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康復醫療

康復醫療

目錄

康復醫療是什么

康復醫學作為當代醫學體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預防醫學、保健醫學、臨床醫學并稱為“四大醫學”。它是20世紀中期出現的一個概念,196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首次對康復的概念進行了界定,1981年對其進行重新定義??祻歪t學是一門以消除和減輕病傷殘患者的功能障礙,彌補和重建其功能缺失,設法改善和提高病傷殘患者各方面功能的醫學學科,也就是功能障礙的預防、診斷、評估、治療、訓練和處理。具體來說,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和方法(包括電、光、熱、聲、機械設備和主動活動)以診斷、治療和預防殘疾和疾病(包括疼痛),研究使病、傷、殘者在體格上、精神上、社會上、職業上得到康復,消除或減輕功能障礙,幫助他們發揮殘留功能,恢復其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以重新回歸社會。其中,運動療法、作業療法、言語療法等是現代康復醫學的重要內容和手段。

康復醫療

康復醫療發展歷程

根據畢馬威發布的《康復醫療趨勢引領新藍?!?,康復醫療發展歷程如下:

1988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成立,中國正式進入康復醫療服務發展階段,全國多個城市開始建設康復??漆t療機構

1989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和香港復康會的幫助下,原衛生部在同濟醫學院啟動康復醫學緊缺人才培訓的“十年千人計劃”

1995中國已在20余省建立康復醫療服務機構,嘗試將康復服務與重點病種相結合,擴大康復服務范圍

2005大型綜合醫院設立康復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根據地方疾病譜設立社區康復中心及康復??漆t院

2008汶川地震傷員康復救助,使康復醫學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提高了社會和政府對康復醫學事業的重視程度

2011原衛生部頒布《關于開展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工作的通知》,鼓勵試點城市建立三級康復醫療體系:疾病急性期在三級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疾病穩定期在康復醫院/二級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疾病恢復期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

2013中國綜合醫院設立康復醫學科的比例已達50%以上,康復床位從2011年的8.3萬張增加到2013年的11.7萬張

2017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牽頭,聯合全國31個省市康復醫學專家聯合成立“國家級康復醫學專業質控中心”

2019中國康復??漆t院已達637家,其中民營??漆t院發展迅速,高達485家,占比約為76%

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分析得出,2011年-2020年,中國康復醫療服務診療整體呈增長趨勢,大約70%的診療需求集中在醫院康復醫學科,醫院門急診人次和出院人數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0.6%和18.3%

康復醫療主要內容

康復醫療主要囊括了老年康復、重癥康復、心臟康復、骨科康復、神經康復、運動醫學康復、產后康復、心理康復等。

(1)老年康復:老年康復的重點是從功能改善的角度預防或延緩老年病的發生,降低患病或意外傷害的風險,讓晚年生活更有質量。

(2)重癥康復:集監護、治療、護理和康復為一體,服務于急性期仍需在監護下進行康復治療的患者,例如腦血管病重癥、顱腦外傷重癥、脊髓損傷重癥、臟器衰竭重癥等患者。

(3)心臟康復:指在心臟患病后,例如冠心病及術后(支架或搭橋術后)、心絞痛、心力衰竭、高血壓、心血管相關危險因素(糖尿病、高脂血癥等)通過各種措施使有病的心臟得到功能恢復,同時預防再發,使患者達到或接近正常人的體力及心臟功能,盡早回歸社會。

(4)骨科康復:利用生物力學及生物學知識,提高骨科患者的活動功能和生活質量的亞專業,患者的功能恢復是骨科專業未來發展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5)神經康復:包括腦卒中(腦梗塞、腦出血等),腦外傷或神經外科術后的康復治療,主要康復治療包括物理治療、作業療法、語言療法、中醫傳統治療、物理因子治療及各種康復設備。

(6)運動醫學康復:通過手法干預、功能訓練配合物理因子治療等手段治療骨骼、肌肉、關節的傷痛及促進骨科術后恢復。

(7)產后康復:女性在生產完畢之后,常常會因為身體的損傷而需要一定的恢復和康復。

(8)心理康復:心理學的一個特殊領域,針對殘疾與慢性健康問題人群,應用心理學知識與技能以幫助其最大限度獲得健康、福利、機遇、功能與能力、社會角色參與的心理學分支。

三級康復醫療體系

動脈網發布的《2019康復產業發展潛力研究報告》中闡釋了我國的三級醫療體系

2011年,衛生部發布了《關于開展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建立三級康復醫療體系,并在北京、黑龍江、上海、江蘇、福建等14個省(直轄市)開展試點工作。要求每個試點省(直轄市)至少選擇2個城市探索建立康復醫療體系,并在2年內完成試點工作

我國康復醫療體系由三級醫院康復科、二級醫院康復科(康復??漆t院)、社區康復中心(門診)或居家康復組成。三級醫院康復科主要承擔急性期康復治療,二級醫院康復科(康復??漆t院)則承擔恢復期康復治療,社區康復醫療中心(門診)或居家康復主要承擔維持期康復治療。各級康復機構之家建立雙向轉診機制,三級醫院康復科完成患者急性期康復后,向下轉診,由二級醫院康復科等機構完成恢復期、維持期康復治療。如果恢復期或維持期康復出現惡化現象,可以及時向上轉診至三級醫院康復科,進行救治。通過構建三級康復醫療體系,可以為患者提供全周期、分階段的康復服務,確?;颊攉@得最好的康復療效。

康復醫療

康復醫療機構功能定位

三級康復體系內,不同層級的康復機構具有的功能和特點不同。

三級醫院康復科介入最早,對疾病、損傷患者進行早期專業性治療,需要配備??漆t師、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康復護士等組成的服務團隊,在完成急性救治后就可以轉診到下一層級的康復機構,康復周期較短。

二級醫院康復科等機構主要是對經過治療且病情穩定的患者提供恢復性康復服務,患者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住院恢復,主要由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康復護士為其提供醫療服務。

社區康復醫療中心等機構主要對經過治療的患者提供長期性的康復服務,患者一般無需住院,而是定期到康復機構接受治療訓練或者康復醫師(治療師)上門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貼近社會和家庭,并逐步將居民康復醫療服務信息與現有的居民健康檔案相結合。

康復醫療

康復醫療細分市場及市場現狀

(1)養老市場:終端收益者是老年人,市場現狀是人口老齡化加速而至,趨勢或將持續,2010-2020年,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5.44%,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4.63%

(2)慢性病患者市場:終端受益者是慢性病患者,我國有2億多慢性病患者,其中存在康復需求的超過1,000萬,因為交通、工傷事故致殘的傷殘者,每年增量也達100多萬,其中大部分都存在康復需求。

(3)殘障市場:受益者是殘疾人,根據中國第二次全國殘疾人祥本調查顯示,全國殘疾人總人數為8502萬,雖已有1000多萬人次、12%的比例享受到了基本康復服務,全國仍至少有約7,000多萬殘疾人口尚未享受到基本康復服務。

(4)加速康復外科市場:受益者是術后功能障礙者,2019年,我國醫療衛生機構入院手術人次達六千九百萬人次,但目前全國范圍內對于加速康復外科的推廣及普及尚未覆蓋每年的手術人次,市場容量尚未飽和

(5)產后康復行業:受益者是產后功能障礙,中國每年約有1000余萬新生兒降生,并且隨著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及二胎政策放開,產后康復市場隨著剛性需要人群大量增加,市場空間將更為廣闊

(6)重疾康復人群市場:受益者是重疾人群,2019年,公立醫院因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病、各種嚴重腎病、肝病以及接受器官移植等出院患者至少在1000余萬人次以上

(7)居家修復市場:居家修復市場還可以細分為居家養老康復市場、亞健康人群居家康復市場、術后患者居家康復市場和殘疾人居家康復市場。

①居家養老康復市場:受益者是老年人,我國目前*9073”的養老格局已基本明確,即90%的老年人在社會化服務協助下通過家庭照護及康復,7%的老年人通過購買社區照護服務養老,3%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服務機構集中養老。

②亞健康人群居家康復市場:受益者是亞健康人群,亞健康狀態的人群越來越大,調查研究發現,健康人群僅占總人數的5%,疾病人群占人群總數的20%,而處于亞健康狀態人群約占人群總數的75%;

③術后患者居家康復市場:受益者是術后功能障礙者,現階段在我國很多大醫院床位緊張,同時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患者風險逐漸降低,不少手術后的患者更有意愿選擇術后的居家康復.

④殘疾人居家康復市場:受益者是殘疾人有80%需要社區和居家康復,由此催生的殘疾人居家康復產品如輔助器具類、功能訓練類及物理治療類的康復設備將會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康復醫療領先機構

畢馬威發布《康復醫療行業:中國社會辦康復醫療50企業報告》,為推動中國康復醫療服務發展,促進社會辦醫積極發揮作用,由畢馬威主辦,健康界戰略協辦的“中國社會辦康復醫療50”活動正式啟動。通過信息收集、實地訪談,基于畢馬威中國康復50評價模型,結合企業提交信息,對企業進行評價,評選出了領袖康復??漆t院、領袖康復服務機構、領先康復科技企業,具體名單如下:

康復醫療領先機構

康復醫療領先機構

醫保范圍內的康復醫療項目

上世紀80年代正式起步以來,我國康復醫學事業已取得巨大進步。2010年起,國家首次將運動療法、作業療法等9項康復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標志康復醫療正式得到政府支持,成為基本醫療服務建設的一部分。為進一步提高保障水平,滿足廣大參保人員對康復醫療的臨床需求,2016年,多部門聯合發文要求將“康復綜合評定”等20項康復項目也納入醫保,展現了我國對康復醫療價值逐步認可的趨勢。醫保范圍內的康復醫療項目有

2010年

運動療法:限器質性病變導致的肌力、關節活動度和平衡功能障礙的患者,一個疾病過程支付不超過3個月,每日支付不超過2次(包括項目合并計算)。

偏癱肢體綜合訓練:一個疾病過程支付不超過3個月。

腦癱肢體綜合訓練:限兒童,3歲以前每年支付不超過6個月,3歲以后每年支付不超過3個月,總支付年限不超過5年。

截癱肢體綜合訓練:一個疾病過程支付不超過3個月

作業療法:限器質性病變導致的生活、工作能力障礙,一個疾病過程支付不超過3個月;每日支付不超過1次。

認知知覺功能障礙訓練:限器質性病變導致的認知知覺功能障礙;一個疾病過程支付不超過3個月。

言語訓練:限器質性病變導致的中、重度語言障礙;一個疾病過程支付不超過3個月;每日支付不超過1次。

吞咽功能障礙訓練:限中、重度功能障礙,限三級醫院康復科或康復??漆t院使用,一個疾病過程支付不超過3個月。

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限指定目錄所列康復項目在具體實施中設計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定,一個疾病過程支付不超過4次。

2016年

康復綜合評定:有明確的功能障礙,一個住院期間醫保支付不超過三次,兩次評定間隔時間不短于14天。

吞咽功能障礙檢查:一個疾病過程支付不超過三次。

手功能評定:明確手功能障礙患者,總時間不超過90天,評定間隔時間不短于14天。

平衡試驗:評定間隔時間不短于14天。

平衡訓練:有明確的平衡功能障礙,一個疾病過程支付不超過90天。

表面肌電圖檢查:有明確的神經肌肉功能障礙,一個疾病過程支付不超過兩次。

輪椅技能訓練:需長期使用輪椅且能夠自行操作患者,支付不超過30天。

耐力訓練:由于疾病或損傷導致的全身運動耐力下降患者,一個疾病過程支付不超過90天。

大關節松動訓練:有明確的關節活動障礙,一個疾病過程支付不超過90天。

徒手手功能訓練:有明確的手功能障礙,一個疾病過程支付不超過90天。

截肢肢體綜合訓練:上肢訓練支付不超過30天,下肢訓練不超過20天,髖關節或肩關節離斷、高位大腿截肢訓練支付不超過90天。

小兒行為聽力測試:6歲以下疑似聽力障礙的兒童,由取得聽力師或助聽器驗配師資格并經過小兒聽力學培訓的人員操作。

孤獨癥診斷訪談量表(ADI)測評:6歲以下疑似孤獨癥患兒。

日常生活動作訓練:存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障礙(ADL)的患者,重度患者支付不超過90天,中度患者支付不超過60天,輕度患者支付不超過30天,每14天訓練經功能量表評定后取得明確功能進步才可繼續支付。

職業功能訓練:法定就業年齡段且有就業意愿,經過PARQ醫學篩查適合進行職業功能訓練的患者,支付不超過90天。

精神障礙作業療法訓練:限精神障礙康復期患者。在精神衛生機構或康復醫療機構,由具有資格的精神衛生專業人員或在其指導下的社工操作,每年支付不超過90天,每天支付不超過一次。

減重支持系統訓:由神經、肌肉、骨骼疾患導致的獨立行走障礙患者,支付不超過30天。

電動起立床訓練:住院期間,以減少臥床并發癥為治療目的或者以直立行動為康復目標,支付不超過30天。

兒童聽力障礙語言訓練:6歲以下聽力障礙兒童,由取得聽覺口語師資格的人員開展,以個別化訓練為主要方式,每周最多支付一次,支付不超過一年。

言語能力篩查:疑似言語功能障礙患者,不包括言語功能不能恢復的患者,一個疾病過程支付不超過兩次。

康復醫療產業鏈

康復醫療產業鏈較短,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上游是康復器械、藥物生產商;中游是康復醫療機構,以及部分出售康復藥物及器械的零售藥店等機構;終端則是需要接受康復治療的患者??祻椭委煓C構可分為:康復醫院(康復??漆t院)、康復科(綜合醫院中的康復科)、康復門診(康復診所)、康復醫療院、準康復醫療機構(如長期留治機構、病殘護理院等)等。

康復醫療相關政策

2009.3《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注重預防、治療、康復三者結合,以維護社區居民健康為中心,提供疾病預防控制,慢性病管理和康復服務

2011.4《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二級以上(含二級)綜合醫院應當獨立設置科室開展康復醫療服務,科室名稱統為康復醫學科。鼓勵有條件的綜合醫院開展心理康復咨詢工作

2011.8《關于開展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工作的通知》鼓勵建立三級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并要求在14省進行試點。鼓勵社會資本舉辦康復醫療服務機構,滿足群眾不同層次的康復醫療服務需求

2012.2《“十二五”時期康復醫療工作指導意見》鼓勵有條件的二級綜合醫院(包括企事業辦醫院)轉型為以康復醫療服務為主的綜合醫院或康復醫院

2015.3《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鼓勵社會辦醫院提供康復、老年護理等緊缺服務,對公立醫院形成補充

2015.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將健全的康復體系作為中國醫療體系的一部分,通過分級診療提高康復醫療的地位,并大力推進社會辦醫,鼓勵符合條件的醫師開辦個體診所,就地就近為基層群眾服務

2016.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殘疾預防行動計劃(2016-2020年)的通知》

加強康復服務,推廣疾病早期康復治療,減少殘疾發生,減輕殘疾程度。將殘疾人健康管理和社區康復納入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清單。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醫療、康復輔助器具等相關服務機構,并鼓勵其參與承接政府購買服務

2017.2《“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加強老年康復醫院、護理院、臨終關懷機構和綜合醫院老年病科建設;加強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康復輔助器具配置人才培養,廣泛開展認知知覺功能康復訓練等老年康復護理服務

2017.4《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護理院、專業康復機構等加入醫聯體建立醫聯體內轉診機制,重點暢通向下轉診通道,將急性病恢復期患者、術后恢復期患者及危重癥穩定期患者及時轉診至下級醫療機構繼續治療和康復

2019.11《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開展加速康復外科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全國32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分別選取195家試點醫院,確定關節外科、脊柱外科、創傷骨科、骨腫瘤外科、足踝外科作為試點病種,加強對醫務人員和患者的宣教,將康復理念融入相關疾病的診療

2021.3《“十四五”規劃》加強預防、治療、護理、康復有機銜接。建成康復大學,促進康復服務市場化發展,提高康復輔助器具適配率,提升康復服務質量。

2021.6《關于加快推進康復醫療工作發展的意見》健全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加強康復醫療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提高康復醫療服務能力、創新康復醫療服務模式、加大支持保障力度

參考資源:

2021年中國康復醫療服務行業市場格局需求現狀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報告(34頁).pdf

畢馬威:康復醫療行業:中國社會辦康復醫療50企業報告(96頁).pdf

動脈網:2019康復產業發展潛力研究報告(41頁).pdf

畢馬威:康復醫療趨勢引領新藍海[48頁].pdf

健康界:2021中國康復醫療行業研究報告(19頁).pdf

【精選】2021年醫藥生物行業康復醫療市場前景分析報告(41頁).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