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融資融券增加了投資者的盈利方式
融資融券業務未出現之前,投資者判斷股票價格上漲,買入并持有股票,待股票價格上漲后獲利了結。融資融券業務帶來了新的盈利模式,當判斷股票價格上漲,可以通過擔保品買入與融資買入相結合,放大杠桿,獲得雙倍收益。當判斷股票價格下跌時,通過融券賣出鎖定賣出價格,待股價下跌后買入止盈。只要股市有波動,投資者判斷準確就可以通過融資融券操作獲利。
(2)融資融券增加了交易風險
雖然融資融券業務在投資者判斷準確的情況下可獲得杠桿收益,但一旦判斷失誤,虧損也是勢不可擋,不但回吐利潤,還可能會迅速虧掉自己的保證金,投資者如果沒有追加保證金至警戒線以上就可能會面臨強制平倉。遇到極端情況,以2015年為例,股票市場經歷了過山車般遭遇,前半場的牛市使很多投資者賺得金盆滿缽,下半場的股災讓融資融券客戶爆倉,券商與客戶進入司法訴訟程序。這就要求投資者理性參與融資融券業務,切勿盲目操作。
(3)融資融券為投資者提供策略交易機會
融資融券業務為我國投資者開辟了新的交易策略,增厚利潤空間。T0交易客戶可在日內通過融資買入、融券賣出做高拋低吸,增厚收益。配對交易策略讓客戶在找到相關性高的股票,當股價發生背離時,賣出價格較高的股票,買入價格較低的股票,當股票走勢重新回歸后,獲利了結。另外還有杠桿交易策略、市值配售交易策略、alpha套利策略及增強交易策略等策略廣泛應用于融資融券的交易中,并被越來越的專業投資所使用。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交易策略工具[4]。
參考資料:
[1]朱潔儀.融資融券對我國ETF基金定價效率的影響
[2]彭曉雨.賣空交易與企業綠色創新——基于融資融券的準自然實驗
[3]郗廣祥.融資融券交易對我國股市波動性、流動性影響的實證研究
[4]張立娟.券商融資融券業務發展問題的研究——以HT證券為例