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電商更側重于平臺的信息內容,而其內容大多數由其用戶發布,用戶在平臺上進行社交,例如在平臺上發表自己的購物體驗,其內容形式可以是文字、圖片或者短視頻,這些以用戶視角創造出的內容信息成為內容電商平臺主要的信息來源。此后,平臺將優質的內容整合后通過智能推薦系統精準推薦給有相關需求的用戶,利用優質的信息內容激發用戶對商品的購買欲望,用戶可通過平臺建立的商品鏈接進行購買,當用戶在平臺上對購買或使用過的商品進行評價或分享即又催生出新的內容信息。內容電商創造利潤最重要的兩個過程就是吸引用戶并增強用戶粘性和消費的轉化[2]。

在內容電商運營過程中,兩個環節特別重要:一是內容的制造,一是消費者轉化。
內容制造分三種情況,即時下流行的UGC、PGC和OGC。UGC—用戶生產內容、PGC-專業生產內容和OGC-職業生產內容三者之間既有密切聯系又有明顯的區別。UGC和PGC的區別,在于有無專業的學識和資質。PGC和OGC的區別在于是否領取相應報酬。由于高質量的內容是“吸粉”的前提,所以有專家認為,內容電商會從UGC時代過渡到PGC時代,PGC將成為稀缺資源。微博營銷專家杜子建曾放出狠話:一個內容總編勝過一百個銷售代表。此話盡管夸張,但足以說明內容的重要和產生內容的專業人士的價值。
運營內容的最終目的是把內容或者與內容相關聯的產品賣出去。所以,把內容消費者轉化為商品購買者的過程是內容電商驚險的跳躍。因此,既需要要善于講所賣品牌的故事,并和粉絲互動。同時內容完成了“引流”,還要靠產品品質留住顧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