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式快餐行業發展現狀
按商品交易總額計算,截至2020年中式快餐行業規模已達6590億元,占市場總額約70.6%,不過受疫情影響,交易總額同比下降約10.8%;但2021年疫情恢復后,中式快餐已占據市場份額80%以上。
外賣形式在中式快餐行業中占比越來越重要,截至2020年初,外賣消費已占中式快餐消費渠道的35%,到店食堂就餐占40%,打包外帶占25%;2020年疫情發生后更加促進外賣消費渠道占比增長。
連鎖餐廳控制能力強,采購、加工、倉儲物流標準化,2016-2020年,中國餐飲行業連鎖率CAGR為10.2%,遠小于美國與日本,中式連鎖快餐店發展空間巨大。
相關餐飲品牌持續向外部拓展,發展相關零售市場,不足餐飲市場價值鏈。如麻辣燙餐飲周邊零售商品有自熱鍋、復合調味料等。

2.中式快餐用戶畫像分析
工薪階層中青年上班族為中式快餐消費主力軍:中式快餐行業消費人群集中在25-34歲之間,其中上班族白領占44%。按總人數計算,49%消費者每周在中式快餐店消費消費1-3次,23%消費者每周在中式快餐店消費4-6次,只有7%消費者在中式快餐店每天消費1次及以上人。

消費者用餐快速:主要用餐時長集中在30分鐘以內,68%消費者用餐時長在15-30分鐘,12%消費者用餐時長小于15分鐘??焖俜奖闶侵惺娇觳偷昴繕丝蛻羧巳旱淖畲笮枨笾?,要求相關門店效率更高。
消費時段集中:82%的消費者在中式快餐店選擇午餐,52%的消費者選擇晚餐,僅23%的消費者會選擇早餐。中式早餐店目前發展較為零散,只有如巴比饅頭等極少數連鎖店。
消費者講究性價比:超過八成消費者消費花費集中在10-40元之間,41%消費者花費在21-30元,消費在40元以上的較少??梢妼τ谥惺娇觳陀脩羧后w來說,性價比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40元對其是一個敏感線。

考量因素多樣化:消費者在對中式快餐進行考量主要從安全衛生、菜品可口、就餐環境、價格水平、口碑打分、送貨速度等多方面進行考量,注重用戶體驗與享受。
地域偏好明顯:華東、華北地區消費者主要偏好粥飯類中式快餐,東北、華中、西北地區消費者偏好粉面類快餐,華南、西南地區消費者則兩者皆愛。其中粥飯類中式快餐中米飯套餐最受歡迎,其次為蓋飯;粉面類中式快餐中炒面/版面是最受歡迎的餐品類型;撈燙類餐品種麻辣燙占絕對主要位置。

2.2022中式快餐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預計到2025年,中式快餐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0678億元,2020-2025五年間CAGR預計將有10.1%。

消費者對中式快餐要求越來越高:隨著安全意識提高,消費者對中式快餐的衛生問題將會越來越重視,對品牌依賴度提升,更傾向選擇知名品牌餐廳與連鎖餐廳。相關中式快餐商家應順應消費變化,提高品牌認知,提升產業鏈安全性,優化自身形象。
競爭多元化:中式快餐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已有越來越多資本注入。正餐品牌如海底撈已經推出面食快餐品牌“十八汆”等,開始進軍快餐行業;零售超市如盒馬鮮生等創立自有快餐品牌與傳統快餐品牌進行競爭,羅森、Taday等多個零售便利店品牌也開始發力搶占快餐市場;西餐本土化競爭,如2020年肯德基推出螺螄粉等,以及西式快餐店逐漸推出各種中式早餐,逐漸迎合中國消費者需求,希望分得市場。
品牌自建配送:餐飲行業通過外賣平臺進行配送需要支付手續費,一些定位平價的中式快餐品牌開始建立自有配送團隊;如真功夫將外賣業務接入第三方平臺的同時,建立自有配送團隊,將外賣成本控制在15%以內。未來預計更多快餐品牌將會采取此種措施。
數字化運營系統:第三方SaaS平臺使用主力中式快餐行業管理精細化,為營銷決策提供相關依據,并為消費者提供更好體驗,未來這將是一個普遍趨勢。
智能化設備助力企業發展:隨著科技進步,餐飲智能化設備如炒菜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等將投入使用。
更多行業分析,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
信息來源: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中國中式快餐連鎖白皮書(22頁).pdf》
《餐飲行業快餐龍頭企業研究:楊國福麻辣燙第一股高速擴張掘金2B供應鏈-220227(26頁).pdf》
推薦閱讀
《消費品行業鄉村基新股報告:極致性價比的中式快餐龍頭雙品牌齊頭并進-220309(23頁).pdf》
《消費行業:鄉村基、大米先生招股書概覽好吃不貴中式快餐領軍者-220130(19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