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數字內容產業

數字內容產業

目錄

數字內容產業是什么

國內外對數字產業概念的界定各有不同,并且并未形成統一共識。

(1)國外

國外對“數字內容產業”概念的界定較為多樣化,相繼提出了“內容產業”、“創意產業”、“版權產業”、“數字內容產業”等多元化概念。

國際上首次(1995)在“西方七國信息峰會”上提出了“內容產業”(Content Industry)這一新興概念,但是該次會議并沒有對“內容產業”進行明確的界定,僅僅提出要依靠網絡基礎構架上的多媒體技術來發展文化以及語言等內容;

歐盟(1996)在《Info2000計劃》中明確了“數字內容產業”的內涵,指出它是從生產到銷售信息產品及服務的產業,涉及數字印刷品、數字出版物以及音像傳播、互聯網服務、游戲等領域;

美國(1997)認為數字內容產業是指將信息轉化為商品的信息產業,既包括報紙、書刊、電影以及音像產品等傳統的文化產品,又包括軟件、信息庫以及通信服務等新興信息化產品;

世界經合組織(1998)在《作為新增長產業的內容》專題報告中指出內容產業是一種新興服務業,主要由信息和娛樂業提供生產內容,涉及出版、印刷、音樂、電影以及影視傳播等領域;

英國CITF(1998)把數字內容產業定義為“創意產業”,認為其是源自于個人創意、技能以及才華的生產經營活動,涉及廣告、藝術、設計、電影錄像、音樂、出版、內容軟件等領域;

澳大利亞(2001)傳播、信息科技及藝術部與信息經濟國家辦公室與英國同樣把數字內容產業定義為“創意產業”,認為其是在生產過程中體現信息及通信特征的數字內容及其產業。

(2)國內

國外在數字內容產業內涵的闡述上,對于內容產業、創意產業、信息產業以及數字內容產業并未有嚴格的區分,而是存在著交叉重疊。國內對于數字內容產業內涵的界定也是眾說紛紜。

上海市(2003)開國內之先河,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數字內容產業”這一概念,指出其是依托現代化的信息基礎設施以及信息產品銷售渠道,把數字化的影音、圖像、字符等信息產品以及服務提供給客戶的新興產業;

中國臺灣(2004)在《2004臺灣數位內容產業白皮中》中提出,數字內容產業是利用信息技術將圖像、文字、語音、影像等內容進行數字化,并加以整合利用的產品或服務的一類產業;

綜上所述,國內外相關機構和學者對數字內容產業內涵的的界定尚未統一,自1995年至今20多年的時間,各國均根據自身產業發展特點對數字內容產業的內涵進行了界定,呈現出較大的異同點,不管是稱呼為“版權產業”還是“數字文化產業”,但是從根本上而言,數字內容產業是依托數字通信和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為基礎,以創意內容為核心,將傳統圖像、文字、影視、語音、數據等產品和服務進行數字化并提供給客戶的新興產業,屬于高智力、高附加值、高成長性、高技術密集型產業,其本質是信息技術與文化創意產業高度交叉融合的產業集群,具備明顯的生產數字化、傳播網絡化以及消費個性化的特點。

數字內容產業分類

目前,全球對數字內容產業分類并未形成統一國際標準。

國外現階段以聯合國服務通信統計局產業分類體系、北美行業分類體系以及歐盟經濟活動統計分類體系最為通用,具體如下:

1、聯合國服務通信統計局數字內容產業分類體系

(1)出版業,包含在線出版電影錄像業,細分行業包括圖書、報紙、期刊等出版業、電影錄像產業、發行業以及展覽業;

(2)唱片及廣播服務業,細分行業包括唱片生產業、音樂出版業、無線電廣播以及在線音樂提供業;

(3)音頻服務和視頻服務的播放及分發,細分行業包括在線信息提供業、新聞代理業、頻道出版業、電視廣播業以及音視頻服務分發業;

(4)支持性產業,細分行業包括印刷及拷貝業;

(5)視頻游戲生產業。

2、北美數字內容行業分類系統(NAICS2002)

(1)出版業(不包含互聯網),細分行業包括報紙出版業、書刊出版業、期刊出版業、指南出版業以及軟件出版業;

(2)廣播(不包含互聯網),細分行業包括報收音以及電視廣播;

(3)通信,細分行業包括有線通信服務、無線通信載體、有線電纜以及衛星通信;

(4)動感圖像與聲音記錄,細分行業包括動感圖像與錄像業、錄音業;

(5)其它信息服務,細分行業包括新聞綜合服務、圖書館服務、檔案館服務等;

(6)互聯網出版與廣播;

(7)網絡搜尋門戶、數據處理業務以及互聯網服務提供商。

3、歐盟經濟活動數字內容產業統計分類體系

主要有內容軟件、數字影音、網絡服務、電腦動畫、數字游戲、數字學習、移動內容、數字出版等八大產業,目前,并未對所涉及到八大類別進行具體的細分。

國內現階段對數字內容產業的劃分以中國臺灣地區在《2004年數位內容產業白皮書》中的劃分最具代表性,具體如下:

4、中國臺灣地區數字內容產業分類體系

(1)內容軟件,細分行業包括制作、管理以及組織和傳遞數字化內容的關聯軟件、工具或者平臺,涉及內容應用軟件、平臺軟件以及數字內容服務等領域。

(2)數字影音,細分行業包括利用數字化方式拍攝、傳送以及播放的影視和音頻,涉及數字電視、網絡視頻、數字音樂以及數字電影等領域。

(3)數字游戲,細分行業包括利用信息平臺提供客戶聲光娛樂,涉及網絡游戲、手機游戲、PC單機游戲、電視游戲和掌機游戲等領域。

(4)網絡服務,細分行業包括提供網絡內容、網絡連線、網絡儲存、網絡傳遞、在線播放等相關服務,涉及內容服務、應用服務、平臺服務及通訊/網絡增值服務等領域。

(5)數字學習,細分行業包括利用計算機等輔助設備學習數字化內容的活動,涉及數字學習內容制作、工具軟件、建置和課程服務等。

(6)數字出版典藏,細分行業包括涉及電子數據庫、數字出版和典藏等領域。

(7)電腦動畫,細分行業包括利用計算機生成或協助制作影像,并應用于娛樂與工商用途,涉及工業及建筑設計、游戲、影視等領域。

(8)移動內容,細分行業包括通過移動通訊網絡提供信息、數據及服務給移動終端用戶,涉及內容及應用服務領域[1]。

中國數字內容付費領域

就當前來看,中國數字內容付費用戶規模龐大,且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數字內容用戶付費領域主要以泛娛樂為主,包括游戲、視頻、音樂、文學、社交、直播等。在所有泛娛樂分支領域中,游戲是數字內容用戶付費的支柱領域,常年占據數字內容用戶付費規模的80%以上份額,是數字內容產業第一大付費內容。

數字內容產業

隨著消費升級的逐漸深入,視頻、文學、音樂,以及近年來出現的直播、知識分享等細分領域陸續迎來付費風口,游戲在整個付費經濟中的占比開始下滑,付費結構開始往多元化、平衡化的方向發展。

數字內容產業

中國數字內容用戶付費規模

中國數字內容用戶付費規模從2011年的510億元,以34.2%的復合年增長率提高至1,656億元,實現了超過200%的增長。預計到2016年數字內容付費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2018年將突破3,000億元。

數字內容產業

數字內容提供商

中國數字內容提供商主要劃分成了兩個板塊

(1)傳統圖書版權方:人民文學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等;

(2)原創作者或文學網站、公司:閱文公司、縱橫中文網、中文在線等。

數字內容產業

數字內容平臺

中國數字內容平臺主要劃分成了兩大類

(1)互聯網企業:掌閱、QQ 閱讀、起點讀書、百度閱讀、多看閱讀、塔讀文學;

(2)三大電信運營商:咪咕閱讀、天翼閱讀和沃閱讀。

數字內容平臺

參考資料:[1]竇凱.中國數字內容產業國際競爭力研究[G].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20.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相關百科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