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 2024 年 9 月底國內財政政策明顯發力,意味著經過兩年地方財政監管的加強后,財政從側重于防風險向防風險、促發展并重轉變,化解存量開始進入議程。2024 年 11月 8 日中國財政部宣布了總額為 10 萬億為期 5 年的地方政府隱性負債的化債計劃。其中安排在 2024 年末之前新增的化債量為 2.8 萬億,其中 8000 億用已經發行的 2024 年3.9 萬億地方專項債額度內的資金撥付,另外的 2 萬億則通過新增地方政府置換債券的發行來融資。而 2025 和 2026 年,財政部給出依然每年 2.8 萬億的地方政府隱性負債化債額,到 2027 和 2028,繼續保持每年 8000 億的地方政府專項債資金用于化債。上述總計共 5 年 10 萬億的化債計劃。根據財政部測算,五年累計可節約地方政府利息支出6000 億左右。2024 年四季度地方政府對債務置換非常積極,置換債發行很快,11 月上旬人大通過后,隨后一個月發行 2 萬億,提前發完 2024 年額度。預計今年置換債發行也會很快,一季度會發行完今年大部分額度,上半年全部發完。之前政府債發行緩慢的主要原因來自于發改委、財政部嚴格審核,今年項目審批權會下放給部分省市,今年政府債發行、使用會明顯加快?;瘋鶎θツ昴┙衲瓿醯牡胤秸斦Y金緊張狀況有較大的緩解作用,同時對于部分為政府提供服務和政府采購產品的企業而言,也會通過應收賬款活化的方式獲得更多的資金,從而直接和間接的方式促進政府和居民整體消費的改善。我們認為這些可能僅僅是債務化解的開始,后續政策財政部會議還提出 1)支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相關稅收政策,已按程序報批,近期即將推出;2)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等工作,正在加快推進中;3)專項債券支持回收閑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儲備,以及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面,正研究制定政策細則、推動加快落地。意味著本次調整可能只是起點,而非終點。包括政治局會議提出的“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未來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