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會員服務模式
會員服務模式,指的是媒介使用者通過付費成為會員后享受專屬內容及服務。這是內容付費的基礎模式,常見于視頻網站、網絡文學網站、音樂平臺等。會員服務模式的運行機制是內容生產者先進行原創或獨家內容生產,打造品牌吸引受眾;在此基礎上再以會員購買的形式推出額外內容與服務。愛奇藝、騰訊視頻、樂視視頻等主流視頻網站都出售會員服務,會員可以購買觀看指定的視頻內容,享受廣告減免,獲取合作平臺優惠減免機會(如購物及生活服務優惠)等服務。閱讀類網站與音樂平臺所提供的會員服務基本與其類似。羅輯思維平臺在對會員服務模式成功實踐的基礎上衍生出了“社群經濟”的概念,并吸引了吳曉波讀書會等后來者的實踐。社群經濟與普通會員服務模式的區別在于其準入門檻更高,所創建的社群針對某一具體細分領域,受眾群具有較高的相似性和相互認同,會員限制在一定數量內。除了售賣會員服務之外,具有共同喜好、訴求的受眾形成集體與社區,群體內的相互交流本身也成為一種付費才能獲取的服務內容。但本質上這依舊是通過收取會員費,提供對應的會員服務內容,可歸于會員服務模式。
(2)直接售賣模式
直接售賣模式,指的是媒體平臺扮演“大型超市”的角色,將原創內容、知識服務或者所擁有的獨家版權明碼標價,供用戶付費購買。出版、教育培訓等在廣義上都屬于對內容、版權和服務的直接售賣。在線內容領域,報業集團的數字化內容訂閱、電子書付費下載、各類在線教育平臺的課程購買、以中國知網為代表的數據庫或發行平臺也都是典型的直接售賣模式。至于內容創業領域,運用該模式的案例還包括喜馬拉雅FM,36氪“開氪”,羅輯思維推出的移動端應用“得到”等。它們所采取的付費模塊一般都是專欄付費訂閱。類似于報業數字化轉型中的付費訂閱,聚焦特定領域的原創性文章、音頻類節目被包裝成定期更新的固定專欄,用戶按期、按季或按年進行付費訂閱。
(3)付費咨詢模式
付費咨詢模式,是指用戶通過付費行為購買自己所需的答案、解決方案以及知識服務,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出現的全新的知識零售模式,實現了知識傳播貨幣化。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有果殼網旗下的“在行”與“分答”、知乎Live、微博問答等。在行主打付費制一對一經驗交談,是專業經驗、技能的售賣平臺,使用者通過搜索、觀看目標領域專業對象的介紹,購買并預約和該對象進行交流的時間與機會。分答是在行推出的付費語音問答產品,用戶通過支付費用向感興趣的的對象進行60秒以內的語音提問,也可以付費“偷聽”他人答案,“偷聽”所需支付金額更少,同時為原提問者和原回答者提供分成。
(4)閱后打賞模式
閱后打賞模式,是指用戶先獲取免費的信息資訊,最后根據內容質量與個人意愿進行支付的模式。它與前面三種模式的最大區別在于付費行為產生于信息獲取之后。打賞是閱后付費,付費動力是對內容或創作者的認同,是自愿、但具有沖動性特征的消費;而其他付費模式作為閱前付費,是在上述基礎上交付對于未來內容的預期。目前微博、微信、簡書等平臺上都設置有對創作者的打賞功能,直播平臺的道具打賞也可歸為這一模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