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旅游市場
國際在線旅游市場起步于20實際50年代,最早在加拿大航空公司開發了線上預定系統,此后相繼在美國中國航空公司開發了自己的線上預定系統并投入使用。直至90年代,世界上第一個綜合旅游網站Travelweb.com誕生。線下旅行社紛紛效仿,利用互聯網開始線上業務。
第二階段發展期(1995-2000年),全球眾多在線旅游紛紛成立。1996年微軟創立Expedia,1997年Priceline成立,1999年梁建章在中國上海創立攜程,2000年Tripadvisor在美國波士頓創立,同年Orbitz于美國芝加哥設立并于2015年被Expedia收購。
第三階段整合期(2000年至今),在線旅游提供的服務居于旅游產業鏈中游,向用戶提供線上機票、酒店、門票和車票等等服務。由于提供的服務具有高度同質性,競爭異常激烈。巨頭之間不斷并購擴張,擴大市場份額,占領市場。Priceline分別于2005年收購Booking和酒店預訂Active
Hotels,和2007年收購Agoda,其中Booking.com成為其長期增長的動力。由于投資并購的馬太效應,國外在線旅游市場逐漸形成了以Priceline和Expedia兩分天下的局面。
國內在線旅游市場
國內在線旅游企業發展的雖然只經歷了20年的發展期,不同機構對在線旅游發展的階段有不同的歸納總結,將在線旅游市場發展歷程分為:探索期(1997-2001),調整期(2002-2003),回復期(2004-2006),快速成長期(2007-20),成熟期(2020以后)。
萌芽期(1997-2002年),隨著互聯網企業的成立。并逐漸滲透到旅游行業華夏旅游網成立于1997年,是我國第一家線上旅游網站,隨著攜程、藝龍成立,表明國內在線旅游行業開始快速發展,兩家企業分別于2003年和2004年完成上市。
發展期(2003年-2014年),同程、去哪兒網、遨游網、窮游、途牛、馬蜂窩等相繼成立,多家在線旅游在這一時期成立并迅速發展,占領了不同的細分市場。其中,2003年攜程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004年藝龍緊隨其后也完成了上市,2006年去哪兒完成美國上市。由于在線旅游經營模式的同質性,眾多企業在交叉領域開展了激烈的價格戰。
成熟期(2015-2019年),攜程收購藝龍、去哪兒網,攜程系占據在線旅游市場50%以上的市場份額。
調整期(2020及以后),2019年末新冠肺炎突如其來,我國暫停了“機票+酒店”產品業務。百程旅行網和騰邦國際因為虧損嚴重現金流斷裂,被迫關閉,攜程、華住酒店等股價下降50%以上。上萬家旅行社被迫破產,眾多景區無法承擔運營成本,暫時關閉[4]。
參考資料:
[]孫曉陽.在線旅游業并購動因及績效研究——以攜程并購去哪兒網為例
[]劉琴.我國在線旅游業的SCP范式分析--以攜程、途牛等OTA為例
[]武益華.我國在線旅游上市公司生態位評價研究
[]蘇珊.在線旅游盈利模式研究——以攜程公司為例
本文由@Y-L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在線旅游研究報告:
易觀分析:中國在線旅游市場年度綜合分析2021(33頁).pdf
Fastdata極數:2021年中國在線旅游行業報告(69頁).pdf
艾瑞咨詢:2021年中國在線旅游行業研究報告(30頁).pdf
網經社:2020年度在線旅游消費投訴數據與典型案例報告(85頁).pdf
艾瑞咨詢:2021年中國在線旅游平臺用戶洞察研究報告(95頁).pdf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1年中國在線旅游行業分析報告(28頁).pdf
馬蜂窩:2020年第四季度在線旅游資產指數報告(32頁).pdf
2021年攜程集團品牌優勢與在線旅游市場發展趨勢分析報告(30頁).pdf
比達咨詢:2020上半年度中國在線旅游預訂市場研究報告(36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