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疫情時代
“后疫情時代”即新冠疫情后期,經濟、文化、教育、人們的消費習慣等受新冠疫情影響而產生巨大變遷的時代,是新冠疫情發生后,社會發生深刻變化而進入的新歷史發展時期。其特征主要體現在疫情的時起時伏、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全新的國際形勢以及產業發展的變遷。
二、后疫情時代主要特征
(1)疫情的時起時伏:疫情時起時伏,隨時都可能小規模爆發、從外國外地回流或者季節性的發作,而且遷延較長時間,對各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2)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沖擊,2020年上半年首次出現了GDP同比負增長,雖然新冠疫情已經逐漸得到有效控制,我國經濟也逐漸復蘇,但經濟增速較往年相比仍具有較大差距。
(3)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新冠疫情的沖擊使得大多數企業停工停產,許多人短期內失去了經濟來源,資金周轉出現問題,消費者信心指數大幅下降。在后疫情時代,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消費行為,其消費觀念變得更加趨于理性化。
(4)全新的國際形勢: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蔓延,對原有的國際形勢形成了一定的沖擊,中國在此次疫情中的亮眼表現使得其國際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相應的,美國的霸主地位也由于新冠疫情被進一步削弱。
(5)產業發展的變遷:新冠疫情的爆發對部分傳統產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也為遠程辦公、線上教育等部分新興產業帶來了發展機遇,在后疫情時代,全新的社會、經濟、文化環境仍將對產業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部分產業將迎來爆發機會。

三、后疫情時代企業如何發展
1、后疫情時代企業的機遇與挑戰
(1)機遇
①經濟逐漸復蘇,宏觀經濟環境穩定向好發展
②數字化進程加快,新興產業生命力旺盛
③經濟增長新舊動能轉換,新經濟態勢帶來發展機遇
(2)挑戰
①疫情存在隨時反復的風險對產業發展影響深遠
②海外疫情嚴重,國際貿易遭到一定限制
③各行各業重新洗牌,產業格局迎來變革

2、企業破局關鍵
(1)主動采取行動
后疫情時代企業領導者應對自身有清楚的認知,迅速保證現金流的同時節降成本,此外,應制相應的預案,防范于未然。
(2)建立敏捷供應
后疫情時代企業面臨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供應端需時刻保持敏捷性與適應性,同時應思考供應鏈上下游產生改變對自身的影響。
(3)構建企業韌性
疫情的不確定性為企業帶來巨大的危機感,誰也無法篤定不受疫情的影響,因此構建企業韌性顯得格外重要,企業應對未來可能存在的風險做出預測,同時依托數字技術精簡核心業務,擴大多樣性人才儲備,以便風險來臨時能迅速作出反應。
(4)尋找增長活力
后疫情時代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注定企業不能再依托單一產品、服務或商業模式來保持恒久的競爭力,企業應依托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化技術,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靈活部署商業計劃,并相應調整渠道、營銷、服務等方面的能力。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后疫情時代那些迎來爆發機會的產業(60頁).pdf》
《BCG:把握當下制勝未來—中國企業如何贏在“后疫情時代”(20頁).pdf》
推薦閱讀:《全球并購行業趨勢:后疫情時代投資人將面對激烈競爭(17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