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利好與內部經營共振,樂高品牌嶄露頭角。從外部環境看,20 世紀 30-40 年代,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青年文化繁榮,關于兒童和游戲的理念越來越受到重視,玩具消費受益;二戰開始后,“口紅效應”的影響下,木質玩具作為廉價的非必須消費品在丹麥供不應求,樂高經營受益。從內部經營看,樂高提供的玩具種類齊全(包括各類動物、載具等)且產品質量優越,并先后抓住市場風口推出爆品,例如 1931-1932 年丹麥爆火的“溜溜球”,1945-1946 年推出和“和平手槍”等;此外樂高在這一時期逐步建立起有限公司的組織架 構,為業務 擴張提供支撐。1940 到 1945 年,樂高營業額 從 7.4 萬克朗增長至 35.7 萬克朗,一躍成為了丹麥第二大玩具制造商,并在 40年代最后幾年里仍保持戰爭期間的快速增長(詹斯·安德森《樂高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