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地區金融供給主體由兩類組成,即正規和非正規金融機構。其中,前者主要是指政策性金融機構、商業性金融機構、合作性金融機構、以及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非正規金融組織主即非法定的金融機構也可稱為民間金融,主要是農村地區以個人信用為紐帶建立的金融組織,即合會、合作基金會以及私人錢莊、

(1)正規金融機構
a.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成立于1994年,注冊資本570億元,直屬國務院領導,目前是我國唯一一家農業政策性銀行。其主要任務是以國家信用為基礎,以市場為依托,籌集支持農業發展的資金,促進“三農”事業的發展,充分發揮國家戰略支撐作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緊緊圍繞國家發展的戰略目標,建設明確的發展定位和業務范圍,通過規范化的治理和嚴格控制資金風險,提供優質的服務,幫助農村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b.中國農業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農業合作銀行,相繼經歷了國家專業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和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等發展階段,并且于2010年7月,分別在上交所和港交所掛牌上市。中國農業銀行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最大最早的涉農商業銀行,也是商業銀行中分支機構數量最多的支農金融機構
c.農村信用合作社
農村信用合作社,又稱“農村信用社”,也稱為“農信社”,指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設立、由農民入股組成,實行入股社員民主管理,具有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和辦理結算等特征,主要為“三農”發展提供相關的金融服務,支持各種形式的農業經濟合作和農民家庭經濟,限制和打擊任何形式的高利貸,旨在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d.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中國郵政儲蓄于1919年正式開辦,已超過了一百年。中國郵政儲蓄銀行2007年3月改革了原有的管理體制,并于2012年1月變更為股份制銀行,2016年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堅持“普惠鄉民”的經營理念,在普惠金融服務和精準扶貧等領域,積極貢獻企業力量,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截止2018年11月初,中國郵儲銀行擁有上萬個網點,在全國31個省級地區均設有分行,服務的客戶遠超5億。此外,一些正規性商業銀行也為農村農業提供金融服務,諸如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等
(2)非正規農村金融
目前,中國非正規農村金融的主要存在形式包括農村合作基金會、合會、當鋪、企業集資、私人錢莊和互助會等。
a.農村合作基金會
農村合作基金會是合作制集體經濟組織,興起于80年代中期,主要存在于有一定資金累積的鄉村,為了有效管理和利用集體資金,將其集中管理,并進行有償借貸服務而設立的基金會。農村合作基金會的經營資本主要來源于農戶資金,并將資金用于滿足農村農業經濟的融資需求,為增加農民收入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到了1999年,全國2多萬個農村合作基金會全部被取締,結束了農村合作基金會的時代。
b.合會
合會是各種金融會的總稱,是一種協會成員共同儲蓄的行為,協會成員通常是親戚或者同鄉等關系。合會的發起人一般是在當地比較具有聲望的自然人,被稱為“會首”或者“會頭”。此外,合會組織還包括若干個“成員”參與,也被稱為“會腳”。合會的資金主要用于協會成員之間相互合作和幫助,比如商業經營,建造房子,娶妻生子和孩子上學等。本質上,合會是基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建立起來的組織,但是本身的原作不規范,加上活動和運作的隱蔽性,很難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從而經常出現“倒會風波”。
c.當鋪
當鋪亦稱“典當”、“當店”和“押店”等,是專門以收取動產作抵押進行放款的非正式邊緣金融中介,主要業務是貨幣借貸和商品銷售。一項居民典當調查表明,由于銀行信貸門檻比較高和周期比較長,直接向其進行融資,存在一定的困難,從而轉向方便快捷的當鋪融資。加上,當鋪可接受的抵押物品范圍足夠廣,手續費相對其他金融機構相對較低,適合于采用典當融資解決燃眉之急??墒?,典當行為過于靈活,監督和管理的難度過高,當鋪容易出現“越界”經營變為私人錢莊的現象,或者采用非法高利的形式發放貸款。
d.企業集資
在非正規性金融行為中,企業集資在全國各地普遍存在,包括生產性集資,公益性集資和互助性集資等形式,是常見的組織性民間融資行為。一般而言,企業集資的周期在1至3年之間,集資的方式包括以“勞”帶資和入股投資等,多數采用“入股自愿,退股自由”的原則,集資的收益大部分時候都遠遠高于同期存款利率,這也是吸引投資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e.私人錢莊
私人錢莊是一種非正規金融組織。私人錢莊主要的業務主要是集資,貨幣兌換和放貸。一般來說,規模較小的錢莊主要是從事貨幣的兌換,比如涉及外匯的買賣和運作等。規模較大的錢莊,除了貨幣兌換業務外,還可以發放貸款,以賺取利息等。由于私人錢莊既不掛牌,又不設賬,通過高息吸收社會資金,并以高額的利息發放到市場上。由于私人錢莊難以監控和管理,一些不合規的行為沖擊了當地的金融機構,甚至出現了大量的銀行擠等,嚴重危害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會政治穩定[3]。
參考資料:
[1]周瓊.寧波市農業金融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2]李汐晨.云南省祿豐縣農村金融信貸資金供求分析
[3]舒玉蓉.農村金融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研究——以民族8省區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