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養老產業

養老產業

目錄

養老產業是什么

養老產業是由于社會進入老齡化階段而興起的一種產業類型,有學者認為,養老產業是為老年人提供養老產品和服務,滿足老年人衣、食、住、用、行、醫、樂等養老需求的綜合性的產業群;而百度財經與天眼查發布的《大健康時代新機遇養老報告》指出,養老產業主要是通過保障和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參與社會發展,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等為目的,給社會公眾提供各種養老及相關產品(貨物和服務)的生產活動集合,包括專門為養老或老年人提供產品的活動,以及適合老年人的養老用品和相關產品制造活動[1]

養老產業發展階段

根據賽迪智庫《2019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2],我國養老產業共分為5個發展階段。

(1)萌芽期(2000-2010年)。2000年11月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8827萬人,占總人口7.1%,60歲以上人口達1.3億人,占總人口10.5%。在這一階段,養老產業開始初步發展,養老服務業開始萌芽,養老服務項目開始進行試點經營。受益于人口紅利爆發影響,該階段社會養老壓力較小。

(2)快速發展期(2011-2020年)。這一階段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減少,人口老齡化發展迅速,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從2011年的13.7%發展到2018年的17.8%。中國逐漸形成了“9073”的養老格局,養老政策體系也逐漸豐富。政策的引導和社會力量的參與,讓養老服務和產品有效供給能力大幅提升、供給結構更加合理,養老服務政策法規體系、行業質量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

(3)爆發期(2021-2030年)。這一階段,養老產業的法規體系基本建立,養老產業相關標準基本確立,行業協會的約束基本形成,養老產業發展模式探索基本完成。養老產業向規?;?、規范化、全面化方向發展。

(4)成熟期(2031-2050年)。這一階段,養老產業發展趨向成熟,整體進入平穩增長階段,養老產業也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

(5)減速期(2051-2070年)。這一-階段隨著”計劃生育”時期出生人群的老去,老齡人口總數相對上一階段減少,產業增長可能出現減速。

養老產業組成部分

養老產業的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分別是養老金融業、養老房地產業、養老用品業以及養老服務業,養老用品業與養老服務行業、養老房地產業的目標是為老年人群提供相應產品和服務,而養老金融業一方面可以為老年人群提供相應金融服務,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年輕人群老年期做好安排的養老金保障和對養老產業進行投資的金融活動。

(1)養老金融業:狹義的養老金融指的是通過相關金融監管機構統一管理、以解決養老問題為目標、以養老產業為依托,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養老儲蓄、養老住房反向抵押貸款、養老信托、養老基金等金融服務方式組成的統-體系。廣義上的養老金融指的是指為滿足全體社會成員養老需求而開展的各種金融活動。包括養老金制度安排和養老金資產管理、金融機構圍繞老年人財產管理需求而進行相關金融服務、金融支持養老產業投融資及其發展和健康管理、法律顧問和財產保障等創新領域。

(2)養老房地產業:包括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老年公寓、老年社區、護理院和老年人原有住宅等建筑設施以及相關配套措施。指是是從事與老年人及全體公民老年期相關聯的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和服務的產業。

(3)養老服務業:日常生活服務、經濟理財服務、健康服務、醫療服務、康復護理、旅游交往.精神文化生活、法律服務、臨終關懷和長期照護服務等。主要是提供各類動態服務以滿足老齡需求。

(4)養老用品業:包括日用品、服飾、輔助生活工具、助行器材、電子電器、保健用品、醫療器械、康復器材、醫藥用品、護理用品、文化用品和殉葬用品等。它為老年人提供各類適老化實體產品。

養老產業

養老產業10個細分市場

根據《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研究報告》[3],養老產業按需求屬性的不同,可以分為醫療保健業、日常生活用品業、家政服務業、房地產業、保險業、金融業、娛樂文化產業、旅游業、咨詢服務業、其它特殊產業等十個細分產業。

(1)老年醫療保健業

老年醫療保健業是指為老年人提供醫療保健藥品和醫療器械,主要涉及到藥品、保健品、醫療器具、健身器材、康復器材、老年人常用的輔助醫療設備、療養休養、住院陪床伺候等產品的生產與服務。

(2)老年生活用品業

老年生活用品業是為老年人提供諸如手杖、服裝鞋帽、飲食、餐具、防滑器具、放大鏡、助聽器、拐杖、輪椅、成人尿布以及其它方便老人的專用品,比如,座椅式便桶,升降式輪椅或床,呼叫器或警報器等。

(3)老年(家政)服務業

老年服務業是高年齡段老人尤其需要發展的項目,主要以家庭護理、日常家庭照顧、家庭修繕以及各種用品修理等為主。主要包括家務服務,包括家務、購物、打掃衛生、整潔環境、洗衣等事務;活動服務,包括用餐、洗澡、淋浴、上廁所、陪同上街、逛商店、換衣服等;友愛服務,包括電話交談、上門交談、聊天、代寫書信、生活談話、網上聊天等。

(4)老年公寓(房地產)業

老年公寓(房地產)業主要為老年人提供建筑設施,如老年公寓、托老所、護理醫院、敬老院等。住房對于老年人來說是養老和安身之處,擁有住房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但是,如果住房不能根據老年人的特點設計修建,那就會給老年人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比如,老年人由于年老體弱,樓層不宜住得太高;由于視力衰退,要求房間透光好;由于行動不便,要求有防滑防跌設施等。

(5)老年保險業

老年保險業是為老年人提供人身保險、健康保險、養老保險等。人們都希望健康、長壽、晚年生活幸福,希望在遇到疾病、特別是重大疾病時能夠得到醫治,在年老體弱,沒有經濟收入時,生活能得到保障。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制度的改革,以及與家庭變遷相聯系的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人們特別是老年人的保險意識增強,對保險的需求增大,保險業在老年人中將會有一個很大的市場。

(6)老年金融業

老年金融業是指隨著老年人社會保障制度繼續推行和保障面的不斷擴大,以后老年人的經濟狀況將會越來越好,會有一些理財觀念很強的老年人購買金融產品,儲蓄、證券投資、期貨投資、理財咨詢等。

(7)老年娛樂文化產業

很多老年人在退居、賦閑時,有了大量的空閑時間開展娛樂文化活動,豐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娛樂方面包括老年活動中心、老年茶園、老年棋牌室、閱覽室、歌舞廳、游樂場等,文化教育方面包括老年大學、老年職業培訓、各種學習班等老齡教育產業。

(8)老年旅游業

老年人對旅游也情有獨鐘。他們在度過了繁忙緊張的職業生活之后,希望晚年生活能夠過得輕松、和諧、愉快而有意義,游覽名山大川,盡享旅游之樂,成為許多老年人休閑活動的一種重要選擇。在當今,外出旅游已開始成為許多老年人追求的一種時尚,特別是經濟發達的國家更是如此。

(9)老年咨詢服務業

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的原因,在老年生活中會遇到許多問題和困難,需要社會給予幫助解決。以老年人為對象的咨詢服務將會受到老年人的歡迎,如解決老年人心理障礙的心理咨詢,為老年人健康提供幫助的健康咨詢,為老年人提供法律幫助的法律咨詢,以及為老年人日常生活提供幫助的家政咨詢等。

(10)其它特殊產業

其它特殊產業是指有些老年人有著自己特殊的喜好,這些需求不具有普遍性和通常意義上的不可或缺的特點,如古玩等老年消費品、老年特殊需要品,花卉種植、老年表演、老年交誼、老年氣功、書報影視等。

養老產業規模

中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逐年增長。艾媒咨詢調查數據及前瞻研究院預測,2020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約7.4萬億元,預計2022年可達10.25萬億元。在老年人生活費用方面,根據2019年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數據估計,2020年老年人口平均消費支出增長至2.26萬元,預計2025年老年人口平均消費支出將增長至3.2萬元。隨著中國的老齡化問題日趨加劇,以及收入分配向居民部門傾斜,養老產業規模還有較大的增長潛力[4]。

養老產業政策

2013年9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

2015年11月國務院《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指導意見》通過完善投融資和財稅價格政策、加強規劃布局和用地保障等方式,建立健全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機制,支持養老機構開展醫療服務。

2017年3月國務院《“十三五”國家老齡化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則》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健全。

2018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公布第二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名單的通告》智慧健康養老示范企業26家,智慧健康養老示范街道(鄉鎮)48個,智慧健康養老示范基地10家

2019年2月發改委等《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行動方案》到2020年,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養老床位中護理型床位比例不低于30%。

2019年4月國務院《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持續完善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立健全高齡、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體系,強化信用為核心、質量為保障、放權與監管并重的服務管理體系。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充分發展、醫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多渠道、多領域擴大適老產品和服務供給,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

2020年2月民政部、財政部《關于確定第五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的通知》在各地申報推薦的基礎上,經專家評審,民政部和財政部共同確定北京市海淀區等59個市(區、州)為第五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

2020年9月民政部《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對養老機構服務活動進行規范,明確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等養老機構服務活動的內容,同時對養老機構內部運營管理提出要求,并在2013年規章基礎上豐富了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部分的內容。

2020年12月國務院《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五大重點監管方向(一)加強質量安全監管。(二)加強從業人員監管。(三)加強涉及資金監管。(四)加強運營秩序監管。(五)加強突發事件應對。

2021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完善人口服務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其中包括三方面的政策措施,即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健全嬰幼兒發展政策、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2021年5月民政部、發改委《“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逐步建立養老服務分類發展、分類管理機制,完善兜底性養老服務,健全城鄉特困老年人供養服務制度,有集中供養意愿的特困人員全部落實集中供養,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為主的縣級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基本形成縣、鄉、村三級農村養老服務兜底保障網絡。

養老產業未來發展方向

養老產業未來發展方向主要體現在八大領域,分別是日常消費、智能健康管理、居家照護、營養品與保健品、精神生活、老年旅游、老年數字以及保險理財。

(1)日常消費:老年人收入水平的提高將促進了老年人選擇日用品時從價格優先向質量優先的消費行為轉變,老年人在購物時更加注重服務質量、購物體驗和購物場所的便利性。

(2)智能健康管理:盡管智能健康管理領域起步較晚,市場規模較小,但未來隨著健康管理觀念的成熟和健康理念得到日漸重視,該市場將會迎來較快增長。

(3)居家照護:市場上能夠提供專業、長期性的護理服務的企業較少,社區照料機構覆蓋率低,這將催生出一批輕資產模式的養老服務初創企業。

(4)營養品與保健品:老年人健康保健意識增強,愿意為“治未病”進行健康投資,同時愿意為以按摩類產品為主的享受性需求買單,營養品和家用理療器械市場將保持較快增速,并逐漸回歸理性增長。

(5)精神生活: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使老年人不再擔憂“吃穿”問題,追求豐富的精神生活成為很多老年人的訴求,老年居家、休閑、精神生活等細分領域的有效供給仍顯不足

(6)老年旅游:旅游是現階段中國老人群體的第一大需求,“旅游+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從老年旅游這個細分領域來看,隨著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長,市場也會越來越大。

(7)老年數字化:多起輿論爆料凸顯了老年人在數字化時代的窘境,更好地讓老年人也乘上數字化時代的快車,跨越“數字鴻溝”難題,積極探索發展新模式和新業態將是未來的主題。

(8)保險理財:得益于老年人財富的積累,相應人群對于金融保險以及理財產品需求旺盛,但限于門檻高,專業性強,亟需提升市場對于老年人需求的把握和提升[1]。

參考資料:

[1]百度財經&;天眼查:大健康時代新機遇養老報告(95頁).pdf

[2]賽迪智庫:2019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31頁).pdf

[3]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研究報告(89頁).doc

[4]養老金系列報告四:保險養老社區發展深度研究:養老社區發展潛力巨大險企布局具有天然優勢(33頁).pdf

相關報告:

【研報】保險行業系列深度之二:“保險+養老社區” 布局養老產業搶占藍海市場提升保險服務覆蓋度-20200216[38頁].pdf

【研報】醫藥生物行業日本特色行業企業巡禮之五:老齡化養老日本老齡化對國內醫藥產業的借鑒我國老齡化趨勢加速醫療養老產業迎接時代機遇-210622(52頁).pdf

易觀分析:2021中國養老服務市場洞察(26頁).pdf

住建部:《養老服務智能化系統技術標準》(50頁).pdf

CAFF50:中國養老金融調查報告(2021)(50頁).pdf

養老地產日本案例考察總結報告(75頁).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上一篇:智慧物流
下一篇:電力輔助服務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