2022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布了關于醫療設備數據系統的新指南,表明對軟件、安全性和設備有效性的審查正在加強。16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伙伴關系,以獲得更好的診斷、體驗和結果生命科學企業收集的診斷數據來自不同地區,許多醫療設備公司需要領域專業知識甚至第三方專業知識,幫助其組織研究結果
95、并與臨床專業人員共享。為了增強其以患者為中心的產品,生命科學企業也采用了另一種方法,即建立數字伙伴關系。例如,艾伯維、楊森、諾華、輝瑞和優時比制藥公司(UCB)開展的一項重大合作,為特應性皮炎(導致夜間搔抓,可能影響睡眠質量)提供一個“數字”端點。該合作項目旨在開發一種新方法,替代目前被動、無監督的監測方式,以收集患者報告結果。該團隊希望通過開發“數字”端點,對這一疾病有更精確的了解,并降低新療法商業化的時間和成本。17在另一個合作項目中,渤健和MedRhythms正在開發一種試驗性處方式數字療法并將其商業化,旨在改善多發性硬化癥(multiple sclerosis,簡稱MS)患者的步態缺陷
96、。18有相當一部分MS患者存在行走障礙。MedRhythms運用技術在患者鞋子上安裝傳感器,用于檢測行走步態,并將信息傳送至智能手機應用程序,該應用程序可實時調整音樂以匹配步行節奏。19還有一些企業希望通過預測未來健康隱患的可能性來改善患者健康。比如美國數據平臺DNAnexus,一個基于云端的基因組和生物醫學數據訪問和分析軟件,可幫助科學家分析大型數據集。另一家美國健康智能公司Human Longevity則利用DNAnexus平臺收集和分析來自全基因組測序、成像和不同生物標志物的數據,創建數據驅動的個性化健康平臺。20與此同時,加拿大生物科技研究公司Molecular You開發了一款健康評
97、估血液檢測試劑盒及相關應用程序,可生成一份包含200多種生物標志物的獨特健康報告,洞察當前和未來的健康風險。Molecular You可以識別出正常范圍之外的早期生物標志物,并在慢性癥狀和疾病發生之前提供干預措施,使其正?;?。21該技術利用營養和運動調整研究制定行動計劃,使檢測到的超出正常范圍的生物標志物正?;?,隨著用戶年齡的增長,這些信息為其提供了更全面的健康狀況分析。22處方式數字療法也通過互連設備改善安全信號和服藥依從性,從而促進以患者為中心。美國處方數字醫藥公司Akili為8至12歲兒童開發了一種ADHD(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治療方法EndeavorRx,通過使用移動設備上的視頻游戲,針
98、對大腦中幫助調節注意力功能的區域來進行治療。作為獲得FDA授權的醫療設備,EndeavorRx數字治療游戲幫助68%的患者在治療兩個月后改善了與ADHD相關的障礙。與此同時,報告表明有73%使用該工具的兒童注意力有所提高。23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以患者為中心34這些技術也被用作戒煙輔助手段。比如Click Therapeutics的Clickotine數字療法,使用整合了尼古丁替代療法的移動應用程序,幫助30%的研究參與者實現了30天的持續戒煙。24一項針對美國FDA唯一批準的慢性失眠處方式數字療法進行的分析表明,與單獨使用睡眠藥物相比,數字療法減少了真實世界醫療資源的使用量,同時
99、節約了成本。與單獨使用失眠藥物相比,使用該療法的患者可以在24個月內節省超過8,200美元。25通過這種對真實世界數據的管理,生命科學企業得以更精確地鎖定能夠從其治療中獲益的患者。美國藥品福利管理組織Optum為各類生命科學團隊提供真實世界數據,包括流行病學和商業、健康經濟學和實效研究。該公司的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包含了更多來自1億多名患者的信息,幫助研究人員查看特定人群的治療模式和成效。26生命科學企業重點關注增強不同實體間互操作性的技術,創建數字互操作生態系統,從而改善患者治療。需要明確的是,在治療過程中發揮巨大作用的患者本人(在管理藥物和應對疾病壓力的同時,與醫療服務提供者進行有限互動)能夠
100、進一步激勵生命科學企業,促使其了解患者行為的驅動因素。27此外,只有在患者愿意分享敏感個人信息的情況下,全數字化才能發揮價值。德勤在瑞士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醫療實體存在信任危機,6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希望與私營公司共享自己的健康數據。28雅培心力衰竭部門總裁Keith Boettiger說道:“醫療科技中的所有元素,無論是可穿戴設備還是其它裝置,不管是什么,都需要無縫融入患者的生活,然后無縫地融入臨床醫生或醫院的操作。在今天的醫學技術領域,很多人用工程學來解決問題。但這對患者而言并不是理想做法,對醫生、對醫院而言也是如此。我們需要開發能夠提高數據可視性的設備和工作流程,并將數
101、據交給患者,讓他們能夠采取行動,管理自己的治療情況?!鄙茖W企業在以患者為中心方面的考慮因素1.如何尋找機會,擴大現有聯盟,幫助患者更輕松地適應醫療生態系統?2.企業如何提供更加個性化的內容?3.企業如何識別有風險的患者,并確保其能夠獲得我們的服務和產品?4.企業如何采用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方法?35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新冠疫情對生命科學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包括大規模的數字化轉型,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是一夜之間完成的。疫情之前,在數字創新方面,生物制藥和醫療科技公司等生命科學企業是落后于其它行業的。然而,隨著新冠疫情的傳播,各種各樣的技術很快被該行業采納,實現了遠程或
102、虛擬業務運營。1已經存在多年的創新項目獲得了資金,并且進展迅速。三年后的今天,我們看到了這場數字化轉型的影響,包括哪些有效發揮了作用,哪些仍在進行,哪些仍然前景不明。默克公司企業戰略和風險投資高級副總裁Gregory Hersch說道:“幾年前,數據和數字化還只是一個概念。如今,它卻驅動了企業運營和創新引擎的價值?,F在,我們是時候開始在不同產品、國家和業務中推廣這些創新成果了?!?強生公司全球個人護理和消費者體驗總裁Manoj Raghunandan表示:“過去18個月發生的事情使數字創新加速了10年?!?該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Alex Gorsky表示:“當下的時代是最激動人心的時代。我
103、從未見過這樣的機會,科學、技術和創新以如此快的速度向前發展?!?疫情期間,云技術和云平臺為企業提供了規?;挽`活性,使員工實現遠程辦公和協作,包括通過AI和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簡稱ML)算法在第三方網絡上存儲和共享數據。云技術還有助于降低成本,縮短發現問題和了解問題的時間,并收集數據,改善生產和供應鏈運營。與此同時,迫于開發疫苗和療法的壓力,曾經的競爭對手成為了合作者,相互共享數字信息。2020年仍處于規劃階段的技術如今已成為許多生命科學企業邁向2023年的重要組成部分。36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數字化轉型在領先的生物制藥和醫療科技公司中,數字解決方案曾經被視
104、為首席信息官(CIO)的長期項目,如今對企業運營至關重要。生命科學企業現在關注的不是技術本身,而是如何將其整合到業務中。數據來源:德勤2021年生物制藥數字創新調查。Hersch指出:“與運營緊密結合的創新取得了最好的成效,我們仍在等待距離實際運營較遠的技術發揮作用?!崩?,生物制藥公司正在利用數據改善臨床試驗的地點選擇和供應鏈監管,兩者皆行之有效。與實際運營距離較遠的技術,如用于患者安全的應用,進展則較為緩慢。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技術都被同等地采用。生物制藥公司對云平臺、AI和可穿戴設備的接受程度超過對物聯網(IoT)或區塊鏈(圖1)。然而,疫情從根本上改變了這些企業對數字解決方案的看法,持續
105、擁抱創新的企業將在未來幾年獲得競爭優勢。圖1生物制藥公司在云技術、AI和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數字技術使用經驗最為豐富以下哪一項最能描述貴公司針對每一種數字創新技術的經驗?每天使用 調查或研究過用于項目或與第三方合作 云端AI物聯網AIVR/AR數據湖數字孿生可穿戴設備區塊鏈量子計算從未聽說過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數字化轉型37疫情加速了數字解決方案的應用,以優化整個制藥和醫療技術價值鏈的工作方式。起初,面對面互動的限制帶動了需求,后來,患者更偏好數字解決方案,隨著支付方為數字解決方案進行報銷,數字解決方案得以迅速發展,并降低了就診缺席率。在這種環境下,技術與其說是用于轉型,不如說是為了加
106、快生產過程、降低成本。以下例子展示了新興技術如何幫助行業參與者進行優化:軟件即服務(SaaS):在臨床開發中,企業正在使用SaaS平臺簡化收入和供應商管理等操作,并跟蹤臨床試驗參與者的數據。該行業采用了以分析為驅動的方法,為價格管理和投標流程提供支持,這有助于改善決策,優化資源配置。6隨著生物制藥公司試圖削減研究成本、縮短時間,并提高研發透明度,軟件開始在藥物研發等領域產生價值。預計到2025年,生命科學軟件市場將從2020年的110億美元增至180億美元。7人工智能(AI):生物制藥公司將AI運用于臨床和患者數據分析、供應鏈和物流管理、醫生解讀和預測性行為分析。此外,AI還被用于內部員工行為
107、的分析和預測,特別是在道德和合規方面。AI能夠優化藥物設計,改進質量檢查,并為生產操作提供預測性維護,還可以通過分析索賠數據確定臨床試驗的合適對象。盡管科技行業目前正在經歷顛覆,但我們預計更多的生命科學企業將與科技公司一如既往建立合作(如谷歌健康部門Google Health、Enlitic和Owkin),利用AI改進臨床試驗設計,實現制造過程的自動化。8同時,AI還能用于預測醫療設備的故障率。我們也看到AI在部分臨床實踐和工作流程中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隨著這一趨勢的加速,它將進一步影響生命科學生產商與醫療服務提供方的合作方式。例如,如果AI解決方案在臨床醫師篩查方法中成為被廣泛接受的工具,它
108、將對研究設計、端點和數據策略產生影響。物聯網(IoT):智能傳感器和智能儀表將監測實時數據,以提高產品效率,增加供應鏈可見性,并提高運營效率。這類設備和其它相關聯的物聯網元素可以提高制造、包裝、倉儲和供應鏈管理其它方面的效率。物聯網服務的普及為生物制藥和醫療科技公司提供了機會,使其得以通過精簡供應鏈、分析運營和識別價值創造新機會優化成本。例如,提高供應鏈的可見性有助于確定阿片類藥物等產品如何落入不當之人手中,或者在發生醫療設備召回事件時迅速通知到患者。9自動化:Zenith Technology和羅克韋爾自動化(Rockwell Automation)等公司正與生命科學企業展開合作,開發機器人
109、流程自動化和業務流程建模,實現重復性任務的自動化,如臨床中心的文檔記錄、安全處理和臨床研究。10,11自動化可以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成本,同時提升產品質量和一致性,并提高工作環境的安全性。它還能加快藥品的加工和包裝速度,同時減少人為失誤。區塊鏈:盡管分布式賬本技術尚未被生命科學行業廣泛接受,但不少企業正在使用這項技術增進其可信度,提高透明度,并為患者安全和賦權提供支持。區塊鏈能夠幫助生物制藥公司追蹤假冒藥品,并簡化與醫院、診所和其他治療機構的供應交易。例如,提高供應鏈的可見性以及藥品和設備的可追溯性,有助于確定阿片類藥物等如何落入不當之人手中,或者在發生醫療設備召回事件時迅速通知到患者。12數據湖
110、:ServiceNow等云平臺幫助生命科學企業構建控制塔或數據中心,將生產、庫存和其它內部數據與中間機構和合作伙伴的數據合并,從而實現材料和產品流程的實時可見性。13可穿戴設備和增強/虛擬現實(AR/VR):疫情期間,由于參與者無法隨時進入試驗中心,導致許多臨床試驗中斷。因此,生命科學企業采取了混合研究方法,包括直接為患者運送藥物和可穿戴技術,并遠程監測和評估患者,從而縮短了試驗周期和研究時間,避免可能導致結果不確定的方案偏差。同樣地,出行限制迫使生產現場只能配備基本人員,企業部署了可穿戴和AR/VR技術,以便現場工作人員配置設備、管理流程和排除故障。許多公司計劃在疫情結束后繼續使用這些技術,
111、因為它們可以增加數據采集量,同時不給患者或研究中心工作人員造成不必要的負擔。38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數字化轉型數字療法:基于web的應用程序,能夠幫助患有某些疾?。ㄈ缣悄虿。┑幕颊吒纳破浣】禒顩r或提升治療效果。有些應用程序旨在幫助患者調整行為,增加與醫護人員的互動,或者為患者規避昂貴的治療方法。對于制藥公司和醫療科技公司來說,數字療法能夠以低于研發的資本投入實現產品差異化。數字療法的總投資已經超過6億美元,而該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其增長潛力吸引了有志改變醫療行業格局的科技巨頭,將其應用于報銷模式、探索如何利用通過這類產品收集的患者數據為醫療保險提供信息的支付方,以及正在引入創新理念
112、吸引投資者的初創企業。14新威脅數字技術在疫情期間展現出了巨大優勢,但這種優勢也可能成為企業的漏洞。數字戰略能夠幫助生命科學企業實現進步,但當數據從外部專有系統流入各種云平臺上的數據湖時,它也可能導致公司面臨新的風險。執法機構指出,越來越多制藥公司成為網絡攻擊的目標。過去幾年,針對生物制藥和醫療科技公司的網絡攻擊15擾亂了供應鏈,阻礙了生產過程,抹去了多年的研究成果,造成了數億美元的損失。網絡犯罪分子可能認為,這類公司和其它醫療健康企業的服務至關重要,所以肯定愿意為此支付贖金。攻擊者還可能被該行業的商業機密和知識產權、大量的個人健康數據以及財務資源所吸引。16與此同時,人們也擔心黑客可能攻擊植
113、入設備,如遠程監控或編程的起搏器、除顫器和神經刺激器。將系統遷移至云端或采用虛擬臨床試驗可能使公司面臨新型攻擊。從架構和設計的需求到開發、測試和部署,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始終要把這些威脅考慮在內。如果企業沒有從一開始就將網絡安全整合到系統中,漏洞就有可能出現。這種漏洞可能會被利用,最終可能抹煞企業通過新數字方法獲得的任何進展或信任。如今,和銀行信息一樣,我們可以從多個平臺和移動設備輕松獲取和使用數字數據,安全風險只會隨之增加。數據越容易獲取,就越需要被保護。說起來簡單,實際操作要難得多。例如,如果數據的任何部分被錯誤標記,那么企業就可能不知道數據中包含什么具體信息。企業必須確保只有指定用戶可以通
114、過指定的渠道獲取指定的數據。與此同時,數據必須可檢索,以供審計或其它內部審查。大約一半的美國消費者不信任生物制藥公司。17隨著生命科學領域與消費者、患者和客戶的關系日益密切,獲得終端用戶的信任變得更加重要。消費者與企業的第一次互動往往是企業允許終端用戶在需要時安全訪問其數據。在建立和增長信任的過程中,企業必須在保護重要信息和獲取數據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點,網絡安全和數據保護問題也因此引起了高度重視。此外,AI等技術的進步和普及也帶來了新的風險,比如AI是如何得出答案的,以及它所使用的數據來源于何處。Hersch表示:“我們需要了解目前存在哪些偏差,以及這些偏差的深入程度,是否會隨著模型的使用而擴
115、散。另外一點是我們正在使用的數據集。AI需要大量的數據。我們經常依賴于來自第三方的患者源數據。這些第三方向我們保證,患者的隱私權在數據收集過程中得到了尊重。但我們如何確定這是真的呢?應該使用什么標準來衡量呢?”18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數字化轉型39企業變革隨著世界從疫情中復蘇,生命科學行業站在了十字路口。新冠疫情表明,企業需要接納數字化轉型,大多數企業也在承擔更多風險,并投資新技術。而沒能做到這一點的企業可能會落后,或者至少將處于競爭劣勢。強生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Alex Gorsky認為,“在醫療保健行業,從產品開發到患者服務,通常是硅谷專有的領域,我想它們將在醫療保健行業無
116、處不在,其普及程度前所未見?!?9德勤針對150家生物制藥公司的領導者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近80%的人表示,其所在企業需要更加積極地采用數字技術。20但僅僅采用技術解決特定問題是不夠的。以數據為例,它應當被視為一種資產,可以用來改善業務、提高效率、開發新的戰略和競爭優勢。2023年,隨著生命科學企業繼續進行數字化轉型,它們也需要在全企業范圍整合數字化技術,從掌握“數字化之術”向“數字化之道”轉型。對數字化技術全面廣泛的采納跨越了價值鏈、業務部門、治療領域和戰略重點。這意味著,要從專注業務交易的事務轉變為以洞察力為驅動的、基于價值的企業。作為全公司數字戰略的一部分,這種轉型應當貫通和提升所有技術
117、。提升數字化成熟度隨著疫情挑戰的緩解,生命科學企業開始重新評估其數字戰略,確定保留哪些內容,推進哪些內容,使2023年成為數字化優化之年。路漫漫其修遠兮。德勤的研究發現,僅約20%的生物制藥公司在數字化方面趨于成熟(圖2)。21盡管自疫情以來,數字解決方案的采用速度加快了,但生命科學企業在接受尖端技術方面仍落后于銀行業等其它行業。默克公司的Hersch表示:“如果回到2017年,當時的我們習慣的認為云端是儲存數據的安全場所,而現在唯一不同的是,科技已經完全融入了我們的基本生活。但是老實說,我原本希望我們能比今天走得更遠?!?240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數字化轉型圖2數字化成熟度高的生
118、物制藥公司最有可能探索新的運營方式(與處于數字化應用發展中或早期階段的企業相比)數據來源:德勤健康解決方案中心麻省理工斯隆管理評論分析和德勤2018數字商業全球高管調查數據Hersch指出:“有太多企業仍然被最新技術的 炒作周期 干擾,而沒有專心尋找擴大規模和改進現有技術的方法?!彼f:“炒作周期之所以拖垮人,是因為那些有形的、經過驗證的、行之有效的東西聽起來沒有那么酷。關注真正創造價值的東西才是我們需要做的?!?3企業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未來,不再只是采用現有的數字化技術,而是啟動更廣泛的數字化轉型,以便在競爭更加激烈的市場中立足,在這個新市場中,患者參與和傳統銷售模式也不得不面臨轉型。如果未
119、能成功完成數字化轉型,企業將面臨著在數字化醫療生態系統中被輕視、限制或排除在外的風險。企業數字化轉型以戰略性、創造性和敏捷的方式將創新成果和數字化技術應用于現有和新興的商業模式,對患者、合作伙伴和員工產生影響,從而建立更顯著的商業優勢,這使企業能夠加快踐行其核心使命,為患者提供更好的健康、福祉和體驗,拉動商業影響力,并激勵公司員工和利益攸關方。新運營方法新運營方法和能力現有能力不清楚按成熟度細分的數字化目標成熟發展中早期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數字化轉型41生命科學企業在數字化轉型與成熟方面的考慮因素任何戰略性企業轉型都不容易。來自許多行業的不少企業都在談論這個問題。在推動數字化轉型和
120、成熟的過程中,生命科學企業的領導者需要解決以下6大關鍵問題:241.企業的整體數字化目標是什么?這里的戰略性商業問題是,怎樣的數字化轉型戰略適合企業的戰略目標、財務和競爭需求。2.企業如何對更廣泛的數字化轉型進行價值評估和定位?成功企業使用結構化的數字價值模型,由價值、運營績效和能力衡量組成。3.企業如何激活其生態系統,加速數字化價值和實現?生命科學企業應該利用其廣大的生態系統推行非傳統方法。4.企業如何進行架構、動員和協調,從而獲得成功?數字化轉型的結構應能夠推動一致行動,強化有效內容,迅速擴大規模,并動員員工邁向成功,從而實現關鍵戰略目標。5.企業如何加強能力,經受住未來考驗,提高適應力?
121、領導者應該將數字化轉型視為一個需要靈活以對的持續過程,避免僵化不變的流程。6.數字化技術的創建和維護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如何從中贏利,為企業本身和現有的支付系統增加價值?數字化技術可以提升藥物和器械開發的效力,提高兩者的利潤率,且有助于擴大產品范圍。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促進醫療公平42促進醫療公平生命科學企業開發了能夠拯救或改變生命的療法和設備,但其產品并不總能送到需要的患者手中。醫療系統中的不公平現象廣泛分布,包括全球醫療服務資源、投資和獲取醫療服務的機會存在顯著差異,同時也更加本地化了,比如無意識偏見、缺乏信任和語言障礙。在醫療服務不足地區的人群中,這類不公平問題極為嚴重,這是
122、社會、經濟和政治因素復雜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也造成了較貧窮國家的系統性投資不足。這導致當地人的健康狀況不佳,同時也影響到社區、企業、政府和其它利益攸關方。醫療公平與環境、社會和治理舉措一樣,越來越受到投資者和利益攸關方的關注。醫療不公平給勞動力和生產力造成壓力,給供應鏈帶來挑戰,也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定,每年給生命科學企業造成數萬億美元的生產力損失。1通過解決醫療不公平問題,生命科學企業領導者可以提高生產力,增加市場機會,促進收入增長,并增強其競爭優勢。醫療設備制造商和生物制藥公司可以通過改變其產品的開發和分銷方法,更有意識地關注醫療服務不足和未開發的市場,從而發揮重大作用。這是一種商業模式
123、的選擇,而非慈善公益。有效地推動醫療公平,涉及一系列全面的選擇。生命科學企業領導者可以做出決策,改善與企業相關的每一個個體的健康狀況和福祉,包括員工及其家人、客戶、承包商、供應商、聯盟伙伴和社區。這便要求他們制定一項戰略,將醫療公平置于業務的中心,并擴展到四個領域:企業、產品、社區和生態系統(圖1)。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促進醫療公平43行業參與者可以在以下所有領域采取具體行動,以有意義的方式促進醫療公平:企業:員工越來越希望其所在企業能夠應對醫療公平問題,從提供醫療保險到提供兒童托管,乃至解決職場心理健康問題。企業鼓勵營造健康的職場環境。由于醫療差距,全球未開發的生產力價值估計達到
124、420億美元。2僅在美國,牙科和口腔健康問題每年就導致雇主損失1.64億個小時的工作時間。3在韓國,患有抑郁癥的員工造成了21.5%的生產力損失,另外13%的損失則來自遭受慢性疼痛的員工。4識別和應對這類醫療需求,并提供全面福利滿足這些需求,有助于提高生產力,減少人員流動和病假申請率,降低雇主的醫療費用,并提高工作質量。投資于家庭友好政策可以提高生產力,減少工作場所事故,改善企業吸引、激勵和留住員工的能力。例如,日本三菱東京日聯銀行(Bank of Tokyo-Mitsubishi UFJ,Ltd.)通過為員工提供托兒服務和延長產假,將新媽媽員工的保留率提高了400%以上,并節省了4,500萬
125、美元的人員流動相關成本。5圖1四個行動領域數據來源:德勤分析 和美國國家醫學院企業產品 社區生態系統各個領域的具體行動企業產品社區生態系統收集和使用員工數據,設計公平的員工福利計劃強制要求對所有員工進行文化能力和隱性偏見培訓推進基于價值的支付模式和對公平結果和總體結果進行獎勵在研發過程中和創造新產品和服務時進行公平設計對社區進行戰略性投資,以現有資產為基礎進行建設,同時幫助填補空白與傳統競爭對手合作,擴大對同一虛擬或地理社區醫療公平的影響在選擇銷售商和供應商時兼顧多樣性通過明確的政策議程擴大企業在醫療公平方面的努力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促進醫療公平44產品:企業如何創建、定價、營銷和
126、分銷其產品影響到醫療公平和公眾認知。入選臨床試驗的參與者會影響臨床實驗結果,并最終決定誰將是藥物的受益者。這些結果反過來又會影響市場份額。6,7例如,如果一種艾滋病毒預防藥物的臨床試驗僅納入順性別男性和跨性別女性,則該藥物可能對出生性別為女性的個體產生不可預見的影響。8巧合的是,這類女性在全球范圍內受到艾滋病毒的影響尤其嚴重。9,10為了預防這種結果,生命科學企業應確保藥物和器械的開發過程中不存在數據和算法偏差,并從各種各樣的種族和經濟背景中招募試驗參與者。即使一種藥物的配方是公平的,其高昂的費用和可及性的缺乏也可能阻礙目標患者獲取這種藥物。越來越多公眾要求采取健康第一的做法,并且也愿意為此買
127、單。1180%的消費者愿意為一家對環境或社會負責的公司花更多的錢。12社區:如果企業能夠通過改善員工及其社區的健康狀況,投資解決醫療不公平問題,他們將創造一個規模更大的、健康且有經濟能力的消費者市場。這些消費者可以增加支出,帶來收入遞增。消費者看重有道德和社會意識的企業,并可能對支持其社區的企業保持忠誠。通過投資于社區醫療,生命科學企業還能更好地留住員工并吸引更多合格的新員工。13生態系統:不公平經營的銷售商和供應商可能導致其客戶面臨法律和財務風險。2018年,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指控阿片類藥物生產商、藥品分銷商和顧問實施欺騙性營銷行為,助長藥物成癮和藥物過量死亡事故。14涉事企業以1.5億
128、加元和解。另一方面,對整個供應鏈的公平勞動行為進行審查的企業可以避免潛在的法律訴訟或因合作伙伴的行為而流失客戶。不良的勞動行為會損害工人的健康和福祉,加劇生產力損失和缺勤。企業在簽訂合同前評估潛在銷售商和合作伙伴的公平行為、透明度和最低生活工資,有助于在其生態系統中產生積極的醫療公平影響。與此同時,生命科學企業可以與其它組織合作,擴大醫療公平。通過分享見解和建立更多的公私伙伴關系,企業可以助力解決當地的不公平問題。例如,阿斯利康與政府和當地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合作,致力縮小非洲地區哮喘治療方面的差距。這項被稱為PUMUA的計劃與20多個地方醫療系統合作,覆蓋近2,000名醫生,為700家公立醫院和
129、宗教醫療機構的哮喘患者提高了獲得治療的機會。15當然,企業無法獨力解決醫療公平問題,但它們仍然具有影響力。因此,致力于通過跨境合作、慈善投資和研究活動促進醫療公平的德勤醫療公平研究所(Deloitte Health Equity Institutes)與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簡稱WEF)合作,建立全球醫療公平網絡(Global Health Equity Network,簡稱GHEN)。該網絡匯集大型組織,支持全球領導者思考醫療公平問題和采取相應行動。為此,德勤和其它38個組織于2023年1月簽署了全球醫療公平網絡的“零醫療差距承諾”(Zero Health
130、Gaps Pledge),致力促進全球醫療公平。這份承諾書包含了所有簽署組織作出的10項關鍵承諾,將醫療公平原則貫穿其運營、員工隊伍和指導理念之中。也表明,消除醫療不公平需要多學科方法,包括支持強有力的多樣性、公平和包容性(DEI))計劃,提供易于獲取的高質量醫療和心理治療服務,為整個供應鏈上的員工提供生活保障工資標準,以及投資創造安全的生活環境。16參與者承諾:1.持續努力了解本組織如何能夠助力解決醫療不公平的根本原因,并創造積極的醫療公平影響。2.評估我們所在機構在各個方面對醫療公平的影響,包括我們的員工隊伍(如員工的工作場所健康風險)、產品和服務(如針對醫療服務不足群體的醫療質量和可及性
131、)、社區(如對社區醫療的投資)和生態系統(如通過宣傳和公開聲明促進醫療公平)。3.始終如一地努力了解我們的員工隊伍、消費者群體、社區和生態系統的醫療公平需求,以做出包括投資在內的戰略決策,并利用敏銳的洞察力為我們組織從戰略到執行的選擇提供信息。4.以識別群體間差異的方式衡量我們的醫療公平行動的影響,如健康和福祉福利,并利用洞察力為決策提供信息。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促進醫療公平455.力求以合乎倫理道德的方式使用數據,并實施強有力的隱私控制。6.尋求機會對外分享進展,包括撰寫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和其它可持續發展報告。7.在我們的組織內建立和加強問責制,創造鼓勵經驗分享和相互學習
132、的環境,包括將醫療公平列為董事會會議的議程項目。8.與社區合作,確定醫療公平方面的主要需求和潛在解決辦法,并衡量其影響。9.激勵各行業各組織采取行動,分享經驗教訓和共同投資決策,并加快推動全球醫療公平網絡及其它機構的工作。10.支持制定具體、可衡量的路線圖,包括邁向醫療公平的可實現全球里程碑。力求以合乎倫理道德的方式使用數據,并實施強有力的隱私控制。生命科學企業必須將解決醫療不公平問題作為商業運作上的必要之舉,而踐行“零醫療差距承諾”能夠在財務和聲譽方面使其受益。承諾簽署人之一,費森尤斯醫藥用品有限公司(Fresenius Medical Care)首席執行官Helen Giza表示:“我們認
133、為,獲得公平且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是一項基本人權。我們致力于與全球領導者和組織合作,改善世界各地數百萬人的生活。我們還將關注企業內部,采取明確、可操作的步驟,建立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的流程,同時在我們所服務的全球社區,大力普及我們所提供的醫療服務?!?7據德勤估計,通過支持醫療服務不足的市場獲取醫療服務,并確保所有患者(不論人種、群體、年齡、性別或社會經濟地位)都能獲得所需的設備和治療,生物制藥和醫療設備公司將能夠產生高達10比1的投資回報。18醫療不公平的成本不作為的成本十分高昂,不容忽視。在整個健康生態系統中,不公平現象可能會限制人們獲得可負擔的高質量醫療服務,造成原本可避免的成本和財務浪費,并影
134、響每個個體實現健康和福祉的潛力。例如,在美國的醫療衛生系統中,醫療不公平問題造成了每年約3,200億美元的支出,如果不加以解決,到2040年,年均支出可能超過1萬億美元(圖2)。預計醫療支出的增長將使普通美國人每年至少花費3,000美元,遠高于目前的1,000美元。19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促進醫療公平46與此同時,據歐洲議會估算,歐盟每年的醫療不公平支出約占GDP的1.4%,幾乎與占GDP 1.6%的國防支出相當。20數據不公平減少不公平的第一步是發現不公平。不幸的是,數據標準的缺乏使系統范圍的偏差變得更難以解決。在許多情況下,關于人種和群體的數據未能得到收集或恰當記錄,有些則在確
135、定治療和診斷方案時被濫用。因此,有些國家禁止收集這類數據。技術可能加劇這類問題。例如,算法可能會基于偏倚的數據對人種因素得出不恰當的解釋。如果這些系統性問題得不到充分解決,不公平問題可能會繼續擴大,甚至以指數級的速度擴大。我們可能很難收集有關人種、群體、語言、殘疾、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數據?;颊呖赡軙x擇跳過表格上的這些問題,因為他們不明白提供這類信息的重要性。他們可能會覺得口頭回答這種問題不太舒服。因此,行政或臨床工作人員可能會猜測答案,導致數據錯誤、不足和不一致。此外,針對數據收集,不同的提供商、保險公司和政府組織可能有不同的定義或方法,例如把亞裔和拉丁裔人群歸入統一類別,盡管這兩個群體之間
136、存在巨大差異。而這些差異可能限制數據的有效性。系統性偏差可能導致我們對某些疾病認識不足,例如美國研究人員長期認為鐮狀細胞病只影響黑人,而實際上它與長期面臨瘧疾風險的進化適應有關,而不是膚色決定的(圖3)。21,22 目前的醫療不公平成本3,200億美元2040年醫療不公平成本1萬億美元人口結構、醫療成本和人均支出的預期變化我們最初關注一組疾病狀態,為可能因不公平和偏差而導致的成本建立基線利用來自這些疾病狀態和差異研究的假設,我們外推至所有其它疾病狀態圖2 2040年醫療不公平成本模型注:所有數值均以美元計。數據來源:德勤分析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促進醫療公平47圖3種族失實陳述示例數
137、據來源: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和德勤分析改善臨床試驗多樣性臨床試驗通常在藥物獲批前數年就通過可治療疾病的療法為患者提供必要的診療。試驗參與者還可獲得除此之外的額外醫療服務。然而,試驗多樣性的發展仍然存在障礙,原因之一是生命科學企業沒有對臨床試驗進行充分宣傳,沒有為所有人群提供合適的機會,也沒有解決弱勢群體存在的不信任問題。從個體從業者到機構以及在數據和技術方面,整個系統的信任至關重要。必須通過了解群眾需求、改善患者體驗和建立更包容和多樣化的員工隊伍,有意地重建與人民和社區之間的信任。臨床試驗缺乏多樣性是一個重要問題,因為不同年齡、人種和群體的人對不同療法和醫療器械的反應可能會有不同。至少
138、,臨床試驗的參與者應當代表未來將使用該療法和醫療器械的患者,但事實往往不是如此。例如,40%的美國公民來自少數人種或群體,但78%的臨床試驗參與者是白種人。癌癥是亞裔美國人的首要死因,但他們只占癌癥治療臨床試驗參與者的3%。23,24歐洲的情況大同小異。2009年至2019年一項針對新癌癥療法臨床試驗的研究發現,在西歐能夠獲得更多治療的患者數量遠遠超過中歐或東歐。例如,比利時平均每10萬人對應11.06項試驗,而阿爾巴尼亞僅為0.14項。25業界有著解決臨床試驗不公平問題的商業理由。截至2022年底,其3期試驗公開招募患者,但參與者數量不足140萬。在最近5年啟動的試驗中,僅46%達到了招募人
139、數要求(圖4)。26不準確的陳述語義/對數據標準的需求將患者描述為尼日利亞人以非洲裔美國人描述一位來自尼日利亞的患者鐮狀細胞病只影響黑種人黑種人患者的哮喘發病率高于白種人基于人種的診斷偏差/疾病刻板印象鐮狀細胞病影響祖先生活在瘧疾流行地區的人脫離背景的患病率/將人種作為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的衡量指標生活在空氣污染程度較高和住房質量較差地區的患者有較高的哮喘發病率更準確的陳述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促進醫療公平48圖4期臨床實驗招募人數差距數據來源:Clinicaltrials.gov(美國臨床試驗注冊庫)為應對這些不足,德勤美國健康解決方案中心、美國藥品研究和制造商協會(Pharmace
140、utical Research and Manufacturers of America,簡稱PhRMA)及其成員公司于2020年11月發布了首份全行業臨床試驗多樣性原則,體現出成員公司對增強臨床試驗多樣性的積極和主動投入。27連鎖藥店沃爾格林(Walgreens)和CVS最近開始涉足臨床試驗業務,希望利用其數以千計的零售網點,推動參與者的招募和多樣性。28通過提供更多的地點選擇和更靈活的時間安排,使更多來自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的患者可以更輕松地參與臨床試驗。與此同時,瑞士制藥公司諾華近期投資了1,770萬美元,開展一項10年計劃,通過與26所傳統黑人學院、大學和醫學院合作,解決臨床試驗中的不公平
141、問題。默沙東和賽諾菲也加入了該項目。32通過社群中值得信任的“信使”(如傳統黑人機構)傳播可靠信息,對鼓勵醫療服務不足的社群參與臨床試驗是至關重要的。具有價值的合作伙伴能夠幫助企業在溝通中保持文化敏感性,避免無意識或無意的偏見。許多社群領導者,比如宗教組織、公民領袖、教育工作者、理發師和美容店,可以成為值得信賴的信使,與生命科學企業和醫療服務提供方合作,傳播重要信息。例如,護士可以倡導臨床試驗,并向當地社群普及相關知識。這一點在農村社區尤其重要,當地的醫療保健工作者往往充當醫療條件薄弱人群的聯絡人。33“雖然殘疾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弱勢群體,也是唯一一個任何人都可能隨時加入的弱勢群體,但他們卻被排
142、除在關于多樣性和包容性的討論之外?!痹摴救蛉肆蜕虡I資源組負責人Tinamarie Duff說道。31百時美施貴寶發起了一項倡議,旨在提高全球殘疾人的臨床試驗參與度。29最近一項研究發現,根據臨床試驗標準,12.4%的智力或發育障礙者和1.8%的身體殘疾者被特別排除在實驗外,盡管殘疾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弱勢群體。30正在積極招募患者的試驗招募要求被暫停、終止或撤銷的試驗招募需求已被滿足或完成的正在進行中的試驗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促進醫療公平49采取行動為實現醫療公平,領導者必須設計和建立以促進醫療公平為目標的系統。為此,他們應當根除生命科學行業內外的種族歧視,打破阻礙所有人實現其健
143、康和福祉的不公平惡性循環。我們不應該、也不必因種族歧視和偏見而造成治療結果的差異。對生命科學企業而言,解決種族歧視和其它偏見,從而促進醫療公平,可以成為一種競爭優勢。這不僅有利于吸引頂尖人才,提升企業的品牌和聲譽,而且健康狀態更好的員工更少請病假,工作效率更高,醫療成本也更低。生命科學組織甚至有更多理由追求醫療公平,因為這可以直接推動其使命的進步,即通過新療法和設備不斷推進創新,改善醫療服務。每個企業都應制定計劃,設計和推動以患者和公平為中心的未來醫療服務,從而解決醫療不公平問題。生命科學企業、行業顛覆者、社區組織和政府機構都可以發揮作用,消除導致醫療不公平的障礙,并將無法負擔的成本轉化為機會
144、。生命科學企業在醫療公平方面的考慮因素為了提高醫療公平,生命科學企業需要制定具體戰略,優先解決公平問題,克服可能限制產品獲取的障礙。企業應當:有意為之:優先將以公平為中心的思維引入業務選擇,建立以健康為重點、以結果為驅動的預防和醫療服務系統,致力服務全民,無論其人種、群體和社會經濟地位。建立跨行業伙伴關系:在現有利益攸關方、新伙伴和政府之間建立聯盟,從而創造變革。生命科學企業應與致力采取舉措解決醫療不公平根本原因的機構、組織和聯盟合作。衡量進展:在解決醫療公平問題的過程中,為了確定和跟蹤進展,可能需要具備可獲取的、平臺無關的包容性數據和技術基礎設施,配合具有代表性的數據收集、關鍵績效指標和進行
145、中的評估。但是,不要過分糾結于衡量或者被過于復雜的衡量計劃所吸引。最后,可以通過在特定重點領域中成果的增加直接衡量進展??朔€人和社區層面的障礙:多達80%的健康結果受到社會、經濟和環境因素的影響。以上健康驅動因素(DOH)也稱為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包括物理環境、食品、基礎設施、經濟、財富、就業、教育、社會關系和安全。34這些非醫學因素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此外,健康和數字素養以及醫療基礎設施等障礙可能阻礙公眾獲取醫療服務。為了解決健康驅動因素相關問題、消除醫療服務獲取障礙和創造健康的環境,我們可能需要在聯邦、州和地方層面投資數據、技術和公共醫療衛生基礎設施的建設。增強意識:為臨床醫師提供教育
146、培訓,幫助其了解在開具處方和提供治療建議時無意識偏見可能產生的影響。幫助醫療條件薄弱人群的點對點成功案例可以作為強有力的工具。建立信任:與當地社區領導者以及為社區服務的值得信賴的組織建立關系。35 根據不同的需求定制產品:在將英語版本翻譯成其它語言時,要考慮文化差異。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美國家庭至少使用350種不同的語言,超過6,500萬人的英語水平有限。許多醫療設備都是針對英語消費者設計的,處方藥的說明書往往也只有英語版本。提升醫療服務可及性:制定創新戰略和教育項目,讓藥物和技術向患者敞開大門,包括減少經濟障礙,尤其是在美國的分級醫療保險制度下,并非每個人都能獲取相同的治療和醫療設備。
147、例如,高免賠額可能導致不少患者無法獲得某些醫療設備和治療,而推遲必要的治療可能會使原本可預防或可治療的疾病變成難以控制或治療費用高昂的疾病。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50聯系人德勤中國生命科學與醫療行業領導團隊簡思華 領導合伙人 中國生命科學與醫療行業 郵箱:作者Vicky Levy領導合伙人德勤全球生命科學行業郵箱:虞揚審計及鑒證領導合伙人 中國生命科學與醫療行業 郵箱:楊晟 財務咨詢領導合伙人 中國生命科學與醫療行業郵箱:肖琨管理咨詢領導合伙人中國生命科學與醫療行業郵箱:祝世謙風險咨詢領導合伙人 中國生命科學與醫療行業郵箱:孫曉臻 管理咨詢副領導合伙人中國生命科學與醫療行業郵箱:趙益民
148、 稅務咨詢領導合伙人 中國生命科學與醫療行業 郵箱: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51了解更多Interested in learning more about evolving portfolios and value creation and its impact on global life sciences?Check out these Deloitte publications:Optimizing the gene therapy business model Challenges in the Emerging Cell Therapy Industry Interested
149、in learning more about R&D and its impact on global life sciences?Check out these Deloitte publications:Measuring the return from pharmaceutical innovation 2022 What is the Future of Virtual Clinical Trials?Interested in learning more about the supply chain and its impact on global life sciences?Che
150、ck out these Deloitte publications:Intelligent drug supply chainCreating value from AI Next generation supply chains are integrated into healthcare and the patient experience Agile supply chainsInterested in learning more about pricing and reimbursement and its impact on global life sciences?Check o
151、ut these Deloitte publications:Pharma market access and launch strategies Inflations impact on health careInterested in learning more about patient centricity and its impact on global life sciences?Check out these Deloitte publications:Tapping virtual healths potential Aligning on value-based care T
152、ransforming physician workflows Evolving team-based health care Interested in learning more abou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its impact on global life sciences?Check out these Deloitte publications: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Life Sciences 2022 Life Sciences Technology Trend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va
153、lue Interested in learning more about elevating health equity and its impact on global life sciences?Check out these Deloitte publications:Advancing health equity through community-based ecosystems Mental health equity and creating an accessible system Increasing clinical trial diversity 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
154、行業展望52尾注不斷調整的投資組合和價值創造概述與展望1.Kyle LaHucik,“Big Pharma is rich.So much so,their coffers could buy more than 600 biotechs,”Endpoints,May 6,2022,https:/ Wainer,“Healthcare Deal-Making Set to Surge in 2023,”The Wall Street Journal,December 27,2022,https:/ 3.“M&A Trends in Life Sciences:Deal-making in 20
155、22,”Deloitte,2022,https:/ 4.Ibid5.George Budwell,“Biopharmas 5 Biggest M&A Deals of 2022,”BioSpace,December 23,2022,https:/ Wainer,“Healthcare Deal-Making Set to Surge in 2023,”The Wall Street Journal,December 27,2022,https:/ 8.“Why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re Prioritising Multi-Indication Drugs?”M
156、arksman Healthcare,2022,https:/ Tobias Michaeli,Mackenzie Mills,and Panos Kanavos,“Value and Price of Multi-indication Cancer Drugs in the USA,Germany,France,England,Canada,Australia,and Scotland,”Applied Health Economics and Policy,July 11,2022,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385843/10
157、.Daniel Tobias Michaeli,Hasan Basri Yagmur,Timur Achmadeev,and Thomas Michaeli,“Valuation and Returns of Drug Development Companies:Lessons for Bioentrepreneurs and Investors,”Therapeutic Innovation&Reguilatory Science,January 11,2022,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854317/11.Daniel Tob
158、ias Michaeli,Hasan Basri Yagmur,Timur Achmadeev,and Thomas Michaeli,“Value drivers of development stage biopharma companies,”The European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January 17,2022,https:/ 12.https:/ 13.“Vaccines National Strategic Plan for the United States,”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
159、ces,2021,https:/www.hhs.gov/sites/default/files/HHS-Vaccines-Report.pdf 14.Alice Park,“Flu Season Is Coming.mRNA Flu Shots Arent Far Behind,”Time,September 14,2022,https:/ Paul Taylor,“Sanofi commits US$476M a year to mRNA vaccine center in race to expand,”Fierce Biotech,June 29,2021,https:/ 16.Alli
160、son Gatlin,“Pfizer Makes Foray Into CRISPR,Inking US$1.35 Billion Deal With Beam Therapeutics,”Investors Business Daily,January 10,2022,https:/ Sydow,Abu Salim Mustafa,Asma Hanif,Javed Tunio,and Shumaila Nida Muhammad Hanif,“Recent Updates on mRNA Vaccines,”MDPI,July 29,2022,https:/ 18.Amy Maxmen,“T
161、he radical plan for vaccine equity,”Nature,July 13,2022,https:/ 19.Paul Verdin and Tsz Mon Tsang,“Next-generation therapeutics thrust into the spotlight,”Nature,September 1,2021,https:/ 20.Rich Haridy,“World-first topical gene therapy gel heals decades-old wounds,“New Atlas,December 18,2022,https:/
162、Mikulic,“Global regenerative medicines market by therapy type in 2016 and a forecast for 2020 and 2025,”Statista,Apr 20,2022 https:/ Squibb Receives European Commission Approval for Abecma(Idecabtagene Vicleucel),the First Anti-BCMA CAR T Cell Therapy for Relapsed and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Br
163、istol Myers Squibb,August 19,2021,https:/ 23.Gareth McDonald,“Cell and gene sector still facing capacity crunch,say experts,”BioProcess International,December 6,2022,https:/ Dunleavy,“With US$71M investment,French CDMO Yposkesi set to double capacity and become a viral vector force,”Fierce Pharma,Ju
164、ne 15,2021,https:/ Life Sciences Sector Outlook2.“Seizing the digital momentum,”Deloitte Center for Health Solutions,January 2023,https:/ of Real-World Evidence(RWE)Used in Medical Device Regulatory Decisions,”U.S.Food&Drug Administration,https:/www.fda.gov/media/146258/download 4.Jeff Morgan,Karla
165、Feghali,Christine Chang,and Wendell Miranda,“Real-world evidences evolution into a true end-to-end capability,”Deloitte Insights,September 21,2022,https:/ 5.US Food&Drug Administration,“Data standards for drug and biological product submissions containing real-world data,”October 2021;US Food&Drug A
166、dministration,“Real-world data:Assessing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and medical claims data to support regulatory decision-making for drug and biological products,”September 2021;US Food&Drug Administration,“Real-world data:Assessing registries to support regulatory decision-making for drug and biolo
167、gical products guidance for industry,”November 2021.6.John Concato,“FDA issues draft guidances on real-world evidence,prepares to publish more in future,”US Food&Drug Administration,January 31,2022.7.“Flatiron health real-world data support FDA approval of new dosing regimen for ERBITUX(cetuximab),”
168、Business Wire,July 20,2021,https:/ Medicines Agency,“A vision for use of real-world evidence in EU medicines regulation,”November 24,2021;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NMPA issued the announcement on the guidelines for real-world evidence to support drug development and review(Interim),”
169、January 7,2020.9.“Life sciences services trends and outlook:Fall 2022,”RSM,September 14,2022,https:/ 10.Ibid.11.“CEO interview:Transforming the clinical trial landscape and leveraging healthcare intelligence,”panel,Global Pharma and Biotech Summit,FT Live,November 7,2022.12.Curebase,https:/ Martin,“
170、Why Asia-Pacific is the next frontier for decentralised clinical trials,”Clinical Trials Arena,January 5,2002,https:/ safety and wearables,”Deloitte,https:/ 15.“Go Beyond Binary Readout in Drug Development,”Ariana Pharma,https:/ Market to Witness Massive Growth by 2029|Accelrys,Certara,Simulation Pl
171、us,”Digital Journal,November 7,2022,https:/ 17.“Biosimulation Global Market Report 2022-2026:Key Players Certara,Dassault,Schrodinger&Others Driving 13.9%Growth,”Yahoo Finance,August 25,2022,https:/ 18.Dawn Anderson,“Retail clinics may be the next frontier for clinical trials,”Deloitte Health Forwar
172、d Blog,March 22,2022,https:/ 19.Kroger Health Establishes Clinical Trial Site Network to Increase Reach and Access to Research Studies,”Kroger press release,January 24,2023,https:/ Taylor,Francesca Properzi,and Maria Joao Cruz,“Intelligent clinical trials:Transforming through AI-enabled engagement,”
173、Deloitte Insights,February 10,2020,https:/ 21.Francesca Properzi,Karen Taylor,Mark Steedman,Hanno Ronte,John Haughey,“Intelligent drug discovery:Powered by AI,”November 7,2019,https:/ 22.“Fastest Time to Insights at Life Sciences Scale,”WhizAI,https:/www.whiz.ai/23.Jamie Smyth,“Biotech begins human
174、trials with drug discovered using AI,”Financial Times,October 30,2022,https:/ 24.“CEO interview:Transforming the clinical trial landscape and leveraging healthcare intelligence,”panel,Global Pharma and Biotech Summit,FT Live,November 7,2022.25.Francesca Properzi,Karen Taylor,Mark Steedman,Hanno Ront
175、e,John Haughey,“Intelligent drug discovery:Powered by AI,”November 7,2019,https:/ Steck,“Regs and R&D:How COVID changed life sciences,”Deloitte Health Forward Blog,March 17,2022 https:/ 25.Matthew Herper,“Merck to spin off new US$6.5 billion firm focused on womens health,older drugs,”Stat,February 5
176、,2020,https:/ Barton,“Spin-outs and demergersgenerating shareholder value?”The Pharma Letter,September 19,2022,https:/ 28.“Danaher Spin-Off:What to do with the new EAS Shares,”Seeking Alpha,September 15,2022,https:/ 29.George Budwell,“Biopharmas 5 Biggest M&A Deals of 2022,”BioSpace,December 23,2022
177、,https:/ manufacturing and supply chains,”2022,https:/ and service provider risk management:Addressing food safety risks along the supply chain,”2017,https:/ smart sensors to drive supply chain innovation,”Deloitte,2018,https:/ interview with Roberto Silveira,Pfizer,December 19,2022.6.“How Amgen Tac
178、kles the Supply Chain Challenges with Technology,”LogiPharma,https:/ ways digital technologies boost clinical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Deloitte,2019,https:/ Parrott,Brian Umbenhauer,and Lane Warshaw,“Digital twins:Bridging the physical and digital,”Deloitte Insights,January 15,2020,https:/ future u
179、nmasked:Predicting the future of healthcare and life sciences in 2025,”Deloitte,2020,https:/ technology to boost clinical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Deloitte,2020,https:/ and planned investments in digital technologies,”Deloitte Insights,2021,https:/ 12.Tom Coleman,Jeff Petry,Paul Kreder,and Jessica
180、Franck,“Key determinants for resilient health care supply chains,”Deloitte Insights,April 25,2022,https:/ 13.“DHL research brief:The supply chain talent shortage:from gap to crisis,”DHL,http:/ Roswell,Why up to eight in 10 supply chain workers plan to quit,”Supply Management,May 20,2022,https:/www.c
181、ips.org/supply-management/news/2022/may/why-up-to-eight-in-10-supply-chain-workers-plan-to-quit/15.Deloitte interview with John Neal,Eli Lilly,Dec 12,2022.16.“Pharmaceutical Drug Delivery Market 2023:Advance Technology,Latest Trend and Future Expansion by 2028,”MarketWatch,November 22,2022,https:/ D
182、izikes,“The 6-percent solution:How corporations can reduce greenhouse-gas emissions through better planning,”MIT News,November 8,2010,https:/industry4climate.eu/sector/healthcare-pharma/20.https:/industry4climate.eu/sector/healthcare-pharma/21.“AstraZeneca Position Paper:Water Stewardship,”AstraZene
183、ca,February 2022,https:/ Sustainability Partner Guide and Framework,”AstraZeneca,https:/ interview with Arun Krishnan,AstraZeneca,January 4,2023.24.Elizabeth Baca,Neal Batra,Michael Joseph Johnson,and Jay Sekhon,“Why climate resilience is key to building the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 of the future,”D
184、eloitte Insights,April 24,2022,https:/ a better way to manage your inventory,”KelloggInsight,January 3,2019,https:/ on the right path:How biotechs should expand in(to)Europe,”Deloitte Insights,January 25,2022,https:/ 28.Oliver Steck,“Regs and R&D:How COVID changed life sciences,”Deloitte Health Forw
185、ard Blog,March 17,2022 https:/ 29.Karen Cooper,“NHS Foundation Trust signs collaboration agreement with Automata to automate laboratories,”Automata press release,July 27,2022,https:/automata.tech/press-release/nhs-foundation-trust-signs-collaboration-agreement-with-automata-to-automate-laboratories/
186、30.Carrie Arnold,“Cloud labs:where robots do the research,”Nature,June 13,2022,https:/ 31.“Nurturing growth:Measuring the return from pharmaceutical innovation in 2021,”Deloitte Centre for Health Solutions,January 2022,https:/ innovation through collaboration,”panel,Global Pharma and Biotech Summit,
187、FT Live,November 7,2022.33.“Nurturing growth:Measuring the return from pharmaceutical innovation in 2021,”Deloitte Centre for Health Solutions,January 2022,https:/ Burows,Cameron McClearn,Leena Gupta,Debanshu Mukherjee,“Breaking barriers to digitization in biopharma,”Deloitte Insights,January 28,202
188、1,https:/ Mller,Evert Gruyaert,Bhupinder Arora,“Effective Dynamic Pricing Starts With the Customer,”CMO Today,April 14,2020,https:/ 2.Paige Minemyer,“JPM23:Cigna CEO David Cordani says coming biosimilar wave offers tremendous opportunity,”Fierce Healthcare,January 11,2023,https:/ Financial Times Pha
189、rma&Biotech Summit,sponsored by Deloitte.4.Spencer Kimball,“Passage of Inflation Reduction Act gives Medicare historic new powers over drug prices,”CNBC,August 12,2022,https:/ 6.Kaustuv Basu,“Drug Price Law to Spur Creative Claims as Industry Readies Fight,”Bloomberg Law,September 29,2022,https:/ Cu
190、banski,Tricia Neuman,Meredith Freed,and Anthony Damico,“How Will the Prescription Drug Provisions in the Inflation Reduction Act Affect Medicare Beneficiaries?”January 24,2023,https:/www.kff.org/medicare/issue-brief/how-will-the-prescription-drug-provisions-in-the-inflation-reduction-act-affect-medi
191、care-beneficiaries 8.Spencer Kimball,“Biden administration will select first 10 drugs for Medicare price negotiations by September,”CNBC,January 11,2023,https:/ 9.Dena Bunis,“10 prescription drugs that cost Medicare the most,”AARP,March 8,2022,https:/www.aarp.org/politics-society/advocacy/info-2022/
192、medicare-prescription-drug-costs.html#:text=More%20than%202.6%20million%20Medicare,%2410%20billion%20to%20the%20program.10.Benita Lee,“What are biologics:5 examples of biological drugs you may already be taking,”GoodRx Health,June 16,2022,https:/ 11.2022 Financial Times Pharma&Biotech Summit,sponsor
193、ed by Deloitte.12.https:/ 14.https:/www.macpac.gov/wp-content/uploads/2021/06/Chapter-1-Addressing-High-Cost-Specialty-Drugs.pdf 15.Molly Gamble,“AstraZeneca CEO expects slower drug rollouts,unclear on vaccine long game,”Beckers Hospital Review,August 23,2023,https:/ 16.Max Gelman,“Updated:Eli Lilly
194、 blames Bidens IRA for cancer drug discontinuation as the new pharma playbook takes shape,”Endpoints News,November 1,2022,https:/ Burger and John Revill,“Novartis to prioritise U.S.market,unfazed by drug pricing pushback,”Reuters,September 22,2022,https:/ Rauland,“Drug Price Prediction:Where Do Mach
195、ine Learning and AI Stand?”Pharma Boardroom,August 1,2022,https:/ J.Enzing,Sebastian Himmler,Saskia Knies,and Werner B.F.Brouwer.“Do Profit Margins of Pharmaceuticals Influence Reimbursement Decisions?A 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 Among Dutch Healthcare Decision Makers,”Value in Health,February 2022,
196、https:/ 20.Ibid21.https:/ Monreal Louly,“EU Adopts Regulation on Pan-European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February 18,2022,https:/ Martuscelli,“Everything you wanted to know about the EUs pharma reform(but were too afraid to ask),”Politico,January 16,2023,https:/www.politico.eu/article/european-un
197、ion-pharma-drugs-everything-you-wanted-to-know-about-the-eus-pharma-reform-but-were-too-afraid-to-ask/26.“What is inventory optimization,”nVentic,https:/ 27.“nVentic Big Pharma inventory trends benchmarking report 2021,”nVentic,https:/ Rojas,Adam Routh,Jesse Sherwood,and John Buckley,Reshoring and“f
198、riendshoring”supply chains,”Deloitte Insights,March 24,2022,https:/ 29.Katie Jennings,“Pharmas blockchain trials:Novartis,Merck test the tech popularized by bitcoin,”Forbes,February 2,2021,https:/ Market Regulatory Update,”TraceLink,October 10,2022,https:/ J.Neumann and Harry Weissman,“The FDAs New
199、Guidance On Payer Communications:Implications For Real-World Data And Value-Based Contracts,”HealthAffairs,July 17,2018,https:/www.healthaffairs.org/do/10.1377/hblog20180712.816686/full/25.https:/ 26.https:/ Financial Times Pharma&Biotech Summit,sponsored by Deloitte.28.Navlin Daily,China Releases F
200、ull 2022 NRDL,January 19,2023,https:/ Sees 60%of China Sales From New Drugs in Five Years,”Bloomberg,September 9,2019,https:/ 31.https:/www.cancer.gov/publications/dictionaries/cancer-terms/def/orphan-drug 32.Caroline Pearson and Lindsey Schapiro,“The Next Generation of Rare Disease Drug Policy:Ensu
201、ring Both Innovation and Affordability,”Institute for Clinical and Economic Review,April 7,2022,https:/icer.org/wp-content/uploads/2022/04/ICER-White-Paper_The-Next-Generation-of-Rare-Disease-Drug-Policy_040722.pdf 33.https:/www.ispor.org/heor-resources/about-heor 34.Chris Harvey and Carolyn Zele,“A
202、 Game-Changing Shift:Why Pharma Commercial Teams Are Turning to HEOR,”Drug Channels,April 29,2022,https:/ 35.“Medicines for children and rare diseases:Commission launches a public consultation,”European Commission,May 10,2021,https:/health.ec.europa.eu/other-pages/basic-page/medicines-children-and-r
203、are-diseases-commission-launches-public-consultation_en36.Preeti Patel,“State Price Transparency Reporting:4 strategies to reduce the risk of non-compliance,”Global Pricing Innovations,November 23,2022,https:/ 38.2022 Financial Times Pharma&Biotech Summit.1.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resources/tr
204、ends2.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medical-devices#tab=tab_13.Sarah Johnson,Emily Lee,and Michael Davis,“The Impact of Public Health Interventions on COVID-19 Transmis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December 14,2022,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ubh.2022.985
205、582/full 4.Catherine Lee and David Kim,“The Effects of Stress on Mental Health,”Journal of Mental Health,February 15,2023,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301261/5.https:/ Clinical Trials for Rare Diseases,”Roche,September 7,2021,https:/ Smith and Lisa Chen,“When Digital Tech Becomes a M
206、edical Device,”Deloitte,January 20,2023,https:/ for Industry and FDA Staff:Mobile Medical Applications,”FDA,September 28,2002,https:/www.fda.gov/media/88572/download17.Zachary Brennan,“Abbvie,Janssen,Novartis,Pfizer,and UCB to Jointly Advance Digital Endpoint for Atopic Dermatitis,”Endpoints News,No
207、vember 2,2021,https:/ Thompson,“MedRhythms Launches Trial for Rhythmic Sound Walking Aid,”Multiple Sclerosis News Today,May 19,2021,https:/ Lee,“How DNAnexus Enables Human Longevity to Optimize Genomics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for Healthy Individuals,”DNAnexus Blog,November 4,2021,https:/ Persau
208、d,“The New Science of Aging Puts Healthspan at the Forefront,”YouAreUNLTD,February 2,2022,https:/ Standing and Greg Reh,“Survey finds biopharma companies lag in digital transformation,”Deloitte Insights,https:/ Kudumala,Wendell Miranda,Todd Konersmann,and Adam Israel,“Biopharam digital transformatio
209、n:Gain an edge with leapfrog digital innovation,”Deloitte Insights,December 8,2021,https:/ 3.“Values-Driven Leadership:A Conversation with Alex Gorsky,”Whats The Deal?Podcast,J.P.Morgan,https:/ 4.Deloitte interview with Greg Hersch,Merck,January 30,20235.Ibid6.Gartner Essential FrameworksLife Scienc
210、es,Gartner,https:/ 7.“Global Life Sciences Software market is valued at US$11 billion in 2020 and is expected to grow at a CAGR of 11%to reach US$18 billion by 2025,”Medi-Tech Insights,March 14,2022,https:/ health care providers a digital edge,”Deloitte,https:/ 10.https:/ 12.“Giving health care prov
211、iders a digital edge,”Deloitte,https:/ 13.https:/ 14.“Digital Therapeutics:Improving patient outcomes through convergence,”Deloitte Perspectives,https:/ Treasury release advisory on North Korean state-sponsored cyber actors use of Maui Ransomware,”Cybersecurity&Infrastructure Security Agency,Alert,J
212、uly 6,2022,https:/www.cisa.gov/news/2022/07/06/cisa-fbi-and-treasury-release-advisory-north-korean-state-sponsored-cyber-actors 16.John Lu,“As life sciences goes digital,new cyber threats emerge,”Deloitte Health Forward Blog,August 16,2022,https:/ 17.Greg Reh,Hanno Ronte,Leena Gupta,and Hemnabh Vari
213、a,“Overcoming biopharmas trust deficit,”Deloitte Insights,May 6,2021,https:/ 18.Deloitte interview with Greg Hersch,Merck,January 30,2023.19.“Values-Driven Leadership:A Conversation with Alex Gorsky,”Whats The Deal?Podcast,J.P.Morgan,https:/ Kudumala,Wendell Miranda,Todd Konersmann,and Adam Israel,“
214、Biopharam digital transformation:Gain an edge with leapfrog digital innovation,”Deloitte Insights,December 8,2021,https:/ 21.Mike Standing and Greg Reh,“Survey finds biopharma companies lag in digital transformation,”Deloitte Insights,https:/ interview with Greg Hersch,Merck,January 30,2023.23.Ibid2
215、4.https:/ Britten,Emma Sizmur,James Oppegaard,“Developing and Evaluating Digital Interventions to Promote Behavior Change in Health and Health Care:Recommendations Resulting From an International Workshop,”JMIR mHealth and uHealth,April 25,2017,https:/mhealth.jmir.org/2017/4/e56/25.https:/ Godman,“A
216、re you taking an active role in your health care,”US News&World Report,April 13,2018,https:/ Health Data,”Deloitte,https:/ Turner,“The Business Case for Racial Equity,”W.K.Kellogg Foundation,2018,https:/altarum.org/sites/default/files/uploaded-publication-files/WKKellogg_Business-Case-Racial-Equity_
217、National-Report_2018.pdf2.Ibid.3.Uma Kelekar and Shillpa Naavaal,“Hours Lost to Planned and Unplanned Dental Visits Among US Adults,”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January 11,2018,https:/www.cdc.gov/pcd/issues/2018/17_0225.htm4.Dong-Wook Lee,Jongin Lee,Hyoung-R
218、youl Kim,and Mo-Yeol Kang,“Health-Related Porductivity Loss According to Health Conditions among Workers in South Kore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July 16,2021,doi:10.3390/ijerph18147589.5.“Tackling Childcare:The Business Case for Employer-Supported Childcare,
219、”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2017,https:/www.ifc.org/wps/wcm/connect/cd79e230-3ee2-46ae-adc5-e54d3d649f31/01817+WB+Childcare+Report_FinalWeb3.pdf?MOD=AJPERES&CVID=lXu9vP-促進醫療公平2023年全球生命科學行業展望586.Elizabeth Pratt,“We Dont Have Enough Women in Clinical TrialsWhy Thats a Problem,”Healthline,Octobe
220、r 25,2020,https:/ of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Clinical Researc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https:/orwh.od.nih.gov/toolkit/recruitment/history8.Molly Walker,“Descovy Promising as PrEP in MSM,but May Have a Woman Problem,”MedPage Today,August 6,2019,https:/ and Figures:HIV and AIDS,”UN Women,https:
221、/www.unwomen.org/en/what-we-do/hiv-and-aids/facts-and-figures10.Descovy for PrEP,”Antimicrobial Drugs Advisory Committee Meeting,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August,2019,https:/www.fda.gov/media/129923/download.11.Ryan Rudomine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tters:Ignore Millennials at Your
222、Peril.”Center for Social Impact Communication,Georgetown University,https:/csic.georgetown.edu/magazine/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matters-ignore-millennials-peril/.12.“2020 Global Marketing Trends,”Deloitte Insights,https:/ Zellner and Lawrence Bowdish,“The ROI of Health and Well-Being:Busines
223、s Investment in Healthier Communities,”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November 6,2017,https:/nam.edu/roi-health-well-business-investment-healthier-communities/.14.“Settlement reached with Purdue Pharma(Canada)for opoid damages,”press release,British Columbia Attorney Generals Office,June 29,2022,https:
224、/news.gov.bc.ca/releases/2022AG0044-00103115.David Fredrickson,“Approaching health equity from all angles,”World Economic Forum,May 25,2022,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22/05/approaching-health-equity-from-all-angles/16.“Global Health Equity Network Zero Health Gaps Pledge,”World Economic Forum,J
225、anuary 2023,https:/www3.weforum.org/docs/WEF_Zero_Health_Gaps_Pledge_2023.pdf17.Fresenius Medical Care takes action to close global health gaps,signs“Zero Health Gaps”Pledge at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press release,Fresenius Medical Care,January 20 2023,https:/ Wilkins,“The business case for health
226、 equity in life sciences,”Deloitte Health Forward Blog,September 22,2022,https:/ 19.Asif Dhar,Jay Bhatt,Neal Batra,and Brian Rush,“US health care cant afford health inequities,”Deloitte Insights,June 22,2022,https:/ 20.Johan P Mackenbach,Willem J Meerding,and Anton E Kunst,“Economic costs of health
227、inequalities in the European Union,”Journal of Epidemiology&Community Health,Vol.65,5,https:/ on Sickle Cell Disease,”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ttps:/www.cdc.gov/ncbddd/sicklecell/data.html 22.WGBH Educational Foundation and Clear Blue Sky Productions,“A mutation story,”video,2001.
228、23.Darryl Sleep,“Amgen Stands With PhRMA to Increase Diversity in Clinical Trials,”Amgen press release,April 14,2021,https:/ 24.George A.Alexander,Kenneth C.Chu,and Reginald C.S.Ho,“Representation of Asian Americans in Clinical Cancer Trials,”Annals of Epidemiology November 2000,https:/doi.org/10.10
229、16/S1047-2797(00)00198-8 25.Natalie Healey,“Unequal access:understanding cancer treatment disparity in Europe,”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December 7,2020,https:/www.pharmaceutical- sciences services trends and outlook:Fall 2022,”RSM,September 14,2022,https:/ Younossi,Wendy Sanhai,Sonal Shah,and Chris
230、tine Chang,“Enhancing clinical trial diversity,”Deloitte Insights,November 11,2021,https:/ 28.Ibid.29.“Bristol Myers Squibb Launches Disability Diversity in Clinical Trials(DDiCT)Initiative to Improve Healthcare Outcomes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BusinessWire,July 20,2022,https:/ 30.Catherine Y.
231、Spong and Diana W.Bianchi,“Improving Public Health Requires Inclusion of Underrepresented Populations in Research,”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nuary 23-30,2018,https:/ 31.“Bristol Myers Squibb Launches Disability Diversity in Clinical Trials(DDiCT)Initiative to Improve Healthcare O
232、utcomes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BusinessWire,July 20,2022,https:/ 32.“Novartis commits US$17.7M to support equity in clinical trials,”HealthCare Africa,July 6,2022,https:/www.healthcareafrica.info/novartis-commits-us17-7m-to-support-equity-in-clinical-trials/33.Alexandria Younossi,Wendy Sanhai,Sonal Shah,and Christine Chang,“Enhancing clinical trial diversity,”Deloitte Insights,November 11,2021,https:/ 34.Ibid.35.Leslie Read,Leslie Korenda,and Heather Nelson,“Rebuilding trust in health care,”Deloitte Insights,August 5,2021,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