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2022年全球輔助技術報告(摘要)(1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世界衛生組織:2022年全球輔助技術報告(摘要)(10頁).pdf(1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Global Report on Assistive Technology:Summary摘要世界衛生組織全球輔助技術報告12關于報告全球輔助技術報告主要針對決策者、輔助技術提供者、捐助者和出資機構以及行業領導者。同時,它也針對更廣泛的相關利益方,包括輔助技術用戶、潛在用戶以及他們的家人和護理人員。報告從以下方面進行了多視角探討:提供了當前輔助技術獲取情況的全面數據集和分析;提請各國政府和民間社會關注輔助技術的需求及益處,包括其投資回報;提出增進輔助技術獲取的具體行動建議;支持履行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以及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貢獻,特別是在實現全民健康覆蓋包容性和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方面。
2、完整報告可從此處獲?。篽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49451世界衛生組織全球輔助技術報告引言在許多國家,大多數輔助技術需求者無法獲得輔助技術。阻礙獲得輔助技術的因素包括:缺乏意識,價格超出人們的負擔能力,缺乏相關的服務,產品質量差、范圍窄、數量少,采購和供應鏈方面存在挑戰。輔助技術從業人員能力參差不齊,而且普遍缺乏支持性政策。此外,人們還可能面臨與年齡、性別、功能障礙類型和程度、生活環境和社會經濟地位相關的一些阻礙因素。缺乏獲得輔助技術的機會不僅嚴重影響個人的教育、生計、健康和福祉,也會對家庭、社區和社會的各個領域產生影響。為此
3、,2018年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關于增進獲得輔助技術的決議。在該決議中,世界衛生組織會員國要求世衛組織總干事運用綜合方法,編寫一份關于有效獲取輔助技術的全球報告。全球輔助技術報告由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以及來自不同環境、多個國家和所有區域的相關利益方合作編寫而成,報告提供了最新數據、科學證據和國際經驗。報告提出了十項建議,旨在指導各國和相關利益方開展工作,逐步增進輔助技術獲取,最終實現全民覆蓋。WHO/Flavio Cesar Sanchez Dias“通過全球輔助技術報告,我們呼吁衛生、教育、社會福利領域的決策者和包括民間社會在內的其他相關利益方采納這些建議,確保能夠為每個需求者提供優
4、質、可負擔的輔助器具?!甭摵蠂鴥和饡绦兄魅?凱瑟琳羅素女士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 譚德塞博士 WHO/Flavio Cesar Sanchez Dias34了解輔助技術什么是輔助技術?“輔助技術”是輔助器具及其相關系統和服務的總稱。它能夠賦能并促進殘疾人、老年人、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疾?。òū缓鲆暤臒釒Р。┗颊?、精神衛生疾病患者以及功能逐漸衰退或內在能力喪失的人的融入、參加和參與。輔助器具的積極影響遠 遠超出改善使用者的健康狀況、增進福祉、促進參與和 融入,因為家庭和社會同樣能夠從中受益。輔助器具可以增強一個人在認知、溝通、聽覺、移動、自理和視覺方面功能的發揮。輔助器具可以 是實物產品,例如輪
5、椅、眼鏡、助聽器、假肢、矯 形器、助行器或失禁墊;也可以是數字產品,例如 支持溝通和時間管理等活動的軟件和應用程序;甚 或是對物理環境做出適應性調整的產品,例如便攜 式坡道或扶手。輔助技術通常被認為是參與生活重要領域、表達完全公民 權利以及在與他人平等的基礎上參與社區生活和更廣泛社會的 一種手段。沒有輔助器具,人們可能會遭到排斥,面臨被孤立的風險,生活在貧困中,面臨饑餓,不得已更多地依賴家庭、社區和政府的支持。WHO WHO/Madhavie McCathie WHO世衛組織的定義:輔助技術是對輔助器具相關系統知識和技能的應用,包括系統和服務。輔助技術是健康技術的一個分支。來源:重點輔助器具清
6、單。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priority-assistive-products-list).輔助技術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具有重要意義獲得輔助技術是一項人權,也是機會均等和平等參與的先決條件。雖然輔助技術需求在日益增長,但大多數可能從輔助技術中受益的人卻沒有足夠的獲取機會。然而,每個人在其一生中的某個階段很可能會需要輔助技術,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殘疾兒童而言,獲得輔助技術往往是其兒童期發育、接受教育、參與體育運動和公民生活以及為就業做好準備的關鍵。除現有的功能障礙外,那些一直在使用輔助技術的殘疾人可能還會
7、因為漸進的、與年齡相關的功能衰退而需要額外的輔助器具。獲得可負擔的、安全的、有效的輔助器具對于維持和提高老年人的功能能力至關重要。充滿活力的領域輔助技術是一個不斷變化和增長的領域,特別是隨著數字技術進步和新興需求(例如人口老齡化)的出現而變化、增長。雖然一些輔助器具受技術進步的影響相對較?。ɡ缡终?、手動輪椅和眼鏡),但其他一些輔助器具則從技術創新中受益,隨著技術創新做出了適應性調整,有時還推動了技術創新。每個人在其一生中很可能需要輔助技術,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WHO Pakistan WHO WHO/Madhavie McCathie56全球輔助技術的獲取情況估計關于輔助技術的需求、獲得輔
8、助技術面臨的障礙和提供輔助技術的系統準備情況的高質量數據非常重要,因為這些數據能夠為設計有效的干預措施提供支持,有助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公眾意識。為了更好地了解當前全球輔助技術獲取情況,報告收集了來自35個國家近33萬人的相關數據。根據在29個國家進行的具有代表性的自我報告人口調查,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估計,目前超過25億人需要一種或多種輔助器具。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加速和非傳染性疾病流行率持續上升,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超過35億。自我報告的主要功能障礙分布0%5%10%15%20%25%視力行動認知聽力自理溝通受訪人員對輔助器具需求的自我報告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個人的功能能
9、力、意識水平、社會經濟狀況、生活環境以及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等。調查顯示,目前最常見的輔助技術需求是眼鏡、手杖和助聽器。在開展調查的大多數國家中,人們的輔助技術需求遠未得到充分滿足,在獲得輔助技術方面,全球存在相當大的不平等。調查結果顯示,不同環境的輔助技術獲取比率估計從3%到90%不等,存在巨大的差異。某些輔助器具的報告需求和獲取情況因人類發展指數(HDI)而異。人類發展指數是將預期壽命、受教育程度和國民總收入結合起來衡量國家發展的指標。輔助器具獲取情況(按照人類發展指數)87.7%人類發展指數極高64.6%人類發展指數高33.2%人類發展指數中等人類發展指數低10.7%隨著人類發展指數的提高
10、,輔助技術的獲取相應得到提升,這一趨勢表明,社會經濟發展對輔助器具的提供具有影響作用,但人類發展指數并不是增進輔助技術獲取的唯一決定因素。一些處于人類發展指數中、低組別的國家與一些處于人類發展指數較高的國家的輔助技術獲取情況相當。大多數人報告稱,他們的輔助器具由自己支付或在家人和朋友的經濟支持下從私營部門獲得。很顯然需要做出一些改進,以解決輔助器具成本高和供應不足的問題,加強對人們獲得所需輔助技術的基本支持。在大多數開展調查的國家中,超過50%的現有用戶認為他們的輔助器具適合在家庭和公共環境中使用,這有助于他們充分參與想參加的活動。大多數用戶對他們正在使用的輔助器具表示滿意。了解人口的輔助技術
11、需求并查明獲得輔助技術所面臨的主要障礙是增進獲得輔助技術的關鍵初始要求。這些數據對監測輔助技術規劃的成果和做出知情改進決策至關重要。WHO/NOOR/Sebastian Liste78提供輔助技術的系統準備程度為了衡量會員國在增進獲得輔助技術方面取得的進展,世衛組織制定了一套指標來衡量系統準備的各個要素:管理、立法、公共預算、籌資機制、法規和標準、合作和倡議、服務提供范圍、可調用的人力資源和培訓。截至2021年12月,已有70個會員國完成針對這些指標的調查。七十個會員國報告的輔助技術系統準備程度相關要素至少有一個部委或主管部門負責輔助技術獲取關于輔助技術獲取的立法涵蓋所有功能領域面臨困難的人至
12、少有一項措施完全或部分覆蓋用戶的輔助技術費用全國各地都有針對所有功能領域的輔助技術服務至少有一部關于輔助技術的立法至少有一項公共預算分配給輔助技術針對所有功能領域的輔助技術培訓和教育各級都有針對所有功能領域的充足且訓練有素的輔助技術人力資源至少有一項關于輔助技術的法規、標準或方案投資、促進、推動或支持至少一個輔助技術倡議80%100%60%40%20%0%立法大多數國家至少有一項關于保障獲得輔助技術的立法,這些立法通常作為衛生和/或社會服務立法的一部分。大約三分之一的國家頒布了關于輔助技術的專門法規。管理在70個參與調查的國家中,有69個國家至少有一個部委或主管部門負責增進輔助技術獲取的工作,
13、而且幾乎都是衛生和/或社會服務部門。參與輔助技術政策和提供工作的其他部委包括教育部、勞動部和國防部。公共預算大多數國家至少有一項公共預算分配給輔助技術,通常納入衛生或社會服務預算內,其中一半分配給三個或更多部委?;I資機制絕大多數國家至少有一項全部或部分支付用戶輔助技術費用的措施。最常見的兩項措施是:制訂安全有效的輔助器具清單,以補貼或免費的方式為符合條件的人提供清單內的輔助器具;參加公共保險計劃。略多于三分之一的國家有自愿性的私人保險計劃,五分之一的國家有強制性的私人保險計劃。合作和倡議調查顯示,許多國家正在投資、推動、便利或支持與輔助技術相關的舉措,包括提高服務交付能力、加強產品采購、向用戶
14、和家庭提供信息、收于基于人口的輔助器具需求數據以及提高輔助器具可負擔性等。法規和標準四分之三的國家已至少有一項關于輔助技術或便利可及性的法規、標準或方案。半數以上國家報告稱,已制定了關于無障礙/便利可及性環境的法規。一半以上國家報告稱,制定了關于輔助器具采購的法規。僅有五分之一的國家報告稱,已將輔助器具納入應急準備的法規??烧{用的人力資源和培訓僅有十分之一的國家報告稱,在各級服務交付方面有充足且訓練有素的人力資源,可以為所有功能領域提供、修理和維護輔助器具。近三分之一的國家在任何功能領域都缺乏足夠且訓練有素的人力資源,14%的國家沒有相關的培訓和教育。服務提供范圍各個國家的服務提供情況差異很大
15、,僅有三分之一的國家具備在全國范圍內為所有功能領域提供服務的能力。大約一半的國家,僅能夠為某些功能領域提供服務,或僅在某些地理區域具備提供服務的能力。調查結果顯示,系統準備存在嚴重不足,許多國家的輔助器具需求遠未得到充分滿足。例如,有輔助技術相關立法和主責政府機構并不能保證有產品或服務可以提供給需要者。同樣,公共預算和多種籌資機制不足以支付人們獲得所需產品或服務的費用。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缺乏訓練有素的人員隊伍和服務供應短缺似乎加劇了人們獲得輔助器具所需支持不足的情況,特別是溝通、認知和自理類輔助器具,安全有效地使用這些輔助器具所需的支持也不足。部分覆蓋是/全面覆蓋910完善輔助技術系統提供服務
16、交付或輔助器具及其相關服務的提供應盡可能靠近人們的居住地,包括農村地區。應根據每個人的需要,并適當考慮其功能損傷的類型和性質、功能障礙、生活方式和環境來提供服務。為使人們獲得輔助技術的機會最大化,如果可能,應強調及早查明需求并及時提供服務。信息和轉介系統需要簡化。服務應覆蓋所有地理區域和人群。采購和提供的輔助器具的范圍、數量和質量以及交付服務的效率都有待提高。將輔助技術納入衛生系統、社會照護和教育領域對實現這一目標非常 重要。重要的是,增進獲得安全、有效和可負擔的輔助技術的戰略應采取以人為本、基于權利的方法,使用戶能夠積極參與到輔助技術的各個方面中來。產品輔助器具的范圍、質量、可負擔性和供應情
17、況都有待改善。在可能的情況下,修理、翻新和重復使用輔助器具要比購買新的輔助器具更快、更具成本效益。加強和協調統一輔助器具標準,可以確保安全性、性能和耐用性,并有助于簡化采購流程。解決供應鏈效率低下和適應性問題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減少供應中斷。地方和區域生產在克服這些障礙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 作用。構建以人為本的輔助技術系統意味著發展和加強其四個組成部分:政策、產品、提供和人員。政策 產品 提供 人員人 殘疾人權利公約 全民健康覆蓋政策政策對以下三個組成部分具有支配作用和重要影響。政策包括信息系統、資金籌集、領導力和善治。政治意愿、立法和充足的資金以及永久性的實施系統和結構對于確保每個地方、每個人
18、都能獲得通用的、基于權利的輔助技術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人員為確保每個地方、每個人都能獲得輔助技術,需要部署好所需的人力資源、解決好相關問題。對專職的輔助技術從業人員、相關人員和支持網絡提供培訓和教育至關重要,包括任務轉變、任務分擔以及對初級和社區一級工作人員的培訓。適應性人員配置模式和良好的人員留用策略也至關重要。1112為輔助技術納入人道主義危機應對計劃做好準備每一次危機,特別是與戰爭和沖突有關的危機,都會造成更大的輔助技術需求,但提供輔助技術通常仍未成為應急響應的優先事項。在危機期間,已有功能障礙的人群可能沒有或無法使用輔助器具,當人道主義設施、服務和規劃達不到便利可及性和包容性要求時,這一
19、最脆弱的群體可能會被落下。在人道主義環境中加強防范和減少使用輔助技術障礙的方法必須涵蓋每個組成部分,包括:政策:包容性應急政策和規劃應確保獲得輔助技術的權利得到保護。確認信息系統的有效性對于支持人道主義行為者之間的協調、鼓勵他們之間進行協作,確保輔助技術和相關服務需求得到滿足至關重要。產品:設計和生產輔助器具以更好地響應人道主義環境需求,例如通過:可持續設計和生產:本地修理、重復使用和材料回收可以替代對全球供應鏈的依賴。便利可及性人道主義產品和基礎設施:對那些在日益常見的人道主義危機期間可快速部署的輔助器具和便利可及性措施的設計和采購進行投資。用于人道主義環境的輔助技術目錄和清單:可以擴大到涵
20、蓋適合不同人道主義環境的輔助器具,為人道主義行動者的采購工作提供便利。提供:確保在應急醫療隊的一線工作人員對有需要的人進行傷檢分類時能夠便利獲得輔助技術。目前已有解決常見類型傷害的最佳實踐以及用于創傷護理的基本輔助器具和設備清單。人員:對參與人道主義響應各個階段的所有相關利益方(從社區到國際層面,從管理人員到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進行包容性政策和實踐培訓,其中包括對解決功能障礙的輔助技術的基本認識。對政策實施和最佳實踐進行投資,以便在危機期間和危機之后能夠提供輔助技術,這通常需要國家和國際籌集資金。UNICEF UNICEF/UNI310492/Al-DroubiUNICEF/Syria 2018
21、1314創造賦能環境公平獲得和使用環境的權利已莊嚴載入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賦能環境可使每個人都從中受益。當環境能夠賦能并改善輔助器具用戶的自身功能及其適配的輔助器具的功能時,就會使輔助技術的益處最大化。賦能環境包括:產品和設備,建造的、虛擬的和自然的環境,對環境的人為改變,服務和系統以及支持、關系和態度。獲取障礙包括與基礎設施、信息和與態度相關的障礙。賦能環境可以通過政策、便利獲得性設計、包容性設計和采用通用設計原則來創建。為了使產品和設備可供所有人使用,必須考慮其身體、感官和認知特征及其引起的社會心理和情感特征。將用戶納入產品和設備的設計過程,可以降低產品被棄用的可能性。建造環境包括建筑物
22、、道路、交通網絡、室內和室外環境。這些環境的便利可及性程度受到其設計、信息可用性或一些變化因素(如人群)的影響。在許多國家/地區,法律規定了建造環境的便利可及性的最低要求指南。在未充分實施這些指南的地方,輔助技術的獲取依然存在挑戰。數字環境包括硬件和軟件。只要主流數字技術比輔助器具更實惠、使用起來更容易接受,這種技術對所有人而言就是便利可及的。目前已有國際和國家指南、標準、政策和立法來支持發展賦能的數字環境。與用戶相關的服務、系統和政策包括:與消費品、建筑和施工、開放空間規劃、住房供給和公用事業服務、交通、通信、衛生、教育、就業和社會保障等有關的服務、系統和政策。提供這些服務的建筑物、車輛或在
23、線平臺必須是便利可及的,服務必須具有包容性設計,員工必須接受便利可及性培訓。UNICEF/UN0460503/Gevorgyan支持、關系和態度是環境的社會方面。人或動物可以提供身體或情感方面的支持、養育、保護、幫助和關系,這可能會對輔助器具的需求和使用產生影響。在政策層面,社會態度可以反映在與輔助技術獲取或創建賦能環境有關的立法中。在個人層面,輔助器具的存在或設計可能會導致污名化、邊緣化或被忽視的情況出現,因此輔助器具的設計必須能夠減少污名化。自然環境,包括被人類改變的環境,也會影響輔助技術的需求和使用。自然的和人為引起的不良事件可能會對物理環境造成破壞或干擾。這些事件在阻礙獲取和使用輔助技
24、術的同時,往往也會導致輔助技術需求的增長。WHO/Chapal Khasnabis1516建議1在所有主要發展部門增進獲得輔助技術的機會。輔助技術的提供需要融入到所有主要發展部門的工作中,特別是衛生、教育、勞動和社會照護部門。每個國家都需要制定一項綜合或獨立的輔助技術政策和行動計劃,并提供充足的預算支持,以增進每個地方、每個人獲得輔助技術的機會,且不會造成任何經濟困難。必要時,應特別關注殘疾兒童、多重或重度殘疾人、老年人和其他弱勢群體。建議2確保輔助器具安全、有效且價格可負擔。輔助器具應耐用、有效和價格可負擔。這包括制定或加強必要的監管制度和標準,在供應鏈中建立系統反饋機制,在有勝任能力的人員
25、隊伍的支持下提供輔助器具以及讓用戶及家人積極參與到產品選擇、使用和維護的培訓中來。聯合國機構可以利用其采購能力和專業知識,通過政府和其他相關利益方開放的國際招標來減少障礙,確保在全球范圍內保持質量標準,努力做到物有所值。建議3擴大、多樣化和提高人力資源隊伍的能力。輔助技術從業人員的知識、技能、動力、態度和部署是成功的關鍵。從社區級到三級,所有級別的衛生和社會服務機構都需要配備充足且訓練有素的不同類別的、各種技能組合的人力資源來提供和維護輔助技術。需要對專職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的能力建設進行投資。世衛組織輔助器具培訓(TAP)和其他類似材料都可用于從業人員的培訓。建議4積極促進輔助技術用戶及其家人
26、的參與。從服務交付流程設計到監測和評價,用戶及其家人應被視為提供輔助技術的伙伴,而不是被動的服務接受者。輔助技術服務需要圍繞用戶和他們所居住的環境來規劃,而不是圍繞疾病、障礙或相關融資來組織??梢怨膭詈团嘤栍脩艏捌浼胰嘶蜃o理人員進行簡單的維修、維護和必要的調整。應鼓勵同儕培訓和相互支持。建議5提高公眾意識,打擊污名化。確保所有主要相關利益方,包括政策制定者、責任承擔者,特別是衛生、教育、社會照護服務提供者、媒體和廣大公眾,充分了解輔助技術的必要性和益處,包括其投資回報。輔助技術行業可以通過改進產品設計(最好采用通用設計)和提高接受度來消除污名化。輔助技術行業的發展需要政治支持,以便通過基于權利
27、的方法實現全民覆蓋。面向未來全球輔助技術報告提出十項重點建議,旨在指導各國政府和相關利益方開展工作,以持續不斷、逐步增進獲得輔助技術的機會,最終實現全民覆蓋。1718建議6投資數據和循證政策。每個國家都應定期掌握基于人口的輔助技術需求、獲取和供應情況的數據,以了解缺口和趨勢,為制定循證戰略、政策和綜合規劃提供支持。世衛組織輔助技術快速評估工具(rATA)可用于收集基于人口的數據。如果可能,可以將輔助技術數據收集過程納入本國其他數據收集活動或衛生信息系統。對良好的定期數據收集和循證政策制定工作進行投資,能夠為提供優質的服務和促進全民覆蓋提供支持。建立一個分享經驗、信息和證據的機制可以為跨部門和跨
28、國的政策決策提供支持。建議7投資研究、創新和賦能生態系統。隨著技術進步和不斷增長的需求,輔助技術領域正在快速變化??紤]到新出現的需求,特別是老齡化等人口特征變化帶來的需求,迫切需要投資,以確保為具有迫切需求的人提供是適合的、可負擔的、安全的、有效的、可接受的和便利可及的輔助技術。需要對輔助技術的四個關鍵組成部分(即政策、產品、提供和人員)相關的研究和創新進行投資,增加知識,改造現有產品系列,利用新興技術開發新產品,利用數字技術、通用設計和主流消費品開發創新的服務交付流程??勺们榕c學術界、民間社會組織(特別是殘疾人和老年人及其代表組織)以及私營部門合作開展研究和創新工作。這些倡議可以通過投資和賦
29、能“初創企業”,使其能夠克服挑戰并迅速將產品推向市場來獲得 支持。建議8建設和投資賦能環境。賦能環境對于用戶的獨立性、舒適性、參與性和包容性至關重要,因為這樣的環境可以讓用戶或護理人員花費最小的代價就能夠按照預期的方式使用他們的輔助器具。賦能環境讓每個人都能夠從中受益。投資賦能環境是實現提供輔助技術目的最大化的關鍵先決條件:使人們能夠有尊嚴地、獨立地、安全地生活,充分參與生活的各個方面。建議9將輔助技術納入人道主義應對方案。在人道主義響應期間,提供輔助技術能夠為潛在使用者帶來益處,使其恢復生產力和尊嚴,同時,可增強社區主導權和包容性。必須努力確保危機環境中的用戶不會處于更加不利的境地,并確保新
30、的潛在用戶能夠獲得他們所需的輔助技術??梢詫⒒据o助器具納入基本醫療保健物資中,與創傷急救手術包一起提供??梢匝杆俑木幒头g以任務轉變為重點的培訓材料??梢詫线m的服務進行整合,以確保輔助器具和相關服務能夠與長期使用的產品和服務兼容。應急設施應是便利可及和具有包容性的。建議10通過國際合作提供技術和經濟援助以支持國家工作。正如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第32條所述,開展支持國家工作的國際合作對增進全球輔助技術獲得不可或缺。此類合作能夠為研究、政策、法規、公平定價、市場培育、產品研發、技術轉讓、制造、采購、供應、服務提供和人力資源等領域的工作提供支持。國際合作對于減少不平等和逐步實現普遍獲得輔助技術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