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發展形勢展望報告(1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賽迪: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發展形勢展望報告(10頁).pdf(1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73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發展形勢展望【內容提要】預計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將保持高速增長的趨勢,裝備技術水平持續提高,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支持政策相繼落地見效,先行先試示范多點開花。但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仍有待提升,關鍵材料、核心零部件和低空智聯技術亟需進一步突破,低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亟待進一步完善,可持續低空應用場景仍需進一步探索。建議在低空裝備、基礎設施、運營服務等環節持續發力?!娟P鍵詞】低空經濟 發展形勢 展望2024年,我國低空經濟在探索中持續推進發展,呈現高速增長態勢。我國低空要素發展持續向好,已在新疆、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多個區域取得示范成效。賽迪研究院研判,202
2、5年低空經濟發展有望持續高速增長態勢,同時,低空產業鏈關鍵環節仍存在短板制約低空經濟規?;l展,面臨低空裝備制造技術體系不健全、低空基礎設施規劃布局不夠完善、低空運營服務市場化發展不足等問題,建議從推進低空裝備科技創新、完善低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布局,以及推動場景牽引工作機制等方面發力,促進我國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174中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系列一、對2025年形勢的基本判斷(一)我國低空經濟將保持持續高速增長態勢2024年,整體來看,我國低空經濟發展總體仍處于起步階
3、段。通過政策引領與產業協同模式,一方面在政策法規、資金、空域開放等方面給予支持,另一方面促進產業集聚化發展,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合作,低空經濟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市場規模方面,據賽迪顧問測算,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達5059.5億元,2024年預計可達6702.5億元。其中,低空航空器制造和低空運營服務的市場規模占比接近55%,間接引質產生的其他領域經濟活動貢獻接近40%,低空基礎設施和飛行保障環節的貢獻度較低,存在極大發展潛力。前沿賽道方面,民用無人機成為低空經濟發展的主力機型,根據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數據,截至2024年8月底,我國無人機實名登記數達198.7萬架,頒發無人機駕駛員執照
4、22萬本,相比2023年底分別增加56.8%和13.9%;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產業規模大幅提升,據賽迪顧問測算,2023年我國eVTOL產業規模達到9.8億元,預計2024年將達到32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77.3%和228.2%。展望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發展空間廣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技術研發投入以及政策推進都將持續加碼,低空企業將加速商業化進展,175推動產業鏈不斷完善。據賽迪顧問預估,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8591.7億元。低空經濟有望邁向一個新的發展高度,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極具活力與潛力的新興力量。(二)我國低空要素發展持續向好技術創新驅動產業發展。專
5、利方面,我國是全球民用無人機第一大專利技術來源國,同時國內眾多企業在eVTOL領域積極布局專利申請。創新產品接連發布。無人機領域,大疆運載無人機DJI FlyCart 30(FC30)正式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奠定其安全商業運行基礎;北京遠度科技ZT-120V、深圳豐翼方舟ARK40、浙江華奕航空科技HY600和珠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176中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系列海紫燕灰鯨G1等大中型無人機創新產品也接連取得特殊適航證。eVTOL領域,億航智能EH216-S獲得民航局頒發的生產
6、許可證,使其成為eVTOL行業首個“三證齊全”的研發制造企業,EH216-S還成功搭載高能量密度固態電池完成全球首個單次不間斷飛行測試;峰飛航空V2000CG獲得民航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成為全球首個通過型號合格認證的噸級以上eVTOL;珠海航展上,創新采用分體式設計的小鵬匯天“陸地航母”在世界范圍內首次公開展飛,斬獲訂單超2000臺。低空新型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為推動低空經濟快速發展,多地加快通用機場建設。深圳計劃到2026年建成1200個以上低空起降點;浙江計劃至2027年省內A類通用機場達到20個,公共無人機起降場達150個,年低空飛行量達到200萬小時,國家級低空經濟相關試點數量達到5個,
7、省級低空經濟試點數量達到11個。飛行服務設施方面,民航局已批準建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17個、試驗基地3個,覆蓋城市、海島、支線物流、綜合應用拓展等場景??沼蚬芾矸矫?,國家空管委在多地啟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適飛空域逐步劃設和擴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漸加大。國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如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后續將進一步圍繞支持關鍵技術研發,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加強177應用場景的規范管理等方面細化政策制定;多地政府也紛紛發布低空經濟相關政策性文件,目前全國已有45個城市啟動了低空經濟的政策規劃。(三)我國低空先行先試示范區多點開花,有望實
8、現區域性規?;?運營我國低空經濟先行先試舉措已在新疆、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地取得示范成效。下一步,中央空管委將在合肥、杭州、深圳、蘇州、成都、重慶這六個城市開展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試點。各重點地區依托自身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應用場景探索多樣化發展道路。新疆獨特的資源稟賦和區位特征為其發展低空經濟提供了基礎優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178中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系列勢??沼蛸Y源方面,新疆是我國空域面積最大的省份之一,擁有豐富的空域資源和全年可飛天數,為低空飛行活動提供了充足的時間保障;應用場景方面
9、,低空產業可與農林植保、旅游觀光、油田巡檢和邊防等應用場景完美融合;政策支持方面,新疆計劃到2035年建成A2級以上通用機場累計達98個,為低空經濟提供“硬基建”,并成立新疆航空產業(低空經濟)研究院,開展課題研究,編制規劃,推動低空經濟的發展?;浉郯拇鬄硡^集聚大疆創新、豐翼科技等1500余家低空經濟相關企業,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依靠良好的科技創新生態,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與低空經濟深度融合取得了競爭優勢。同時,大灣區的金融、物流、電子信息等產業發達,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和產業配套。深圳消費級無人機占全球70%市場份額,工業級無人機占全球50%市場份額,已形成全
10、球領先的低空經濟市場規模。長三角一體化協同推動低空經濟快速發展。長三角在民用航空、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領域構建了全國領先的技術體系,為低空經濟與智能化技術、數據傳輸等深度融合提供強有力支撐。長三角科研、制造與資金優勢突出,通過產業鏈的上下游協同,推動整個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規模的快速擴張,并通過成立長三角低空產業聯盟,完善產學研用一體化合作模式,健全跨區域低空產業鏈。179二、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一)低空裝備制造技術體系亟待健全盡管我國在無人機、eVTOL等領域具備技術創新優勢,涌現了如大疆創新、億航智能等行業領軍企業,在全球市場占據顯著份額,且具有一定的制造成本優勢。但我國高性能輕量化材料和復
11、雜結構制造工藝的研發和應用尚不足,復雜環境下的精準感知、路徑規劃和多機協同等智能化關鍵技術尚未突破,部分關鍵零部件如飛控、導航等仍較高程度依賴進口,高能量密度航空電池、高效航空電機等動力系統技術仍需進一步加強。這些關鍵技術的短板和裝備體系的不完善制約低空裝備的大規模應用,對低空飛行的經濟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造成了挑戰。(二)低空基礎設施規劃布局亟待加快完善低空飛行活動日益增加,對低空運營效率需求逐漸提高,網聯安全和數據安全問題逐步顯現,均對數字化基礎設施和監管服務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我國低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仍處于發展早期,存在數量不足、供需錯位和使用受限等問題。亟需構建空、天、地多網
12、融合,通信、導航、監視、服務一體的智能網聯低空產業新型監管和服務模式,亟待加快低空智能網聯技術突破。同時,對起降場地、配套服務、維修保障等也提出了新需求,亟需有序高效推進起降點、充電設施、維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180中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系列修保障、氣象服務等基礎設施和資源保障能力布局和建設。(三)低空運營服務市場環境亟待引導培育低空運營環節是拉動低空經濟可持續增長最核心的環節,當前我國低空運營服務市場尚未成熟,市場主體實力仍顯薄弱,市場結構需進一步優化調整。據不完全統計,受傳統通航市場需
13、求不穩定、市場規模小等因素影響,我國多數傳統通航運營企業業績虧損,未孕育出成熟的商業盈利模式,相關飛行活動以培訓為主,消費類飛行服務占比較低,與美歐等國普遍60%以上的消費類飛行服務占比差距較大,而民用無人機中圍繞輕小型無人機應用市場較為分散,大多數大中型無人機、eVTOL等新型低空航空器受適航進度影響尚未開展商業化應用。三、應采取的對策建議(一)推動低空裝備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加快技術與裝備創新,構建滿足不同應用場景需求、低成本、高可靠、高安全的低空裝備產品體系。國家層面,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整合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加強低空領域基礎研究,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
14、企業層面,提升低空航空器整機和零部件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通過財稅優惠等政策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整合提升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平臺,支持產業共性基礎技術181研發,完善企業創新服務體系;人才層面,培養高水平低空人才隊伍,完善人才評價和激勵體制,優化創新創業創造生態保護人才創新收益。(二)推進低空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化布局與建設一是完善政策與監管體系。優化低空空域管理,推進低空空域分類分級精細化管理,明確使用規則,建立覆蓋全國的低空飛行運行保障機制,制定低空新型基礎設施與交通、通信、物流等領域的跨行業對接標準。二是加強基礎設施的整體規劃與布局。構建關鍵節點、低空航線、低空區域網絡的“點-線-面”
15、體系化網絡布局,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分區、分類推進低空基礎設施建設。三是推動低空基礎設施關鍵技術研發。圍繞低空智聯網推動5G-A、低軌衛星、北斗系統等在低空領域相關技術研發與融合應用。同時,結合應用需求,研究低空飛行活動相關無線電專用頻譜資源分配與技術路線選擇等關鍵問題。(三)推動完善“低空+”場景牽引工作機制一是因地制宜謀劃重大低空應用場景。各地區可結合自身低空要素資源優勢,發揮區域特色,制定和實施差異化的低空經濟發展策略。二是促進低空產業組織模式創新。加強空域、市場、技術、政策、金融、安全等關鍵要素統籌,在實施層面形成多方協作機制,促進新裝備、新技術應用,探索管理與模式創新。三是加強低空運營服務骨干企業培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CCID182中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系列育。結合重大場景,選取一批有一定通航運營服務能力的企業,引導開展低空飛行相關運營服務工作,培育若干低空運營服務領域骨干企業。本文作者:低空經濟形勢分析課題組 1381128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