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融媒體

融媒體

目錄

融媒體是什么

融媒體指的是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把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內容、渠道、人員、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平臺。

(1)資源通融:就是合理整合新老媒體的人力物力資源,變各自服務為共同服務。首先將廣播與網站合并,將雙方原采編人員打通,組建成立了“融媒體采編中心”。中心記者外出采訪時,將錄音筆和數碼相機兩種采訪設備同時攜帶,為廣播和網絡同時供稿,既保證了雙方新聞稿源,降低了人力成本,又提升了網站新聞稿件的權威性和原創能力。

融媒體

(2)宣傳互融:建立一種新型和諧互補互信的媒體關系。打造“融媒體”,就是擺正新老媒體關系,分析新老媒體的利弊,以優勢互補、揚優去劣,達到1+1>;2的效果。

(3)利益共融:發展“融媒體”的最終目的,要有利于效益這個根本。而效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1]。

融媒體

不同媒體內容、渠道、功能多方共融,形成全新的傳播模式,大眾需要有一個能夠完美詮釋這一媒體概念的新名詞。光明日報總編輯何東平在其《融媒體:締造新型主流媒體》一文中,正式提出“融媒體”的概念,他認為:由新媒體搭建出的豐富傳播方式和渠道,被越來越多的受眾特別是年輕受眾所喜愛。媒體工作者有責任站在技術發展的前沿,為廣大受眾提供最新、最快、最方便的媒體體驗。身處網絡時代,傳統紙媒受眾也開始期待深度互動交流,紙媒與新興媒體的有機結合,保證受眾在獲取信息的速度、數量和質量上達到動態平衡[2]。

中國電信發布的《2020年5G融媒體應用研究報告》指出,“融媒體”概念包括狹義和廣義兩個層面。狹義的融媒體概念,從傳播活動主體的層面而言,主要是指我國在推進媒體融合工作中,對相關媒介機構設立的融媒體中心的簡稱;同時,從傳播活動形式的層面而言,融媒體的概念也涉及技術和媒介形態層面的融合,指各種媒介呈現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不同的媒介形態融合在一起,會形成一種新的媒介形態。而廣義的融媒體概念就是對“媒體融合”的代稱。

融媒體發展的環境

(1) 技術動力因素

從新興媒介的視角來看,其本質并非改變傳統媒介的模式,而是利用新技術使其新媒體化,同時,傳統媒介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驅動媒介行業的融合,從而進一步實現媒介的融合發展。媒介環境學派的代表人麥克盧漢認為,“媒介延伸論”實質上就是“技術延伸論”。也就是說,技術的發展影響著新興媒介的出現,并能夠對傳統媒介與新興媒介的融合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媒介融合的實踐中,新興媒介作為技術主體,其媒介技術和媒介形態為其與傳統媒介的融合奠定了基礎。

(2) 社會經濟因素

媒介融合的經濟動力和層次分為四個部分:市場融合、業務融合、資本融合和產業融合。隨著數字新興媒介的出現,媒介環境中的生態位競爭趨于激烈,新興媒介必然會擠占傳統媒介的市場份額,這導致傳統媒介的生態環境縮減且所占市場份額減少。面對此種情形,傳統媒介需要扭轉劣勢,尋求與新興媒介的合作進行優勢互補,重新占領重要的生態位份額,而新興媒介固然有著技術、用戶以及傳播渠道上的優勢,但缺少了傳統媒介在內容及組織傳播上長期形成的威信力與辨識度。因此,從經濟因素的角度來看,新興媒介與傳統媒介融合發展,是目前媒介行業中能夠合作共贏的戰略決策。

(3) 社會政治因素

隨著新興媒介的不斷涌現,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都十分注重各媒介在社會宣傳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并力圖從政策上加以鼓勵與扶持。我國對融媒體這一新興媒體形態也尤為重視,具體體現為,中央政府在2014年發布的《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中國政府為了促進媒介的融合發展所發布的一份政策性文件,其為媒介產業提供了寬松且和諧的發展環境。、

(4) 社會文化因素

目前,傳媒處在當今文化生活的中心位置,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潛在的媒介內容的生產者和傳播者,也可以成為媒介文化的締造者。從社會文化因素的角度來看,其實質是人們對于技術、經濟、政治等方面的發展作出的爭論與判斷,是人們對以上各方面媒介融合的接受與認同

融媒體傳播的特征

(1) 即達交互性

作為融媒體信息傳播的核心優勢,“即達交互性”主要體現在信息傳達的速度快、互動強的特點。對于實時信息的傳播,傳播者可隨時隨地的在第一時間將信息通過媒介平臺告知大眾,不論信息的接收終端是電腦PC端、智能手機或者平板電腦,只要輕輕一點便可獲取信息,而用戶在獲取信息的同時,還能夠及時的對信息作出反饋或進行二次傳播,從信息接收者轉變為信息傳播者,這使傳播的效率大大提高。

(2) 相融互補性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互補,體現出了融媒體傳播的相融互補性。傳統媒體有著專業的制作團隊,信息通過多層的調查、篩選才呈現給用戶,但相較于新媒體而言,傳統媒體在內容的制造上較為復雜,且傳播的速度較慢、難以保存,這也是阻礙其發展的主要因素;而新媒體借助互聯網技術,可以使信息能夠更加快捷地傳播,但在監督管理上有一定的難度,容易造成信息泛濫。因此,融媒體傳播時代能夠提煉傳統媒體所具備的專業權威的品質,并結合新媒體豐富、便捷的信息資源,建設出屬于融媒體時代的專業化媒介團隊,在優化信息傳播環境的基礎上,甄選優質的信息資源,尊重了信息接收者自主選擇的權利。

(3) 信息共享性

融媒體時代的信息共享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信息擺脫了時間或空間的束縛,真正實現信息共享的“地球村”;另一方面,相同的信息能夠被不同時期的人所分享。隨著社會技術的發展,媒體的信息資源逐漸向數字化轉換,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節省傳輸時間及費用,信息資源的利用更加方便。因此,在融媒體傳播時代,我們更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充分發揮各媒體的最大優勢,如何處理信息在各媒介之間進行整合、互融,如何提升信息傳播效果等,正確地分析各媒介的運作模式,增強媒介之間的信息共享性,打造融媒體傳播時代下信息生產、傳遞、共享的新方式[3]。

融媒體與新媒體、全媒體的區別

“融媒體”不是一個獨立的實體媒體,而是一個把廣播、電視、互聯網的優勢互為整合,互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價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種運作模式,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科學方法,是在辦臺實踐中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行為。

(1)自媒體

自媒體從意義上,可以分為廣義自媒體與狹義自媒體兩個概念。狹義自媒體是指以單個的個體作為新聞制造主體而進行內容創造的,而且擁有獨立用戶號的媒體;廣義自媒體是指,我們從自媒體的定義出發,它區別于傳統媒體的是信息傳播渠道、受眾、反饋渠道等方面。這樣自媒的“自”就不再是狹隘的了,它是區別于第三方的自己。

(2)新媒體

廣義的新媒體包括兩大類:一是基于技術進步引起的媒體形態的變革,尤其是基于無線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電視、IPTV(交互式網絡電視)、手機終端等;二是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以前已經存在,現在才被應用于信息傳播的載體,例如樓宇電視、車載電視等。狹義的新媒體僅指第一類,基于技術進步而產生的媒體形態。

(3)全媒體

“全媒體”指媒介信息傳播采用文字、聲音、影像、動畫、網頁等多種媒體表現手段,利用廣播、電視、音像、電影、出版、報紙、雜志、網站等不同媒介形態,通過融合的廣電網絡、電信網絡以及互聯網絡進行傳播,最終實現用戶以電視、電腦、手機等多種終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實現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終端獲得任何想要的信息[]。

融媒體主要政策

2018年國家廣電總局發布《縣級融媒體中心省級技術平臺規范要求》:省級技術平臺應為縣級融媒體中心開展媒體服務類、黨建服務類、政務服務類、公共服務類、增值服務類等業務提供支撐,支持縣級融媒體中心在內容、渠道、平臺、管理、運營等方面的深入融合

2018年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規范》:應按照移動優先的原則,利用移動傳播技術,形成渠道豐富、覆蓋廣泛、傳播有效、可管可控的移動傳播矩陣;應按照“媒體+”的理念,從單純的新聞宣傳向公共服務領域拓展,增強互動性,從單向傳播向多元互動傳播延伸;應開展綜合服務業務,面向用戶提供政務服務、生活服務、社交傳播、教育培訓等服務

2018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的《關于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意見》:組建縣級融媒體中心,有利于整合縣級媒體資源、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

2018年中宣部開展中宣部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現場推進會:要求2020年底基本實現在全國的全覆蓋,2018年先行啟動600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

融媒體

參考資料:

[1]微正安.你知道融媒體是什么嗎?

[2]蘇鏡如.融媒體視域下海報設計形態的轉化研究

[3]張琳.融媒體時代沂蒙精神的視覺傳播研究

[4]蜜獾教育.什么是新媒體、融媒體、全媒體?

本文由@Y-L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融媒體相關報告:

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區塊鏈技術應用白皮書-縣級融媒體中心篇(2020)(62頁).pdf

廣電總局:廣播電視媒體融合技術研究與應用(68頁).pdf

【公司研究】芒果超媒-差異化競爭的融媒體平臺-210329(33頁).pdf

【公司研究】浙數文化-棋牌加碼增長引擎大數據融媒體全面開花-20200424[33頁].pdf

【精選】2021年智能視頻領域網達軟件公司前景與融媒體市場空間分析報告(47頁).pdf

2017廣播電視臺融合媒體互動技術平臺白皮書(141頁).pdf

【公司研究】芒果超媒-湖南臺背景優勢突出5G融媒體孕育新增長-20200204[21頁].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上一篇:長光華芯
下一篇:電子政務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