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新型工業化
新型工業化是指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型工業化與保持良好生態環境二者兼顧緊密結合上實現新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突破,并取得初步成效。新型工業化的特點是:以信息化帶動,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能夠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能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

2.新型工業化的新在哪里
(1)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標。新型工業化道路所追求的工業化,不是只講工業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并實現這幾方面的兼顧和統一。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基本標志和落腳點。
(2)新的物質技術基礎。我國工業化的任務遠未完成,但工業化必須建立在更先進的技術基礎上。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要把信息產業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將高新技術滲透到各個產業中去。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技術手段和重要標志。
(3)新的處理各種關系的思路。要從我國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不平衡、城鄉簡單勞動力大量富余、虛擬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善且風險較大的國情出發,正確處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這是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特點和必須注意的問題。
第四,新的工業化戰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術基礎,要求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經濟發展具有可持續性。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撐力。
3.新型工業化評價指標
新型工業化的評價指標及標準是:(1)人均GDP在2000—5000美元;(2)農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10%左右;(3)農業勞動力占總勞動力的比重為30%左右,工業勞動力比重為30%—40%,服務業勞動力比重為40%—50%;(4)食品消費占家庭總消費的比重在30%以下;(5)初級產品的出口比重在20%以下,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在80%以上;(6)技術進步貢獻率在50%以上。
以上就是有關于新型工業化的定義、表現及評價指標的全部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工業領域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叫工業元宇宙?落地還要多久?
什么是工業地產?開發模式有哪些?
工業凈產值是什么意思?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