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時,今年央行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工具。(1)國債買賣業務:8月開始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加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進行流動性管理的同時,可有效調控利率曲線。央行數據顯示,2024年8-10月累積凈買入債券面值為5000億元,其中8月明確披露向部分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買入短期限國債并賣出長期限國債,對長債利率形成有效調控。(2)買斷式逆回購業務: 操作對象為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原則上每月開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過1年。公開市場買斷式逆回購采用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回購標的包括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公司信用類債券等?;驅⒅鸩街脫Q存量MLF,進一步淡化MLF政策利率屬性,央行政策利率聚焦7天OMO利率,其余期限利率央行以量影響、市場決定。央行數據顯示,2014年10月買斷式逆回購業務首次落地5000億元,期限為6個月。(3)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FISF): 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目前共獲準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等20家)以債券、股票ETF、滬深300成分股等資產為抵押,從人民銀行換入國債、央行票據等高等級流動性資產,獲取的資金只能投向資本市場,用于股票、股票ETF的投資和做市,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首期操作規模5000億元,視情可進一步擴大操作規模,央行數據顯示,10/21首次操作金額500億元,中標費率為20bp(最高投標費率50bp,最低投標費率10bp)。 (4)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按季度發放,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支持其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自主決策是否發放貸款,合理確定貸款條件,自擔風險,貸款利率原則上不超過2.25%。貸款資金“??顚S?,封閉運行”,分別支持其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推動上市公司積極運用回購、股東增持等工具進行市值管理。根據上市公司公告,截止11/14,已公告的85家上市公司中披露的 合計簽訂協議發放上限為173.97億元,涉及12家銀行參與,包括5家國有大行、7家股份行。其中國有行、股份行分別參與47個、37個項目,披露貸款上限分別為93億元、8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