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移動醫療

移動醫療

目錄

移動醫療是什么

世界衛生組織于2011年提出并發展了移動醫療概念。移動醫療被描述為利用先進的移動技術來協助醫療和公共醫療的一種新型的醫療形式。它是電子健康(eHealth)的一個分支,被譽為新型的醫療保健范例

美國醫療信息與管理系統協會給出移動醫療定義如下:移動醫療就是通過使用移動通信技術來為醫療專業人員與病患提供通信及病患信息服務。移動醫療在遠程健康監測、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等方面已經展現出極大的潛力。

移動醫療的廣泛應用,有利于合理配置醫療資源,降低醫療成本,改善治療效果。移動醫療的應用主要受益對象是醫療機構、病患、公共衛生管理者三類群體,移動醫療應用的主要媒介有手機、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掌上電腦)、可穿戴通信設備等諸多移動終端通信產品。

面向醫療機構的移動產品主要為醫護人員提供輔助決策、健康數據分析、臨床通訊、文獻查詢、醫患交流、藥物參考等功能。面向病患的移動產品受關注程度及普及程度較高,主要為病患提供慢病管理、身體體征實時監測、醫療救助、用藥指導、高危人群風險預警等服務。

此外,移動醫療技術也為公共衛生管理者提供了信息與決策支持等服務。從發展前景上看,未來的移動醫療應是以醫療大數據為基礎,依靠電子病歷作為鏈接樞紐,涉及遠程醫療、醫患交流、風險預警、急救決策支持、健康管理、醫學知識強化等多個領域的綜合健康管理平臺[]。

移動醫療

移動醫療模式

(一)根據移動醫療的實行方式可分為兩種

第一種適用于醫生間的病情交流、技術探討、方案診斷,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此種模式被稱為B2B模式;

另一種模式的用戶群體是患者,主要功能是線上求診、信息查詢、賬單核對等,這種模式被叫做B2C模式。

案例:國外以及國內移動醫療模式

ZocDo是一家利用智能APP鏈接患者和居住的附近的醫生的平臺,患者可以在用戶端搜索其需要的醫生,并根據醫生的教育背景、??瀑Y料、疾病擅長以及個人語錄等來匹配醫生,之后通過平臺進行預約到診;WellDoc通過客戶輸入其血糖監測的具體數據,同時輸入患者當天的食物類型和配比以及藥物情況,通過分析糖尿病患者輸入的數據,通過和以往數據進行比較得出預測趨勢,然后根據趨勢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指導。

國內的移動醫療模式以線上問診為主,通過手機APP將患者和醫生資源有機聯系。軟件收錄了公私立醫院的較多醫生信息,患者可以在軟件上根據關鍵詞搜索符合自身病情的醫生或者根據醫生從醫背景以及從業資質挑選信賴的醫生,然后直接在線問診;另一種醫療健康領域移動APP主要是用來幫助患者在線選藥以及訂藥,該軟件會獲取患者的地址信息選定距離最近的藥店,并在選藥過程中提示患者該藥品的適用人群以及注意事項,在幫助患者選藥完畢后還會將藥品分裝成以日為單位的便捷包裝通過配送人員配送到患者的手中,全程患者只需要在app上瀏覽即可;此外,各大醫院現在也開始推行醫院公眾號及小程序或者APP,提供智能導診、在線掛號、院內導航等服務,患者通過實名認證之后通過在線掛號、線上結果查詢、線上繳費單申報等服務節省大量時間[1]。

(二)根據移動醫療服務區分國內外移動醫療的模式

國外移動醫療服務大致可以分為信息通信、監測、監控與診斷四種服務模式

(1)信息通信主要是應用于醫患信息交互方面的預約就診、用藥提醒、健康行為干預等服務;

(2)監測類主要是通過智能終端設備對用戶的體征數據、用藥情況、身體機能等進行監測并實時上傳;

(3)監控類主要是通過數據分析對社會層面的傳染性、爆發性疾病進行預防、控制與管理;

(4)診斷類主要應用于醫患服務,一方面為醫生提供診斷支持與醫療輔助,另一方面為病患提供遠程診療與健康服務。

由于國內外醫療服務模式的差異,我國過往移動醫療健康服務的主要模式是將移動互聯網功能植入醫院信息管理系統(HIS),幫助醫院減少窗口化勞動與人工服務成本,縮短病患就診時間,提高醫療機構整體服務效率與管理效率,實現醫院診療服務的移動互聯網轉型。而隨著移動醫療市場的不斷發展與擴張,許多創業型商業公司也開始涉足該領域,國內移動醫療健康服務大致可以細分為以下幾類:

(1)自診問診平臺,如為病患用戶提供健康知識與醫療咨詢的線上醫患問診平臺“春雨醫生”等;

(2)綜合就醫服務平臺,如幫助用戶在院內導診、候診和診斷環節上提升就醫效率的“微醫”等;

(3)慢病與院外康復管理平臺,如為糖尿病病患者提供遠程體征監測和實時醫患互動服務的“糖護士”等;

(4)個人健康管理平臺,如基于可穿戴設備為用戶提供數據統計和健康行為分析服務的“咕咚運動”和專注女性健康管理的“美柚”等;還有為醫生提供診療決策支持的醫生輔助工具“全科醫生”等移動醫療健康服務應用[2]。

移動醫療的優勢

(1)突破就醫時間空間的障礙:現在傳統線下醫療模式中排隊掛號、付費、取藥等待的時間往往很漫長,大大降低了患者看病的滿意度,特別是在一些三級甲等的大醫院或者名氣比較大的??漆t院更是如此,患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用在排隊上面,也因此催生了黃牛買票行業,這種行業的滋生也體現出了傳統醫療的弊端?,F階段患者用在真正跟醫生面對面來診斷,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的時間非常少,甚至我們經常能看到這種現象,一個輕微癥狀或者普通流感需要長達3~4個小時的排隊,但是最后醫生問診的時間卻只有2分鐘。有些醫院嘗試開展網上掛號以及網上問診來提高醫院的問診效率,節約時間;有的醫院開設了遠程的醫療診斷系統,可以允許患者視頻會診,遠程視頻溝通

(2)提升醫患間溝通模式:通過移動醫療平臺,患者采取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向醫生描述自己的病情,有的是文字,有的是語音,很好的解決了多方面的溝通問題。首先,使用移動醫療平臺可以通過文字使得醫患之間的表達更為流暢,可以使得醫生在診斷過程中避免一些無關緊要信息的騷擾,將注意力集中在主要的語音文字信息。其次,文字、語言等醫患之間的溝通交流內容可以很好的保存下來,假如發生了醫患事故,則相關內容可以成為法律層面上的證據。更有利的是,當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的時候也可以及時翻閱書籍、查閱資料,從而可以很好的避免傳統醫學上經常出現的由于舉證不清而導致的糾紛

(3)優化我國醫療資源配置:我國長期集中力量進行區域發展,這直接影響了我國的醫療衛生分化程度,這一點在城鄉方面反映的更為明顯。通過資料查詢,我們可以知道,我國城市所占用的醫療資源占我國整體醫療資源的80%。同時,也只有在城市里面才有甲級醫院,農村地區的人們很難享受到更為優質的醫療服務,而移動醫療可以很好解決上述問題,使得農村偏遠地區也可以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3]。

移動醫療服務分類

根據功能,移動醫療服務可以分為以下五類:

(1)健康信息檢索類。通過移動醫療服務,用戶可以查詢健康信息、各種常見病的應急措施、就診時間等。

(2)遠程預訂類。用戶可以通過智能移動設備進行預約掛號,并按指定時間就診

(3)遠程診斷類。用戶可以使用數字檢測設備記錄物理指標數據,并通過移動設備將數據上傳到服務平臺,實現對用戶健康狀況的實時檢測、診斷和監控。

(4)電子病歷存取類。用戶可以登錄移動醫療服務平臺,瀏覽結果報告以及醫生的建議信息。

(5)健康咨詢類。移動醫療服務平臺還定期向用戶發送健康指導、疾病預防和控制、預約通知、醫生建議聲明以及一些特定通知或提醒。

移動醫療應用場景

(1)遠程醫療

基于在線視頻、虛擬現實技術手段實現遠程診斷、遠程影像會診,遠程監護等。對于應急、抗震救災等緊急場景中,通過現場安裝的無線遠程影像工作站與后方醫院無縫連接,借助現場醫學影像數據信息設計搶救方案并指導現場醫療救助。

(2)遠程手術

在病人行動受限的緊急室外場景或急救途中,借助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手段實現遠程機器人手術。

(3)可穿戴醫療、預防與監控

醫療可穿戴設備隨時隨地測量收集與上報血壓、血糖、心電等健康體征數據,實現對身體隱患的早期發現和治療以及慢性病早期監控。

(4)臨床醫療監護與醫院資產管理

利用移動終端設備實現移動查房、病人跟蹤監護、以及醫療設備與資產的跟蹤定位管理。

移動醫療相關技術

(1)可穿戴設備

可穿戴設備按使用目的可以分為可穿戴健康設備、可穿戴通信設備、可穿戴娛樂設備,從移動醫療的健康管理角度出發,所涉及的可穿戴設備主要指可穿戴健康設備??纱┐鹘】翟O備是便攜式健康設備的一種,其主要特點是將健康檢測設備“穿”或“戴”在身上,即將生理信息檢測技術和人們日常穿戴的衣物(如內衣、襯衫)、飾品(如發卡、項鏈、紐扣、腰帶、手環、手表)相融合,實現對人體無侵擾、無創、連續的生理信息監測。

(2)移動醫療APP

國內的移動醫療技術應用相對較多的當屬移動醫療APP,目前對于移動醫療APP尚無學者給出明確的定義。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從臨床角度將移動醫療APP定義為:一個可以在移動終端上運行的軟件程序或者一個針對移動終端而專門開發的基于網絡的應用軟件,被當作一種“常規醫療設備”的附件使用或者可以將移動平臺轉變成“常規醫療設備”。

(3)大數據

用戶使用可穿戴健康設備和移動醫療APP會產生大量且較為持續完整的個人生理體征數據,醫院信息系統經過長期積累也保存有患者檢查、化驗、生理、病理等海量健康數據,基于大數據的深入挖掘,于患者而言,可以更為便捷高效的了解自身身體健康狀況,通過健康評估對健康水平形成完整的認識,及時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培養良性飲食、運動、作息的生活方式,變治病為防病。于醫生而言,通過對患者用藥、檢查、化驗、生理、病例等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分析,可以獲得同一疾病在不同用藥下的療效分析、同一疾病在使用不同治療方式時的治愈率分析等,最終總結出臨床經典的治療經驗,促進科研及教學水平的提升;同時,在大數據中可以獲取一些對疾病診治有價值的信息,幫助醫生精準的分析患者的體征和療效數據,輔助臨床決策,使醫生為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醫療服務成為可能。于整個醫院而言,通過對同一疾病患者自身屬性(性別、年齡、職業等)、既往病史、發病時間、發病地區等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可以了解單一病種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得到疾病發生發展與環境、人群、地區的關系,從而采取有效措施積極預防該類疾病的發生,尤其是傳染病的大規模爆發,并形成有效的治療方法,提升醫院的整體醫療水平。此外,于醫藥公司而言,對大數據的深入挖掘與有效利用還將促進新藥的研發,真正為人類健康謀福祉;保險公司亦可通過大數據分析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從而減少長期保費開支。

(4)物聯網

物聯網技術可以應用于移動護理管理,護士通過手持移動終端設備讀取患者佩戴的RFID腕帶信息,便可利用無線網絡調取各項醫囑,并在移動終端上記錄患者的基本生理特征參數及醫囑的執行情況,從而減少了護士因查詢核對而產生的抄寫記錄工作,以及來往病房與護士站之間的時間,大大提升護理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另外,物聯網技術在醫療衛生系統應用較為廣泛的還有移動醫療監護,如慢性病的遠程管理:生理傳感器將采集的人體生理特征參數通過無線藍牙傳送到智能移動平臺,平臺對不同監測設備的數據進行規范化預處理后,利用無線網絡與醫院健康監控中心連接,實現用戶個人信息管理、生理數據傳輸及歷史數據和診斷信息查詢等功能,醫生則可以對用戶的生命參數進行實時評估與診斷,為用戶提供及時的醫療服務,實現慢性病的遠程監護和管理。

參考資料:

[1]徐日.基于移動醫療的醫養結合腦卒中延續性護理模式研究[D].河北:燕山大學,2021.

[2]李亮亮.移動醫療健康管理A公司商業模式優化研究[D].廣東:廣東工業大學,2021.

[3]王鵬民.多主體交互視角下移動醫療用戶行為演進研究[D].山東:山東科技大學,2020.

[4]程銀國.公眾對移動醫療使用意愿影響因素研究[D].江西:江西財經大學,2020.

移動醫療研究報告:

賽迪:移動互聯網醫療安全風控白皮書(29頁).pdf

易觀智庫-中國移動醫療市場年度研究報告2016:市場風云變幻移動醫療誰主沉???-160809 (30頁).pdf

Mobiquity:2021年移動醫療應用趨勢報告(英文版)(16頁).pdf

易觀智庫:中國醫生端移動醫療APP上半年專題研究報告2016(24頁).pdf

頭豹研究院:2020年中國移動醫療器械行業精品報告-2020430(42頁).pdf

中國信通院:2019健康醫療行業移動App安全觀測報告(29頁).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上一篇:專線物流
下一篇:零擔物流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