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中和目標要求傳統生產方式轉型升級,打開合成生物學發展空間。在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嚴重的背景下,碳中和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議題。傳統生產方式普遍存在能源消耗高、碳排放大的問題,根據中國能源報,工業革命前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約為280ppm,而隨著工業革命的展開,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劇增加。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數據,2021 年全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平均值已達到 414ppm。為實現碳中和目標,許多國家都在積極推廣清潔生產,要求企業改進生產工藝、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這使得許多高耗能、高污染的傳統產業迫切需要轉型升級,這給予了合成生物學良好的發展契機。根據華恒生物招股說明書,與傳統化工制造相比,以合成生物學為核心的生物制造通常以可再生生物資源為原料,可擺脫石油資源依賴,大幅減少二氧化碳、廢水等污染物排放。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預估,到 2030 年生物制造技術每年可降低 10 億噸至 25 億噸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