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跨境支付

跨境支付

目錄

跨境支付是什么

跨境支付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者地區之間因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及其他方面所發生的國際間債權債務,借助一定的結算工具和支付系統實現資金跨國和跨地區轉移的行為。如跨境電商中,由于買賣雙方所持幣種不同,就需要通過一定的結算工具和支付系統實現兩個國家或地區之間的資金轉換,最終完成交易。

跨境支付包含跨境收單、跨境匯款、跨境結售匯三個方面:

(1)跨境收單

跨境收單是狹義上的跨境支付,即指國外的客戶買了東西要給國內的賣家錢。站在國內跨境賣家角度來說,收單可分兩種形式:

第一就是外卡收單,中國賣家做出口生意,將貨物賣給國外消費者就要收他們的錢,而此時他們收的是國外人使用的當地的信用卡或者其他工具里面的金額。

第二就是國際收單,這種情況下商家、消費者和支付機構可能分別屬于不同國家,相關支付機構只要與商家達成合作關系,那消費者直接通過本地支付方式就可進行消費支付了。

(2)跨境匯款

站在國內跨境電商商戶角度來說,跨境匯款的需求就是要把賣到國外商品的錢收回來了,大部分的中國跨境賣家分幾種,有自己依靠第三方平臺做的,有自己建立獨立站做的,相比獨立站需要搭建自己的支付系統,第三方電商平臺都有指定的支付方式,比如說亞馬遜、Wish、Shopee、Lazada等,一般新的支付工具是很難切入到這些第三方平臺里面的。

(3)跨境結售匯

結售匯一般就是賣家委托了哪家持有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進行了將貨款匯入國內的時候,最終第三方支付公司都會與賣家在國內開展結匯和售匯,賺取匯差。

結匯通俗一點說就是將境外貨幣換成人民幣,而售匯就是指外匯指定銀行將外匯賣給用匯單位或個人,然后按照一定的匯率收取本幣的的行為。從用匯單位或者個人角度來說,這種行為又叫做購匯。

一般跨境支付的實現模式主要分四類,主要是傳統電匯模式,盈利模式為“電報費、手續費、中轉費、匯兌費”等。銀聯國際模式、國際卡組織、第三方支付模式,這三者的主要盈利模式都是向結匯方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其中第三方跨境支付方式是基于留學教育、跨境旅游等新興跨境支付場景衍生出來,支付方式操作簡單,適用于小額高頻跨境交易場景(包括跨境電商、跨境旅游、留學教育、酒店住宿、航空機票等);而銀行電匯以及專業匯款跨境支付形式主要面向具有大、中規??缇硡R款支付需求的客戶[1]。

跨境收款模式

被大家所熟知的Payoneer和Worldfirst就是主要布局在收款業務上,主要收益來源是商戶提現支付的手續費,成本主要是使用各通道的費用和結匯產生的匯兌損失。

跨境支付

跨境支付發展歷程

(1)20世紀60年代以前為早期跨境支付時期:早期國際間跨境支付,經歷了較為漫長的貴金屬清算、紙幣現金清算以及紙質轉賬清算三個階段,每一階段都是跨境支付歷史上的里程碑。以紙質轉賬清算為例,其克服了先前支付清算風險大、成本高的缺點,加快了資金流通速度,然而紙質單據在制作、審核、傳遞流程中耗費了大量人力及時間成本,因此其最終勢必會被電子化手段取代。

(2)20世紀60年代-90年代是電子轉賬跨境支付階段:EDI(電子數據交換)技術于20世紀60年代問世,電子文件代替傳統紙質單證,為跨境支付清算業務帶來革命性轉變,全球金融市場實現一體化、24小時不間斷運轉。而在此基礎上建立的SWIFT(即全球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使得各國金融中心得以適應國際間支付清算的快速增長。

(3)20世紀90年代后是第三方跨境支付階段:隨著全球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以及移動支付的快速普及,第三方支付在整個跨境支付領域已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我國信用卡時代發展嚴重不足,原因是我國從現金支付時代快速跨越到了移動支付時代,2018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190.5億元,同比增速58.4%,移動支付普及率已超過77%,穩居世界首位。中國第三方支付近年來的成長令世界矚目,以支付寶、財付通為代表的中國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蓬勃發展,為其后期參與全球跨境支付業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發展前景有著巨大的想象空間[2]。

跨境支付

跨境支付滲透至主流跨境貿易

(1)傳統B2B是傳統跨境貿易最主流模式,企業規模相對較大,跨境交易以大額、低頻為主,多數為一對一大額交易。傳統外貿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日漸萎縮,線下展會的效果越來越差,線上B2B渠道用戶飽和度越來越高,產品同質化程度也越來越高。

(2)平臺B2B通常指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的商業零售模式,該模式的電商一般以網絡零售業為主,借助互聯網開展在線銷售活動,跨境B2B平臺及企業通過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新型的購物環境——網上商店,消費者在網上進行購物、網上支付等消費行為。

(3)自營B2B是以自建的方式將國內商品銷往海外。從供應商處獲取低成本商品,以市場價格出售后賺取差價來實現盈利,但需要承擔貨物積壓,過期等風險。目標用戶群是C端用戶,所以品牌效應很關鍵,品牌效應大,產品體驗好,則可以吸引更多有需求的用戶。

(4)小額B2B在經濟下行情況下,采購商的資金投入和采購周期風險增大,但隨著跨境電商平臺的流行,小額在線采購對于中小采購商來說真正提升了采購效率,降低了交易風險。相對于傳統的外貿大額訂單,小批次和多頻率的訂單會越來越成為主流。

30家跨境支付試點名單

在2015年批準外管局跨境外匯結算業務試點資格,全國共有27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有跨境支付資質。隨后的2016年,跨境業務試點企業數量維持不變。直至2017年春季,外管局才批準3家參與跨境試點2019年4月,外管局下發《支付機構外匯業務管理辦法》,廢止了2015年開始試點的《關于開展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的通知》(匯發?2015?7號),并提出新的名錄登記要求。2020年,央行下發第一批跨境支付牌照,跨境支付持牌經營時代正式來臨。自此,擁有跨境支付資格的支付平臺數量達到30家,包括支付寶、財付通、匯付天下、平安壹錢包、連連支付、快錢、盛付通、網易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

跨境支付公司

跨境支付領域的主要公司有支付寶、財付通、銀聯、匯付天下、PingPong金融、連連支付等。支付寶、財付通、銀聯基本壟斷境外收單的業務,主要為中國消費者購買國外商家商品。支付寶和微信覆蓋地區均超過50個,與眾多商家和政府建立合作,目標對準出境旅游和出境留學市場,推出多種針對性產品。在跨境收款方面,連連支付、PingPong金融等公司到賬時間快、費率低,滿足中小跨境電商的需求。此外,諸多創業公司也加入跨境收款市場中。

(1)支付寶:支持27個幣種,覆蓋全球超50個國家和地區;上線包括海淘、國際航旅、海外轉運、境外支付、留學繳費、退稅在內多種產品;與超250家金融機構合作;接入歐洲的實體零售商戶和美國400萬線下商家;與摩納哥、韓國政府達成合作

(2)微信支付:支持16個幣種,59個國家及地區;境外收單支付方式支持刷卡支付、公眾號支付、APP支付、掃碼支付;覆蓋購物、餐飲、景點等場景

(3)匯付天下:首批獲得跨境支付業務許可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主要服務跨境電商平臺

(4)連連支付:跨境電商為主,支持全球20+電商平臺,11種幣種收款,7*24小時快速提現

(5)Xtransfer:支持14個主流幣種,主流幣種7*24在線管理、一站式外貿收款解決方案

(6)Airwallex:支持11個主流幣種,與Amazon、eBay、Shopify、PayPal等主流平臺無縫集成,支持當地貨幣收款并以人民幣提現,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牌照,最快支持當天到賬

(7)錢方好近:業務覆蓋韓國、日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柬埔寨、泰國、老撾、阿聯酋等

(8)PingPong金融:第一個獲得歐洲支付牌照的中國民營企業,支持美元、英鎊、歐元、日元、澳元、加元、新加坡幣,Amazon、ShopeePay等多家主流平臺的官方合作伙伴,收款費率下降至1%

跨境支付案例——微信

微信跨境支付則以華人線下支付為主要路徑,以拓寬微信線下場景為目標,通過開展開放生態提升境外市場的覆蓋。目前,境外支持微信支付的領域不僅包括購物、餐飲和休閑等消費領域,還涉及交通、醫療和教育等民生方面。2019年微信支付跨境業務已合規接入60個國家及地區,支持16個幣種的直接換算,超過1500個機構進駐,覆蓋了百萬家境外商戶。同時,微信推出更多深入的行業場景應用,注重區域特色場景和境內經驗的海外適配。在2019年3月21日舉辦的境外業務合作伙伴大會上,微信支付團隊介紹,2018年微信支付跨境支付月均交易筆數同比增長500%,月均交易金額同比增長400%,服務商數量同比增長300%,商戶數量同比增長700%。

跨境支付

參考資料:

[1]東南亞知識局.聽說您不了解“跨境支付”

[2]艾瑞咨詢:2020年中國第三方跨境支付行業研究報告(32頁).pdf

[3]【研報】主題報告:第三方支付產業鏈隨筆系列一賬戶側多元場景擴流奠基石金融生態增績筑高樓-20201008(30頁).pdf

相關報告:

博通分析:跨境支付行業專題分析2021(61頁).pdf

易觀智庫:中國跨境支付行業年度分析2020(54頁).pdf

天秤星:2019跨境支付行業白皮書(35頁).pdf

2020年區塊鏈在銀行業中的作用:跨境支付的未來前景 - 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英文版)(32頁).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上一篇:預制菜
下一篇:第三方支付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