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田園綜合體”模式
田園綜合體模式是以農業為主導,融合工業、旅游、博覽、文化、商貿、娛樂等相關產業,形成多功能、復合型、創新性的產業結合體。在城鄉結合、農工結合、傳統與現代結合、生產與生活結合基礎上,實現鄉村的再造與復興。
(2)“共享農莊”模式
共享農莊是以共享經濟為支撐,互聯網為技術支持,中高收入家庭及“候鳥”群體需求為市場支撐,以私人定制服務為核心,聯合政府、企業、農戶等多元力量,打造農旅融合發展新業態。
(3)“農業觀光”模式
圍繞農業生產空間,利用田園景觀,融入當地的民族風情和鄉土文化,在體現自然生態美的基礎上,運用美學和園藝核心技術,開發形成具有較強吸引力的觀光型農業旅游園。
(4)“大地景觀”模式
用藝術的手法提升農田的景觀。經過品種選育、圖案設計、定點測繪、秧苗栽植、田間管理等環節,通過種植小麥、油菜花、玉米、向日葵、玫瑰花、菊花等形成藝術景觀,最終形成特色圖案,以此吸引游客,游客通過高空步道或高空觀光塔進行觀賞。
(5)“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模式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培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笆奈濉睍r期,國家對推進產業園的建設工作提出“提質、擴面、強基”3個關鍵詞,進一步深化了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內涵和意義。如新地標規劃的廣西中恒中藥材產業園、廣東國際蘭花產業園、廣東佛山加州鱸魚產業園、廣東陽春澳洲堅果產業園、廣東郁南無核黃皮產業園、廣東翁源肉雞產業園等,聚焦三產融合,對于推動當地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6)“鄉村旅游創客基地”模式
以“創客”驅動鄉村旅游轉型升級。鄉村旅游創客是以大學生、返鄉農民工、專業藝術人才、青年創業團隊為主要群體,在鄉村地區從事鄉村旅游創業項目或實踐活動,通過先進的理念與技術,打造鄉村旅游新形式、新產品,形成新業態。
(7)“主題特色民宿”模式
民宿不止是住宿,而是鄉野間一個微型的旅居、度假目的地。民宿具有鄉村生活的微縮、人文情懷的歸宿、風格各異的主題、入鄉隨俗的服務等特點,給人宿于鄉村、隱于田園、歸于慢生活的體驗。如國內著名的莫干山民宿。
(8)“幸福慢村”模式
幸福慢村是以綠色慢生活為宗旨的田園生活方式,是以整村開發及村民+新村民的質量為支撐的鄉村建設模式
(9)“鄉村度假莊園”模式
鄉村度假莊園是深度田園生活體驗的高級鄉村度假形態。鄉村莊園和鄉村酒店在國外興起較早。英國典型的鄉村莊園,以田園詩般的城堡和村落著稱。法國的香草莊園,因芳香浪漫而聞名世界。鄉村莊園是以田園養生度假生活為突出特點的高端度假業態,是都市居民的追求,成為引領鄉村旅游升級發展的重要產品。
(10)“鄉村營地”模式
在構建“快進慢游”體系背景下,要推進智慧旅游、公共服務集成,讓游客慢下來,觀光度假轉型。慢游配套服務分散在交通網上的各個觀光或服務節點,包括不同級別的營地和驛站服務節點。自駕游盛行的當下,完善的小交通及特色化服務將成為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