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報告詳情

科技行業周期探索之二:1956~1974年從晶體管到集成電路-240707(29頁).pdf

上傳人: sec****ies 編號:167850 2024-07-10 29頁 1.21MB

下載:
word格式文檔無特別注明外均可編輯修改,預覽文件經過壓縮,下載原文更清晰!
三個皮匠報告文庫所有資源均是客戶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商用。

相關圖表

本文主要內容概括如下: 1. 1956-1974年,是晶體管到集成電路的過渡時期,標志著信息技術的飛躍。晶體管的普及推動了電子行業和家電行業的快速發展,日本企業抓住半導體產業鏈變革機遇,在家電、電子、汽車行業快速趕上甚至領先美國。 2. 1952年,貝爾實驗室開放晶體管授權,1954年德州儀器推出全球首個晶體管收音機,1955年索尼推出晶體管收音機,日本半導體工業由此起步。1957年,肖克利半導體公司的“八叛逆”創立仙童半導體,標志著美國半導體創業潮的到來。 3. 1965年,摩爾定律提出,預測集成電路性能每18個月翻一番,成為指導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核心定律。1971年,英特爾推出4004芯片,是首個通用處理芯片,標志著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的到來。 4. 1964年,IBM推出System/360系列大型機,獨霸市場,被稱為“IBM和七個小矮人”。1965年,DEC推出PDP-8小型機,成為小型機市場的佼佼者。 5. 1969年,阿帕網誕生,推動互聯網早期發展,其核心遺產成為今天互聯網的基礎。 6. 這一時期,日本抓住晶體管技術革命帶來的需求集中釋放,GDP增速高達8.81%,技術進步是主導力量。美國則因國防需求,半導體產業相對分散。 7. 1974年,英特爾發布8080芯片,摩托羅拉發布6800芯片,個人計算機時代即將到來。
晶體管如何推動家電行業的發展? 摩爾定律對半導體行業有何影響? 大型機與小型機在計算機市場有何不同?

相關報告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