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格體系:供需和競爭格局共同決定,主要品種集采后價格仍穩定 自 2022 年廣東聯盟集采首次將血液制品納入集采以來,血液制品集采范圍逐步擴大。 2023 年 9 月天津市醫藥采購中心發布《2023 年京津冀“3+N”聯盟部分西藥和中成藥帶量聯動采購項目》,人血白蛋白、人纖維蛋白原、人凝血因子Ⅷ、重組人凝血因子Ⅸ、重組人凝血因子Ⅷ等產品納入聯盟集采;2023年 12月,北京市醫藥集中采購服務中心發布《關于公示 2023 年京津冀藥品帶量采購和 2021 年京津冀第二批帶量聯動藥品協議期滿接續擬中選結果的通知》,公布了“2023 年京津冀藥品帶量采購和 2021 年京津冀第二批帶量聯動藥品協議期滿接續藥品”擬中選結果。相較于 2022 年廣東聯盟集采中標價格,白蛋白絕大多數廠商未調整價格,僅個別廠商小幅下調報價??紤]到同一品規下不同廠商對于白蛋白的產品定價存在差異,兩次聯盟及地區集采后白蛋白價格體系仍保持穩定。 外延并購加速落地,國內血制品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全球范圍內,血液制品行業呈現出寡頭壟斷的態勢,行業高度集中。隨著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全球血液制品企業數量大幅減少,目前國外僅剩不到 20 家血液制品企業(不含中國),其中美國 5 家,歐洲 8 家。CSL、基立福、武田、奧克特琺瑪等 4 家血液制品巨頭憑借其技術優勢和規模效應,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