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航天行業深度報告:手機直連衛星市場長坡厚雪商用進程逐漸加速-250107(3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商業航天行業深度報告:手機直連衛星市場長坡厚雪商用進程逐漸加速-250107(36頁).pdf(3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 商業航天行業深度報告 手機直連衛星市場長坡厚雪,商用進程逐漸加速 2025 年 01 月 07 日 手機直連市場空間巨大,是衛星互聯網邁向通用市場的核心方式。手機直連衛星能夠為手機用戶提供廣域連接,是星地網絡融合背景下的衛星通信新范式。據 GSMA 數據,2023 年全球移動終端訂閱用戶數量已達 56 億,移動終端直連衛星有望成為衛星互聯網的核心應用場景。20232030 年僅大眾市場手機直連衛星的需求就達 670 億美元,此外手機直連衛星在應急救援通信、駐外工商業機構通信、船載機載通信、特種領域均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2、同時,近年來國際通信組織的標準制定和各國相關政策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衛星及火箭技術的進步為手機直連衛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手機直連衛星目前主要有定制手機直連、存量終端接入、3GPP NTN 技術這三種技術路徑。定制手機直連路徑“改手機不改衛星”,采用衛星私有協議,基于目前在軌衛星接入,需要通過手機外掛衛星專用芯片來支持直連衛星。存量終端使用增強的地面移動通信協議,基于新發射的低軌衛星星座接入,對衛星的天線收發能力及基站增強技術要求較高。3GPP NTN 技術代表未來發展方向,致力于實現星地頻段、標準的統一,但產業鏈進展受限于標準制定速度,涉及通信體系的大幅度更新,部署周期長。商用進程方面,手機
3、直連衛星市場目前處于定制手機直連為主(市場培育期)、存量手機直連放量前夕的階段。目前定制手機直連可基于存量衛星、現有協議快速落地,商業模式最為成熟,蘋果(GlobalStar)、華為(天通一號)均成功進行了商業實踐;存量手機直連衛星正處于從 0 到 1 的關鍵時間節點:SpaceX已完成 DTC 衛星第一階段殼層的部署,并在 11 月獲得商業服務許可,有望在明年進一步實現語音通話和上網業務,ASTS 成功發射 5 顆 BlueBird 衛星;3GPP NTN 的商業化進程受限于標準協議的制定,但目前有多家公司、運營商積極進行技術儲備,如 Omnispace 計劃使用 S 頻段研發基于 3GPP
4、 標準的 5G 非地面網絡,當前已發射 2 顆試驗衛星。投資建議:我們認為手機直連是衛星互聯網邁向通用市場的核心方式,也將帶動車聯衛星、物聯衛星技術及標準發展進程,共同為衛星及商業火箭行業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隨著手機直連商業模式不斷印證,國內及海外市場有望伴隨我國星座的陸續組網以及火箭技術的迭代持續打開,建議重點關注我國衛星制造+地面系統+終端應用相關核心標的,重點推薦上海瀚訊、震有科技、海格通信,建議關注藍盾光電、通宇通訊、中國衛星、廣電計量、西測測試、思科瑞、乾照光電、中國衛通、普天科技、南京熊貓、信科移動、譜尼測試、信維通信、六九一二、九豐能源、斯瑞新材、高華科技、超捷股份、鋮昌科技、臻
5、鐳科技等。風險提示:我國衛星發射進程不及預期,6G 通信技術迭代不及預期。重點公司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 代碼 簡稱 股價(元)EPS(元)PE(倍)評級 2023A 2024E 2025E 2023A 2024E 2025E 300762.SZ 上海瀚訊 19.53-0.30-0.10 0.07/300 推薦 688418.SH 震有科技 30.22-0.45 0.19 0.93 /156 33 推薦 002465.SZ 海格通信 10.19 0.28 0.23 0.33 36 44 31 推薦 300862.SZ 藍盾光電 26.05 0.32/0.18 133/141/002792.SZ
6、通宇通訊 13.74 0.20 0.19 0.28 83 73 49/600118.SH 中國衛星 26.25 0.13 0.14 0.18 194 182 149/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預測;(注:股價為 2025 年 1 月 7 日收盤價;未覆蓋公司數據采用 wind 一致預期)推薦 維持評級 分析師 馬天詣 執業證書:S0100521100003 郵箱: 分析師 崔若瑜 執業證書:S0100523050001 郵箱: 研究助理 朱正卿 執業證書:S0100123120001 郵箱: 相關研究 1.通信行業 2025 年度投資策略:海外線把握算力前沿技術變革,國內線緊抓基建天地
7、融合機遇-2024/12/24 2.通信行業點評:字節 AI,打開國產算力產業鏈空間-2024/12/20 3.商業航天行業事件點評:衛星互聯網低軌 01 組衛星成功發射,關注商業航天進展-2024/12/17 4.商業航天行業事件點評:海南商發首次發射載荷,關注衛星互聯網產業進展-2024/12/01 5.通信行業點評:行動方案 指明量子計算應用領域,產業再加速-2024/11/28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 目錄 1 手機直連:市場空間巨大,是衛星互聯網邁向通用市場的核心方式.3 1.1 手機直連是天地互補大趨勢下受眾
8、最廣的應用場景.3 1.2 手機直連市場長坡厚雪,政策驅動與技術進步加速發展.6 2 手機直連的三種工作模式.12 2.1 定制手機直連:改手機不改衛星,正在實現快速部署.13 2.2 存量終端接入:改衛星不改手機,商業實踐近期起步.16 2.3 3G NTN:將手機直連引入通用標準.18 3 產業現狀:國內雙模手機快速落地,海外存量手機直連蓄勢待發.21 3.1 產業公司盤點:Lynk.22 3.2 產業公司盤點:ASTS.23 3.3 產業公司盤點:SpaceX.26 4 投資建議.28 4.1 行業投資建議.28 4.2 上海瀚訊.28 4.3 震有科技.29 4.4 海格通信.30 4
9、.5 藍盾光電.31 4.6 通宇通訊.31 4.7 中國衛星.32 4.8 廣電計量.32 4.9 西測測試.32 4.10 思科瑞.33 5 風險提示.34 插圖目錄.35 表格目錄.35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 1 手機直連:市場空間巨大,是衛星互聯網邁向通用市場的核心方式 1.1 手機直連是天地互補大趨勢下受眾最廣的應用場景 1.1.1 天地通信技術迭代此起彼伏,現階段天地互補大勢所趨 通信行業早期的形式主要依托衛星通信,衛星通信于上世紀七十年代起步,由摩托羅拉的銥星計劃引領行業變革發展。此時國際互聯網尚未成型,
10、衛星互聯網的概念仍局限于簡易的模擬信號應用。八、九十年代摩托羅拉公司發起了銥星計劃,標志著衛星互聯網的開端。21 世紀初伴隨地面通信技術的迭代和演進,衛星通信發展趨緩。由于應用場景及速率限制,這一時期衛星通信終端相對較為笨重,操作系統不兼容等問題逐漸暴露,衛星通信定位調整為地面通信方式的補充,多用于基站覆蓋不到的地區或用于特殊行業。近年來隨著高軌高通量及低軌寬帶衛星的興起,衛星通信進入衛星互聯網時代。高通量衛星寬帶服務提供商包括 Echostar、Viasat 等,用戶數量為百萬級別,能夠提供 Mbps 級寬帶網絡接入。低軌星座則以 Starlink、OneWeb 為代表,提供低時延穩定連接。
11、我國高軌高通量衛星包括中星等,低軌星座包括千帆星座、GW、鴻鵠-3 等。圖1:中星 26 號是我國通信容量最大的民商通信衛星 圖2:24 年 10 月 15 日千帆星座二批星發射成功 資料來源: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上海市空間信息產業協會,民生證券研究院 地面移動通信覆蓋能力不足,衛星通信能夠做到各區域/地形無差覆蓋。地面蜂窩移動通信技術(如 5G)是面向陸地的公眾移動通信系統,通過大量的地面基站來實現信號覆蓋和傳輸,但受制于地理條件和建設成本,基站無法在海域、沙漠、無人區等地理條件中形成有效覆蓋。目前地面通信基站僅覆蓋了全球 20%的陸地和 5%的海洋,且只能為全球約
12、 50%的人口提供互聯網服務。衛星互聯網通信因為其天基網絡便于實現全球覆蓋的優點,能夠實現全息泛在的智能高速寬帶通信。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4 5G 時代星地互補融合,6G 時代星地一體。在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聯合發展中,地面 5G 網絡需要依托衛星互聯網的廣域覆蓋和全球覆蓋優勢,彌補 5G 網絡覆蓋不足的局限,通過天地網絡融合實現網絡無縫連接與通信空間延伸。同時,衛星互聯網也需要依托 5G 網絡的高性能傳輸優勢,以提升高軌寬帶衛星和低軌星座互聯網系統的用戶體驗度。而未來 6G 將形成地面基站與低軌衛星、高軌衛星、地面的直放
13、站、水下基站等共同組網,進行全方位的深度覆蓋的新型組網模式,實現空、天、地、海立體空間內近乎無死角的全球的泛在連接。圖3:衛星通信的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國際太空,ESO,民生證券研究院 1.1.2 手機直連衛星:操作無隔閡,受眾最廣 實現衛星互聯網主要有兩種方式,通過 VSAT(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作為熱點接入衛星和手機直連衛星。通過 VSAT 方式需要專用的 VSAT終端連接到衛星網絡,同時向應用終端(電腦、手機、平板等)提供互聯網接入熱點服務,如 SpaceX 的 Starlink 終端。這種模式能夠提供穩定、寬帶上網服務,但由于 VSAT 終端體積、
14、供電等也帶來了一些不便,適用于家庭、辦公等應用環境。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5 圖4:Starlink 終端(標準驅動版)圖5:Starlink 的三種服務模式 資料來源:Starlink,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Starlink,民生證券研究院 相較于 VSAT 方式,手機直連不需要專用的衛星終端設備而通過消費手機直接連接衛星,能夠使手機用戶在地球任何角落都能實現穩定的通信連接。從運營角度,手機直連衛星滿足 1)用戶融合。使用同一用戶身份(同一 SIM 卡)提供服務,實現用戶不換卡、不換號按需接入衛星或地面通信網絡。2)
15、終端融合?;诂F有大眾消費類智能手機形態和軟件系統,通過芯片化、多?;?、一體化、智能化設計,實現不同頻段之間、不同衛星之間,以及衛星通信與地面通信網絡之間的快速切換。與依賴專用衛星設備的傳統衛星移動方式不同,手機直連具有便攜性好、操作無隔閡等優勢,確保消費者無需為衛星通信功能而大幅改變日常手機使用體驗。手機直連衛星模式以其受眾廣、終端便攜、市場潛力巨大備受業界的青睞。2022 年 3 月,愛立信、泰雷茲和高通三家公司聯合啟動全球首個 5G NTN(非地面網絡)技術實驗,通過低軌衛星驗證普通智能手機支持衛星通信的可行性。2022年 9 月,華為、蘋果公司先后推出支持手機直連衛星短消息業務的手機終
16、端;2023年 4 月,AST Spacemobile 基于低軌 BlueWalker 3 衛星,使用普通智能手機完成第一個雙向語音通信測試。2023 年 8 月和 11 月,華為和中國電信分別推出了支持手機直連衛星話音業務的 Mate 60 Pro 手機和天翼鉑頓 S9 手機。2024 年 11月,FCC 給 SpaceX 頒發了第一階段手機直連衛星服務的許可。手機直連衛星使得應用最廣泛的移動通信終端與覆蓋范圍最大的衛星網絡緊密結合,是增強終端能力與網絡覆蓋廣度的重要方法,是對傳統的依靠專用終端的、以話音及低速率業務為主的衛星移動通信的重新定義。6G 階段,星地網絡將融為一體,以統一網絡架構
17、、統一空口協議及統一頻譜規劃管理等為基本元素,手機直連是面向 6G 真正實現隨遇接入、無縫覆蓋的重要舉措。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6 1.2 手機直連市場長坡厚雪,政策驅動與技術進步加速發展 1.2.1 需求層面:市場空間巨大,大眾、國防、應急領域均有廣闊應用前景 大眾市場領域,手機直連衛星面向廣大手機用戶,根據 ITU 數據,截至 23 年底全球手機擁有率超過 78%,海量手機終端規模使得手機直連衛星模式具有極大的商業潛力。1、手機直連衛星能夠為未接入互聯網的人群提供網絡連接。根據 ASTS,截至 2023 年 12 月,
18、全球 81 億人口中有 34 億未接入移動寬帶,其中不乏眾多擁有手機但由于本國通信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因素無法接入互聯網的人群。據 ITU,在互聯網普及率較高的美洲和歐洲,手機擁有率比互聯網使用率高出不足 5pct,而這一差距在亞太地區為 9pct,在阿拉伯地區為 14pct,在非洲地區,63%的人口擁有手機,但是只有 37%的人使用互聯網,差距達到 26pct。圖6:移動寬帶接入率尚低于手機普及率 資料來源:ITU,民生證券研究院 2、手機直連衛星能夠為已接入地面移動通信的用戶提供廣域穩定連接,作為地面移動通信的重要補充。根據 ASTS,截至 2023 年 12 月,全球有 56 億人口屬于移動
19、手機用戶,具有在地面網絡覆蓋范圍內進出的需求,然而地球表面約 90%沒有移動網絡覆蓋,即便是發達國家在人口稀疏的地區也存在基站鋪設不完善、無法接收到移動信號的問題。如美國約有 1/3 的美國農戶尚未通寬帶,截至 2023 年5G 基站數僅為我國的 3.4%。據 GSMA 測算,20232030 年手機直連衛星大眾通信市場的需求約為 670億美元。30%40%50%60%70%80%90%100%全球非洲美國阿拉伯國家亞太地區中亞區域歐洲手機普及率移動寬帶接入率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7 圖7:大眾市場手機直連衛星的發展空間
20、資料來源:ASTS,民生證券研究院 由于手機直連衛星具備廣域連接能力,具備在極端地面環境下也能保持通暢的特點,在專用市場領域有較多應用空間。邊境巡防通信。邊境巡防的主要需求是衛星寬帶移動通信、精準位置服務,支持邊防干警日常巡防過程中等寬帶數據傳輸、情報快速回傳、應急救援保障等功能。主要應用場景是日常巡防作業,網絡寬帶應達到每終端用戶接收 10Mbit/s、發送1Mbit/s。邊防組網樣式是分級樹狀網或星狀網為主,基層單位與所屬指揮機關構成連通體系。主要應用裝備包括固定通信站點、應急通信指揮車、動中通車輛、便攜式終端、手持終端,還包括直升機指揮站等?;谛l星手機直連,可實現邊境巡防場景下的寬帶移
21、動通信、精準位置導航等功能,提高邊防通信保障能力。應急救援通信。應急救援的主要需求是針對集群通話和指揮調度服務以及針對受災人員的求助服務。由于在發生重特大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產事故時,經常面臨“無路、無網、無電”等極端條件,通信裝備的輕型化和低功耗尤為重要。同時,應急管理工作要求衛星通信網絡具備高可靠性和高穩定性,現場信息回傳對通信鏈路帶寬要求也不斷提升(如現場 4K 超高清視頻信息采集回傳),因此基于手機直連衛星,可實現應急救援場景下的寬帶移動通信,進而支撐應急指揮決策。例如 24 年底 SpaceX 手機直連已為颶風襲擊地區 27000 余部手機提供連接。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
22、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8 圖8:天通衛星在三明市救災的應用 資料來源:三明日報,民生證券研究院 船載、機載、車載通信等。以遠洋船員通信為例,目前而船員可用的通信容量和速率十分有限,14%的商船公司從不提供船上個人通信服務,只有 36%的公司長期為船員提供通信服務。目前船載通信 MSS 或 VSAT 手段存在的帶寬不足、信道昂貴等問題,限制了互聯網接入供給。未來手機直連有望實現海上場景下的寬帶移動通信,滿足遠洋船員上網娛樂、安全保障、商務服務等需求。駐外工商業機構人員通信。我國駐外工商業單位員工眾多,地點分布于全球160 多個國家,面對各異的地面網絡覆蓋場景,有
23、較強的寬帶移動通信需求。同時,手機直連衛星技術在特種行業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美國國防部對手機直連衛星技術保持高度關注,期望為作戰人員配備更小、更輕、功能更強、價格 低 廉 的 通 信 設 備。其 商 業 服 務 通 信 辦 公 室(Commercial Services Communications Office,CSCO)正在開展市場研究并尋求軍事用戶的反饋。在全球軍事衛星通信 2024 上,美太空軍采購和集成部架構主管表示,“手機直連衛星技術具有顛覆性,辦公室正在跟蹤商業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手機直連衛星技術有可能增強或取代專用的軍用窄帶衛星通信系統?!泵捞哲姷纳虡I衛星通信辦公室負責人
24、表示,已經選擇一些提供手機直連衛星通信業務的公司參與美軍的多元化 LEO 衛星服務項目,并授予了一些訂單和合同。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9 1.2.2 政策層面:國際通信組織大力推進新標準,各國紛紛給予政策支持 手機直連衛星業務的工作頻率、技術路線和工作模式在全球范圍還未確定和達成一致,近年來國際規則和標準制定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ITU(國際電信聯盟)積極討論為手機直連業務劃分新頻譜。按照當前的 ITU規則,衛星移動通信和地面移動通信的頻率是獨立分配和獨占使用。手機直連衛星屬于衛星移動業務(MSS)的范圍,隨著手機直連衛星
25、業務需求的持續增加,衛星移動業務的應用范圍顯著擴大,因此 ITU 需要為 MSS 業務分配額外的頻譜,并考慮相關技術和監管規則。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 WRC-23 大會已通過一項決議,授權 ITU-R 就手機直連衛星業務開展研究,以便在 WRC-27 上討論為手機直連衛星業務劃分新的頻譜,實現衛星和移動用戶設備的直接連接,以擴展地面移動通信的網絡覆蓋范圍。表1:WRC-27 中關于為衛星移動業務劃分頻段的議程項目 議程項目 標題 1.1.2 考慮按照第 252 號決議(WRC-23)的規定,在 1 427-1 432 MHz(空對地)、1 645.5-1 646.5 MHz(空對地)(地對空)、
26、1 880-1920 MHz(空對地)(地對空)和 2 010-2 025 MHz(空對地)(地對空)頻段為衛星移動業務進行可能的劃分以及采取可能的監管行動,以供未來發展低數據速率非對地靜止衛星移動系統 1.1.3 根據第 253 號決議(WRC-23),考慮研究對衛星移動業務進行新的劃分,以實現空間站與國際移動通信(IMT)用戶設備之間的直接連接,以補充地面 IMT 網絡覆蓋 1.1.4 根據 第 254 號決議(WRC-23),考慮對衛星移動業務進行可能的附加劃分 資料來源:ITU,民生證券研究院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為蜂窩通信技術制定標準協議和系統框架,作為世界各國地面蜂窩網絡
27、的系統標準。傳統衛星通信系統使用私有協議,為促進未來標準的統一和產業的規?;?,3GPP 啟動了新空口技術應用于衛星通信的標準化研究,提出了手機直連的標準方案,將非地面網絡(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和地面網絡(terrestrial network,TN)納入一體化標準研究,推動地面網絡和衛星網絡深度融合發展。在 R17 階段,基于前期對于實現 NTN 關鍵問題的討論及研究成果,3GPP 正式啟動 NTN 規范版本制定。除了國際通信組織一直在嘗試劃分新頻率、制定統一標準外,各國相關部門紛紛為手機直連產業測試開綠燈,并加快配套政策調整。理論上講按照當前世界各國的頻率
28、監管政策,地面通信運營商只能以獨占方式使用授權的頻譜,地面移動業務的頻譜資源不能提供給衛星業務使用。然而事實上,為了搶占未來全球信息通信產業競爭制高點,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國家已授權存量手機直連在未經 ITU 分配的頻譜進行試驗乃至試運行(借用地面運營商頻譜)。如 ASTS 使用地面移動通信的頻率(850MHz)進行測試;SpaceX 在 24 年 10 月 7 日獲得 FCC 臨時授權,為受颶風米爾頓和颶風海琳影響的地區提供基本短信服務。配套政策方面,在SpaceX、Lynk、ASTS等對使用地面移動網絡運營商(MNO)頻率開展手機直連衛星業務的迫切需求下,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考慮從規
29、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0 則方面一攬子解決以上問題,于是在 2023 年 3 月就手機直連衛星業務許可相關事宜發布了單一網絡的未來:太空補充覆蓋新規則的草案,并于 2024 年 3 月通過太空補充覆蓋(SCS)監管框架最終規則。該框架以建立未來星地融合網絡為目標,其中建議在美國可以在五個新頻段內開展手機直連衛星業務,但服務區域為地面基站覆蓋不到的地區,且為次要業務劃分。SCS 框架規則可以看出美國 FCC對使用地面移動頻率發展手機直連衛星的支持程度。24 年 6 月,加拿大政府提出衛星補充覆蓋(SCS)的征詢意見公告,并
30、于 9月 13 日關閉了意見征詢,啟動意見回復至 10 月 25 日,意味著相關討論過后,加拿大也即將推出相關的政策及服務。英國 Ofcom 于 24 年 7 月發布對在英國開展 D2D(終端直連衛星)服務和 MSS 服務在供需及頻譜需求方面的征集意見。24 年 9 月 27 日,我國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終端設備直連衛星服務管理規定(征詢意見稿),明確了終端設備直連衛星的定義、場景,并明確了相關的鼓勵與支持,將推動以手機直連衛星、衛星物聯網、車聯網、低空經濟等直連衛星產業的發展。1.2.3 技術層面:火箭運載能力增強、發射成本逐漸降低;衛星流水線逐漸成熟,為衛星大規模組網奠定基礎 隨著火箭可
31、回收復用技術的應用,衛星發射成本在不斷降低。獵鷹九號的復用成本不足全新火箭成本的 1/3。根據“獵鷹”9 火箭的發射成本與價格策略分析,全新獵鷹-9火箭成本約5000萬美元,復用型獵鷹-火箭成本為1500 萬美元。在 2021 年 SpaceX 進行了 31 次發射中,其中僅有 2 枚是全新火箭,其余的 29 枚均為復用火箭。SpaceX 通過提高火箭的復用率,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目前SpaceX 的獵鷹 9 號重型火箭的低軌運載成本約為每千克 1 萬元左右。目前我國長征系列火箭的發射成本在每千克 4 萬元到 9 萬元之間浮動,同時國家隊及各商業航天企業都在攻克可重復使用火箭關鍵技術,航天科
32、技集團研制的重復使用運載火箭新技術驗證箭和藍箭航天研制的朱雀三號都已完成 10 公里級重復使用飛行試驗。表2:我國商業航天公司下一代產品均定位于液體燃料、提高載荷與可回收能力 公司 已發射火箭名稱 發射時間 下一代火箭規劃 下一代火箭目標 中科宇航 力箭一號 2024.1 力箭二號 運載能力提高到 12t(LEO)將至少重復使用 20 次 藍箭航天 朱雀二號 2023.12 朱雀三號 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 運載能力達到 21.3t(一次性)12.5t(回收)火箭一子級重復使用 20 次 星際榮耀 雙曲線一號 2023.12 雙曲線二號 將具有垂直著陸回收功能 星河動力 谷神星一號 2023.12
33、 智神星一號 使用液氧煤油 5t(LEO)設計重復使用次數 50 次 東方空間 引力一號 2024.1 引力二號 使用液氧煤油運載能力提高至 18t(LEO)火箭一子級重復使用 30 次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1 天兵科技 天龍二號 2023.4 天龍三號 運載能力提到 17t(LEO)深藍航天 星云二號 運載能力提高至 20t(LEO)預計 2024 年底完成入軌首飛,將是我國可回收火箭的首次入軌發射 資料來源:各公司官方公眾號,民生證券研究院整理 開創衛星流水線,批量生產能力增強。以上海微小為例,其在千帆星座衛星的設
34、計環節,采用全數字化方式,在生產環節,改變了過往衛星不動,一道道工序來為衛星服務的模式,實現了讓衛星動起來,像造汽車一樣造衛星的流水線模式。目前上海微小的單生產線已具備年產 300 顆以上衛星的能力。目前,我國已經部署了多個智慧衛星工廠,包括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的天津基地,航天科工二院的武漢基地,銀河航天南通衛星智慧工廠,垣信衛星投資的上海格思航天等。千帆星座組網星成功發射說明我國平板式衛星堆疊“一箭多星”發射技術已經成熟。這項技術將衛星設計成平板式構型,使多顆衛星可以像平板電腦一樣一層層堆疊起來,從而大幅節約運載火箭的內部空間,支撐大批量衛星的高頻發射。圖9: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的衛星流水線 圖
35、10:平板式堆疊的千帆星座衛星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民生證券研究院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2 2 手機直連的三種工作模式 目前手機直連衛星產業在技術路線選擇上主要有定制手機直連、存量終端接入、3GPP NTN 技術這三種技術路線。(1)定制手機直連衛星一般由衛星運營商、手機廠商、芯片廠商、衛星地面段等共同合作研發,使用國際公認的低于3 GHz的L段或S段衛星移動通信頻譜,定制雙模手機實現手機直連衛星服務。例如:華為 Mate50(4G+北斗短消息)、Mate60 Pro(5G+天通語音
36、+短信),蘋果 iPhone14(5G+Globalstar 短消息)等系列終端均基于該路線,提供語音、短信和短報文服務,我國的研究進展暫時領先業界。定制手機直連路線方案中,終端側必須支持衛星移動通信技術體制,因此需要在普通智能終端的硬件中額外加載所需定制的模塊,同時解決天線適配、系統小型化等問題,以便支持通過衛星網絡接入的語音、短信等業務。另外,支持衛星專用體制的定制終端在衛星網絡和地面移動網絡兩種模式間的對接和轉換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2)存量手機的直連衛星技術目前由國外新興低軌衛星公司主導,通過與地面移動通信運營商合作,共享地面蜂窩網絡低于 3 GHz 的低頻段頻譜資源,基于先進的衛星相
37、控陣天線技術降低對手機天線收發靈敏度的要求,以低軌衛星轉發地面蜂窩網信號(或基站上衛星),在信關站或衛星側實現多普勒效應的預消除等技術,從而支持存量手機直連衛星。美國 Space X、AST 等公司在該路線上正推進相關試驗,宣稱具備發送推文、圖片和寬帶上網的能力,并預計 2025 年實現商用。存量手機直連衛星路線落地的關鍵是存量體制適配衛星(特別是低軌衛星星座快速變化的場景)需要依賴衛星天饋系統及網絡側增強來解決。衛星平臺的設計制造水平、大規模相控陣天線的制造能力、火箭運載規模衛星發射能力等因素都是制約存量手機路線推廣的關鍵。(3)5G NTN 技術是 3GPP 國際標準組織主導,全球移動通信
38、設備商、運營商、芯片商、終端廠商、衛星運營商等共同參與制定的非地面網技術體制。業界認為,該技術是實現星地一張網、手機直連衛星服務的重要路徑,具備與地面移動通信網產業打通,實現業務規模拓展的巨大潛力。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3 表3:三種技術路線對比 對比項 技術路線一:基于現有衛星通信體制 技術路線二:基于現有地面移動通信體制 技術路線三:基于 3GPP NTN 體制 技術方案 私有/專用,手機廠商主導 私有/專用,衛星廠商主導,與地面運營商合作 3GPP NTN 標準 終端類型 定制手機,集成專用衛星通信終端模組,雙模手
39、機(如華為 Mate 60 Pro 集成天通衛星終端模塊,蘋果 iPhone 14 集成 Globalstar 衛星終端模塊)4G/5G 存量終端(手機)3GPP NTN 手機 終端實現方式 傳統衛星電話模式,使用專用衛星通信協議和頻段 現有手機不進行任何改動,由衛星和網絡處理各技術問題 3GPP NTN 標準 典型星座或參與公司 Iridium Globalstar INMARSAT 天通一號 AST SpaceMobile Lynk Starlink GEN 2.0 Mini Omnispace、愛立信、泰雷茲和高通等 面臨的挑戰 采用衛星通信專用協議,手機需要定制,無法迅速做大生態鏈 對
40、衛星的軌道、天線、通信頻率等有更高要求,如 AST SM 使用64m2 天線陣列 需要開展協同組網、協議增強、設備兼容等 手機和衛星的形態變化 新手機、舊衛星。即“新定制手機”+“已有星座”舊手機、新衛星。即“存量手機”+“新建星座”新手機、新衛星。即“新研手機”+“新建星座”系統的特點 手機雙模、成本偏高,通信速率低,商用部署快 衛星復雜度極高、成本高、實現難度大 手機成本變化不大,新建衛星復雜度中等,綜合成本低 資料來源:電信科學,民生證券研究院 2.1 定制手機直連:改手機不改衛星,正在實現快速部署 頻率:手機使用分配給衛星移動運營商的頻率連接衛星,主要是 ITU 為衛星移動(MSS)業
41、務劃分的 L 頻段和 S 頻段。由于過去的衛星移動業務規模并不大,且用途集中在應急通信等領域,被 ITU 直接分配給衛星移動業務的頻率資源較少,多掌握在早期布局衛星通信的廠商手中。如 Omnispace 通過收購 ICO 公司獲得了 N256 頻率的優先權。表4:ITU 劃分給 MSS 業務的頻段范圍 代號 頻段范圍 衛星 L1 頻段/n255 頻段 15251559(下行)/1626.51660.5(上行)海事衛星頻段 L2 頻段/n254 頻段 16101626.5(上行/下行)/2483.52500(下行)蘋果(Globalstar)/北斗短報文所用頻段 L3 頻段 15181525(下
42、行)/16681675(上行)S 頻段/n256 頻段 21702200(下行)/19802010(上行)Omnispace/華為 Mate60(天通一號)所用頻段 Ka 頻段 1970020200(下行)/2950031000(上行)資料來源:國際太空,民生證券研究院 從現狀來看,隨著手機直連衛星產業進程的不斷發展和商業模式的不斷驗證,頻率資源較為緊張。實際上早在 WRC-19 時 ITU 就提出要在 WRC-23 中對窄帶衛星移動業務的發展做出新的頻率劃分,但未達成一致。但是 WRC-23 將“討論為手機直連劃分新的頻譜,實現衛星和移動用戶的直接連接,以補充地面移動通信網絡覆蓋范圍”作為
43、WRC-27 的重要議題。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4 目前使用 MSS 頻段直連衛星的實例包括:華為 Mate 60 Pro 使用上行 L 頻段(19802010MHz),下行 S 頻段(21702200MHz);iPhone 14 連接衛星的頻段為上行L頻段(16101618.725MHz),下行S頻段(2483.52500MHz);銥星計劃用已有 MSS 業務的 L 頻段資源(16101626.5MHz)來連接三星手機。圖11:3GHz 以下典型移動頻率劃分及使用情況 資料來源:國際太空,民生證券研究院 設備更新:不改
44、衛星改手機。手機通過定制化的改造,通過外掛衛星專用芯片來支持直連衛星進行通信。此類技術的優勢在于利用現有通信星座和衛星通信協議,終端升級較快,難點在于天線及功放芯片的小型化和低功耗設計。目前,改手機模式已成功實現并正進行商業推廣,但應用仍以應急消息為主,暫時不支持寬帶數據業務。如華為 Mate50 采用北斗短報文通信射頻基帶一體化芯片,通過北斗三號短報文通信服務確保用戶在極端情況下的通信;華為 Mate60Pro 利用了天通一號衛星基帶處理芯片和共形內置衛星天線實現語音通話和低速數據傳輸;蘋果iPhone14 利用高通 X65 基帶芯片及定制射頻芯片,通過全球星衛星通信服務發送求救信息,實現緊
45、急求助功能。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5 圖12:華為 Mate 60 Pro 的衛星通信芯片 圖13:iPhone14 衛星通信功能 資料來源:EETOP,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芯片大師,民生證券研究院 協議:使用衛星私有協議?,F有的在軌衛星大多采用專用的空口協議,不同衛星通信系統之間難以實現互聯互通。例如,銥星系統采用 GSM 協議,Globalstar使用擴頻技術,海事衛星(Inmarsat)的第四代衛星采用 GMR-1 協議,天通一號采用定制化私有通信協議。衛星核心網和地面核心網之間通過互通網關實現互聯互通。在定
46、制手機直連的模式下,由于在軌衛星的空口協議難以修改,所以一款定制的手機一般只能和一種星座連接。圖14:定制手機直連的工作模式 資料來源:中移智庫,民生證券研究院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6 2.2 存量終端接入:改衛星不改手機,商業實踐近期起步 頻率:使用地面運營商(MNO)頻率。衛星運營商需要與地面運營商合作,獲得頻率使用權限,其次需要獲得本國頻率主管部門批準。目前在地面 MNO 頻率開展手機直連衛星業務的場景實際上是不符合 ITU 頻率劃分規定。為解決眾多衛星企業的需求,美國聯邦委員會一方面允許衛星運營商在采用 MNO
47、 頻率進行試驗,另一方面尋求規則突破:FCC 與 2024 年 3 月通過太空補充覆蓋框架的最終規則,建議美國可以在不影響其他業務的前提下在部分頻段內開展手機直連衛星業務,但服務區域為地面基站覆蓋不到的地區。表5:美國 FCC SCS 規則中建議開展手機直連衛星業務頻率 在 ITU 無線電規則 中的頻率劃分頻段范圍 備注 前提 用于地面移動通信 614652、663698 這些頻段內的手機直連衛星業務為次要業務,不能對已存在的地面移動通信業務產生有害干擾 要求衛星運營商在 SCS 網絡的所有三個部分滿足許可和資格條件:地面頻譜接入(通過頻譜租賃)、衛星傳輸到美國通信點、地面設備操作。69876
48、9、775799、805806 825894、869894(ASTS 所在頻段)1 8501 915、1 9301 995(T-mobile與 Starlink 合作所在頻段)1 9151 920、1 9952 000 資料來源:國際太空,民生證券研究院 設備更新:不改手機改衛星。存量手機不對手機終端側進行改動,需要依賴衛星天饋系統及網絡側增強來解決。由于手機終端側功率受限,衛星側一般采用星載大型相控陣天線來提高天線收發增益+滿足波束指向靈活調整需求。例如 ASTS 在BW3試驗星上搭載了目前為止最大的商用星載相控陣天線,面積達64,SpaceX的相控陣天線面積達到 25。此外,以低軌衛星轉發
49、地面蜂窩網信號(或基站上衛星),需要在信關站或衛星側實現多普勒效應的預消除等技術,從而支持存量手機直連衛星。表6:SpaceX 與 ASTS 大型衛星天線對比 衛星名稱 天線面積 類型 ASTS BW3 64 采用太陽翼與陣列天線一體方案(上層太陽能電池片,下層天線輻射單元)SpaceX V2 25(V2mini 搭載三個下行鏈路天線和一個上行鏈路天線,每個 2.3*2.7=6.21)采用獨立陣列天線方案 資料來源:頭豹研究院,民生證券研究院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7 圖15:存量手機直連依賴基站側的補償調控 圖16:大
50、型星載相控陣天線 資料來源:EETOP,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ASTS,民生證券研究院 協議:地面移動通信協議增強。存量手機直連衛星的方式使用與地面移動網絡兼容的 4G/5G 協議,但需要對網絡側進行適應性改造,以適應衛星通信場景,同時需要對基站進行非標準化定制、增強。例如 SpaceX 的衛星搭載功能增強的 4G基站,針對空間節點高動態、大多普勒頻移與時延等問題進行協議增強。圖17:存量終端接入的工作模式 資料來源:中移智庫,民生證券研究院 衛星星座:SpaceX:截至 12 月 5 日 SpaceX 共發射了 336 顆 DTC 衛星,完成了手機直連衛星首個殼層的部署,11 月 26
51、日 FCC 正式授權了 Starlink 提供衛星直連手機商用服務。鑒于5月Omnispace公司還曾向FCC投訴SpaceX星座對其衛星造成干擾,然而并沒有影響 Starlink 的測試以及救災試運行進程,我們認為 FCC 的正式授權實際上快于預期,SpaceX 終于贏得商業許可標志著在頻率資源沖突、衛星干擾風險大的背景下存量手機直連衛星的商業模式徹底走通,有望加快產業進程。根據SpaceX 計劃,24 年手機直連衛星推出短信服務后,25 年將開始推出語音、數據通信以及大規模物聯網服務。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8 2.3
52、 3G NTN:將手機直連引入通用標準 頻率:使用 3GPP 正在規劃的專用頻率。3GPP 在將衛星業務納入 NTN(非地面網絡)標準的過程中陸續為衛星直連設備定義全球標準并規劃頻段(規劃頻段的來源主要是已經被 ITU 劃分為 MSS 業務的頻段)。2022 年 R17 標準支持在 L和S頻段提供衛星接入,上行頻率為1626.51660.5MHz和19802010MHz,下行頻率為 15251559MHz 和 21702200MHz。在 R-18 中 3GPP 又將頻段擴展到 Ka 頻段,上行頻率為 27.530.0 GHz,下行頻率為 17.720.2 GHz。隨著技術與標準成熟,未來 3G
53、 NTN 方式將逐漸實現天地融合頻率。表7:3GPP 劃分給 NTN 業務的頻段范圍 代號 頻段范圍 何時寫入 3GPP NTN 標準 星座 n255 頻段 15251559(下行)1626.51660.5(上行)Release 17 Inmarsat n254 頻段 16101626.5(上行)2483.52500(下行)Release 18 北斗短報文、GlobalStar n253 頻段 15181525(下行)16681675(上行)Release 19(用于衛星物聯網)n256 頻段 19802010(上行)21702200(下行)Release 17 天通一號、Omnispace
54、Ka 頻段 1770020200(下行)2750030000(上行)Release 18 資料來源:CSDN,湖南省無線電協會,無線通信標準解讀,民生證券研究院 協議:使用 3GPP 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標準協議。為促進標準的統一和產業的規?;?,3GPP 為非地面網絡增補 NTN 標準協議,將非地面網絡(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和地面網絡(terrestrial network,TN)納入一體化標準研究。NTN 場景主要指的是衛星通信和低空通信(低空平臺),3GPP 致力于為這些非地面場景制定統一的標準、分配統一頻段,從而實現
55、衛星網絡、低空網絡和地面通信體系的深度融合。表8:NTN 典型部署場景 平臺 高度 軌道 典型覆蓋 LEO 300500km 繞地球轉 1001000km MEO 700025000km 1001000km GEO 35786km 保持相對于給定地球點的仰角/方位角固定的站點 2003500km 空中載體平臺 850km 5200km HEO 40050000km 以橢圓軌跡繞地球運行 2003500km 資料來源:繆德山5G NTN 關鍵技術研究與演進展望,民生證券研究院 NTN 網絡包括 2 種主要類型,即 NR NTN(基于非地面網絡的 5G 智能終端接入)和 IoT NTN(基于非地面
56、網絡的物聯終端接入),以滿足不同類型終端的接入衛星的需求。IoT NTN 主要面向窄帶物聯網衛星通信應用,支持低復雜度 eMTC 和 NB-IoT 終端的衛星物聯網服務,如全球資產跟蹤(蜂窩網絡覆蓋范圍以外的海運集裝箱或其他終端),支持數 Kbps 的信息速率,更關注物聯網領域的廣覆蓋、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19 低功耗、低成本的通信需求;NR-NTN 主要面向寬帶衛星通信,則利用 5G NR 框架實現衛星與智能手機之間的直接連接,以提供語音和數據服務。從組網模式角度,NTN 可分為透明轉發和星上再生轉發。其中,透明轉發場
57、景中衛星扮演的角色是射頻中繼,不同的透傳衛星可以連接相同的地面基站 gNB;再生場景中衛星扮演的角色則是星載基站,不同星載 gNB 可以連接相同的地面5G 核心網。圖18:透明轉發式架構 圖19:星上再生式架構 資料來源:廣播電視信息,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廣播電視信息,民生證券研究院 自 R15 階段起,3GPP 開展了對于衛星通信技術體制的研究和標準化工作;R17 階段 3GPP 正式啟動 NTN 規范版本制定,針對 5G 寬帶接入和窄帶物聯網場景,提出了 NR NTN 和 IoT NTN 的第一個基線規范版本。在基于透明載荷的網絡架構下,針對衛星通信場景的多普勒頻偏大、通信端到端時延
58、大以及長距離傳輸帶來的信號大幅度衰減等問題,設計了空口增強協議,引入了多種增強技術。進入 R18 階段,3GPP 仍然聚焦透明轉發模式,對 NR NTN 以及 IoT NTN體制進行進一步增強。針對 NR NTN 的增強功能,以進一步完善 5G 衛星組網能力為目標,主要包括支持 10GHz 以上頻段部署、覆蓋增強、移動性和服務連續性增強以及星上本地數據交換技術。IoT NTN 方面則主要研究了移動性增強方案。R19 階段 3GPP 對 NR NTN 的研究增加了對再生轉發模式的支持,在基站上星、上行鏈路容量增強、下行覆蓋增強等方面進行標準化;在 IoT NTN 方面,一方面增加存儲轉發模式的研
59、究,在衛星沒有饋電鏈路的情況下,先存儲終端的數據,在饋電鏈路恢復后進行轉發,完成相應的 IoT 業務;二是增強上行能力,提升上行數據速率。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0 圖20:3GPP 5G NTN 發展路徑 資料來源:夏旭面向 5G/6G 衛星:NTN 標準發展、關鍵技術與未來思考,民生證券研究院 設備:新研手機+新建星座,手機和網絡側都需要根據 3GPP NTN 標準進行改進增強。統一的體制便于產業鏈的融合跟進,衛星及手機都需要部署周期。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
60、研究報告 21 3 產業現狀:國內雙模手機快速落地,海外存量手機直連蓄勢待發 圖21:發展路線對比 資料來源:全國衛星大會,民生證券研究院 雙模終端接入主要為消費者提供手機直連衛星的基本功能,培養消費習慣,商業模式最為成熟。雙模終端接入采用已有星座,能夠通過加裝衛星通信板塊快速實現技術驗證和應用,是手機直連衛星系統建設的開端。22 年 9 月華為推出全球首款支持北斗衛星消息的大眾智能手機 Mate50,23 年 9 月,華為 Mate 60 Pro 成為全球首款支持衛星通話的大眾智能手機。目前雙模終端接入已經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基于雙模終端接入的手機直連功能正在中高端機型中快速普及。目前華為M
61、ate50/60、榮耀 Magic6/7、小米 14Ultra/15、努比亞 Z70 Ultra、Vivo X200均已搭載衛星通信功能。然而該路線依賴于各衛星運營商獨有的非標準化技術體制,不利于全球泛在互聯。且當前通信能力主要限于話音和低速數據業務,暫不支持寬帶數據業務(目前的典型通信速率為 0.82.4kbit/s)。存量終端接入的優勢在于 4G/5G 存量手機就能直連衛星,用戶市場基數龐大,潛在用戶數量大,目前商業進程處于從 0 到 1 臨界點。2024 年 Starlink 發射了350 顆手機直連衛星,預計到 25 年年中再增加一倍。24 年年底,FCC 批準了Starlink 為
62、T-Mobile 智能手機用戶提供手機直連服務,開啟了存量手機直連的商業化進程。預計 Starlink 手機直連的語音和數據服務將在 2025 年實現。存量手機直連需建高性能低軌衛星星座,衛星部署周期長,目前主要由地面網絡覆蓋相對薄弱、商業航天產業基礎較好的海外企業推動。3GPP NTN:體制由國際組織、政府部門主導,聯合移動通信設備商、運營商、芯片商、終端廠商、衛星運營商等共同參與制定,目前技術驗證正持續開展,未來有望實現產業鏈融合。目前,Omnispace、EchoStar 等衛星運營商,高通、聯發科技、紫光展銳等地面硬件廠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地面運營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
63、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2 商,都在推進研究基于 3GPP 標準的手機直連衛星技術。24 年初中國電信攜手合作伙伴在浙江舟山完成全球首個 NR NTN 業務應用試點;在 2024 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24)上,紫光展銳公司首次發布了 NR NTN 衛星通信系統驗證;聯發科公司展示了 Pre-6GNTN 衛星寬帶技術方案;高通公司展出了驍龍 X805G調至解調器及射頻系統,驍龍 X80 是首個全集成 NB-NTN 衛星通信的調制解調器,支持終端連接至非地面網絡。由于衛星壽命約為 7 年,手機的更新周期為 3 到 6 年,隨著技術演進及設備
64、的更新換代,星鏈、ASTS 不排除在數年后使用先進的 5G NTN 或 6G 體制。同時 IoT NTN 標準的演進也將推動衛星物聯網產業發展。此前衛星物聯網受限于專有系統、專有協議以及居高不下的硬件成本等原因,應用限制較大。標準的確定和普及能夠為衛星制造商、應用開發商、通信運營商提供共同的研發基礎,有助于資源共享與合作,也能增強互操作性和兼容性。應用中以 Skylo 為代表的衛星運營商已基于聯發科的 IoT NTN 芯片提供服務,使得智能手機和物聯網制造商能夠開發使用衛星連接的傳感器和可穿戴設備。2023 年年底,銥星基于 IoT NTN 推出了“星塵計劃”提供地面窄帶物聯網及智能手機的語音
65、、短信服務。以 EchoStar、Viasat-Inmarsat 為代表的衛星公司均有意復用現有高軌衛星支持 IoT NTN 服務,預計 2029 年前基于低軌衛星系統的 IoT NTN 有望落地。根據 Counterpoint 預測,全球衛星物聯網連接數預計將從 2020 年的 360 萬個增長到 2030 年的 4100 萬個,CAGR 達到 28%。3.1 產業公司盤點:Lynk 美國 Lynk Global 公司(簡稱 Lynk 公司)成立于 2017 年,致力于從低地球軌道利用地面網絡頻段為全球標準手機用戶提供移動通信服務。2020 年初,Lynk 公司利用衛星測試平臺向地面普通安卓
66、手機發送一條文本消息,首次實現了地面普通手機直接連接衛星,使其成為歷史上第一家在衛星基站和標準移動蜂窩設備之間成功建立雙向連接的公司。2022 年 2 月 8 日,Lynk 公司在其第 5 顆試驗衛星“香農”上成功建立了衛星與 6 000 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物聯網設備等的雙向連接。同年 9 月 16 日,Lynk 公司獲得聯邦通信委員會的批準,在全球運營其由 10顆比薩盒形衛星組成的首個星座。截至 2023 年 2 月,Lynk 公司共成功發射了 3 顆商業衛星 Lynk Tower 1、2、3。在 MWC23 期間,Lynk 展示了其向 1 000 部存量 3GPP 手機發送單向應急預警
67、信息的能力。Lynk 公司宣稱,已經與全球近 30 家運營商簽訂了合同,目前正在十幾個國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3 家測試其手機與衛星的通信能力。Lynk 公司的服務最初較多專注于短信類低數據速率服務業務,其最終計劃是將星座擴展到 5000 顆衛星的規模,從而為手機提供寬帶互聯網服務。表9:Lynk Global 直連手機業務主要合作運營商 運營商 合作時間 服務規模 Vodafone Cook Islands 2023 年 8 月 8 日 為沃達豐庫克群島提供初始服務,該群島橫跨 15 個島嶼和 1,960,027+平方
68、公里的專屬經濟區(EEZ),包括庫克群島 bmobile Solomon Islands Limited 2023 年 11 月 7 日 為整個島國,包括所有偏遠地區,包括覆蓋超過 160 萬公里的所羅門群島海上經濟禁區提供Sat2Phone 服務。Telikom Limited 2024 年 1 月 19 日 為整個巴布亞新幾內亞提供服務。最初的 Sat2Phon 服務將從 SMS 開始,預計未來將擴展到包括語音和移動寬帶,最終在任何地方提供類似城市的移動體驗。Telefnica 2024 年 2 月 26 日 為整個阿根廷提供服務。Sat2Phone 技術可以使 Telefnica 為其用
69、戶提供更大的地理覆蓋范圍,包括在幾乎不可能部署地面電信基礎設施的地區(如叢林或山區)擴大農村覆蓋范圍。Turkcell 2024 年 2 月 27 日 為整個土耳其提供服務。美國政府 2024 年 4 月 24 日 美國政府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衛星通信客戶,并通過 DISA 購買這些服務。在獲得 DISA PLEO獎項的 20 家公司中,Lynk 是唯一一家獲得 sat2phone 連接合同的公司。資料來源:Lynk Global 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圖22:Lynk Global 直連手機業務服務覆蓋區域 資料來源:Lynk Global 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3.2 產業公司盤點:ASTS
70、 ST SpaceMobile 成立于 2017 年 5 月,致力于建立一個空間移動服務,旨在為不在現有移動設備地面蜂窩覆蓋范圍內的最終用戶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高速蜂窩寬帶服務。AST SpaceMobile 衛星部署正在有序推進,目前已成功發射 2 顆測試衛星和 5 顆商用衛星。2019 年 4 月 1 日 BlueWalker1 成功發射,用于驗證衛星到蜂窩架構,并能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4 夠使用4G-LTE協議管理從LEO到地面蜂窩環境的通信延遲和衛星多普勒的影響。2022 年 9 月 10 日 BlueWalke
71、r3 搭載 SpaceX Falcon 9 Block 5 火箭成功發射,并于 11 月 14 日完成通信相控陣天線在軌部署。2023 年 4 月完成了與標準未經修改的智能手機的雙向語音通話。6 月實現了 4G 下載速度超過每秒 10Mbps到標準未修改的智能手機。9 月實現使用 5G 連接實現了直接與標準未經修改的智能手機的多次成功雙向語音通話,并通過 BW3 測試衛星利用 5Mhz 的低頻段頻譜成功實現了約 14 Mbps 的下載速度。圖23:BlueWalker 3 天線 圖24:BlueWalker3 資料來源:公司年度匯報,民生證券研究院 資料來源:公司年度匯報,民生證券研究院 20
72、24 年 9 月 12 日 Block1 BlueBird 搭載 SpaceX 獵鷹 9 號火箭成功發射,并于 11 月成功完成了展開過程。這批衛星的發射能夠實現在包括美國在內的目標地理區域啟動有限的、非連續的太空移動服務,并尋求從該服務中產生收入。圖25:Block1 BlueBird 成功發射 資料來源:輕舟一號,民生證券研究院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5 與此同時,Block2 BlueBird 的生產也正在進行中,預計于 2024.12.15 至2025.3.31 發射。該衛星將使用與臺積電合作定制開發的 ASIC
73、 芯片,有望實現更大的吞吐量,每波束高達 40 MHz,支持高達 120 Mbps 的峰值數據速率和每顆10,000 MHz 的處理帶寬,處理寬帶相較 Block 1 提高 10 倍。同時,衛星在尺寸上也有顯著提升,每顆衛星約為 2400 平方英尺,幾乎是 Block 1 BB 衛星的 3.5倍,并且將擁有有史以來在低軌道商業用途中部署的最大相控陣。Block2 BlueBird的部署能夠進一步實現美國甚至全球的連續短信、語音和數據服務覆蓋。公司成立以來經歷了多輪融資。其中 2024 年 1 月獲谷歌、AT&T、沃達豐合計約 1.55 億美元戰略投資,包括 AT&T 的 2000 萬美元,沃達
74、豐的 2500 萬美元收入承諾。5 月獲 Verizon1 億美元投資,包括 6500 萬美元商業預付款。隨著融資款到位,AST SpaceMobile 將加速衛星發射的進程。圖26:AST SpaceMobile 融資情況 資料來源:ASTS 推介材料,民生證券研究院 公司采取與地面網絡運營商合作,共享收入的商業模式。通過與移動網絡運營商合作,采用收入分成模式,利用移動網絡運營商的頻譜與普通手機建立連接,為用戶提供無縫通信服務。公司不直接面向終端用戶,合作運營商的簽約客戶就是公司的潛在客戶群,并由運營商維護客戶關系,降低運營的復雜性,避免競爭并降低運營成本。公司已與 40 多家移動網絡運營商
75、簽署協議和諒解,現有用戶超過 20億,主要的合作商有 Vodafone、American Tower、Rakuten、AT&T 和 Google。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6 圖27:AST SpaceMobile 投資商、合作伙伴及覆蓋區域 資料來源:公司年度匯報,民生證券研究院 AST SpaceMobile 為蜂窩用戶提供多種服務模式選擇,以區別于現有地面覆蓋的服務,使用戶獲得更多更好的連接體驗。表10:可供選擇服務模式 服務模式 具體內容 日間通票 在沒有移動通信網絡覆蓋的區域,用戶將在手機上收到一條短信,詢問他們是
76、否愿意打開 SpaceMobile 服務。月度附加訂閱(個人)將 SpaceMobile 添加為現有蜂窩計劃的補充服務,并支付固定月費,在進入沒有通信網絡覆蓋的區域時自動連接到 SpaceMobile 服務的網絡。月度附加訂閱(企業)與面向消費者的月度附加訂閱相同,但針對高級用戶的數據更多。獨立連接計劃 適用于地面移動通信網絡連接較差或覆蓋不到的區域,該區域用戶將 SpaceMobile 服務作為其主要網絡并為其付費。航空和海事 乘坐飛機和輪船的用戶可連接 SpaceMobile 以獲得蜂窩寬帶服務。軍隊和政府 為軍事和政府運作服務。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民生證券研究院 3.3 產業公司盤點:S
77、paceX 2024 年,SpaceX 在手機直連(Direct-to-Cell,D2C)技術的推進上取得了顯著進展。據 Starlink 年度總結報告,2024 年 Starlink 發射了約 350 顆手機直連衛星,到 2025 年中,手機直連衛星數將再翻一倍。24 年 10 月,SpaceX 為受災地區提供了特別服務,發送了超過 30 萬條短信;11 月底,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批準 SpaceX 公司使用其星鏈(Starlink)寬帶衛星為 T-Mobile(美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7 國移動運營商)的客戶
78、提供衛星直連手機服務。T-Mobile 的這項許可,是衛星運營商與無線運營商之間首個獲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批準的、從太空提供補充性蜂窩網絡覆蓋的合作項目。以新西蘭 One NZ 電信公司為例,目前“One NZ 衛星文本”的平均收發間隔在 3 到 10 分鐘。圖28:星鏈 DTC 商業進程 資料來源:SpaceX 官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Starlink 的 D2C 衛星使用創新的定制硅相控陣天線、先進的軟件算法和eNodeB 解調器,在星側解決多普勒頻移和定時延遲問題,使衛星平臺具備了相當于地面蜂窩基站的處理功能。SpaceX 已經與多家電信巨頭建立了“Direct-to-Mobile”的合作關
79、系,包括美國 T-Mobile、澳大利亞 Optus、新西蘭 One New Zealand、加拿大 Rogers、日本 KDDI、智利 Entel 等。這些合作將有助于擴大星鏈服務的覆蓋范圍和用戶基礎。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8 4 投資建議 4.1 行業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手機直連是衛星互聯網邁向通用市場的核心方式,也將帶動車聯衛星、物聯衛星技術及標準發展進程,共同為衛星及商業火箭行業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隨著手機直連商業模式不斷印證,國內及海外市場有望伴隨我國星座的陸續組網以及火箭技術的迭代持續打開,建議重點關注我國衛星
80、制造+地面系統+終端應用相關核心標的,重點推薦上海瀚訊、震有科技、海格通信,建議關注藍盾光電、通宇通訊、中國衛星、廣電計量、西測測試、思科瑞、乾照光電、中國衛通、普天科技、南京熊貓、信科移動、譜尼測試、信維通信、六九一二、九豐能源、斯瑞新材、高華科技、超捷股份、鋮昌科技、臻鐳科技等。4.2 上海瀚訊 公司定位為軍用寬帶移動通信系統設備供應商及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目前已實現陸、海、空、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等全軍種列裝布局。公司是軍用 4G 系統的技術總體,該系統在抗干擾、基站自組網、遠距離傳輸、超高速動中通等方面進行了軍用化增強改造,實現了軍用通信從窄帶向寬帶的跨越式發展。公司在軍用寬帶通信領域
81、處于龍頭地位,是業內少數既擁有自主核心知識產權又具備完整資質的供應商。產品型號方面,公司產品全面覆蓋固定基站、車載基站、艦載基站、機載基站或背負型基站,以及車載終端、艦載終端、機載終端、背負終端、手持型終端等裝備形態;產業鏈方面,公司產品包括行業寬帶通信芯片、通信模塊、終端、基站、應用系統等,已形成了“芯片模塊終端基站系統”的全產業鏈布局,實現了研發生產自主可控。公司在技術儲備、產品化能力、型號裝備數量和市場占有率等方面都處于領先地位。公司已經啟動低軌衛星通信分系統設備研制工作,參與相關低軌衛星星座項目建設,作為該星座通信分系統承研單位,負責該星座通信分系統的保障與支撐,研制并供給相關衛星通信
82、載荷、衛星通信終端等關鍵通信設備。公司的衛星業務已包括衛星通信載荷、地面通信系統、在軌驗證平臺等產品,已經成功中標相關低軌衛星星座地基基站與測試終端研制項目,并順利交付;中標入圍低軌衛星星座一期衛星通信載荷產品研制,載荷預計于 2024 年投產,配合相關星座 2024 年發射規劃,實現交付。公司衛星項目中轉發器、QV 射頻前端、相控陣要具備批產投產技術狀態,下半年進行小批量投產;已經具備載荷產品批產能力于下半年并完成首次交付。公司24 年 Q3 實現營收 0.70 億元,同比增長 1.02%。我們看好公司衛星相關產品啟動交付后給公司帶來的成長性,預計公司 2024-2026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83、-0.65億元、0.41 億元、1.45 億元,25 年 1 月 7 日收盤價對應 25、26 年 PE 為 300、85 倍,維持“推薦”評級。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29 風險提示:市場競爭加??;客戶訂單變動;新產品落地不及預期;應收賬款回收不及預期。表11:盈利預測與財務指標 項目/年度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營業收入(百萬元)313 307 510 804 增長率(%)-21.9 -1.8 66.1 57.6 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百萬元)-190 -65 41 145 增長率(%)-321
84、.7 66.0 163.4 253.4 每股收益(元)-0.30 -0.10 0.07 0.23 PE(現價)/300 85 PB 4.9 5.0 4.9 4.6 資料來源:iFind,民生證券研究院預測;(注:股價為 2025 年 1 月 7 日收盤價)4.3 震有科技 公司為專業從事通信網絡設備及技術解決方案的綜合通信系統供應商。自設立以來,一直專注于通信領域,致力于為電信運營商、政企專網、能源等多個行業的客戶提供通信系統設備的設計、研發和銷售,并為客戶提供專業完善的定制化通信技術解決方案。公司推出了 5G 端到端的完整解決方案,產品包括 5G 核心網、5G 網絡及信息安全、PON 系列、
85、OTN 系列、衛星核心網等;在專網領域推出了新一代智慧應急、智慧城市、智慧礦山、智慧園區、智慧養老、工業互聯網等一系列產品及解決方案。公司經過多年的技術研發及經驗積累,形成了包括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的覆蓋公網通信和專網通信的全網絡端到端解決方案,其主營業務按產品線可分為核心網系統、光網絡及接入系統、數智網絡及智慧應急系統、技術與維保服務等。公司是為數不多的可以提供衛星 5G 核心網的公司之一,包括高軌衛星和低軌衛星核心網。衛星通信尤其是低軌衛星通信是尖端技術,目前業界只有少數公司能掌握該項技術并將其成功產品化。公司持續完善衛星互聯網核心網相關技術與產品能力,完成了衛星星載核心網 UPF 軟件
86、的研發、衛星接入網網絡管理軟件的研發。公司今年已取得某國衛星通信項目的設備及服務項目合同,合同總金額為 1.12億美元(不含稅);此外還中標多個衛星互聯網核心網項目以及手機直連衛星業務相關項目;圍繞 5G+衛星,持續拓展核心網相關業務,如北斗衛星圖片語音多媒體通信項目等。公司在衛星互聯網業務領域的布局大致分為三類:一是地面組網業務,如地面站核心;二是衛星組網業務,如星載鏈路、星載 UPF;三是衛星的產業化應用、衛星的接入終端業務,如漁船、車載等終端,可以形成海洋捕撈、海上救援、地面救助或者氣象采集等方面的應用。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
87、研究報告 30 震有科技 24 年 Q3 實現營業收入 2.01 億元,同比增長 3.53%,實現歸母凈利 0.09 億元,同比增長 206.33%。預計公司 24-26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0.37、1.80、2.33 億元,25 年 1 月 7 日收盤價對應 PE 為 156、33、25 倍,維持“推薦”評級。風險提示:下游客戶拓展進度不及預期;衛星發射進程不及預期。表12:盈利預測與財務指標 項目/年度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營業收入(百萬元)884 1,168 1,494 1,856 增長率(%)66.1 32.0 28.0 24.2 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百
88、萬元)-87 37 180 233 增長率(%)59.7 143.2 381.2 29.4 每股收益(元)-0.45 0.19 0.93 1.20 PE(現價)/156 33 25 PB 7.1 6.8 5.6 4.7 資料來源:iFind,民生證券研究院預測;(注:股價為 2025 年 1 月 7 日收盤價)4.4 海格通信 目前公司主營業務呈現“無線通信、北斗導航、航空航天、數智生態”四大領域的業務布局。無線通信領域,公司主導產品覆蓋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衛星通信、數字集群、多模智能終端和系統集成等領域,實現天、空、地、海全域布局,是國內擁有全系列天通衛星終端及芯片的主流廠家,是軍、警、民
89、用數字集群裝備序列和技術體制齊全的主要單位。公司下一代主型短波、超短波產品持續突破新市場領域,衛通衛導產品、5G 產品也獲得了重要突破,有望形成長期增量。公司加深戰略協同布局,23年11月中國移動定增入股海格通信,持股0.16%,截至 24 年 9 月底,中國移動大幅增持公司股票,持股比例達 1.97%,位列公司第四大股東。公司與中國移動深入開展在“北斗+”行業應用拓展、低空基礎設施網絡布局、空天地一體化協同發展等領域的業務協同,重點推進在模組、芯片等項目的深入合作。海格通信 24 年三季報提到,為加大海格通信與中國移動合作拓展力度,中移資本向公司控股股東廣州數科集團協商推薦一名中國移動管理人
90、員為海格通信董事候選人。海格通信 24 年 Q3 實現營收 11.75 億元,同比增長 1.46%,海格通信是國內無線通信和北斗導航領域龍頭,軍民屬性兼備,將充分受益國防信息化推進與北三下游產品放量。此外,公司依托在衛星通信、北斗、無人系統等領域的積累,積極布局衛星互聯網與低空經濟,中長期業績同樣可期。預計公司 24-26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5.71、8.18、9.81 億元,25 年 1 月 7 日收盤價對應 PE 為 44、31、26倍,維持“推薦”評級。風險提示:下游客戶拓展進度不及預期;衛星發射進程不及預期。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
91、明 證券研究報告 31 表13:盈利預測與財務指標 項目/年度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營業收入(百萬元)6,449 6,397 7,972 9,404 增長率(%)14.8 -0.8 24.6 18.0 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百萬元)703 571 818 981 增長率(%)5.2 -18.8 43.2 20.0 每股收益(元)0.28 0.23 0.33 0.40 PE(現價)36 44 31 26 PB 2.0 1.9 1.9 1.8 資料來源:iFind,民生證券研究院預測;(注:股價為 2025 年 1 月 7 日收盤價)4.5 藍盾光電 公司是集設計研發、
92、生產制造、銷售服務一體化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為高端分析測量儀器制造、軟件開發、系統集成、運維及數據分析服務等,產品和服務主要應用于環境監測、交通管理、氣象觀測等領域,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綜合解決方案。在衛星業務方面,2024 年藍盾光電參股參加星思半導體,持股比例累計8.5728%。公司還與星思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環保監測精密儀器的無線回傳解決方案、交通領域的高速公路場景音視頻無線傳輸方案、低成本相控陣天線、5G 及衛星通信模塊的研發、制造和商業化探索等領域開展合作。4.6 通宇通訊 公司專業從事通信天線及射頻器件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主要包括基站天線、射頻器件、微波天線等
93、。公司為移動通信運營商、設備集成商提供通信天線、射頻器件產品及綜合解決方案。公司擁有完備的通信天線和射頻器件產品線,開發出系列基站天線、基站用雙工器、合路器、塔頂放大器、系列微波天線等產品,可滿足目前國內外 2G、3G、4G、5G 等多網絡制式的多樣化產品需求,公司在移動通信天線領域處于行業第一梯隊,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衛星業務方面,2023 年公司投資設立成都俱吉毫米波技術有限公司和通宇衛星通訊(湖北)有限公司,發展衛星通信領域終端產品銷售、衛星無線路由器、星載相控陣天線及基于地面站的相關通信設備。目前公司衛星通信的產品涵蓋船載衛星天線、地面站天線、有源相控陣天線、T/R 組件等,可應用于
94、地面終端、海事場景、衛星載荷等,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2 4.7 中國衛星 公司主營業務是宇航制造和衛星應用業務,主要產品有衛星系統研制、宇航部組件制造、衛星通導遙終端產品制造、大型地面應用系統集成、無人機系統集成、衛星綜合運營服務、信息系統及綜合應用平臺。在衛星應用技術設備制造方面,高通量終端穩定供貨,中星 26 系統終端數量增加;北斗三號升級和機載設備研制合作順利;示范項目售后運維任務持續進行,成效顯著。同時,大型地面應用系統集成和無人機系統集成也取得重要成果,包括國際氣象衛星系統海外交付、埃及
95、二號和瀾湄項目成功實施,以及無人機在國家公園巡檢和能源行業應用等方面的積極探索。在衛星應用服務方面,衛星綜合運營服務圓滿完成重要安播保障任務,安全播出率極高。信息系統及綜合應用平臺也取得新突破,包括新疆卡拉麥里國家公園監測能力提升項目順利驗收,以及青海、甘肅等地綜合管廊和雨污管網地理信息系統建設項目的成功實施,為區域安全和環境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撐。4.8 廣電計量 公司聚焦特殊行業、汽車、航空航天、集成電路、通信等下游新興領域,打造以計量服務、檢測服務、EHS 評價服務等專業技術服務為主要業務的全國性、綜合性獨立第三方計量檢測技術服務機構,擁有 CMA、CNAS、CATL 及特殊行業認可等經營資
96、質。公司向客戶提供計量、可靠性與環境試驗、集成電路測試與分析、電磁兼容檢測、化學分析、食品檢測、生態環境檢測、EHS 評價服務、數據科學等“一站式”計量檢測技術服務。在衛星互聯網方面,公司現有的檢測服務能力,已經可以覆蓋大部分通用檢測需求。公司在衛星制造、地面設備及終端、衛星運營與服務等環節均可以提供系列解決方案,并已完成了多項重點型號衛星導航裝備的檢驗檢測任務;承擔多款收發系統及關鍵組件的性能測試和國產化應用驗證任務。公司上半年成立了相關專業實驗室,加強新技術檢測需求研發,不斷提升相關檢測的綜合保障能力。4.9 西測測試 西測測試致力于為航天客戶提供專業的檢驗檢測技術服務,助力衛星發射。公司
97、與系統集成商聯合研發了第四代射頻器件自動測試系統,該系統能夠覆蓋多達40 多種射頻指標測試,提高自動化程度,減少人工干擾,確保產品測試的穩定性、可靠性和高效性。近日,海南星圖宇航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標志著西測測試在航天技術服務領域的戰略布局邁出了重要一步。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3 4.10 思科瑞 公司主營業務為軍用電子元器件可靠性檢測服務和軍用設備及分系統的環境可靠性試驗服務,具體服務內容包括電子元器件的測試與可靠性篩選試驗、環境試驗、破壞性物理分析(DPA)、失效分析與可靠性管理技術支持。2023 年公司在海南
98、文昌航天城投資設立了全資子公司海南國星飛測,致力于打造高效、優質的衛星檢測體系,為下游客戶提供全面的衛星檢測服務,涵蓋整星檢測以及元器件檢測兩大業務板塊。同年,思科瑞計劃在文昌國際航天城衛星產業園投資建設思科瑞檢測與可靠性文昌工程中心,旨在做大做強公司衛星相關產業的檢測業務,增強市場競爭優勢,并完善衛星互聯互通產業布局。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4 5 風險提示 1)我國衛星發射進程不及預期。若我國衛星發射整體進程不及預期則可能會對上游衛星生產制造環節需求產生影響,進而影響相關公司業績體現。2)6G 通信技術迭代不及預期。6
99、G 技術發展不及預期或將影響衛星互聯網組網節奏及下游相關終端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進而可能會對部分公司業績體現產生擾動。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5 插圖目錄 圖 1:中星 26 號是我國通信容量最大的民商通信衛星.3 圖 2:24 年 10 月 15 日千帆星座二批星發射成功.3 圖 3:衛星通信的發展歷程.4 圖 4:Starlink 終端(標準驅動版).5 圖 5:Starlink 的三種服務模式.5 圖 6:移動寬帶接入率尚低于手機普及率.6 圖 7:大眾市場手機直連衛星的發展空間.7 圖 8:天通衛星在三明市救災
100、的應用.8 圖 9: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的衛星流水線.11 圖 10:平板式堆疊的千帆星座衛星.11 圖 11:3GHz 以下典型移動頻率劃分及使用情況.14 圖 12:華為 Mate 60 Pro 的衛星通信芯片.15 圖 13:iPhone14 衛星通信功能.15 圖 14:定制手機直連的工作模式.15 圖 15:存量手機直連依賴基站側的補償調控.17 圖 16:大型星載相控陣天線.17 圖 17:存量終端接入的工作模式.17 圖 18:透明轉發式架構.19 圖 19:星上再生式架構.19 圖 20:3GPP 5G NTN 發展路徑.20 圖 21:發展路線對比.21 圖 22:Lynk
101、Global 直連手機業務服務覆蓋區域.23 圖 23:BlueWalker 3 天線.24 圖 24:BlueWalker3.24 圖 25:Block1 BlueBird 成功發射.24 圖 26:AST SpaceMobile 融資情況.25 圖 27:AST SpaceMobile 投資商、合作伙伴及覆蓋區域.26 圖 28:星鏈 DTC 商業進程.27 表格目錄 重點公司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1 表 1:WRC-27 中關于為衛星移動業務劃分頻段的議程項目.9 表 2:我國商業航天公司下一代產品均定位于液體燃料、提高載荷與可回收能力.10 表 3:三種技術路線對比.13 表 4:IT
102、U 劃分給 MSS 業務的頻段范圍.13 表 5:美國 FCC SCS 規則中建議開展手機直連衛星業務頻率.16 表 6:SpaceX 與 ASTS 大型衛星天線對比.16 表 7:3GPP 劃分給 NTN 業務的頻段范圍.18 表 8:NTN 典型部署場景.18 表 9:Lynk Global 直連手機業務主要合作運營商.23 表 10:可供選擇服務模式.26 表 11:盈利預測與財務指標.29 表 12:盈利預測與財務指標.30 表 13:盈利預測與財務指標.31 行業深度研究/通信 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 36 分析師承諾 本報告署名分析
103、師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登記為注冊分析師,基于認真審慎的工作態度、專業嚴謹的研究方法與分析邏輯得出研究結論,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并對本報告的內容和觀點負責。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了研究人員的研究觀點,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響,研究人員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補償。評級說明 投資建議評級標準 評級 說明 以報告發布日后的 12 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基準指數的漲跌幅為基準。其中:A 股以滬深 300 指數為基準;新三板以三板成指或三板做市指數為基準;港股以恒生指數為基準;美股以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或標
104、普500 指數為基準。公司評級 推薦 相對基準指數漲幅 15%以上 謹慎推薦 相對基準指數漲幅 5%15%之間 中性 相對基準指數漲幅-5%5%之間 回避 相對基準指數跌幅 5%以上 行業評級 推薦 相對基準指數漲幅 5%以上 中性 相對基準指數漲幅-5%5%之間 回避 相對基準指數跌幅 5%以上 免責聲明 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僅供本公司境內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僅為參考之用,并不構成對客戶的投資建議,不應被視為買賣任何證券、金融工具的要約或要約邀請。本報告所包含的觀點及建議并未考慮獲取本
105、報告的機構及個人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特殊狀況、目標或需要,客戶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進行獨立評估,并應同時考量自身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必要時就法律、商業、財務、稅收等方面咨詢專家的意見,不應單純依靠本報告所載的內容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而導致的任何可能的損失負任何責任。本報告是基于已公開信息撰寫,但本公司不保證該等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預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且預測方法及結果存在一定程度局限性。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刊載的意見、預測不一致的報告,但本公司沒有義務和責任
106、及時更新本報告所涉及的內容并通知客戶。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附屬機構可能持有報告中提及的公司所發行證券的頭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正在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咨詢服務等相關服務,本公司的員工可能擔任本報告所提及的公司的董事??蛻魬浞挚紤]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勿將本報告作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依據。若本公司以外的金融機構發送本報告,則由該金融機構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該機構的客戶應聯系該機構以交易本報告提及的證券或要求獲悉更詳細的信息。本報告不構成本公司向發送本報告金融機構之客戶提供的投資建議。本公司不會因任何機構或個人從其他機構獲得本報告而將其視為本公司客戶。本報告的版權僅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目的進行翻版、轉載、發表、篡改或引用。所有在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識及標記,除非另有說明,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識及標記。本公司版權所有并保留一切權利。民生證券研究院:上海: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明路 8 號財富金融廣場 1 幢 5F;200120 北京: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 28 號民生金融中心 A 座 18 層;100005 深圳:深圳市福田區中心四路 1 號嘉里建設廣場 1 座 10 層 01 室;518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