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服務在供給中會表現為具體的服務形態,養老服務業也基本依托于這些形態來發展,無論第一、二產業的產品使用、場所建造,還是第三產業所包含具體服務類別的提供,都要在一定的空間中完成,老年人享受養老服務業也以一定的具體形態來實現。

(1)居家養老服務業
居家養老是在家庭養老的基本模式,即養老服務的提供在家庭內部,同時以所在社區為輔助,有效利用社會化養老資源,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滿足老年人生活所需為目的,為選擇居家養老的人提供服務。居家養老服務成本低,可以享受足不出戶的照顧,目前依然是我國大多數老年人的首選,服務內容包括日常照料、飲食起居等,附帶醫療陪護。居家養老一般由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上門提供服務,有時也由社區或福利中心的工作人員上門提供照料等日常服務,上門進行服務是居家養老的最主要形式,這種養老服務業形態符合中國人傳統習慣。
(2)社區養老服務業
社區養老是現代化養老服務的基本形態,服務提供集中在社區,由專業人員或社區工作人員為社區內老年人提供,社區養老服務業的基本內容與居家養老大致相同,主要包括飲食起居照顧、病理看護照料、日常娛樂服務、心理陪護、繼續教育、健康養身等。社區養老服務是一種集體屬性較強的公共化服務模式,一方面讓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養老,以經常性群體活動的模式享受專業化服務,降低老年人的孤獨感。另一方面,社區養老服務業的組織性和體系性更強,對養老服務業需求的統籌更為快速便捷,可以降低單向性居家養老服務的成本。
(3)機構養老服務業
機構養老是未來養老服務業態模式的發展方向,老齡群體享受服務不再局限于家庭和社區,而是在養老機構享受更為專業的服務。具備資格的養老院、敬老院和福利院等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公寓式、住宿式的養老服務業。選擇機構養老,既能享受便捷的養老服務設施,也能享受專業的病理看護、康養療養、繼續教育、文娛玩樂、心理慰藉等服務。相較于傳統養老服務業,機構養老可以更全面地將養老服務業所涵蓋的產業融合進來,養老機構能提供更可口的飯菜、更健全的設備以及更加專業化的人性服務。養老院、敬老院、福利院、托老所以及老年公寓、老年護理院、臨終關懷機構等,都是機構養老服務業得以開展的重要載體。
(4)“醫養結合”服務業
醫養結合是養老服務業的進階形式。老年人養老服務最大的需求之一是醫療服務,傳統醫院的看護服務具有單一性,醫養結合則把醫療和養老相結合,既能享受專業化醫療服務,也能享受到人性化的陪護服務,相當于把養老院和醫院“合二為一”。醫養結合能大大降低老年人在醫院看病的不安,把生活照料和康復療養相結合,實現病理療養、體檢篩查、診療治理、病理看護多樣合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