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綠色信貸

綠色信貸

目錄

綠色信貸是什么

綠色信貸是基于綠色金融發展大背景下的金融工具之一。綠色信貸有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的含義:

從宏觀角度看,綠色信貸指國家為了達到環保目標運用政策手段來對商業銀行的信貸進行調控,該項具有可持續發展意義的政策手段旨在斬斷污染企業的資金鏈,甚至從源頭上切斷無視環境保護條件而只顧自身發展的企業的資金來源,不只規定商業銀行拒絕發放不符合環境保護條件的資金,而且要對已經發放的不符合環保要求的資金盡全力收回;

從微觀角度看,綠色信貸指以商業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根據國家出臺的綠色金融相關的政策來完善其自身的信貸管理機制,在環保理念的指導下,一方面實施鼓勵措施,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為綠色企業實施低利率的信貸支持,有助于這些綠色企業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以及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另一方面采取懲罰的方式,即對“兩高”產業所需的經營資金收取高額的利息,或對新建污染項目和污染企業的貸款、流動資金額度進行限制,以此來優化資金配置模式[1]

綠色信貸

綠色信貸特征

(1)集中性。

綠色信貸主要是以支持生態環保事業發展為主所投放的信貸資源,客戶本身的特點就是關于綠色環保方向的,行業分布相對較為集中在綠色上,然而也正是由于商業銀行綠色信貸集中性,使得商業銀行綠色信貸風險得到了一定的針對性,減少風險。

(2)服務廣泛性。

綠色信貸業務的對象不僅有常規綠色產業,而且也支持創新性綠色產業以及待探索型綠色產業的投資。對比于商業銀行傳統信貸業務的只關注于經營活動不同,綠色信貸業務能夠給引導市場開拓更加具有“生態特色”、“環保特色”的企業。

(3)服務差異性。

隨著許多商業銀行對綠色信貸的概念不斷深入,研發的產品也不斷創新,使得綠色信貸業務在商業銀行資產業務中的比重加大,與此同時,由于綠色信貸業務的探索還處于初級階段,各商業銀行的綠色信貸產品爭相借鑒,讓產品越來越同質化,加大了同行業的競爭的壓力,因此,就需要商業銀行不斷創新綠色信貸產品,以求不斷前進,創新具有自己銀行特色的綠色信貸產品,創新出屬于自己銀行特色的信貸產品,讓自己能在同行業中處于優勢,比如招商銀行就提出了“綠色直通車”等相關綠色產品,民生銀行也提出了“綠色保理”業務等等。

(4)整體的融合性。

綠色信貸和資產業務、中間業務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比如針對生態環保企業發放的綠色信貸,就和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有著交叉地帶;再比如線上綠色貸款,也和商業銀行的零售業務有著相似的受理流程。同時,綠色信貸業務也是以銀行現有的資源、機制、流程為依托。

(5)盈利性。

隨著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響應綠色金融服務,開展綠色信貸業務,原因不僅僅是有益于自身品牌意識,承擔良好的社會形象,更重要的是以盈利為目的。通過提升綠色信貸業務來獲取利益,從而產生更多的金融業務利潤,這是商業銀行發展綠色信貸業務,開拓綠色產品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此外,還有一些特征如自愿性、動態性、多樣性和互動性。在自愿性方面,由于目前我國法律并沒有對商業銀行承擔綠色金融責任進行約束,因而商業銀行對綠色信貸的發展完全是一種自愿行為;動態性方面,在商業銀行發展綠色金融過程中,其應承擔的范圍和內容不斷在發生變化;在動態性方面,商業銀行發展綠色金融會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變化,比如近兩年隨著“普惠金融”“綠色環?!崩砟畹呐d起,很多商業銀行積極打造普惠金融模式,并和“綠色信貸”相結合,切實承擔環保責任和義務,打造環保形象;在多樣性方面,商業銀行能夠發展綠色金融的途徑和方式是比較多樣化的[2]。

綠色信貸起源

1974年全球首家政策環保型銀行——生態銀行在德國成立,旨在通過金融機構資助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護事業,這是公認綠色信貸的起源。1989年,美國CERES投資集團發布伯爾第斯原則即參與該原則的企業需每年提交環境報告,集團根據企業環境狀況決定對其投資方案。.2002年10月,在倫敦召開的國際知名商業銀行會議上,國際金融公司和荷蘭銀行等提出一項信貸準則,準則提出放款方發放信貸時應當對項目的環境和社會影響進行評估從而促進該項目在環境保護和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2003年6月,荷蘭、美國等七個國家的10家銀行宣布實施這一自愿性金融行業標準——赤道原則。赤道原則首次把項目信貸中的環境和社會標準具體化從而為商業銀行評價和控制環境風險設定了一個操作向導,這有利于標準的統一和整個金融行業的道德水平的升華,不僅有利于提高銀行等金融機構自身的聲譽,也有利于發揮金融在綠色發展中的核心作用。在上述兩個原則影響下,綠色信貸機制在保護環境、綠色發展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直到2017年底,共有來自37個國家的92家金融機構接受赤道原則,項目融資額更是高達全球融資額的85%。2008年10月,中國興業銀行率先提出接受赤道原則[3]。

我國綠色信貸發展歷程

(1)綠色信貸導向階段(1995-2005)

綠色信貸的導向階段是指“綠色信貸”概念準確提出之前的階段。國內綠色信貸發展起源于1995年,國家出臺相關信貸政策來保護環境。在這一階段,國家開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關注環境問題,要求金融機構在信貸過程中實現環境保護,將商業銀行信貸資金的一定比例投入環境保護項目。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考慮環境因素,開啟了國內環保優先的理念先河。隨后,相關部門發文,要科學對待國內經濟發展,建立環保信貸政策體系,在發展的過程中,要重視環境問題,將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兩手抓。但是,該階段綠色信貸政策的發布缺乏相應的約束和激勵政策,商業銀行對綠色信貸的了解也比較模糊,綠色信貸的推廣和實踐缺乏內在動力。

(2)綠色信貸體系構建(2007-2011)

綠色信貸體系建立階段是綠色信貸概念提出和其無秩序發展的階段。第一,該階段國家提出綠色信貸概念并著手通過出臺與環保和防范信貸風險相關的政策建立綠色信貸框架體系,國內綠色信貸逐漸從法律條目落地,開始了綠色信貸的實踐操作。第二,該階段國內出現綠色銀行,商業銀行開展綠色信貸,信貸規模逐漸擴大。2011年,國內16家銀行的綠色信貸超過1萬億元,銀行業開始開展綠色信貸業務,綠色信貸意識逐步形成,市場也開始認可和關注綠色信貸。第三,該階段綠色信貸業務處于無序發展階段,相關政策對綠色信貸的投向和限制資金流向沒有明確政策?!皟筛摺毙袠I和環保類貸款的口徑不統一,數據混亂,模糊了退出“兩高”行業與投向環保節能的信貸對銀行績效的影響,無法準確評判綠色信貸對銀行績效的結果。第四,風險管理政策不明確,在信息披露方面沒有實現信息共享,環保部門向商業銀行提供企業環保等級,但銀行業沒有向其提供企業貸款情況。該階段沒有統一的綠色信貸標準,無法完全發揮環保和綠色信貸政策的執行力度,銀行貸款過程中缺少相關實施細則,降低了政策的調整力度。

(3)綠色信貸體系完善(2012至今)

綠色信貸體系完善階段是國內綠色信貸有序發展和蓬勃發展階段。第一,該階段國家出臺《綠色信貸指引》等文件,細化綠色信貸政策條目,明確綠色信貸的主要投資領域,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綠色信貸政策體系。第二,該階段國家大力推行綠色信貸業務,商業銀行將綠色信貸作為未來產業投向的重點方向,國內綠色信貸規??焖贁U張。綠色信貸余額從2013年的5萬多億元發展到2020年的11萬多億元。第三,銀行創新綠色信貸產品,如中行的綠色借記卡、農業銀行美麗鄉村貸、油茶貸、工行的貸款+投行等產品,擴大了綠色信貸市場,提升了市場對綠色信貸的認可度。第四,該階段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各銀行關于綠色信貸業務的披露比較模糊,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不完善[4]。

綠色信貸市場規模

銀監會2012出臺《綠色信貸指引》,標志著國內綠色信貸業務雜亂無章的發展時代已結束,我國銀行業綠色信貸開始進入規范發展階段。次年,國內綠色信貸總體規模開始蓬勃發展,綠色信貸規模從2013年5萬億元增長至2020年末近12萬億元,僅用7年時間,其規模就增長了1倍多。綠色信貸年均增長率為13.9%,同比增速也一直維持在7%以上,綠色信貸在貸款總額中的比例從0也逐漸接近10%。在綠色金融的各種融資中,綠色信貸所占額度也較高,超過90%,推動了國內綠色項目、綠色產業的發展。綠色信貸穩步增長,在信貸質量方面,綠色信貸的不良貸款率遠低于一般貸款水平,提升了銀行的經營績效。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從存量上看,截至2020年末,全國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余額超過11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一位;從增量上看,綠色信貸余額持續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從綠色信貸占信貸總規模的比例來看,占比呈現波動上升趨勢,2020年末綠色信貸占比較2019年末上升0.23%。

綠色信貸

從我國綠色信貸2020年投向的行業來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這三個行業的貸款余額為3.66萬億人民幣,占總體綠色貸款的比例為30.2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綠色貸款余額3.51萬億元,占比達到29.37%。投向其他產業的綠色貸款合計占比為40.33%。我國綠色信貸的投向方向是較為集中的,主要投向了交通運輸、倉儲、郵政、能源等行業。

綠色信貸

綠色信貸相關政策

1995年,《關于運用信貸政策促進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發布,規定金融機構在實施信貸工作時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政策,加強監管和審批,但是并沒有就綠色信貸政策提出具體明確規定。

2007年7月l2日,《關于落實環保政策法規防范信貸風險的意見》發布,提出要加強環境保護與信貸工作的協調,嚴格對信貸項目的環境保護要求,促進減少污染和排放,避免信用風險。對未通過環境保護審批或環境保護設施驗收的項目不能提供新的授信,鼓勵項目在可控風險的前提下積極支持,還要對客戶環境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對違反規定的企業等進行嚴格調查與懲罰,并向中國人民銀行、銀監部和金融機構報告?!兑庖姟肥状螌⒕G色信貸納入了政策體系,為綠色信貸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2007年11月,《節能減排授信工作指導意見》發布,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配合國家節能減排戰略的實施,認真貫徹節能環保政策并做好有關的授信工作。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密切關注企業節能減排情況,限制污染問題突出且整改不力企業的授信支持,同時節能減排效果顯著且得到表彰、推薦、鼓勵的企業和項目,可優先給予授信支持。

2010年5月28日,《關于進一步做好支持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金融服務工作的意見》發布,規定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信貸管理,從信貸資源配置角度嚴格支持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

2012年2月24日,中國銀監會印發《綠色信貸指引》,相比之前的文件,《指引》提出了更加明確和具體的要求?!吨敢访鞔_規定了銀行信貸的組織管理、制度建設、過程管理、內部控制管理、監督檢查等方面,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和實施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政策、體系和程序并持續改進,明確綠色信貸的支持方向和關鍵領域,制定具有重大環境和社會風險限制類別的行業的特殊信貸準則,實行差異化、動態的信貸政策?!吨敢返谑邨l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加強授信審批管理,根據客戶面臨的環境和社會風險的性質和嚴重程度,確定合理的授信權限和審批流程。對環境和社會表現不合規的客戶,應當不予授信?!弊源艘院?,《指引》成為中國綠色信貸體系的綱領性文件,中國的綠色信貸體系走向逐步完善之路。

2014年12月,中國銀監會發布《綠色信貸實施情況關鍵評價指標》,繼續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更好地推進綠色信貸工作從而引導綠色信貸政策落到實處。

2016年8月31日,《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發布。該意見對綠色信貸、綠色基金、綠色保險、綠色債券等綠色金融產品都進行了相應的規劃和指導,為綠色金融發展做出了頂層設計,標志著我國成為全球首個具有較為完善的綠色金融體系的經濟體。2017年6月,國務院批準廣東、浙江、甘肅等五省區建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希望通過基層試點,探索和創造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全國綠色金融的發展落實奠定基礎

綠色信貸

參考資料:

[1]李茜雯.上市商業銀行綠色信貸對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D].山西:山西財經大學,2021.

[2]劉景玥.JX銀行綠色信貸風險管理研究[D].江西:江西財經大學,2021.

[3]張珊.綠色金融背景下綠色信貸政策對綠色企業融資行為的影響[D].山東:山東大學,2021.

[4]項春潔.綠色信貸對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綠色聲譽的中介效應[D].甘肅:蘭州大學,2021.

綠色信貸相關報告:

綠色金融系列研究報告之三:創新綠色信貸產品加大政策引導支持-220106(24頁).pdf

自然保護協會:推動綠色“一帶一路”發展的綠色金融政策研究(44頁).pdf

畢馬威: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綠色金融大有可為(82頁).pdf

零壹智庫:雙碳目標下的綠色金融發展報告2021(46頁).pdf

中國工商銀行:2020年綠色金融專題報告(27頁).pdf

21世紀資本研究院&;匯豐: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報告(86頁).pdf

2021年銀行綠色金融市場規?,F狀分析及未來空間測算報告(40頁).pdf

清華五道口&;國家金融研究院:2021年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的歷程、經驗及展望(英文版)(72頁).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上一篇:碳金融
下一篇:創客空間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