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助力我國核電走向海外,打開海外市場。根據世界核協會(WNA)披露的數據,截至 2021 年 1 月 1 日全球共有 33 個國家在使用核能發電,在運營的 442 座機組 行業深度報告 中,超 80%都集中在發達國家;且大部分擁有核電機組的發達國家,核電發電量占比也在 15%以上,所以未來核電新建市場空間有限,我國核電對其出口難度較大。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核電建設較為緩慢,或核電發電量占比不足 7%。我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多為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未來核電新建市場較大。據中國電力報預計,到 2030年“一帶一路”周邊沿線國家將新建 107 臺核電機組,共計新增核電裝機 1.15 億千瓦,新增裝機占中國之外世界核電市場的 81.4%。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核集團原董事長孫勤表示:“中國力爭 2030 年前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造約 30 臺海外核電機組”。據中核集團表示,每出口一臺核電機組,需要 8 萬余臺套設備,200 余家企業參與制造和建設,可創造約 15 萬個就業機會,單臺機組投資約 300 億元。我們保守估計以單臺機組投資約 100-200 億元測算,30 臺機組將直接產生約 3000-6000 億產值。中國核電出海戰略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核電發展需求相吻合,這使得海外核電市場未來潛在空間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