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貝格:2024年商用車及非道路工程機械市場白皮書: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1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羅蘭貝格:2024年商用車及非道路工程機械市場白皮書: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15頁).pdf(1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報告2024年商用車及非道路工程機械市場白皮書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目錄 趨勢1 趨勢2 趨勢3趨勢4新市場:企業加碼出海新細分:高潛細分增長新營銷:營銷體系升級新管理:管理精益深化481013頁數2 2024年商用車及非道路工程機械市場白皮書商用車及非道路工程機械行業受經濟周期波動影響大,在國內房地產、金融等行業承壓、國際地緣政治摩擦不斷和24年主要經濟體大選的不確定性高的背景下,行業整體面臨著更大的挑戰。但機會往往與危機共存,縱觀國際一流企業穿越周期的經驗,羅蘭貝格認為,24年依然存在“占增量、提能力、強內功”的市場機會。產業生態內頭部玩家均采取一系列措施繼續尋找新增長極、同時通過業務組合
2、調整、能力提升增加抗風險能力。行業呈現出新市場布局加碼、新細分高潛領域增長亮眼、新營銷體系加速升級、新管理體系精益深化的“四新”趨勢。0101 中國商用車及非道路機械市場“四新”趨勢?LNG?資料來源:羅蘭貝格3 2024年商用車及非道路工程機械市場白皮書?/?500?2020?2023?3046202020234763202020236152020202342692020202314252020202310,4094,7204,096?8,3937,3726,374?1,8081,4941,363?16,1853,8192,072?4,0221,7371,621?(?)(?)?(?14t?)
3、1)?14t?,?)2)?(20?)3)?(?)4)?(?)5)XXX?XXX?資料來源:海關數據(TradeMap);羅蘭貝格新市場:企業加碼出海1.出口市場井噴,呈現地區和車型多元化趨勢a)地區多元化:從初級市場逐步向進階市場滲透基于產品成熟度、渠道管理深度和服務體系完備度,全球市場可被分為三類,即西北非國家、中東東盟欠發達國家2等初級市場,南美、獨聯體、中東東盟領先國家等進階市場,歐盟、南非、美加、澳新等成熟市場。中國領先企業目前在初級市場已形成一定市場優勢,正逐步向進階市場滲透。相比2020年,重卡、中輕卡、客車、工程機械和農用機械出口覆蓋的國家數量均大幅提升,中輕卡和工程機械銷量超5
4、00臺的國家數已超60個,重卡已超45個,且部分板塊新增國家為進階市場,并已成為重要出口國,如重卡板塊中的沙特、阿聯酋和墨西哥,大中客板塊的墨西哥、泰國和以色列等市場。02然而,對于中國企業而言,各區域市場仍有廣闊的滲透空間。北美和歐洲兩個成熟市場、南亞和南美兩個進階市場為全球道路和非道路機械主要市場,占比超過65%,而中國企業目前滲透率較低。由于歐美市場被全球領先企業占領,1進入難度較大,南亞和南美則因存在較高的關稅保護壁壘且對產品適配性、后市場整體解決方案等要求較高,市場拓展難度較大,中國企業需通過加強本地化能力,以助力市場突破。b)細分市場多元化:全球“一盤棋”布局,細分市場百花齊放隨著
5、海外市場的戰略重要性提升,中國企業出海產品呈現車型多元化和高端化趨勢。從板塊來看,貨車中牽引車增長顯著,基于海關出口數據,從2022年6.8萬臺升至2023年14.3萬臺,成為重型貨車中最大的細分市場,其中俄羅斯為主要增量,從2022年7千多臺暴漲至2023年超6萬臺,中國品牌迅速填補歐美品牌退出后的市場空白??蛙嚢鍓K中,輕中大客均增長可觀,其中20座以上的大客雖然體量較小但增速快,尤其是20-30座市場2021-2023年均增速超60%,勢頭迅猛,增量主要來自于中東、獨聯體和電動大巴發展領先國家(如泰國、智利等)。從價格段來看,中國品牌均價穩步提升,高端化趨勢加深,這背后是中國企業持續加速推
6、進的高端品牌、產品、營銷等體系建設。如某中國領先重卡主機廠與海外伙伴合作,加強線上線下02 中國整車/整機出口國家數量趨勢1.包括埃及和阿爾及利亞2.如緬甸、老撾、孟加拉等4 2024年商用車及非道路工程機械市場白皮書?(?14?)?(10?)4.7(31%)7.1(47%)0.7(5%)2.4(16%)20216.8(34%)8.9(44%)1.0(5%)3.4(17%)202214.3(44%)12.4(38%)1.2(4%)4.7(14%)2023?14.920.132.6?2023?1.2(31%)0.3(7%)2.5(62%)20211.4(29%)0.6(12%)2.8(59%)2
7、0222.5(37%)0.7(11%)3.6(53%)202330?20-30?10-20?4.04.86.820?2020-2023,?1937,40462,04720202021202220236375%33%29%39%42%64%20%CAGR21-23?21 v.s 23,?2,861?2,698?2,652?1,572?1,391?957?950?797?674?441?125%177%160%164%281%94%118%64%131%22%CAGR 21-23CAGR21-23資料來源:海關數據(TradeMap);羅蘭貝格品牌建設和投入,推廣高端產品系列,打造跨區域的服務聯保
8、體系,設置區域配件中心,以實現從賣產品向賣品牌、賣服務轉型。032.中企出海三大能力要求提升,銷服本地化、產供本地化、研發本地化過去3年中國出口銷量高速增長,為了維持或提升這一持續增長的勢頭,中國車企的國際化能力需邁入新階段,未來核心競爭力需從單一的價格競爭向體系化能力轉變,為海外當地消費者提供更貼近需求的產品和更優質高效的銷售服務,而這背后則需銷服本地化、產供本地化和研發本地化提供有力支撐。a)銷服本地化:建設四大核心能力為了加強銷服本地化能力,中國企業需加強維保協議、終端金融服務、前置備件管理和渠道管理體系四大能力,提供相應產品或服務解決方案,并通過經銷商管理和賦能保障落地。健全維保協議:
9、車企需充分調研和理解客戶需求,尤其是針對大客戶提供定制化方案,滿足客戶快保、維修、出勤率保障等差異化需求,以防止保外價值外漏。同時建立聯保體系,掌握維保數據,實現統一管理。終端金融服務:車企可通過自建金融平臺或與當地伙伴合作提供廠商金融產品,覆蓋B端經銷商庫存金融和C端消費者金融,緩解經銷商流動資金能力并增加粘性,同時促進整車銷售。前置備件管理:車企通過在海外現地設置備件中心庫,實現備件資源前置和本地化采購,同時對內搭建數字化管理系統連接主機廠和經銷商,基于歷史數據沉淀進行未來備件需求預測管理。渠道管理體系:車企對經銷商需應用體系化、高吸引力的商務政策,以提升合作粘性,同時加強考核管理,實現優
10、勝劣汰,保障經銷商質量。b)產供本地化:避關稅、提效率、建品牌對于外資高端品牌和中國品牌而言,海外本地化制造的作用的側重不同。對兩者而言,產供本地化均可實現突破貿易保護和提升區域效率的作用,賦能產品定制化和市場快速效應。但外資高端品牌由于本國生產成本高,因此海外設廠也為借助當地制造成本優勢。然而,中國由于本身已具備制造成本優勢,因此更低成本并非主要目的,但可通過進入較為發達的海外市場實現品牌向上,擴大全球范圍內的品牌知名度和競爭力。041)海關編碼包括870220(同時裝有壓燃式活塞內燃發動機及驅動電動機的車輛),870230(同時裝有點燃往復式活塞內燃發動機及驅動電動機的車輛),870240
11、(僅裝有驅動電動機的車輛)03 中國整車出口分類型銷量5 2024年商用車及非道路工程機械市場白皮書以某中國領先工程機械企業為例,過去海外業務定位為貿易出口型,以第三世界國家為主,通過與當地代理商合作以CBU整機出口的模式實現快速市場進入。但該企業逐步發現貿易模式存在銷量天花板,銷售依賴代理商,區域效率難以提升且難以打造品牌影響力。因此,該企業自2006年起開始布局海外子公司和KD工廠,截至目前已設立5個KD工廠(巴西、印度、印尼、南非、美國),一方面規避當地關稅,另一方面通過銷服產供形成合力,提升其在核心市場尤其是高端市場的表現,獲取經驗以反哺中低端市場。05c)研發本地化:向全球定義與開發
12、邁進海外產品研發模式基本可分為三大階段:“中國定義中國開發”、“全球定義中國開發”、“全球定義全球開發”。目前大部分中國企業仍處于“中國定義中國開發”階段,國內負責產品開發,在產品定義階段僅考慮海外法規要求。若要滿足海外消費者功能配置需求,則須后續進行適應性開發,海外團隊僅負責當地法規和需求收集。未來中企需先向“全球定義中國開發”轉變,海外當地團隊開展消費者調研以提供全面深入的需求輸入,國內負責開發商品導向的全?CBU?KD?2022?2006-?2002-2005?(?)?120?10?1)5?KD?2)1?(?)7?KD?資料來源:羅蘭貝格資料來源:IHS,案頭研究;羅蘭貝格04 本地化制
13、造作用05 某中國領先工程機械企業海外工廠布局1)子公司:印度、印尼、美國、德國、巴西、俄羅斯、南非、沙特、阿爾及利亞、哈薩克斯坦;2)KD工廠:巴西、印度、印尼、南非、美國;3)美國、印度、德國6 2024年商用車及非道路工程機械市場白皮書?1234?資料來源:專家訪談,案頭研究;羅蘭貝格06 海外產品研發階段和模式球車型。遠期在海外銷售起量后,可考慮在海外本土設立研發團隊進行全球本土產品的正向開發。以某領先中國輕型商用車企業為例,該企業近年來逐步在歐盟建立研發中心,承擔海外需求洞察的職能,參與海外產品定義過程,以提升中國產品與當地需求的適配性,向“全球定義中國開發”階段轉型。此外,該企業2
14、023年與意大利知名摩托車和汽車制造商達成合作,共同開發符合歐盟標準的新型電動商用車產品,嘗試向“全球定義全球開發”階段邁進。061)上汽一般車型全生命周期為8-10年7 2024年商用車及非道路工程機械市場白皮書新細分:高潛細分增長293%90%10%7%20222023?95%94%5%20226%2023?1)?67%60%33%40%20222023?27%53%73%47%20222023?%?2)?6?2023?5-6?%?2)?70%?資料來源:上險數,案頭研究;羅蘭貝格07 貨車和客車市場新能源趨勢1.新能源:卡車市場持續升溫繼2022年實現爆發式增長后,2023年新能源商用車
15、市場持續穩步向好,國內全年銷量超31萬臺,同比增長31%,滲透率達11%。在貨車領域,新能源輕卡作為城配運輸的主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23年全年銷量達超4.6萬臺,同比增長17%,滲透率達10%,主要由于城配物流場景下路權優勢持續,更多區域放開新能源輕卡尤其是廂式貨車的城內限行政策,廂式運輸車和載貨車銷量占新能源輕卡的70%,為主要應用場景。新能源中重卡市場也持續升溫,全年銷量超3.7萬臺,滲透率達6%。純電仍為貨車市場的主要技術路線,在輕卡和中重卡新能源銷量中分別占比87%和84%。相較之下,新能源客車市場則出現分化。由于今年新能源購置補貼取消,之前享受紅利的大中型新能源客車受到沖擊,銷量
16、出現大幅下滑,滲透率從2022年73%下滑至47%,而輕客由于本身并未享受補貼,且受到新能源城配物流需求推動,新能源滲透率有所提升,從2022年33%升至2023年40%。072.LNG天然氣重卡:短期爆發,未來持續滲透但難以顯著突破2023年天然氣重卡市場風頭無兩,全年銷量超過15萬臺,相比2022年翻了近3倍,在重卡國內全年銷量中占比23%。天然氣重卡增長主要得益于需求端油氣價差,LNG價格2023年1月接近7000元/噸,8月已降至平均3668元/噸,而柴油價格持續攀升,多數區域的0號柴油零售價已突破8元/升,氣油價格比自4月起便維持在0.4-0.6。此外供給端各大商用車企業擴大產能、加
17、大燃氣車上新和營銷力度等舉措,不少廠家下半年的排產任務中近7成是天然氣車型。中長期來看,受政府政策支持和油氣價差持續的影響,天然氣中重卡將持續滲透,但產品聚集性和價差區域性將限制滲透上限,預計2027-2030年滲透率達25%-27%。一方面,環保趨勢下政府將持續推動天然氣在內的清潔能源替代燃油,且隨著俄羅斯對中國天然氣穩定出口以及國內的天然氣豐富資源,未來整體供給充足,而油價受到中東局勢動蕩等影響未來或將持續上漲,持續的油氣價差將推動天然氣中重卡滲透。另一方面,天然氣重卡以中長途和以資源運輸為主的牽引車產品為主,2023年在牽引車中1)指總質量在3.5-6T貨車;2)新能源指純電、插電混動、
18、燃料電池、甲醇、氫氣,燃油包含柴油、汽油、天然氣趨勢8 2024年商用車及非道路工程機械市場白皮書?%3.2(9%)2.9(8%)28.5(82%)20222.6(7%)2.9(7%)33.9(86%)2023?34.639.4-20%-1%19%YOY1?2?3?2023?2022?27.8%?資料來源:上險數,案頭研究;羅蘭貝格09 客車“大轉小”趨勢的滲透率達46%,而在自卸、專用、載貨車中的滲透率均微乎其微,主要是因為車輛尾部的天然氣氣瓶影響載貨自卸上裝,且資源運輸型物流重卡(如煤炭等)以牽引車為主,行駛里程長,天然氣的燃料成本優勢更為顯著。此外,存在明顯油氣價差的省份集中于華北和西川
19、地區,主要由于氣源充足、加氣站較為完善且煤炭等資源產量可觀,23年該區域牽引占全國牽引銷量56%。因此,天然氣重卡在使用場景上存在限制,滲透率存在上限,或在25-30%。0808 中國天然氣重卡市場變化與驅動要素?2022-2023,2027E,2030E202220232027E2030E7%23%25%27%?+?LNG?/839810920232024E2025E6,5005,510202220232025E?LNG/?2023?48%?23?56%46%54%?1%99%?1%99%?1%99%?2023清LNG1)2024清245%?40%?45%30%?40%?30%資料來源:CA
20、AM,上險數,案頭研究;羅蘭貝格1)2024年2月,按“元/公斤”下的油氣價差在45%以上3.市場細分結構:客車小型化和工程機械兩極化2023年,客車市場“大轉小”趨勢明顯,輕客銷量近34萬臺,同比增長19%,而中客和大客則分別同比下跌1%和20%,輕客成為推動客車板塊銷量上升的主要驅動力,主要由于疫情放開后鄉村游、周邊游等線路持續火爆,推動中小型客車需求提升。此外,不少城市公交車實行“大轉小”以應對實載率下降的問題,并降低車輛采購成本和車輛運營成本;同時,在經濟恢復較緩的大背景下,個體戶購買商乘兩用的輕客用于做小生意的需求有所提升,進一步推動客車小型化趨勢。工程機械市場則呈現兩極化趨勢。挖掘
21、機市場中,微挖和大挖占比持續提升,前者主要受到新農村建設需求推動,從2022年8%提升至2023年9%,后者則主要受到國內路橋基建、礦山等行業逐步回暖影響,從2022年13%提升至2023年14%。裝載機市場中,小型機(小于3噸)持續發揮農用裝載機替代潛力而占比有所提升,中大型(6噸以上)則在作業效率高、外資品牌國產替代等因素驅動下,占比也將持續增長。099 2024年商用車及非道路工程機械市場白皮書新營銷:營銷體系升級3?-?-?-?TCO?-?-?-?(?)?TCO?(?)Grade?TCO?資料來源:案頭研究;羅蘭貝格1.大客戶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隨著上游客戶集中化和需求升級趨勢不斷加深,
22、單單通過價格競爭以難以保持長久的市場優勢,企業需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高效營銷體系,通過自身業務升級和經銷商管理賦能升級,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產品和服務解決方案。從業務視角來看,企業需從客戶的視角出發,圍繞“購用管修換”全生命周期設計相應的解決方案,通過體系化能力滿足客戶各類需求,以提升客戶忠誠度和粘性,鞏固和拓展市場份額。以某全球領先工程機械企業為例,其推出產品-技術-服務-人 綜合解決方案,由場景化靈活產品組合、數字化技術解決方案、全生命周期貫穿服務和以人為本增值服務組成,提供機種選型、金融服務、整體TCO分析、遠程操作系統、售后服務包等服務,覆蓋用戶購機、用機、管機、修機全生命周期,充分賦
23、能用戶作業并獲取全生命周期價值。10從管理視角來看,主機廠需強化在市場洞察、技術方案、后市場、經營分析等方面對經銷商的賦能,幫助渠道從傳統整機貿易商向客戶的長期戰略合作伙伴轉型,主機廠與經銷商形成營銷合力,共同為用戶提供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如全球某領先工程機械企業由總部對接客戶總部層面定期收集擬開工項目詳細信息,包括工況、擬采購設備數量等,以月報形式下發代理商,賦能線索獲取。10 某全球領先工程機械企業大客戶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案例趨勢10 2024年商用車及非道路工程機械市場白皮書?(?)?(?)?(?)?(?)?,?資料來源:專家訪談,案頭研究;羅蘭貝格11中國某領先商用車企業金融業務案例2
24、.多元增值服務在整車/整機銷售價格競爭日益激烈的趨勢下,國內外領先企業均紛紛布局金融、二手車、第二品牌件、售后服務包等增值業務,以賦能整車銷售進而開拓新收入來源。以中國某領先商用車企業為例,其已建立金融業務體系,由衍生業務部牽頭設計,銷售部和財務公司協同配合,分別主要負責銷售政策制定和審批放款管理。在具體業務運作過程中,銷司掌握整體的金融貼息額度且對同一種產品全國政策保持一致,并戰略性傾斜廠家系金融,以保障利潤空間和服務質量。11此外,以海外某領先商用車企業為例,其戰略布局保外后市場業務,發布旗下第二品牌件產品,不僅提供維修件供應鏈,還自行管理三方渠道和授權服務站,實現保外業務全鏈條布局,第二
25、品牌件收入規模已達約20億美元,與原廠件相當。11 2024年商用車及非道路工程機械市場白皮書3.品牌生態體系隨著中國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差異化成為企業突破重圍的制勝要素之一,而品牌力作為重要的差異化競爭力組成要素,對于企業產品銷售和溢價能力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國內外車企的品牌體系不再局限于集團和產品品牌,而是逐步建立技術、售后、用戶等衍生品牌,進而形成品牌生態體系,以打造企業專業且差異化的形象。如某全球領先乘商用車企業,在商用車板塊發布三大技術品牌,分別主打電動化、氫燃料和自動駕駛技術,并創立兩大生態品牌聚焦汽車和其他領域創新技術投資和孵化。此外,中國某領先商用車企業2023年發布全新新能源技
26、術品牌,包含車電一體化、電驅橋、輕量化、集成式熱管理、全自主的智能控制系統、整車安全可靠設計六大核心技術,并且全新開發重卡和輕卡新能源平臺,以打造新能源市場引領者形象。12?TruckPad?FleetMaster?car2g?Mercedes me?eActros?eCascadia?eFUSO?e?Locally Emission Free(?)?Actros?Freightliner?2018?2002?2014?2007?2006?1)?2)E-Mobility Group(EMG)資料來源:案頭研究;羅蘭貝格12 某全球領先乘商用車企業案例1)技術品牌中還有只用于乘用車的Plug-i
27、n hybrids、INTELLIGENT DRIVE等,不作枚舉;2)生態品牌中還有孵化器和風投類的the Startup Intelligence Center、STARTUP AUTOBAHN、JOINT THINK!TANK、等價值定位相似的品牌,不作枚舉12 2024年商用車及非道路工程機械市場白皮書鐵三角機制:專業化、一致化、高效化的,可實現端對端完整服務對接IPD、LTC和ITR為當前最完整的實現與客戶端對端對接的業務流程體系客戶客戶IPD產品、產品解決方案LTC線索到回款,產品和服務變現ITR問題到解決客戶需求線索/機會點問題/請求需求實現產品/服務解決/關閉以客戶為中心123
28、銷售方案交付 品牌 融資風控 財務 產品應用 研發 生產 服管 采購 經銷商資料來源:羅蘭貝格13 鐵三角機制與LTC流程體系新管理:管理精益深化41.建設用戶導向的機制流程:鐵三角機制與LTC流程體系面對外部客戶對于專業化方案、一致化界面和端對端方案的需求提升,同時企業內部對于一致化打法、客戶精準化解讀和內部資源高效利用的要求也日益凸顯,如何建立專業化、一致化、高效化的客戶端對端的管理機制成為企業精益管理的重要課題之一。羅蘭貝格基于客戶精益管理轉型的豐富項目經驗,已建立由銷售、方案、交付三大角色構成的鐵三角機制管理方法論。鐵三角機制在運營過程中通常會遇到跨部門協同性受阻、角色責權不對等、人員
29、積極性有限等痛點,因此需遵循三大原則:組織協同以打造項目制跨部門運營機制,基于擴展職責延展和充分授權,建立傾斜前線團隊的正向激勵方案。而鐵三角機制的有效落地還需相應流程體系作為支撐,LTC(Lead to Cash)流程貫穿客戶線索到企業產品服務變現,是重要落地抓手之一。LTC流程在眾多中國企業中已試點或應用多年,可實現提升運營效率、增加合作協同、加強經營質量、降低運營成本四大優點。13以某LTC應用領先企業為例,為解決項目推進計劃性弱、客戶流程復雜度高、流程環節責任不清、決策效率低等痛點,啟動LTC流程變革。該企業建立戰略、執行、管理、使能四類流程,整合LTC流程與過去企業內部流程,將線索、
30、投標、交付、回款等核心業務環節集成串聯,打通業務環節,明確各流程職責分工。整個LTC變革持續近10年,循序漸進,以先打“通”作為首要目標,再增“量”,最后提“質”,以減弱變革過程中對業務的負面影響。趨勢13 2024年商用車及非道路工程機械市場白皮書2.強化風險管理:“四步走”企業風險管理體系建設面對全球宏觀經濟和政治格局的不確定性,市場需求持續低迷,未來不穩定性因素增加,中國企業亟需強化自身風險管理體系,打通從風險識別到解決方案制定的全流程機制,提高抗風險能力,保障業務的長期可持續發展。羅蘭貝格已建立識風險、拓工具、設底線、建機制的“四步走”企業風險管理方法論。在識風險階段,結合內部風險指數
31、調研和外部風險羅盤分析,評估企業目前整體風險水平,進而結合基于風險概率與潛在損失金額判斷風險優先級。識別風險類型,針對重大風險、灰犀牛、黑天鵝采取特性化舉措,常規風險采用共性化舉措持續監測。接下來,通過行業對標分析制定重大風險、灰犀牛、黑天鵝和常規風險的應對舉措,以完善和拓展舉措工具箱。之后,結合企業戰略目標與現狀,設計一以貫之的風險紅線與底線,并建立相應評估體系、紅線/底線維度、預警退出機制,在企業內部宣貫底線思維,防止發生嚴重的風險問題,堅持長期主義。最后從企業風險文化設計到公司治理架構中融入風險管理組織、反饋及決策流程,同時制定風險應對預案,以搭建風險管理機制,保障風險管控結果有效落地。
32、14以全球某領先乘商用車企業為例,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前3年識別出危機風險,并啟動危機應對方案,以放緩業務擴張節奏、推動業務向精簡高效轉型為指導思想,在乘用車和商用車板塊分別推行系列舉措,其中商用車板塊推行“全球卓越計劃”,包括深化柔性生產、縮減車型數量推動平臺化開發、開拓亞洲市場以平衡歐美市場風險等,最終集團整體在危機發生后2年就回歸正常營收水平,并且得益于快于競對實現復蘇,實現對競對市場份額的搶占,化危為機。3.推動數字化賦能:敏捷化數字化架構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逐步成熟,車企愈發關注數字化在業務中的應用潛力,以實現企業的降本增效。羅蘭貝格構建敏捷化數字化架構方法論,包
33、含小前臺、大平臺、強后臺的三層架構,以及安全管理作為數字化安全防護低線和支撐。小前臺SaaS層基于現有應用系統與觸點的功能模塊,匹配全生命周期業務核心場景,形成最小化的、敏捷的前端應用小模塊,最大化保證前端應用迭代效率。平臺PaaS層通過支撐業務前臺運作的業務中臺以及數據中臺,結合PaaS容器和數據底座,打通企業內部各部門以及主機廠和經銷商之間的數據?5?13?ESG?ESG?.?資料來源:羅蘭貝格14 羅蘭貝格外部風險羅盤方法論14 2024年商用車及非道路工程機械市場白皮書安全管理安全運營數據安全車聯網安全物理安全基礎安全工控安全安全體系強后臺大平臺小前臺基礎層邊緣層IoT&邊緣層數據計算
34、&鏈接&異構網關平臺層應用層PAASIAASSAASEDGE通訊協議及數據解析接入源配置邊緣計算數據異構處理標識解析(IPV6)流量監控數據開發數據服務數據報表儀表盤BI報告智能決策與大數據分析平臺數據中臺容器PAAS公共組件運維監控AI應用/分析決策輿情分析質量預測用戶畫像決策智能AI能力引擎AI開發平臺算法庫:神經網絡、PLC/PAC控制器物聯網設備CNC控制器工業設備機器人電表電氣設備安全設備用戶中心IOTMOM中心精準營銷智能制造采購協同智慧物流產銷協同研發協同購車appMOMEMSEMAAR評車研發質量SRMTMSLESOMS業務中臺4G/5G、RTLS、UWB、NB-IoT、LoRa、Internet、Wi-Fi 容器DevOps數據湖數據治理元數據區塊鏈消息推送數據底座APaaS應用商店專有云公有云私有云資料來源:案頭研究;羅蘭貝格15 敏捷化數字化整體架構孤島,并保障新技術與新業務的融合效率。強后臺IaaS層除了需建設企業云服務之外,亦需考慮物聯網、邊緣數據計算等邊緣層的打造,以為整體數字化架構打造堅實基礎架構。1515 2024年商用車及非道路工程機械市場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